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 四 讲

第 四 讲. 坚持好字优先.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从 10 个数字看 2007 年中国经济成就与问题 二、从 “ 12 字方针 ” 看今年我国宏观调控基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四、 “ 坚持好字优先 ”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 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一、从 10 个数字看 2007 年中国经济成就与问题. 1 . GDP 增速达11. 4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四 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四 讲 坚持好字优先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一、从10个数字看2007年中国经济成就与问题 二、从“12字方针”看今年我国宏观调控基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好字优先”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 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 一、从10个数字看2007年中国经济成就与问题 1.GDP增速达11.4%   国家统计局1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4. 2. 财政收入破5万亿元 •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超过5.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左右,财政大幅增收显示了国家日益富强,但连年超收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     财政部明确表示,2008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超收部分重点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并向中西部倾斜。

  5. 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000元,实际增长7%左右。这与去年7.4%的增幅接近。另据社会科学院预计,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增长12.5%左右,高于去年10.4%的增长水平。

  6. 4.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2007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全年将超过1200万人,突破了年初制订的不低于900万人的预期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前些年的每年新增就业900多万人,到去年的1184万人,再到2007年的即将突破1200万人,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稳定上升态势。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评价说,2007年将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好水平。

  7. 5.粮食产量超1万亿斤 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是中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丰收,也是1985年以来粮食首次连续4年增产。 尽管2007年粮食大丰收,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尤其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物价上涨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压力。对此,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8. 6.主要污染物首次“双下降” •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在2007年取得初步成效。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同比下降1.81%和0.28%,其中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首次双双下降。 •     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表示,去年我国没有实现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的目标,2007年虽首次出现“双下降”,但在未来3年经济依然可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而又紧迫。

  9. 7.CPI涨幅达4.7%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攀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全年CPI涨幅可能在4.7%左右,这将是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这不仅突破了年初确定的3%以内的涨幅目标,也远高于去年1.5%的涨幅。

  10. 8.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6% • 12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31关口,以7.3079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单日升值幅度高达219个基点。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超过6%,高出年初市场预期5%的升值幅度。 • 2007年,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加速升值”的特征,来自于贸易顺差扩大、CPI增幅上涨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成为升值推动力。2008年,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央行明确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1. 9.外贸顺差达2500亿美元 • 据商务部预计,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2500亿美元。前11个月,贸易顺差就达2381亿美元,而去年全年才有1775亿美元。 • 贸易顺差的扩大带来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2007年已突破1.4万亿美元。同时,贸易摩擦也进一步加剧,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明年,政府需要继续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12. 10.沪深股市开户数超过1亿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2月27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超过1.38亿户,全年新增A股账户超过3700万户,约是去年的12.9倍。     2007年,上证综指从年初不到3000点一度攀上6124.04点高峰,120家上市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募资高达4470亿元。数字见证了A股市场的繁荣,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13. 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 第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第三,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第四,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 第五,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并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宏观调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12字方针,将成为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宏观调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12字方针,将成为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 二、从“12字方针”看今年我国宏观调控基调

  15. 控总量: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经济增长11.4%,这是我国经济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投资膨胀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依然存在。 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过高,一方面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还推动了物价上涨。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将会使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16. 1、控总量: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社会总需求过快扩张,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遏制部分行业生产和投资继续盲目扩张。

  17. 1、控总量: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国家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强化投资项目综合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监管,做好全社会投资总量、结构和投资环境的监测。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从严限制新上扩能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同时继续抑制“两高”产品出口增长过快。

  18. 2008年国家将采取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2008年国家将采取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这六项措施包括: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保障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重点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不断档; 第二,加强粮食等重要产品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完善储备体系,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适当增加进口; 2. 稳物价: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19. 第三,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第三,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 第四,强化市场监管,抓好教育收费、医药价格、通信资费、农资价格及涉农收费等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 第六,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 2. 稳物价: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20. 3. 调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粗放式的工业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治,第三产业比例较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21. 3. 调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 2008年我国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加快发展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后劲。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 我国经济增长有三大障碍 • 环境承载能力 • 资源供给能力 • 自主创新能力

  23. 4. 促平衡:平衡国际收支 缓解流动性过剩 当前,外贸顺差仍在扩大,外汇占款过多,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进而又会支撑投资扩张,成为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顺差过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矛盾。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国际贸易摩擦压力加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2008年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24.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强调: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5.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条件

  26.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7.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8.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9.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0. 四、“坚持好字优先”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四、“坚持好字优先”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 1. “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表现在环境污染减少、已经被污染的得到迅速的治理,所以用环境来解释,这是第一个标志。

  31. 第二、节能降耗,各种资源包括能源在内的消耗率的下降。第二、节能降耗,各种资源包括能源在内的消耗率的下降。 当今世界制造科技有四大发展趋势: • 趋势一,绿色制造。 • 趋势二,高新技术制造。 • 趋势三,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技术水平。 • 趋势四,极端制造。

  32. 第三、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程度是否增加了。 • 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以后的再创新,综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总体创新能力。

  33. 第三、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程度是否增加了 自主创新具体落实有四个目标: 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现在是1.35%,到2020年要达到2.5%; 科技进步对GDP贡献率要从现在的30%提高到60%; 对外技术依存度要从现在的50%降低到30%; 专利授权和论文的引用数,要从现在的世界第20位争取到世界前5位。

  34. 2、快的标准是什么? • 第一个阶段叫做工业化以前的阶段,也就是传统经济阶段。这个阶段中,农业比重很大,工业和服务业比重都很小。 • 第二个阶段是工业化前期,农业的比重下降,工业增长的速度加快,这时候是可以高速增长的。 •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化后期,农业的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在增长,服务业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 • 第四个阶段,叫后工业化时期,这时候经济增长自然就下来了,农业、农业、服务业稳定,服务业占70%。 • 我国正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

  35. 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两个提高”是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对于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36.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37. 据有关方面测算,从2002年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收入比重从20%上升为21.5%,上升了1.5个百分点,政府收入比重从17.9%上升到21.4%,上升了3.5个百分点。据有关方面测算,从2002年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收入比重从20%上升为21.5%,上升了1.5个百分点,政府收入比重从17.9%上升到21.4%,上升了3.5个百分点。

  38.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根本举措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根本举措之一。

  39. 主 要 措 施 是 : • 一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 二要调整鼓励出口的政策,控制净出口的规模;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标准; • 四要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扩大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 五要鼓励依法创业和投资,保护各类合法收入; • 六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0. 在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就有这样两组发人深思的数字: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更是仅为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扬,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利润侵蚀工资”现象悄然萌生。在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就有这样两组发人深思的数字: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更是仅为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扬,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利润侵蚀工资”现象悄然萌生。

  41.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一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二要随经济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 三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 • 四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 • 五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42.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缩小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缩小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 • 首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其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 第三,“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 第四,“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 • 第五,“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3. 下课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