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6.3 辐角原理及即应用

6.3 辐角原理及即应用. 6.3.1 对数留数 6.3.2 辐角原理 6.3.3 儒歇定理. 显然 , 函数 f ( z ) 的零点和奇点都可能是 的奇点. 6.3.1 对数留数. 定义:形如. 积分称为 f ( z ) 的对数残数. 对数留数因此而得名. 主要作用:推出辅角原理. 提供了计算 解析函数零点个数的一个有效方法 . 特别是 , 可以研究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多项式零点个数的问题. a 必为函数. 的 一级极点 , 且. 必为函数 的 一级极点 , 且.

aust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6.3 辐角原理及即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3 辐角原理及即应用 6.3.1 对数留数 6.3.2 辐角原理 6.3.3 儒歇定理

  2. 显然,函数f(z)的零点和奇点都可能是 的奇点. 6.3.1 对数留数 定义:形如 积分称为f(z)的对数残数 对数留数因此而得名 主要作用:推出辅角原理 提供了计算解析函数零点个数的一个有效方法.特别是,可以研究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多项式零点个数的问题

  3. a必为函数 的一级极点,且 必为函数 的一级极点,且 引理6.4 (1)设a为f(z)的n级零点(极点), (2)设b为f(z)的m级极点 证 如a为f(z)的n级零点,则在点a的邻域内有 其中g(z)在点a的邻域内解析,且g(a)≠0.于是

  4.  a必为 在点a的邻域内解析, 的一级极点,且 在点b解析 故b为 的一级极点,且 (2)如b为f(z)m级极点 在点b的去心邻域内有 h(z)在点b的邻域内解析,且h(b)≠0.

  5. 定理6.9设C是一条围线,f(z)合条件: (1)f(z)在C内部除可能有极 点外是解析的; 称为f(z)在C内是亚纯的 (2)可改为f(z)在C 上连续且不为零 (2)f(z)在C上解析切不为零 则有 (6.26) 式中N(f,C)与P(f,C)分别表示f(z)在C内部的零 点与极点的个数 特别注意几级算几个. 证 由第五章习题(二)14,可知f(z)在C内部至 多只有有限个零点和极点.设ak(k=1,2,…p)为 f(z)在C内部的不同零点,其级数相应地为nk; bj(j=1,2,…q)为f(z)在C内的不同极点,其级数相

  6. 应地为mj,则根据引理(6.4)知, 在C内部及C上除去在C内部有一级极点ak (k=1,2,…p)及bj(j=1,2,…q)均是解析的. 故由残数定理6.1,及引理6.4得 例 计算积分

  7. 6.3.2 辐角原理 (6.27) (1) C是一条围线 辅角 原理 (2) f(z)在C内是亚纯的 (3) f(z)在C上连续且不为零 特别说来,如f(z)在围线C上及C之内部均解析, 且f(z)在C上不为零,则 ∆Cargf(z)表示z沿C之正向绕行一周时argf(z)的 改变量 例6.21设f(z)=(z-1)(z-2)2(z-4),C: |z|=3,试验证 辐角原理 (6.28)

  8. y x O R 例6.22 设n次多项式 p(z)=a0zn+ a1zn-1+ …+an=0(a0≠0) 在虚轴上没有零点,证明它的全部零点在左半平面 Rez<0内的充要条件是: Ri CR R Ri

  9. 6.3.3 儒歇(Rouche)定理 定理6.10 (儒歇(Rouche)定理) 设C是一条围线,函数f(z)及(z)满足条件: (1)它们在C的内部均解析,且连续到C; (2)在C上, |f(z)|>|(z)|  f(z)与 f(z)+(z) 在C内部有同样多的零点,即 证 由假设f(z)与 f(z)+(z)在C内部解析, 且连续到C,在C上有| f(z)|>0,及

  10. (6.30) 这样一来,这两个函数f(z)与 f(z)+(z)都满足定 理6.9的条件.由于这两个函数在C的内部解析,于是 由(6.28),下面只须证明 由关系式 (6.31)

  11. z 0 1 2 0 C 根据条件(2), 当z沿C变动时 借助函数 图6.14 将z平面上的围线C变成平面上的闭曲线, 全在圆周|-1|=1的内部. 即是说,点 不会围着原点=0绕行.

  12. 推论1:设n次多项式 p(z)=a0zn+…+ atzn-t+…+an(a0≠0) 满足条件:|at|>|a0|+…+ |at-1|+ |at+1+…+|an| 则p(z)在单位圆|z|<1内有n-t个零点 证:令f(z)= atzn-t, (z)=a0zn+…+ at-1zn-t+1+ at+1zn-t-1 +…+an 则f(z)与(z)均在闭单位圆域|z|≤1上解析,而且在单位圆周 |z|=1上有: |f(z)|= |at|>|a0|+…+ |at-1|+ |at+1+…+|an|≥|(z)| 由儒歇定里得p(z)=f(z)+(z)与f(z)在单位圆内有同样多的零点,即为n-t个

  13. 有n个根 R 推论2:n次方程 (p(z)=)a0zn+ a1zn-1+ …+an=0(a0≠ 0) 在复数域内有且仅有n个根(几重根就算几个根) 无根 证 明 思 路 1.首先证明存在R>0, 方程在圆|z|<R内恰有n个根 , 2.其次证明,对z0 |z0|=R0≥R,均有|p(z0)|>0 1.令, f(z)=a0zn, (z)=a1zn-1+ …+an=0 证 明 则当|z|=R时,|(z)|≤|a1zn-1|+ …+|an|= |a1|Rn-1+ …+|an-1|R+|an|≤(|a1|+ …+|an-1|+|an|) Rn-1<|a0|Rn=|f(z)| 取R>1 限定|a1|+ …+|an|≤|a0|R

  14. 所以只要取 N(f(z)+(z),C)=N(f(z),C)=n 有:当|z|=R时,| f(z)|>|(z)|, 即:N(p(z),C)=n f(z),(z)在|z|≤R上解析 2.z0:|z0|=R0≥R,需证:|p(z0)|>0 |(z0)| |a1z0n-1|+ …+|an|= |a1|R0n-1+ …+|an-1|R0+|an| (|a1|+ …+|an-1|+|an|) R0n-1 |a0|R0n=|f(z0)| |p(z0)|=|f(z0)+(z0)| |f(z0)|-|(z0)|>0 p(z0)=a0z0n+ a1z0n-1+ …+an 0

  15. 定理6.11 如函数f(z)在D内单叶解析则在D内(z)≠0. 证: (反证法)若有D的点z0使f(z0)≠0,则z0必为 f(z)- f(z0)的一个n级零点(n≥2).由零点的孤立性, 故存在>0 ,使在圆周 C: |z-z0|=上: f(z)- f(z0)≠0, 在C的内部, f(z)- f(z0)及f /(z)无异于z0的零点. 命m表|f(z)- f(z0)|在C上的下确界,则由儒歇定理即知,当0<|-a|<m时, f(z)- f(z0)-a在圆周C的内部亦恰有n个零点.但这些零点无一为多重点,理由是f /(z)在C内部除z0外无其他零点,而z0显然非 f(z)- f(z0)-a的零点.

  16. 故命z1,z2,…,zn表f(z)- f(z0)-a在C内部的n个相异 的零点.于是f(zk)= f(z0)+a (k=1,2,…,n). 这与f(z)单叶性假设矛盾. 故在区域D内 f (z)≠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