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关于 “ 教学案 ” 编制和使用 的几点体会

关于 “ 教学案 ” 编制和使用 的几点体会. 杨凌高新中学 王 旭. 目 录. 一、我校使用“教学案”的必要性 二、 “ 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三、“教学案”体现“ 四段六步 ”课堂教学 模式的具体内容 四、“ 四段六步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四个设计理念 五、对“教学案”的基本要求 六、使用“教学案”的优势. 一、我校使用 “ 教学案 ” 的必要性.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关于 “ 教学案 ” 编制和使用 的几点体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教学案”编制和使用的几点体会 杨凌高新中学 王 旭

  2. 目 录 一、我校使用“教学案”的必要性 二、“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三、“教学案”体现“四段六步”课堂教学 模式的具体内容 四、“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四个设计理念 五、对“教学案”的基本要求 六、使用“教学案”的优势

  3. 一、我校使用“教学案”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面临着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均衡、学生基础两极分化等不利状况,为尽快实现创建西府名校的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属当务之急。作为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成绩的突破口,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使用“教学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改进学生学习行为,增强课堂知识容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成绩”的总理念。

  4. 二、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 体现集体智慧。学案虽然是由一位教师主笔,但绝不能是一个教师的个人作品,它必须是整个备课组集体智慧的体现,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主备教师要做到“八点解说”:教材分析与理解、目标设置与达成、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学法指导、学生活动程序、课堂训练安排、课堂效果评价。

  5. 2.教学案体现导学的特征。内容上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设计上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2.教学案体现导学的特征。内容上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设计上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6. 3. 要有针对性。教学案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 从格式上,不仅要求简洁实用,而且还必须紧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 “四段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相吻合,成为“教”与“学”的有效载体。

  7. 三、“教学案”体现“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三、“教学案”体现“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四个阶段 • 1. 自主预习阶段: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学习目标自主预习,通过预习交流熟悉文本,进一步明确目标,完成基础性知识或准备性知识。 • 2. 合作探究阶段:针对重点任务,教师以多种形式进行安排、分配,小组内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达成共识。

  8. 3. 展示提升阶段: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阶段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 4. 检测反馈阶段:反思和校正,以练习、问答、回想、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回归性检测,注重突出“弱势群体”,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9. (二)六个步骤 • 1. 预习引导,明确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中的目标,进行预习引导。 • 2. 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学生自主预习,交流预习情况,完成基础性知识,初步落实目标。 • 3. 分配任务,合作探究:教师将重点任务以多种形式平均分配到小组,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10. 4. 展示质疑,拓展提升: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用多种形式对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作用。 • 5. 穿插练习,全面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 6. 达标检测,反馈校正:学生完成学案中的检测反馈内容,检查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补救。

  11. 四、“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四个设计理念四、“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四个设计理念 • 1. “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价值观和“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无穷潜力,都具有创新能力。我们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宝座上走下来,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用平等的心态去认真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去尊重学生的思想和独立见解,哪怕是一些天真幼稚的想法,去保护学生那份天真的童心。

  12. 2. “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学生更是教育资源,我们必须用好这个教育资源,让这个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课堂上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全员活动,而不仅仅是少数学生参与。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视野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和拓展也不可能都很全面而深入的。但是,通过化整为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展示质疑,从而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达到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得以提高的目的。

  13. 我们认为课堂是学生的,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应将粉笔等教学用具变成学生的学具,将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成学堂,讲台变成学生的展台。在教学活动中,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发现;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我们认为课堂是学生的,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应将粉笔等教学用具变成学生的学具,将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成学堂,讲台变成学生的展台。在教学活动中,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发现;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14. 3.“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教师引领者“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3.“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教师引领者“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能是配角。教师不能霸占课堂,强占时间。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引导者、启发者、点拨者、评价者、激励者,要牢记“少教多学”的思想,要沉得住气,尽量少讲。一堂课犹如一场戏,这场戏是否精彩,主要看主角演绎得怎样,配角虽应起到应有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15. 4.“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以学评教”的评价理念。4.“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以学评教”的评价理念。     对课堂的评价,我们认为:要活动面积最大化——参与度高,最好无一遗漏。活动方式多样化——写画演谈动,听说读写议。活动状态激情化——精力集中,情绪饱满。活动质量高效化——问题价值度、智力开发度、倾听专注度、学生评价质疑礼节度、学生讲解流畅清晰度、记忆牢固度、思维知识拓展度。活动结果达标化:达标率、达标程度。

  16. 五、对“学案”的基本要求 • (一)对“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17. (二)对教学案使用的基本要求 • 1.课前,根据学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中的有关任务。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 2.课堂上,学生根据学案上的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分组学习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甚至不讲,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通过展示与提升形成共识。而学生在分组学习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学生展示交流时通过点评等方式解决。

  19. 3.学案中设置的反馈练习教师要高度重视。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强化或矫正。3.学案中设置的反馈练习教师要高度重视。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强化或矫正。

  20. 六.使用教学案的优势 • 1.对学生:以“教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种教学活动,是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

  21. 2. 对教师: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年青教师迅速成长;教师教学水平差距缩小;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减轻教师备课负担(相对备课数量与备课组教师人数成倍缩小)。 • 3. 对课堂:目标明确,话题集中。知识容量大大增加(教师不必黑板上抄题),课堂学生高度紧张活动,避免个别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