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第 八 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 八 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产生及 生理调节 正常体温 及其生理性变化 异常体温 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 测量. 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 : 体温是由 糖、脂肪、 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 50%转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不断地以热能的形式散发于体外。 生理性调节:下丘脑 体温的调节

chane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八 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3.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4.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 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 体温的测量

  5. 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 体温的产生:体温是由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50%转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不断地以热能的形式散发于体外。 生理性调节:下丘脑 • 体温的调节 行为性调节:环境、感觉

  6.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 正常体温:健康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 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0°C 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活动、饮食等

  7.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8. 体温过高

  9. 体温过高

  10.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度衰竭的病人。此外,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导致体温过低;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等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也是造成体温过低的常见原因。体温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1.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12.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3. 护理措施 (1)保暖措施 (2)环境温度 (3)病因治疗 (4)观察病情,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5)健康教育

  13. 三、体温测量技术 (一) 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 1. 玻璃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2. 电子体温计 3.其他

  14. (1)感温胶片 对体温敏感的胶片,可置于前额或腹部,根据其颜色的改变可知晓体温的变化,但不能显示具体的体温数值,只能用于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适用于小儿。 (2)额温仪 利用远红外线的感应功能,快速测试人体温度,常用于人员聚集较多而又需快速测体温时,如车站、机场、码头等。在防控“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报警体温计 是一种能够连续监测病人体温的器械,体温计的探头与报警器相连,当病人的体温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它就会自动报警。一般用于危重病人。 (4)红外线耳温枪 采用最新红外线技术原理,将耳温枪伸入耳道,轻按按钮,1s即能测出正确的体温。优点是可连续测量,没有使用次数的限制。适用于体弱多病的卧床老人,哭闹或睡眠中的孩子。

  15.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1. 体温计检测法 为保证测量准确,使用中的体温计(包括新使用的体温计)应定期进行准确性检测。检测时,先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同时放入已测好的40℃的水中,3min后取出检视。如误差在0.2℃以上、玻璃柱出现裂隙或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再使用。合格体温计用纱布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

  16.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2.体温计消毒法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用后的体温计应进行消毒处理。 (1)口表、腋表消毒法:使用后即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后取出清水冲净,擦干,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中,浸泡30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干净,拭干后用手或离心机将汞柱甩至35℃以下,存放于清洁盒内备用。切忌用40℃以上的热水浸泡、冲洗体温计,防止汞过度膨胀,引起爆裂。 (2)肛表消毒法:先用消毒纱布擦净,再按上述方法单独进行消毒。

  17. (三)体温测量技术 【目的】 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观察伴随症状。 3.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18. 【准备】 1.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2. 病人准备 了解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20~30min无剧烈运动、进食、洗澡、灌肠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3. 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必要时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 4.用物准备 测量盘内备清洁干燥的容器,容器内放置清洁体温计,消毒液纱布、弯盘、记录本、笔及有秒针的表,如测肛温可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 【操作步骤】

  19. 体温测量技术 操 作 步 骤 操 作 说 明 • 核对解释·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合作 • 选择部位·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测量部位 • 口温测量法 • 放置口表·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此处靠近舌动脉,是口腔中温度最 高的部位 • 正确测量· 嘱病人闭唇含住口表,勿用牙咬体温计,用鼻呼吸 • · 测量3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检测记录· 擦净体温计,正确读数 • · 告知测量结果,感谢病人合作 • · 将测量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 • 整理消毒· 为病人整理衣被,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 · 将体温计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 • 腋温测量法 • 放置腋表· 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 • 正确测量· 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 · 测量l0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检测记录· 同口温测量法 • 整理消毒· 同口温测量法 • 肛温测量法 • 放置肛表· 病人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温部位便于测量,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 正确测量· 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插入肛门即可, 护士注意扶持固定肛表 • · 测量3min, 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检测记录· 为病人擦净肛门,其余同口温测量法 • 整理消毒· 先用消毒液纱布擦净,其余同口温测量法

  20. 【注意事项】 1.测量体温前,应认真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 进食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min后测量。 3.腋下出汗较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21. 5.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5.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测口温和肛温作对照。 7.严格做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8.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监测体温的重要性,影响体温的因素;学会体温的正确测量方法和异常体温的护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22. 体温的测量

  23.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 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 • 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 脉搏的测量

  24. 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 • 脉搏的产生 脉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舒缩及动脉管壁的弹性这个因素。 • 正常脉率及生理变化 1、脉率:健康成人在安静的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min。 2、脉律:正常脉搏是规则均匀的,间隔的时间、跳动的力量相等。 3、脉搏的强弱:正常时每搏的强弱应相等 4、动脉壁的情况:正常是直、光滑、柔软而有弹性

  25. 各年龄组平均脉率

  26.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  (1)速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又称心动过速。  (2)缓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又称心动过缓。

  27.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2.节律异常  (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称间歇脉,亦称过早搏动。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时偶尔也出现间歇脉。 (2)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绌脉或脉搏短绌。

  28.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3.强弱异常  (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搏动强大有力,称洪脉。 (2)丝脉(细脉):当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搏动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称丝脉。 (3)交替脉: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29.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4)奇脉: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 (5)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如潮水涨落样称水冲脉。 4. 动脉壁异常 正常动脉用手指压迫时,其远端动脉管不能触及,若仍能触到者,提示动脉硬化。

  30.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二)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 2. 密切观察病情 3. 备齐急救物品 4. 心理护理 5. 健康教育

  31.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三、脉搏测量技术 【目的】 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3.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 病人了解测量脉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20~30min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脉搏的因素。 3.用物准备 有秒针的表、记录本和笔,必要时备听诊器。 4.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32. 脉搏测量技术 操作步骤 操作说明 核对解释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测量目的、 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合作 选择部位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手腕伸展,手臂取舒适位置, 便于护士测量 正确测量 护士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搏动 处,压力大小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 测量30s,将所测数值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 危重病人应测lmin。如触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 绌脉测量 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由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计数lmin 记录数值 方式:次/min, 如70次/min;绌脉:心率/脉率 如 100/70次/min 将脉搏测得的数值绘制在体温单上

  33.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34.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血压 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12.0~18.6kPa),舒张压60~90mmHg(8.0~12.0kPa),脉压30~40mmHg(4.0~5.3kPa),平均动脉压100mmHg(13.3kPa)左右。血压的计量单位有KPa和mmHg两种,kPa和mmHg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mmHg=0.133kPa 1kPa=7.5mmHg

  35.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二)生理性变化 正常人的血压经常在小范围内波动,保持着相对的恒定。但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并且以收缩压的改变为主。 1. 年龄与性别 2. 昼夜和睡眠 3. 环境温度 4. 体位改变 5.测量部位 6.其他

  36.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血压 1. 高血压 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关于高血压的标准,目前采用的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制定的标准(图12-7)。 2. 低血压 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称为低血压。 3. 脉压变化 (1)脉压增大:脉压超过40mmHg称脉压增大。 (2)脉压减小:脉压低于30mmHg称脉压减小。

  37.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血压120~139/80~89 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血压处在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 (二)护理措施 1.监测血压 2.劳逸结合 3.心理护理 4.健康教育

  38.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三、血压测量技术 (一)血压计的种类 常用的血压计主要有汞柱式血压计、表式血压计(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三种。 (二)血压计的构造 血压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l.输气球及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 2.袖带 3.测压计

  39.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三) 血压测量技术 【目的】 1.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 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3.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提供依据。

  40.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 病人了解测量血压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15~30min无运动、吸烟、情绪变化等影响血压的因素。 3.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及笔。如为汞柱式应检查血压计玻璃管有无裂损,水银有无漏出,输气球与橡胶管有无漏气。 4.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操作步骤】

  41. 血压的测量

  42.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注意事项】 1.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3.排除影响血压的因素:(1)袖带过宽使大段血管受压,致搏动音在到达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故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2)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末充气前已受压,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松使橡胶袋呈球状,以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导致测得血压值偏高。(3)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4)视线低于汞柱,使血压读数偏高;视线高于汞柱,使血压读数偏低。

  43.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4.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后再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44.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与预防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高血压发病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 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2) 脑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而发生脑出血;使脑动脉硬化可并发脑血栓。 知识拓展

  45. 高血压的危害 (3) 肾 高血压可使肾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4) 视网膜 高血压可使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视网膜易渗血或出血,导致视力模糊。根据研究高血压与遗传和多种环境不良因素作用有关,预防要从多方面做起。实践证明,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态平衡,合理膳食,限酒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不但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控制已发生的高血压,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力开展防治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这对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和并发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拓展

  46.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Nursing Science 为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准确测量呼吸可以了解呼吸系统功能状况。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平稳,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1:5。一般情况下,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47.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Nursing Science (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 2.性别 3. 运动 4.情绪 5.其他

  48.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Nursing Science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 异常呼吸 1.频率异常 (1)呼吸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4次/min,称为呼吸过速。 (2)呼吸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低于10次/min,称为呼吸过缓。

  49.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Nursing Science 2.深浅度异常 (1)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可伴有鼾音。 (2)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50.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Nursing Science 3.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经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 (2)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