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香港的空氣污染管制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香港法例第 311 章 )

香港的空氣污染管制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香港法例第 311 章 ).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建造工程塵埃 ) 規例 ( 指明工序 ) 規例 ( 煙霧 ) 規例 ( 燃料限制 ) 規例 ( 露天焚燒 ) 規例. 瀝青廠. 混凝土廠.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指明工序 ) 規例. ( 燃料限制 ) 規例. ( 煙霧 ) 規例.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香港的空氣污染管制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香港法例第 311 章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港的空氣污染管制«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香港法例第 311 章)

  2.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 (建造工程塵埃)規例 • (指明工序)規例 • (煙霧)規例 • (燃料限制)規例 • (露天焚燒)規例

  3. 瀝青廠 混凝土廠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指明工序)規例

  4. (燃料限制)規例 (煙霧)規例 與建築工地有關的«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

  5. «空氣污染管制(露天焚燒)規例» • 目的 管制露天焚燒活動 • 生效日期 1996年2月26日

  6. 清理工地 焚燒建造工程廢物 焚燒輪胎 焚燒廢料以回收金屬 受禁制的 露天焚燒

  7. 須申領許可證的 露天焚燒 1. 須於進行露天焚燒前最少28日向環保署署長提交 申請,申請費用3,730元 2. 申請人並須提交充份理據證明︰ 一. 有絕對需要進行露天焚燒 二. 沒有其他實際可行的方法處置廢物 三. 對環境不會構成明顯的影響或滋擾 3. 如獲發許可證,並須遵守許可證內有關條文

  8. 違例及刑罰

  9. 目的 « 空氣污染管制 (建造工程塵埃)規例 » • 籍採取防塵措施以 • 減低由建造工程中散發的塵埃 • 消減滋擾 • 改善空氣中的塵埃水平 • 使實施防塵措施成為建造行業內的基本操作和標準

  10. 工程分類 • 建造工程分為三大類: • 應呈報工程: 進行工程前承建商須通知環保署,如拆卸建築物、填海工程等 • 規管工程: 無須通知,如道路開掘、斜坡鞏固工程等 • 除外工程: 無須通知,如內部裝修等

  11. 道路建造工程 建築物的拆卸工程 建築物的地基建造工程 建築物的上蓋建造工程 工地平整工程 填海工程 在隧道的通往露天地方的任何出口100米以內的部分中進行的工程 7 類應呈報工程

  12. 表格 NA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第311章)根據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第3(1)條的規定呈報通知 呈報通知表格

  13. 塵埃管制規定

  14. 附表第III部份 一般管制規定

  15. 一般規定 • 如空氣污染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應儘快停止有關工序,待修理好系統後才再施工 • 不可使用壓縮氣體吹掉塵埃

  16. 清洗車輛 自動洗車設施 圍板 工地邊界及出口 • 洗車設施與出口之間的路面須以混凝土、瀝青或硬填料鋪好 • 於車輛出口處設置洗車設施 • 毗鄰公眾可達範圍的工地邊界設置不矮於2.4米高的圍板

  17. 主要運輸通路(30分鐘內4架車次以上) • 用混凝土、瀝青、硬填料或金屬板等鋪好路面及保持路面清潔;或 • 灑水維持路面濕潤

  18. 只通往一建造工地的道路 • 工地外車輛出口起計30米內道路,須保持沒有易生塵埃物料

  19. 水泥 存超過20包水泥要用隔塵布蓋好或放在頂部及三面均有遮蔽的地方

  20. 散裝水泥筒倉 水泥 散裝運送的水泥或乾粉煤灰(PFA),要貯存在設有物料高度警報器的密封筒倉,及須於完全圍蔽的系統內處置

  21. 經過壓土處理的泥地 經過噴草處理的泥地 泥地 • 泥地在最近一次建造活動後 6個月內,須以壓土、噴草或裁種草木等方法處理

  22. 吸塵過濾器所收集的塵埃物料 • 放於完全圍蔽的容器內處置 • 不要露天存放

  23. 附表第IV部份 個別活動的管制規定

  24. 堆存易生塵埃物料堆 • 用隔塵布蓋好;或 • 放在三面及頂部有遮蔽的地方;或 • 灑水維持表面濕潤

  25. 裝卸或運送易生塵埃物料 裝卸或運送前必須要灑水維持物料濕潤

  26. 轉運點須圍蔽 經輸送帶運送易生塵埃物料 • 輸送帶頂部及兩面必須圍蔽 • 轉運點必須圍蔽 • 輸送帶主滑輪位置須安裝刮板及底板 • 輸送帶出口與卸落點距離維持不超過一米 • 輸送帶連接存料堆、貯存箱、卡車等的卸落點範圍須三面及頂部圍蔽

  27. 清洗離開的車輛 使用車輛 • 離開工地前須要清洗車身及車輪 • 如載有易生塵埃物料,車斗須用隔塵布蓋好 覆蓋易生塵埃物料 沒有完全覆蓋的物料

  28. 使用吸塵過濾器 鑽孔、切割、磨光及機械破碎 • 不斷在作業表面灑水;或 • 使用有效的吸塵過濾器 灑濕機械破碎作業地方 未有處理動力鑽孔時的塵埃

  29. 圍蔽碎屑糟及收集範圍 碎屑 • 用隔塵布蓋好,或貯存於三面及頂部有圍蔽的收集範圍 • 碎屑糟必須圍蔽 • 傾倒入碎屑糟前要灑水

  30. 挖掘或翻動泥土 • 灑濕作業範圍以維持表面濕潤

  31. 生產混凝土 • 使用袋裝水泥或乾粉煤灰等以生產混凝土,拆袋、分配和混合的工序須在三面及頂部遮蔽的地方進行 不可露天生產混凝土

  32. 須覆蓋或移走拆卸物料 清理工地 • 於工作範圍灑水以維持表面濕潤 • 拆卸的物料須在拆卸一天內用隔塵布覆蓋,或置於頂部及三面均有遮蔽的地方

  33. 爆破 • 爆破前用水灑濕爆破點30米內的範圍 • 除非獲得礦務處處長的批准,在懸掛強風訊號或 3號或更高的颱風訊號時,不可進行爆破

  34. 附表第 I 部份 應呈報工程的管制規定

  35. 存料堆須經土面堅固劑處理 填海工程 • 高於1.2米並接鄰公眾可達範圍的存料堆,須在工地邊界50米以內以橡膠漿、乙烯樹脂或瀝青等土面堅固劑處理

  36. 灑濕作業範圍 外牆須圍蔽 建築物拆卸工程 • 灑濕作業範圍 • 外牆用隔塵布或板圍蔽,高度須超出被拆卸物最高水平至少 1 米 • 移走存料堆後,清理留在道路或街道的剩餘物料

  37. 建築物上蓋建造工程 • 建築物周圍豎設的棚架,須用隔塵布或隔塵網等圍蔽 • 吊斗吊重機須用隔塵布圍蔽

  38. 附表第II部份 規管工程的管制規定

  39. 外牆或屋頂翻新 • 在建築物周圍豎立的棚架,須用隔塵布或隔塵網等圍蔽 • 吊斗吊重機須用隔塵布圍蔽 • 移走存料堆後,清理留在道路或街道的剩餘物料 隔塵網有效減低外牆翻新的影響

  40. 未有灑濕及清理泥塵的路面 道路開掘或重鋪工程 • 挖掘出來的易生塵埃物料,須用隔塵布蓋好;或灑水維持濕潤並於24小時內移走 • 存料堆不可超越行人道欄障 • 移走存料堆後,清理留在道路或街道的剩餘物料

  41. 獲豁免項目 • 道路建造工程 • 豁免工地邊界圍板規定 • 道路開掘或重鋪工程 • 豁免工地邊界圍板及出口設置車輛清洗設施規定 • 斜坡鞏固工程 • 豁免設置車輛清洗設施規定 • 如工地邊界鄰接車路,則可豁免圍板規定

  42. 獲豁免的緊急工程 • 在人命或建築物安全受到即時威脅的緊急情況下需要進行的工程 • 由於意外導致公共服務設施故障、道路倒塌或封鎖而即時需要進行的修葺工程

  43. 刑罰

  44. 如何減低建造工程塵埃 • 在工程項目招標階段,為所須防塵措施作適當的預算 • 預早安排防塵措施所需的物料及設備 • 確保管理層及前線的監督人員有足夠的溝通 • 給員工適當的訓練 • 監管前線員工

  45. 建築重環保 人人身體好 謝 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