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西方经济学 微 观 部 分

Micro- 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 微 观 部 分. 杨宏彦 13817055607 有问题打电话,勿必短信切切!. 教材及学习要求. 教材: 西方经济学 , 微观部分 / 高鸿业主编 3 版。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第一章 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1930 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西方经济学 微 观 部 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i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微 观 部 分 杨宏彦 13817055607 有问题打电话,勿必短信切切!

  2. 教材及学习要求 • 教材: •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高鸿业主编 3版。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 第一章 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4.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 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 • 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5.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 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6.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2. 经济学组成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7. (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宏观经济学: •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 • 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8.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两者互相补充, •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联系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区别 •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9.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 •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 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2)古典经济学。 • 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 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0. (3)新古典经济学。 •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 剑桥学派。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 ( 1842-1924)。 • 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11.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12. (4)宏观经济学。 •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1946)。 •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观理论的抨击 •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 拉弗的供给学派 • 罗宾逊夫人的新剑桥学派 •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 英国F.von哈耶克的新奥地利学派等。

  13. 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 • 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现代经济学 • 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 • 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直接来源于 • 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14. 三、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手段:边际分析法 •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 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 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 • 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

  15. (2)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 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 • 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更严密。 • 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 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

  16. (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 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 • 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 • 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 • 第五,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17.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 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18. 3.均衡分析 • 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 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 • 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 •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

  19. 四、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 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