1 / 36

第 22 章 ds 区金属

第 22 章 ds 区金属. 本书下册 P698. §22.1 铜族元素. 22.1.1 铜族元素的单质. 1. 存在. 单质: Cu, Ag, Au 矿物:孔雀石: Cu 2 (OH) 2 CO 3 辉银矿: Ag 2 S 碲金矿: AuTe 2. 2. 物理性质. 特征颜色: Cu( 紫红 ) , Ag( 白 ) , Au( 黄 ) 导电性、导热性好,且 Ag>Cu>Au 延展性好. 3. 化学性质. 与 O 2 作用. 碱式碳酸铜. Au 和 Ag 不与 O 2 发生反应, 当有沉淀剂或配合剂存在时,可反应。. 与 X 2 作用. 常温下反应.

aglai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22 章 ds 区金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2章 ds区金属 本书下册P698

  2. §22.1铜族元素 22.1.1铜族元素的单质 1.存在 单质:Cu, Ag, Au 矿物:孔雀石:Cu2(OH)2CO3 辉银矿:Ag2S 碲金矿:AuTe2 2.物理性质 • 特征颜色:Cu(紫红),Ag(白),Au(黄) • 导电性、导热性好,且Ag>Cu>Au • 延展性好

  3. 3.化学性质 • 与O2作用 碱式碳酸铜 Au和Ag不与O2发生反应, 当有沉淀剂或配合剂存在时,可反应。

  4. 与X2作用 常温下反应 常温下反应较慢 只能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活泼性:Cu>Ag>Au

  5. 与酸作用 ①Cu,Ag,Au不能置换稀酸中的H+(还原性差); ②Cu,Ag,Au可溶于氧化性酸。

  6. 22.1.2铜族元素的化合物 一.铜的化合物 1.Cu(I)的化合物 (1)氧化亚铜 检验糖尿病:红色VS蓝色 (Cu2O在不同条件下得到颜色不尽相同,黄色,棕色,红棕等)

  7. 硫酸亚铜不稳定 ,歧化为CuSO4和Cu 酸性溶液中,Cu+歧化: 2Cu+ = Cu2+ + Cu(s)  Cu+/Cu = 0.521V;  Cu2+/Cu+= 0.152V E=  Cu+/Cu -  Cu2+/Cu+= 0.521 - 0.152= 0.369 V nE1×0.369 lgK= ——— = ———— = 6.239 0.059 0.059 [Cu2+] K = 1.73×106 = ———— [Cu+]2 可见平衡时,c(Cu2+)占绝对优势。 H2O Cu2SO4(s) ═══ CuSO4(aq) + Cu↓ 白色蓝色

  8. +4H+ Cu2O + 4NH3 + H2O = 2[Cu(NH3)2]+ + 2OH- 红色无色,极不稳定,立即被空气氧化 4[Cu(NH3)2]+ + O2 + 8NH3 + 2H2O = 4[Cu(NH3)4]2+ + 2OH- ∴可用[Cu(NH3)2 ] +(aq)除去混合气体中的O2 (2)卤化物:难溶物 CuCl CuBr CuI,白色难溶物,溶解度递减 制备可由Cu2+离子,加上一定的还原剂,如 H2O

  9. 其中,CuI不用外加还原剂直接得到: 2Cu2+ +4 I- == 2CuI +I2 (3)Cu2S硫化亚铜 2Cu2+ +2H2S == Cu2S +S + 4H+ 可溶于热硝酸中生成Cu(II)或者用氰化钠配位溶解之 (4)铜的配合物 Cu(I)的配合物多为2配位 配合物:CuCl2-,CuBr2-,CuI2-,Cu(SCN)2-,Cu(CN)2- 小 大

  10. -3 2.Cu(II)几种常见的铜的化合物:

  11. (1)氢氧化铜的两性 Cu(OH)2 + 2OH- == [Cu(OH)4]2- 蓝色絮状 蓝色 (2)卤化铜 注意:CuI2不存在!!! CuCl2浓溶液绿色,稀溶液蓝色! 解释:Cu2+ (其实水溶液中是[Cu(H2O)6]2+)蓝色 而CuCl2在极浓溶液是以[CuCl4]2-存在,该离子是黄绿色的,所以浓溶液中呈现中间颜色绿色

  12. 3.Cu(I)→ Cu(II) 1.酸性溶液中,Cu+歧化: 2Cu+ = Cu2+ + Cu(s) 溶解度很小的Cu(I)化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例如卤化物: CuI (s)Ksp = 5.06×10-12; Cu2S (s)Ksp = 2.5×10-50 2.Cu(II) 被热分解或还原剂还原: 1000℃ 2 CuO(s) ═══ Cu2O(s) + 1/2 O2(g) 2Cu2+ +4I- == 2CuI +I2

  13. 二.银和金的化合物 几种银和金的常见化合物

  14. 银的化合物的特点: • 难溶的多 • 易溶:AgNO3, AgF, AgClO4 • 难溶:AgCl, AgBr, AgI, AgCN, AgSCN, • Ag2S, Ag2CO3, Ag2CrO4。 • 热稳定性差 (见光、受热易分解)

  15. 颜色 • AgCl AgBr AgI Ag2O Ag2CrO4 Ag2S • 白 浅黄 黄 褐 砖红 黑

  16. 首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不稳定,几乎立即分解为暗棕色的氧化银首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不稳定,几乎立即分解为暗棕色的氧化银 ① ② 1.Ag(I)离子的反应 银镜反应:

  17. + + Ag S O (s, ) H O H SO Ag S(s, ) 白 黑 2 2 3 2 2 4 2 鉴定S2O32-:

  18. + = 7 × ( Ag(NH ) ) 1 . 67 10 3 2 × ( Ag(S O ) ) 2 . 9 10 2 3 2 - = 20 × ( Ag(CN) ) 2 . 48 10 2 2.Ag+沉淀与溶解顺序 - = 3 13

  19. 3Ag+的鉴定 HNO3 I-

  20. 锌族元素 • 锌族元素的单质 • 锌族元素的化合物 • 水溶液中锌族元素的离子及反应

  21. 锌族元素的单质 以矿物形式存在:闪锌矿(ZnS),辰砂(HgS) 物理性质: • 熔点低: • Zn:419℃,Cd:321℃,Hg:-39℃。 • 汞是室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 • 易形成合金 • 黄铜:Cu-Zn • 汞齐:Na-Hg,Au-Hg,Ag-Hg • 用于提取贵金属

  22. 化学性质 • 与O2的作用:(在干燥空气中稳定) 潮湿: 加热: 稳定性下降 360℃ 470℃

  23. 与S的作用 ZnS(白) CdS(黄) HgS(红,朱砂) (黑,辰砂) M+S MS

  24. 与酸反应 • 锌与OH-,NH3反应

  25. 锌族元素的化合物 汞的化合物 1.卤化物 HgCl2:升汞, 直线型共价分子,易升华,微溶于水,剧毒。 Hg2Cl2:甘汞, 直线型共价分子,有甜味,难溶于水,无毒。 HgBr2,HgI2同HgCl2,但HgF2为离子型化合物。

  26. + + HgO 2HNO Hg(NO ) H O 3 3 2 2 + + + Hg 4HNO ( ) Hg(NO ) 2NO 2 H O 浓 3 3 2 2 2 + Hg Hg(NO ) Hg (NO ) 3 2 2 3 2 2.硝酸盐 Hg(NO3)2,Hg 2(NO3)2是离子型化合物,易溶于水。 制备: Hg2+ 0.9083V Hg22+ 0.7955V Hg

  27. 水溶液中锌族元素的离子及反应 1.与OH-的作用 398K 523K 2.与NH3•H2O的作用

  28. + + 2 Zn H S ZnS(s, ) +2H+ 白 2 + + +2H+ 2 Cd H S CdS(s, ) 黄 2 + 2 Cd 为鉴定 的特征反应 3.与S2-的作用 氨碱性条件沉淀完全,溶于0.3molL-1HCl 稀酸性条件沉淀完全,溶于6.0molL-1HCl。 锌钡白(立德粉)

  29. 1 2 4.Zn2+的鉴定(碱性条件) 粉红色 (水层)上 棕色 (CCl4层)下 二苯硫腙 (CCl4溶液) 绿色

  30. 汞的重要反应 1.与OH-的反应 2.与S2-的反应

  31. HgS:=1.6×10-52 若Hg2+是由Hg(NO3)2溶液提供,则: HgS -0.758V Hg2S -0.598V Hg 可见:Hg(I)在游离时不歧化,形成沉淀 (除Hg2Cl2)、配合物时歧化。

  32. + + + + - HgCl 2NH NH HgCl(s) NH Cl 2 3 2 4 只有在含有NH4Cl的过量氨水中,HgCl2才能生成 NH4Cl + [Hg(NH ) Cl ] 2NH [Hg(NH ) ] Cl 3 2 2 3 3 4 2 3.与NH3的反应 氨基氯化汞 HgCl2 + 2NH3 [Hg (NH3)2Cl2]

  33. + + 2 - Hg 2I HgI (s, ) 金红色 2 + - 2 - HgI 2I HgI (aq, ) 无色 2 4 2 - + HgI Nessler 为 试剂,用于鉴定 NH 4 4 Hg NH I(s, ) + 红棕色 O + + 2 - - NH 2[HgI ] 4OH 2 4 4 Hg + + - 7I 3H O 2 + + + 2 - Hg 2I Hg I (s, ) HgI Hg 草绿色 2 2 2 2 - I 4.与I-,SCN-的反应

  34. + + 2 - Hg 2SCN Hg(SCN) (s) 2 + - 2 - Hg(SCN) 2SCN Hg(SCN) (aq, ) 无色 2 4 5.Hg2+的鉴定 反之:可利用HgCl2鉴定Sn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