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高考复习第五单元 遗传定律

高考复习第五单元 遗传定律. 一、分离定律. 1 、成功的原因 材料:主要是豌豆,它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稳定易区分的性状。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传递的情况。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设计科学的实验程序。. 2 、有关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交配类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 让杂种一代与 隐性个体 相交,用来测定 F 1 的基因型。常用于测定未知个体的基因型。 回交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考复习第五单元 遗传定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考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

  2. 一、分离定律 • 1、成功的原因 • 材料:主要是豌豆,它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稳定易区分的性状。 •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传递的情况。 •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设计科学的实验程序。

  3. 2、有关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交配类 • 杂交 •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 自交 •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 测交 • 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常用于测定未知个体的基因型。 • 回交 • 杂交得到的F1再与亲本之一(父方或母方)交配。 • 正交和反交

  4. 性状类 • 性状 •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 相对性状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显性性状 •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 隐性性状 •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 性状分离 •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不同性状(有显性、隐性)的现象。

  5. 基因类 • 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复等位基因 •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6. 个体类 • 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 纯合子 •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 杂合子 •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7. 概念间的关系 纯合子 (稳定遗传) 表现型 基因型 (性状分离) 杂合子 构成 构成 决定 基因 性状 显性性状 显性基因 决 定 等位基因 相对性状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导致

  8. 5、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2)自交验证 自交 让F2 →→ F3; F3中性状分离比是否与理论预期符合。

  9. aa AA P × F1 Aa a 花粉 A 1 :1 (3)花粉鉴定法 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碘液→红褐色 纯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碘液→蓝色 P 纯糯 纯非糯 × F1 取F1花粉+碘液,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一半红褐色,一半蓝色

  10. (4)红色面包霉杂交实验法 单倍体的红色菌丝(A)与白色菌丝(a)产生的分生孢子融合成二倍体的合子(Aa) 合子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单倍体的菌丝

  11. A A a a a A a A A a 6、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A Aa a

  12. 完全显性 • F1性状表现与显性亲本完全相同 7、显性的相对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个体表现型有不同情况: • 不完全显性 • F1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 • 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 • 共显性 • 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显现出来 • 如:马的红毛与白毛的遗传

  13. 紫茉莉花色的 不完全显性遗传 共显性 混花毛马 红毛与白毛 掺杂在一起 红色、粉色、白色

  14. 条件显性 • 在某种条件下才表现出显性作用 • 如: Hh公羊有角, Hh母羊无角, • 显性基因纯合时致死 •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15.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2)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配子致死 XBXB×XbY XBXb×XBY

  16. 8、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 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 • (1)指导杂交育种 首先按照育种目标,选配亲本进行杂交,然后选择所需的杂种后代,再经过有目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稳定性状的品种。 • 显性性状的选育 选育从F2代开始,不断自交,直到确定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 隐性性状的选育 只要该性状出现时就可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 • (2)指导医学实践 在医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推断。

  17. 解遗传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 判断显隐性。 • 确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 从隐性类型入手,推出亲本基因型。 • 根据遗传图解,计算概率。

  18. 11 12 7 8 4 5 1 2 9 10 6 3 典型图谱 13 正常男、女 有病男、女

  19. 1 2 5 3 4 6 8 7 9 10 正常男、女 有病男、女 例.下图为某家族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⑴2号的基因型是; 4号的基因型是; 3号的基因型是; 8号的基因型是; 9号的基因型是; ⑵8号和9号婚配,生一个 患病孩子的机率是。 Aa aa AA或Aa Aa AA或Aa 1/6

  20. 思考并回答 • 采用哪些方法可解决下列遗传问题: 1. 鉴定一只雄性白羊(或豌豆)是否纯种; 2.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高茎和矮茎豌豆,有角牛和无角牛) 3.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4.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21. 决定ABO血型的基因 IA决定A型糖链IB决定B型糖链 i没有糖链 复等位基因 人类中有关ABO血型的基因型有几种?

  22.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P × 黄色圆粒 ×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F1 F2 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比数 9 ∶ 3 ∶ 3 ∶ 1

  23. 对F2的分析 表现型 基因型 YYRR1 YyRR2 YYRr2 YyRr4 黄色圆粒 (Y--R--) 9 YR yR Yr yR yr YR yyRR1 绿色圆粒(yyR--) 3 YyRr yyRr2 × 黄色皱粒 (Y--rr) YYrr1 Yr 3 Yyrr2 yr 绿色皱粒 (yyrr) yyrr1 1 F1 黄色圆粒 F1配子 YY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2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24. F2有基因型9种 Yy×Yy↓ 1/4YY 2/4Yy 1/4yy 1/4RR 2/4 Rr 1/4 rr Rr×Rr→ Yy×Yy↓ F2有表现型4种 3/4黄色 1/4绿色 3/4圆粒 1/4皱粒 Rr×Rr→

  25.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2)自交验证 自交 F2 →→ F3; F3中性状分离比是否与理论预期符合。

  26.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7. Y Y R r Y Y Y Y Y Y r r R R r R y y y y y y r R R R r r y y R r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Y Yy y R Rr r 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各 4 种 YR、yR、Yr、yr,比数是1:1:1:1

  28.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传递的规律 (1∶2∶1)2 (3∶1)2 2对 22 32 22 (22)2 (2n)2 (1∶2∶1)n 2n (3∶1)n n对 2n 3n

  29.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 理论上 •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 实践上 • 指导杂交育种 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性状组合在一起,选育优良品种。 • 指导医学实践 用来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30. 特例 已知家兔中的毛色灰色(G)对黑色( g)显性,当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cc)时,基因G、g 都不能表达,毛色呈白色,现有灰色兔和白色兔(ggcc)杂交,F1代都是灰色兔,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代中出现9灰;3黑;4白。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请写出遗传图解.

  31. P CCGG×ccgg    灰色    白色      ↓ F1 CcGg 灰色 F1 CcGg×CcGg    灰色    灰色     ↓ F2 9灰 : 3黑 : 4白 9CG : 3Cgg :4(3ccG+1ccgg)

  32. 例:香豌豆花色遗传(有C和P时才紫色,其他白色) P 白花CCpp×ppCC白花 ↓ F1紫花CcPp ↓自交 F2 9紫花(C_P_):7白花(3C_pp+3ccP_+1ccpp) F1测交,后代比例如何? 例:南瓜果形遗传 圆球形 AAbb × 圆球形aaBB ↓ AaBb扁盘形 ↓自交 9A_B_ : 3A_bb :3aaB_ :1aabb 9扁盘形 6圆球形 1细长形

  33. 例:燕麦(B存在时,黄色Y、白色y不起作用,显黑色)例:燕麦(B存在时,黄色Y、白色y不起作用,显黑色) 黑颖 BByy × 黄颖bbYY ↓ BbYy黑颖 ↓自交 9BY : 3Byy : 3bbY: 1bbyy 12黑颖 3黄颖 1白颖 例:蚕茧颜色(I存在时,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显白色) 白茧 IIyy × 黄茧iiYY ↓ 白茧IiYy ↓互交 9IY:3Iyy : 1iiyy : 3iiY 13白 3黄

  34. 高考再现:(2008宁夏卷)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是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高考再现:(2008宁夏卷)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是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4 AaBb AaBB AABb

  35. 高考再现:(2008广东)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高考再现:(2008广东)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表现型为 _________ ;F1自交, F2的性别为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雌雄同株异花 BbTt 9:3:4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和雌株

  36. 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 A 3种;3:1 B 3种;1;2;1 C 9种;1:4:6:4:1 D 9种;9:3:3:

  37. 从一道试题说起: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基因型的比为1:2:1 B、F1产生的配子的比为1:1 C、F2表现型的比为3:1 D、测交后代比为1:1

  38. 讨论:在以下每种假设分别成立的情况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F2性状分离比是否仍为3:1讨论:在以下每种假设分别成立的情况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F2性状分离比是否仍为3:1 1:2:1 全部为显性 2:1 2:1 结论:个体水平(F2)的性状比例(3:1)及细胞水平的配子基因型比例(1:1)只是生物在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下的一种结果,能反映但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9. 对孟德尔定律不同层次的理解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形成2n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出现(3:1)n的性状分离比

  40. 例1:(2010福建高考题改编) …用乔化蟠桃植株和矮化圆桃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乔化蟠桃,F1植株交配子代F2的表现型及其株数如下: • 上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为什么? •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41. A a 3 4 B b 1 2 例1:(2010福建高考题改编) …用乔化蟠桃植株和矮化圆桃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乔化蟠桃,F1植株交配子代F2的表现型及其株数如下: • 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请另外设计方案验证你的假设(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思维拓展: 如果是另一种结果(见数据) 如何解释?

  42. A基因 B基因 酶A 酶B A a B b 若有:前体物(白) 中间产物(白) 紫色物质 反应关系,则该生物自交F1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3 4 1 2 特殊条件下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某植物(AaBb)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紫花:白花=9:(3+3+1)=9:7 (2)某植物(AaBb)花色紫(A)对白(a)为显性,五瓣花(B)对四瓣花(b)为显性。若B基因在纯合时能使个体在幼苗期死亡, 则该生物自交F1代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 紫五:紫四:白五:白四= 6 : 3 : 2: 1

  43. B A a A a B b 3 4 3 4 X Y X X 1 2 1 2 特殊条件下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若1、2为一对常染色体,3、4为一对性染色体。上述有关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吗?

  44. 个体水平的变式 细胞水平的变式 配子致死

  45. B b 3 4 1 2 染色体水平的变式 紫花(A)对白花(a)显性, 五瓣花(B)对四瓣(b)显性 现有一紫花植株(可育),经显微镜体细胞镜检发现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请你设计实验检测该植株花色基因型,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P aa X A_ _ F1 (1)全为紫花→AAA (2)紫花:白花=5:1→Aaa (3) 紫花:白花=1:1→Aaa

  46. 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a B a a A A A A A B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a b b b A b b B B b b a a b b A A B 不互换 A A a a 重组 重组 B bB b 互换

  47.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A A a a a A a A A a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 Aa a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