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张敦力 EM:zhangdunli@126.com Ph:158 0719 2108 2011 年 5 月. 主要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缘起 二、风险管理的本质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四、风险管理的实施. 一 、风险管理的缘起. (一)明白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是明白了关键的经营问题和关键的经营机会 (二)企业所经历的经济风险均是企业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 (三)企业管理人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二、风险管理的本质. (一)何谓风险管理 (二)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三)风险运行规律 (四)企业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

bak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张敦力 EM:zhangdunli@126.com Ph:158 0719 2108 2011年5月

  2. 主要内容: • 一、风险管理的缘起 • 二、风险管理的本质 •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 四、风险管理的实施

  3. 一、风险管理的缘起 • (一)明白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是明白了关键的经营问题和关键的经营机会 • (二)企业所经历的经济风险均是企业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 • (三)企业管理人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4. 二、风险管理的本质 • (一)何谓风险管理 • (二)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三)风险运行规律 • (四)企业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

  5. (一)何谓风险管理

  6. 1.概念 • COSO: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7. 2.特点 • 一个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主体之内; • 由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实施; • 应用于战略制订; • 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 • 旨在识别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 • 能够向一个主体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 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

  8. 3.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9.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它为主体内的人员如何认识和对待风险设定了基础,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容量、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以及他们所处的经营环境。 • 目标设定——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适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该主体的使命,并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符。 • 事项识别——必须识别影响主体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事项,区分风险和机会。机会被反馈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订过程中。 • 风险评估——通过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来对其加以分析,并以此作为决定如何进行管理的依据。风险评估应立足于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

  10. 风险应对——管理当局选择风险应对——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采取一系列行动以便把风险控制在主体的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和风险承受能力(risk capacity)以内。 • 控制活动——制订和执行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确保风险应对得以有效实施。 • 信息与沟通——相关的信息以确保员工履行其职责的方式和时机予以识别、获取和沟通。有效沟通的含义比较广泛,包括信息在主体中的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 • 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加以修正。监控可以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

  11. 战略(strategic)目标 ——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 经营(operations)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 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 合规(complianc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12. 4.认定一个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在对八个构成要素是否存在和有效运行进行评估的基础之上所作的判断 构成要素如果存在并且正常运行,那么就可能没有重大缺陷,而风险则可能已经被控制在主体的风险容量范围之内。 如果确定企业风险管理在所有四类目标上都是有效的,那么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就可以合理保证他们了解主体实现其战略和经营目标、主体的报告可靠以及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程度。

  13. 风险管理审计评价的组织 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审计委员会) 明确的工作职责、议事范围、程序和规则 负责对公司风险的全方位监控

  14. 沃尔玛公司风险管理审计评价的案例 董事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策略部 系统开发与分析部 管理信息系统部 法律室

  15. 沃尔玛与传统公司的风险评价比较

  16. 沃尔玛的风险评价框架 • 战略评估方面 • 成长战略、资本成本、收益率、市场份额、品牌形象 • 运营方面 • 商品采购与分销、人力资源、仓储运输 • 财务方面 • 投资、商品、利率、汇率 • 道德方面 • 非法行为、欺诈、行贿受贿

  17. 沃尔玛风险识别机制 • I类(不重大,发生可能性低) • IT领先、投资管理、国内增长率低 • II类(不重大) • 违反法律法规 • III类(重大,发生可能性低) • 公司品牌、竞争战略规划与竞争力 • IV类(重大,发生可能性高) • 人力发展、国际增长的管理、网络基础建设

  18. 沃尔玛内控环境分析

  19. 内部审计如何嵌入 • 内部审计就风险是否已经被合理控制向管理层发表意见

  20. 对下列工作负责 • 识别风险 • 评估风险程度 • 确认风险对策 • 报告董事会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 • 确保管理层能运用内部控制管理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21. 管理层的任务 • 防范与管理风险。

  22. (二)如何理解风险 • 1.风险的内涵

  23. (1)四种有代表性的认识 • 危险 • 损失 • 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不确定性

  24. (2)我们的观点 • 从质的方面考察, 经济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 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25. (2)我们的观点 • 从量的方面考察 变动程度越大,表明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 经济活动在实际结果出现之前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及其概率分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R=F(Ei,Pi) 其中,R:经济活动的风险(risk); Ei:经济活动可能出现的第i种结果(effect); Pi:第i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 F:R与变量Ei和Pi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26. 2.风险的外延

  27. (三)风险运行规律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 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应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不断增强风险意识,而不能逃避现实,更不能对风险视而不见,否则将会受到它的惩罚,故以风险为基础进行财务管理已成为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

  28. 2.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 • 表明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采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风险、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

  29. 3.风险发生的潜在性和偶然性 • 说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风险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30. 4.风险的可识别性和相对性 • 说明风险在其发生之前,人们还是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识别,企业管理当局应以积极的态度去把握风险的运行规律,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对待特定风险,使风险管理管理切实可行。

  31. 5.风险与预期必要收益的关联性 • (市场)风险越大,预期的必要收益(率)越高,可用公式表示为: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其中:风险报酬率= 风险的数量×风险的市场价格

  32. 6、风险的差别性和激励性 • 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联性以及风险的差别性和激励性等特征明示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管理的迫切性,因为风险管理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获利紧密相联,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灰色系统”的透明度,便于企业管理当局主动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结果。

  33. (四)企业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 1.三种态度类型 • 风险厌恶 • 风险中立 • 风险偏好 2.企业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 • 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将可能持有不同的风险反应态度。 3.影响因素

  34.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 (一)风险预测 • (二)风险决策 • (三)风险预防和控制 •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五)风险损益处理

  35. (一)风险预测 • 1.风险识别方法 (1)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日趋完善。 (2)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 专家预测法 幕景分析法 资金分析法

  36. 识别风险重要性的矩阵

  37. 2.风险估量方法 • 统计分析法 • “A记分”法 • 财务比率分析法 • “Z记分”法

  38. 衡量风险程度的常用指标 (1)报酬率的期望值-标准离差-变化系数法 1)报酬率的期望值→期望报酬率 ①含义 ②计算 A.单个项目 B.对于投资组合 ③作用 反映预期的收益;不反映风险的大小。

  39. 2)标准(离)差 • ①含义 •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 ②计算 • A.单个项目 • 如果每个变量值出现的概率已知 • 如果每个变量值出现的概率未知→统计概率 • 总体标准差(δ) • 样本标准差(S) • B.对于投资组合

  40. ③作用 • A.反映偏离期望值的程度; • B.在期望值不变时,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 C.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期望值不同,应用变化系数(标准离差率)比较。

  41. 3)变化系数

  42. 4)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

  43. (2)β系数法 • 1)含义 • 反映个别股票(收益率)相对于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的变动程度的指标。 • 2)计算 • ①单个项目 • ②对于投资组合

  44. 3)作用 衡量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而不是公司的特有风险; 股票贝他系数等于β,表示其风险是整个市场平均风险的β倍,也就是市场收益率变动1%,则该个股收益率同向变动β%。

  45. (3)杠杆系数法 • 1)经营杠杆 • 2)筹资杠杆 • 3)联合杠杆

  46. “A记分”法的基本原理 列示与企业风险有关的各种现象或标志,并根据它们对企业经营失败影响的大小赋予不同的数据 将企业每一因素下所得的分值加总,即得综合风险分值“A”,将它与标准比较,便可判断该企业风险程度所属级别。 企业总的临界分值是25分,如高于25分,则表示企业已处于高风险区;若分值在18到25分之间,则表示企业处于风险警戒区,低于18分,则表示企业处于风险安全区。

  47. “管理活动不深入”表明企业管理主要停留在决策、发号施令等表层,而没有具体落实;“管理活动不深入”表明企业管理主要停留在决策、发号施令等表层,而没有具体落实; • “管理技能不全面”则指企业管理队伍中缺乏某些必需的人才,如会计、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 • “被动的经理班子”是指企业领导者消极被动,缺乏主动创造精神,守株待兔;

  48. “财务经理不够强”意味着财务经理或者自身业务能力不强,把握不住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或者被动听命于总经理的决策,不能成为总经理风险决策时的制衡力量;“财务经理不够强”意味着财务经理或者自身业务能力不强,把握不住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或者被动听命于总经理的决策,不能成为总经理风险决策时的制衡力量; •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则可能使总经理失去董事长的必要监督,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这是一种很不规范的做法,不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 • “总经理独断专行”则意味着总经理一切事务均从个人意志出发,上不受监督,下不听劝告,一意孤行;

  49. “无过程预算控制”系指企业缺乏动态的收支预算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及时反映到企业预算表上;“无过程预算控制”系指企业缺乏动态的收支预算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及时反映到企业预算表上; • “无现金开支计划”,表明企业现金支出缺乏安排,现金管理混乱; • “无成本监督系统”是指企业没有建立对生产成本进行审核控制的监督系统; • “应变能力太低”表明企业面对市场状况的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死守陈规,落伍于时代;

  50. “高杠杆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过高,企业对外部债务的按期归还没有把握和保证,有被清算的危险;“高杠杆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过高,企业对外部债务的按期归还没有把握和保证,有被清算的危险; • “缺乏资本的过头生意”系指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数额过大,远远超过企业资金的支撑能力,合同很可能无法兑现,面临违约的危险; • “过大风险项目”则是企业卷入或实施太大的生产或经营项目,超过了企业自身的实力,一旦项目失败,企业便会面临破产的结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