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高志良. 病毒性肝炎 ( viral hepatitis )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型肝炎. 其他肝炎. 肝炎的种类.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bij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病毒性肝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病毒性肝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高志良

  2.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 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3. 甲型肝炎 其他肝炎 肝炎的种类 • 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 • 丁型肝炎 • 戊型肝炎

  4.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 • 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5. 流行病学

  6. ㈠ 甲型肝炎 • 传染源 • 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 • 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为传染性最强 • 传播途径 • 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 • 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

  7.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 流行特征 • 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及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 水源、食物被污染可呈爆发流行,例如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主要由于食用HAV污染的毛蚶引起

  8. ㈡ 乙型肝炎 • 传染源 • 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9. 传播途径 • 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 • 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 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 等尚未得到证实。

  10. 易感人群 • 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 高危人群 • 新生儿 • 医务人员 • 职业献血员

  11. 流行特征 • 世界性分布:分为高、中和低度三类流行区,我国属高度流行区。 • 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患者和携带者多于女性。 • 以散发为主,有家庭聚集现象,暴发仅见于输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 • 无明显季节性 。

  12. ㈢ 丙型肝炎 • 传染源 • 主要为急、慢性患者,以慢性患者尤为重要。 • 血清抗HCV阳性的亚临床感染者也可能长期存在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输血和注射途径传播 •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 性接触传播 • 母婴传播

  13. 易感人群 • 凡未感染过HCV者均易感 • 高危人群:经常使用血制品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静脉药瘾者等 • 流行特征 • 呈全球分布,无明显地理界限 • 南欧、中东、南美和部分亚洲国家较高,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较低 • 我国为高发区

  14. ㈣ 丁型肝炎 • 传染源 • 急性或慢性丁型肝炎患者 • HDV及HBV携带者 • 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 • 血液传播 •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性接触传播 • 母婴垂直传播

  15. 易感人群 • 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感染的人群。 • 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已受HBV感染的人群。 • 流行特征 • 全球性分布 • 呈散发性发病和暴发流行,以散发性为主

  16. ㈤ 戊型肝炎 • 传染源 •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 动物(家猪、羊和野鼠等)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 • 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经胃肠道以外的传播途径 • 以输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较少 • 尚未有经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之间垂直传播的病例报告

  17. 易感人群 • 未受过HEV感染者普遍易感 • 青壮年及孕妇发病率较高,儿童发病率较低 • 流行病学特征 • 主要见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病例 •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散发于雨季后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1988~1989年新疆戊肝大流行主要与水源污染有关。

  18. 易感人群 • 高危人群:反复输血的受血者、血透患者、静脉药瘾者和性乱人群 • 流行特征:呈全球型分布

  19. 发病机制

  20. ㈠ 甲型肝炎 • HAV→经口→胃肠道→血流(病毒血症)→肝脏复制→经胆汁排入肠道→经粪便排出 • 免疫介导肝损 • NK细胞 • CD8+T细胞 • HAV感染时肝细胞损伤也可能与凋亡有关 杀伤肝细胞

  21. ㈡ 乙型肝炎 • HBV→经皮肤黏膜→血流→肝脏(及其他器官)复制→血流→免疫系统(T/B淋巴细胞)→细胞/体液免疫→病毒清除 • 慢性化机制——免疫耐受,病毒变异,细胞因子

  22. 病理解剖

  23. ㈠ 急性肝炎 • 全小叶性病变 • 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及气球样变 • 嗜酸性变、凋亡小体形成 • 散在的点、灶状坏死 • 窦库普弗细胞增生,窦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 • 汇管区呈轻至中度炎症反应

  24. 急 性 肝 炎 图1 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向肝实质溢出。无界面炎症。 图2 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均匀分布。血窦细胞反应活跃。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胆色素沉积,毛细胆管淤胆。 图3 腺泡带显著炎症坏死,腺泡内炎症活跃。 图4 终末肝小静脉周围炎症坏死,网状纤维支架塌陷。

  25. ㈡ 慢性肝炎 • 炎症坏死 • 点、灶状坏死,融合坏死 • 碎屑坏死(PN):分为轻、中、重度 • 桥接坏死(BN):分3类 • 汇管区-汇管区(P-P)BN • 汇管区-小叶中央区(P-C)BN • 中央-中央(C-C)BN • 纤维化 • 分为1~4期(S1~4)

  26. 汇管区静脉分支 胆管 图 慢性肝炎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27. 肝纤维化 图 汇管区纤维化 (胶原纤维从汇管区向外周肝细胞扩展并包绕。) 图 无肝硬化时的纤维间隔

  28. 慢性肝炎的程度划分 • 轻度慢性肝炎:G1~2,S0~2 • 中度慢性肝炎:G3,S1~3 • 重度慢性肝炎:G4,S2~4

  29. ㈢ 重型肝炎(肝衰竭) • 急性重型肝炎 • 一次性坏死,或亚大块性坏死,或桥接坏死 • 存活肝细胞的重度变性 • 亚急性重型肝炎 • 肝细胞呈亚大块坏死,坏死面积小于1/2。 • 肝小叶周边可见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周围被增生胶原纤维包绕。 • 小胆管增生和淤胆 • 慢性重型肝炎 •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部分病例可见桥接及碎屑状坏死。

  30. 1 2 图 急性重型肝炎 1.坏死带扩大,形成V-P间的桥联坏死。 2.终末肝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坏死后,残存网状纤维支架塌陷。汇管区有少量固有的纤维组织

  31. 图 亚急性重症肝炎 (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腺胞小区域的融合性坏死和活跃的腺胞内炎症)

  32. 图 慢性重型肝炎 (坏死区有许多红细胞及炎症细胞,小胆管增生,淤胆。存活的肝细胞萎缩、嗜酸性变,形成凋亡小体)

  33. 重型肝炎 • 细胞免疫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 Th细胞 • 体液免疫 • 早期产生大量HBsAb,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补体,产生“Arthus”反应, • 肝细胞凋亡 • 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炎性细胞 因子

  34. ㈣ 肝硬化 • 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伴明显炎症 • 纤维间隔内炎症 • 假小叶周围碎屑坏死 • 再生结节内炎症病变 • 静止性肝硬化 • 假小叶周围边界清楚 • 间隔内炎症细胞少 • 结节内炎症轻

  35. 图 肝硬化(大体照片) 图 肝硬化(染色后低倍镜照片) 图 肝硬化(大体照片 小视野)

  36. 病理生理

  37. ㈠ 黄疸 • 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 • 肿胀的肝细胞压迫胆小管,胆小管内胆栓形成、炎症细胞压迫肝内小胆管等均可导致淤胆。 • 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都可引起黄疸。

  38. ㈡ 肝性脑病 •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血氨及其它毒性物质的潴积 • 氨基酸比例失调 • 假性神经递质假说 • γ-氨基丁酸(GABA) • 常见诱因 • 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便秘和使用镇静剂等。

  39. ㈢ 出血 •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 骨髓造血系统受到抑制 • DIC及继发性纤溶 • 胃黏膜广泛的糜烂和溃疡 •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40. ㈣ 肝肾综合征 • 功能性肾衰 • 肾血管痉挛 • 肾内血液分流 • 诱因 • 有消化管出血、过量利尿、大量放腹水、严重感染、DIC、休克及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等

  41. ㈤ 肝肺综合征 • 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氧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统称为肝肺综合征。 • 原因:肺内毛细管扩张,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42. ㈥ 腹水 • 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潴留 • 利钠激素的减少导致钠潴留 • 门脉高压 • 低蛋白血症 • 肝硬化结节压迫血窦, 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43. ㈦ 继发感染 • 机体免疫力减退 • 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 • 血清补体、纤维连接蛋白、调理素等低下 • 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增加 • 肠道微生态失调

  44. 临床表现

  45. 甲型 50 70 30 平均(d) 10~70 未定 未定 40 5~45 范围(d) 戊型 丁型 丙型 乙型 30~180 15~150 40 未定 乙型 丙型 丁型 戊型 范围(d) 5~45 甲型 30~180 未定 10~70 平均(d) 30 70 50 15~150 潜伏期 各型肝炎潜伏期

  46. ㈠ 急性肝炎 • 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多见,总病程1~4个月 • 黄疸前期(平均5~7d):发热、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加深,转氨酶水平升高 • 黄疸期(2~6周):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伴有压痛,浓茶样尿,转氨酶升高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 恢复期(1~2月):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

  47.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 起病较缓,无黄疸,其余症状与急性黄疸型的黄疸前期相似。 • 可发生于5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任何一种。 • 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而发生率则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

  48. 各型特点 • 甲、戊型——常有发热,戊型易淤胆,孕妇病死 率高 • 乙型——部分有血清病样症状,大部分完全恢复 • 丙型——病情轻,但易转慢性 • 丁型——表现为Co-infection 、Superinfection

  49. ㈡ 慢性肝炎 • 常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 轻度慢性肝炎 • 病情轻,可有疲乏、纳差、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轻度脾肿大。 • 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 中度慢性肝炎:居于轻度和重度 之间 • 重度慢性肝炎 •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 • 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50. ㈢ 重型肝炎(肝衰竭) • 占0.2%~0.5%,病死率高。 • 病因及诱因复杂: 重叠感染、妊娠、HBV前C区突变、过度疲劳、饮酒、应用肝损药物、合并细菌感染等。 • 表现一系列肝衰竭症候群: •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 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PTA<40%; • 黄疸进行性加深,每天TB上升≥ 17.1mol/L; • 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 • 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 • 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