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如何欣賞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如何欣賞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張文亮. 吃釋迦,享主恩. 吃釋迦,享主恩.   八月的豔陽照在大地,我靜靜地走在台東的卑南溪畔,中央山脈的支隴伸向卑南溪谷,長期的沖刷,形成一個海拔約二百公尺高的台地,稱為「鹿野高台」,這裡是臺灣品質最佳的釋迦( Annona squamosa) 產地。. 吃釋迦,享主恩.

carv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如何欣賞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欣賞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張文亮

  2. 吃釋迦,享主恩

  3. 吃釋迦,享主恩 •   八月的豔陽照在大地,我靜靜地走在台東的卑南溪畔,中央山脈的支隴伸向卑南溪谷,長期的沖刷,形成一個海拔約二百公尺高的台地,稱為「鹿野高台」,這裡是臺灣品質最佳的釋迦(Annona squamosa)產地。

  4. 吃釋迦,享主恩 •   釋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赤道附近的叢林,迄今,住在巴西亞馬遜河叢林裡的土著,仍以釋迦為主要的水果之一。1590年,葡萄牙的探險隊進入叢林,無意間發現了這種水果,就攜出叢林。葡萄牙人也將釋迦種在亞洲赤道附近的地區,十七世紀初期,葡萄牙人前來臺灣,也將這水果帶來,種在高雄旗山溪畔的丘陵地,而後逐漸移植到台東的鹿野高台。

  5. 吃釋迦,享主恩 •   當時,葡萄牙人將釋迦種在亞洲的許多地區,包括中國,但都生長不好,唯獨臺灣的釋迦生長的特別好,果實大、甜份高,又有獨特的芳香,關鍵在哪裡?而臺灣的釋迦,為何以台東鹿野高台產的特別好吃?

  6. 吃釋迦,享主恩 •   釋迦的生長有些非常獨特的需求,與其他的果樹不盡相同,例如釋迦需要排水良好的砂礫地,短暫淹水就會使釋迦敏感的根系腐爛,台東的卑南溪河床留下許多石礫,大部分的石礫在5-20公分,很少果樹能夠長在這裡,釋迦卻能紮根在石礫縫間,幾乎是出產在石頭地上的水果。

  7. 吃釋迦,享主恩 •   當我在卑南溪畔的釋迦果園,才發現這裡的石頭幾乎都是含有大量石灰質的變質岩,這種礦物溶出的「鈣」是釋迦生長大量需要的營養物,而變質岩中較易釋出的「鐵」,更是釋迦果實中合成甜份的必需,這種帶著鹼性的石頭,竟然蘊存著組成釋迦甜份的成分。

  8. 吃釋迦,享主恩 •   台東是一個空氣潮濕,相對濕度經常在70-80%,但是雨量不高的地方。夜裡,潮濕的空氣會凝聚一層水膜在石頭的表面,這些水膜能被釋迦的根毛吸收,要有足夠的水分才能使果實在成熟期間,讓酵素產生作用,使得果實漸軟,在成熟時,我們用手一撥就開。

  9. 吃釋迦,享主恩 •   釋迦是一種「聚合果」,即一個果實是有許多小果實組成的,每一小果實都有一凸出的鱗片果皮,所以釋迦的果實外觀上有許多凸出頭果。這些小果實之間組織嚴密,但是果實中酵素作用可以軟化這組織的嚴密度,使其鬆散。如果缺乏水分,酵素不能起作用,釋迦就始終堅硬,無法食用,這種釋迦果農稱為「啞巴果」,啞巴果後來落地成堆肥,或被鳥啄食。

  10. 吃釋迦,享主恩 •   在台灣,釋迦一年有兩熟,八月與一月,所以早期一年可以吃兩次釋迦,八月的釋迦在二、三月開花結果,那是台東的枯雨期,花不會被雨水打下,結實的機會多,反之一月的釋迦在九月開化,容易遇到大雨與颱風,產量很少。所以為了結實更多,果農採收了八月的釋迦,就會修剪枝條,讓隔年的釋迦長多。

  11. 吃釋迦,享主恩 •   我在釋迦園區看到成排的石牆,這些石牆顏色泛黑,這是百年前的果農所建,以免台地風大損了樹枝、果實。當一粒釋迦上市,所標的價錢,絕對與果實在水、石、氣候間的連結奇妙無法相稱,前者是市場的波動,後者是上帝給人的白白恩典。

  12. 鳳梨典故考

  13. 鳳梨典故考 哥倫布的另一個發現 •   其實,除了吃以外,鳳梨還有許多的故事在背後。例如,大家都知道,歷史上記著1492年航海探險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是很少人知道,隔年他又重返南美洲,在加勒比海的德洛普島,另有一個大發現──發現鳳梨,因此鳳梨就風行全球。在哥倫布發現鳳梨以前,或許根本沒有人知道,鳳梨跟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已經相處了多少年?

  14. 鳳梨典故考 •   印第安人叫鳳梨“Na Na”,意思是「香香」,現在無論是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馬來西亞語,祗要說“Na Na”,大家都知道你意指鳳梨。Na Na在印第安人手上用處真多,女人用Na Na皮泡水洗頭,頭髮又柔軟、又亮麗;用Na Na肉擦皮膚,皮膚光滑潔白,如果有一天台灣市面上出現Na Na(娜娜)化妝品,那也不足為奇;印第安的男人用Na Na來治病,吃肉太多肚子脹氣,一吃Na Na,肉化氣除;皮膚腫膿,一蓋Na Na肉,膿去腫消。哥倫布把這個南海靈果帶回歐洲,真是造福人群。

  15. 鳳梨典故考 耐旱的植物 •   以後歐洲的宣教士到世界各地佈道,經常一手聖經,一手鳳梨,渴可供飲,飢可食用,病可醫治,連鳳梨葉子也是可做纖維紡織,編衣服,沒有一丁點浪費。在中國康熙年間,宣教士把鳳梨帶來中國,中國人看葉子像鳳尾,形狀像梨子,就稱為「鳳梨」,又鳳梨肉是黃色,「黃」是中國君王的顏色,故又稱為「王梨」,現在台語的「蓊萊」發音,就是這樣來的。

  16. 鳳梨典故考 •   鳳梨的優點還很多,在貧瘠的山坡地,鳳梨可以生長得很好,在缺水的地方,鳳梨像仙人掌般地,存了一肚子的甜水,這種生命的奇妙,教許多科學家感到困惑。後來才發現,鳳梨的葉子與冠芽像是向天空延伸的禱告手,在黑夜時,葉尖收集的水珠,沿著葉子,一滴滴地,集中成束,落到土裡,供根部吸收。另外,葉子的氣孔在夜間大開,可以減少日曬水分的損失,又可成長。很少植物有鳳梨的這套本領。

  17. 鳳梨典故考 邊吃水果邊感恩 •   藥學家戈登(S.A. Gordon)等人,更發現鳳梨含有分解蛋白的酵素,多吃鳳梨,不僅可治胃病,更可將腦血管、心臟血管的沈積物,分解掃除,是中風與心臟病兩大人類殺手的剋星。不過咱們中國人有個建議,飯後再吃鳳梨,以免傷胃。

  18. 鳳梨典故考 •   也許一百元就可以買到一個鳳梨,但是鳳梨的真正價值,是遠超過一百元的,那是什麼呢?聖經詩篇六十七篇6~7節:「地已經出了土產,……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就是神的祝福。我仍喜歡「蓊萊」的台語名字,因為讓我想到「我的王必再來」,而不是一般人想的「旺來」。

  19. 麻豆文旦

  20. 麻豆文旦 •   「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一29)

  21. 麻豆文旦 •   在中秋佳節,大家一起吃月餅、剝文旦,一邊賞月、話家常,這是中國人的習俗。文旦最有名的產地是台南麻豆鎮。一提起文旦,幾乎就立刻想到麻豆文旦。很有趣的是,一般人都知道麻豆文旦又甜、又多汁,但是很少人知道麻豆及其附近的佳里、學甲是台灣最乾燥的地方。麻豆有時好幾個月不下一滴雨,沒想到在這種地方會生長出最好吃的文旦。

  22. 麻豆文旦 高品質的作物 •   其實麻豆不僅文旦有名,甘蔗也是出名的甜,如果路經附近的公路,就會看到一些甘蔗田。麻豆有個小糖廠,有小火車沿著蔗田,採收甘蔗,再回廠加工製糖。除了甘蔗、文旦之外,釀酒的高梁、作飼料的玉米、以及大豆、甘藷也是一級棒的。

  23. 麻豆文旦 •   也許你會希奇,那裡不是台灣最乾燥的地方嗎?沒有水不是什麼也長不出來的嗎?怎麼會物產如此豐富呢?答案很簡單,在麻豆地下約二公尺的深度,有一條河流,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地下水」。由於這層地下水很淺,距離地面不遠,又稱為「淺層地下含水層」。

  24. 麻豆文旦 •   這淺層地下水的來源,是麻豆南邊曾文溪溪水,地下滲漏進來補注的,所以麻豆的文旦還是間接長在溪水邊。乾燥的只是表面而已,深處仍然滿了祝福。在乾旱的日子,玉米的根、文旦樹的根、甘蔗的根都可以紮深到這一含水層,得到源源不斷的水源,不會枯乾。

  25. 麻豆文旦 等待成熟 •   文旦原產於馬來西亞,約在二千年前移植到中國。在1701年,移種到台南,文旦是最典型必須長在水邊的植物之一。文旦最大可以長到直徑30公分,重達7~8公斤,是柑橘類裡最大的水果。文旦的果皮厚,果肉有許多水分,因此種植文旦需要許多的水。

  26. 麻豆文旦 •   文旦需要大量的水,卻也需要炎熱的日曬,樹葉方能合成大量的澱粉,存在果實內。這個儲存的過程很長,文旦的果實由開花結果到成熟,約需半年之久。在台灣,從初春到秋天,都可以看到文旦一個個的掛在樹上,果農需要長期的等待。

  27. 麻豆文旦 對人效力下的祝福 •   到了九月,文旦成熟了,果實內發生一連串奇妙的化學反應,連科學家都不會懂,只知部分澱粉轉換成果酸,部分轉換成果糖,這將使文旦吃起來又甜又酸。文旦內的維他命C很多,約為蘋果的七倍,文旦內含有一種蛋白質,能夠增加血蛋白質,又能抑制人體中不好的膽固醇,抑制血管瘤的生長,進而預防心臟病。如果不按著時候摘果子,文旦吃來苦澀。

  28. 麻豆文旦 •   果農怎麼知道文旦果實內的化學反應,已經達到適合食用的階段。這是很奇妙的事,文旦在最佳風味時,果皮的顏色會由深綠轉為黃白,用顏色告訴人,成熟的時候到了。文旦既不認識人類,也不知道人體健康的需要,所生產的竟然對人有幫助!

  29. 麻豆文旦 吃水果多感恩 •   在水果攤上,不多時有文旦,但由國外進口的葡萄柚,是文旦的近親,又大又便宜,一年四季都有。文旦樹一次可以長許多的文旦,只是文旦是一顆一顆的長,葡萄柚卻像葡萄成串的長。我們可以多吃這些水果,享用主恩典,更體會這是上帝起初給人類的祝福。「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一29)

  30. 麻豆文旦 恩典的供應 •   有時外面的環境,真像乾燥的日子,令人懼怕、不安,沒有一點希望;但是成為上帝的兒女,我們的成長,有時不是因著環境的改善,而是有上帝的恩典,像個不竭的泉源,不斷滋潤我們的心田,使我們有力量,到了時候,會結出果子來,而且是最好的,就像麻豆的文旦一樣。

  31. 在水邊,看開卡蘆

  32. 在水邊,看開卡蘆 • 下班後,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坐上餐桌, • 努力找些話題,想打破晚餐時的寂靜, • 「妳們覺得,我現在像什麼?」話一出口,才知道這問題問得不好。 • 萬一女兒說我像條豬,或像條狗,那該怎麼辦? • 幸好妻子先答腔了:「我們覺得你長得像開卡蘆。」 • 「開卡蘆?」我愣了一下,怎麼以前都沒聽過這種說法。 • 後來,仔細一想,不禁哈哈大笑… • 原來,過去我對家人所講的故事,這時竟然用上。

  33. 在水邊,看開卡蘆 •   開卡蘆(Phragmites karka)是一種分布全世界的草本植物,在臺灣也很常見,一般長在河邊或是溪濱。它的植株高約三到三點五公尺,成排生長,莖葉隨風搖曳,白天讓雀鳥站在它的莖桿上啼叫;夜裡成為青蛙休憩時的屏幕,還可以做為水牛的食物。

  34. 在水邊,看開卡蘆 被低估的植物 •   不過,一般人對開卡蘆的評價不高,例如東非的土著稱這種植物是「匹,匹」(pi-pi),這是火燒開卡蘆所發出的聲音;印度的土著稱這植物為「卡,卡」(kar-kar),這是採收開卡蘆時,莖部被壓斷的聲音;中國人稱這種植物為蘆,不是風吹過開卡蘆會發出「蘆,蘆」(lu-lu)的聲音,而是中國人通常稱莖細,穗小,根部粗大的植物為「蘆」,開卡蘆是其中一種。

  35. 在水邊,看開卡蘆 •   我在家裡講起開卡蘆的故事,是因為有一天我走在溪邊時,竟被這種植物「嚇」到。「怎麼會被嚇到呢?這麼多年來,你不是自稱為野外的無敵鐵金剛?」妻子問我。「是啊,連我都對同學說,我的爸爸是隻水恐龍,結果水恐龍竟然被水邊的一棵草嚇到?」女兒也質疑的問。

  36. 在水邊,看開卡蘆 總是站在水邊的平凡者 •   我常在溪邊走來走去,美其名是保護臺灣水資源的專家,其實是辦公室坐久了,就到野外遛達。有一次,我在溪邊看到一大叢的開卡蘆,長在溪邊的低灘地上。當時我沒有什麼感覺,只對它說了句:「日安,開卡蘆」便走過去了。

  37. 在水邊,看開卡蘆 •   隔了幾天,我又來到這溪邊,這次下了大雨,溪水上漲。我在高灘地上只看得到幾根枝莖較高的開卡蘆,頂部探出水面。我搖搖頭,心想:「開卡蘆都快滅頂了,沒想到水淹得這麼快。」之後的兩、三個月中,我又到同一個地方看了幾次開卡蘆,發現它還是泡在水底下。我不禁擔心起來,「水淹這麼久,恐怕都泡爛了。」我大概是一個無聊的教授,才會三番兩次到水邊,只為去看一棵草。

  38. 在水邊,看開卡蘆 認識平凡植物的不平凡 •   枯水期終於來到,於是,溪流水位退回去了,我再回到老地方。「結果,妳們猜開卡蘆結果怎麼樣了?」我準備揭曉這幾個月以來放在心中的答案。「怎麼樣了?」妻女異口同聲問,也急著想知道。 •   「開卡蘆現在長得又好,又高大,又翠綠,而且在底部還攔住了更多的泥沙。不到一年,連那片小灘地都高起來了,真是令人驚喜啊!」我說道。

  39. 在水邊,看開卡蘆 •   「驚喜?」妻女問道。「那當然。臺北翡翠水庫上方的這些開卡蘆,如果所攔住的泥砂愈多,溪流沖到水庫裡的泥砂就會愈少。因此,水邊的開卡蘆長得多,就能延長水庫使用的年限了。」我快樂的說道。

  40. 在水邊,看開卡蘆 保護河溪的功能 •   其實,我知道開卡蘆還有其他的本領,例如能把空氣輸送到根部,加速底部土壤的氧化;莖葉的彈性大,能減低水流沖刷;根部盤結能固著底泥等。不過經過長期觀察後,我仍然對開卡蘆奇妙的生命力感到佩服。 •   因此,當女兒說道:「爸爸,你長得像棵開卡蘆」時,我不禁把頭抬高,因為那是一種讚美,使我忘了下班後的疲累。

  41.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42.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守護臺灣集水區的樹--九芎 •   近年來,臺灣遭受許多自然災害,有颱風,有洪水,有土石流,有山坡滑動。氣候、水文、地質都不穩定,但是在這個敏感、多變的環境,卻有一種植物,只要站穩一個角落,就能幫忙守住附近的水土,更有趣的是這種植物,只生長在臺灣,是臺灣的「特有種」植物。

  43.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   九芎(Lagerstroemia subcostata)是臺灣一種很有意思的樹,早在漢人還沒來到臺灣時,阿美族人就知道將九芎樹幹放在水中,吸引魚群前來啃食樹皮,或是在九芎邊下網,容易捕到魚。後來,先民來到臺灣,發現九芎容易長在山坡地上,而且插枝就可以存活,是一種有助於穩定山坡土石的植物。臺灣有許多地方取名都與「九芎」有關。例如新竹頭前溪畔,有一個地方稱「芎林」,臺北縣北勢溪的集水區,也有一個地方,叫「九芎根」。

  44.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山坡地的保衛者 •   我是一個喜歡問學生問題的老師。 • 「各位同學,你們認為『九芎根』這個地方,有沒有長九芎?」 • 學生們都搖頭說:「不知道」。他們大多喜歡生態環境,或是自認是保護臺灣生態環境的最後一道防線。 •  「這樣好了,讓我們到九芎根溯溪找九芎吧!也許你們會發現真正捍衛臺灣集水區的功臣。」

  45.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   古代中國人將樹根堅硬,帶有香味,可作為藥材的植物稱為「芎」,例如「川芎」是著名的中藥。其實「芎」樹不只可以醫人,也可以治山。我每次看到九芎,總稀奇這種樹,植株不高,卻有這麼有趣的根系,主根向下直伸,似乎要緊緊抓住這個大地;側根向左向右伸出,似乎要盤住附近的砂粒;鬚根更能伸入岩石間隙與節理,似乎是天生保衛土壤的鬥士,準備與突發的洪水或土石流對抗一般。

  46.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四個特性防土石流 •   一般能夠保護水土的樹種,都具有四個特性:樹葉茂密,可以減少雨滴沖刷表土;枝莖有彈性,可以對抗強風的吹襲;根部深入土中,阻止土地滑動;繁殖力強,耐溼耐旱,可以在淺土多石或貧瘠的土地上生長。九芎正兼具了這四種特性,甚至在森林火災發生後,只要一點點雨水,九芎的種子又可以發芽生長。

  47.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   九芎的根部與土壤接觸的地方,有較大的孔隙,地表水容易由這些孔隙快速滲入土壤,因此九芎不只可以保護土壤,也可以增加雨水滲入。「水土保持」總是把水與土放在一起考慮,保護水就必須保護土,要保護土就需要有合適的植物。所以,九芎對於臺灣集水區的水土保持保護非常重要。

  48. 有一種樹每天都在守護台灣的水庫 大自然提供的對策 •   目前,在臺灣許多水流強勁的沖刷處,仍然有九芎擋在邊坡處,彷彿是一道道自然的堤防。 •  九芎有這麼大的本領、這麼重要的貢獻,那麼台灣應該四處長滿九芎了吧?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九芎的生長緩慢,外型不大美觀、枝幹也不粗大、沒有可食用的果實。但是,它卻深具保護集水區生態的功能啊!要保護集水區與水庫嗎?不必悲觀沒辦法,也不一定要花許多錢在水庫前方大興土木,只要在土石容易崩塌、容易受水流沖蝕的地方,種些九芎樹,總會有幫助的。

  49. 減少台灣河灘砂塵的植物─青葙

  50. 減少台灣河灘砂塵的植物─青葙 •   台灣有一種植物,生命力特強,經常生長在河床的砂石地上,任憑風吹雨刷,即使很少有人欣賞他們,他們仍然默默地,總是堅守著惡劣環境的一角。 •   一個喜歡出野外的人,永遠不會孤單,因為有許多的朋友可以相遇,可能是一種野花,一隻野鳥等,快樂總在大自然的相逢處。我有一個朋友,叫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總在河濱的灘地上相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