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磁共振检查技术

磁共振检查技术. 学习目标. 1. 掌握 MR 检查的禁忌证、各部位 MRI 检查操作步骤、 MR 血管成像和 MR 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2. 熟悉 MR 成像基本参数、常用脉冲序列组成、脉冲序列特点、脉冲序列的临床应用、影响 MR 图像质量的参数、成像参数的选择及 MR 检查方法和 MR 对比剂及临床应用、 MRI 检查特点、扫描前的准备。 3. 了解 MR 扫描的适应证、伪影。. MRI 的历史 一、磁共振物理现象的发现: 194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洛克( Bloch )

colu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磁共振检查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磁共振检查技术

  2. 学习目标 1.掌握MR检查的禁忌证、各部位MRI检查操作步骤、MR血管成像和MR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2.熟悉MR成像基本参数、常用脉冲序列组成、脉冲序列特点、脉冲序列的临床应用、影响MR图像质量的参数、成像参数的选择及MR检查方法和MR对比剂及临床应用、MRI检查特点、扫描前的准备。 3.了解MR扫描的适应证、伪影。

  3. MRI的历史 一、磁共振物理现象的发现: 194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洛克(Bloch) 美国哈佛大学的柏塞尔(Purcell) 195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磁共振成像完成时间 197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 获得第一幅人体头部的MR图像

  4. 第一节 MRI扫描禁忌证、适应证及扫描前的准备

  5. 一、MRI扫描的禁忌证 1、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颅脑手术后有动脉夹存留患者; 3、体内有铁磁性物质患者,如枪炮弹片、 金属异物存留等; 4、心脏手术后有人工金属瓣膜患者; 5、金属假肢、金属关节等置换患者; 6、有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患者; 7、怀孕三个月以内患者。

  6. 二、MRI扫描的适应证 1、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手术后动脉夹的患者 3、带人工心脏瓣膜患者 4、体内金属异物的患者 5、带有胰岛素泵的患者 6、带神经刺激器的患者 7、危重病人 8、怀孕三个月内的患者

  7. 三、MRI扫描前的准备 1、认真阅读申请单; 2、严格掌握禁忌症; 3、说明制动的意义; 4、腹部盆腔的准备。

  8. 第二节MRI检查方法

  9. MR成像参数

  10. TR、TE • TE:回波时间 90 脉冲开始至回波产生的时间 • TR:重复时间 两次相邻的90脉冲中点的时间 • 回波信号只能采集横向磁矩大小

  11. 180° 180° 90° 90° 回波 回波 Ti TE TR

  12. 翻转角 在RF脉冲的激励下,宏观磁化强度矢量将偏离静磁场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称为翻转角(flip angle)。 用小翻转角激励时,系统的恢复较快,因而能够有效提高成像速度。

  13. 30  脉冲 90  脉冲 180  脉冲 Y Y Y X X X 翻转角

  14. 反转时间 TI • IR序列中的参数 • 180脉冲关闭后某时刻,各组织磁化矢量不断恢复 • 施加90脉冲,产生不同的横向磁矩

  15. 反转时间 TI (IR序列中) Y Y Y 丙组织 恢复快 甲组织 恢复最慢 乙组织 恢复一般 X X X

  16. 激励次数 激励次数NEX 又叫采集次数NA NEX越大,扫描时间就越长,同时图像信噪比提高

  17. 回波链长ETL 是指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每个TR时间内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来采样的回波数,即在1个TR时间内180脉冲的个数,也称为快速系数。 即回波链越长,所需扫描时间越短。

  18. 回波间隔时间 ETS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回波链中相邻两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

  19. 有效回波时间 ETE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在最终图像上反映出来的回波时间 当相位编码梯度的幅度为零或者在零附近时,所采集信号的回波时间就是ETE

  20. k空间 傅立叶变换的频率空间

  21. T2*驰豫 • 梯度回波序列 • 翻转梯度可使信号读取方向磁场均匀性被破坏,导致横向弛豫加快,信号的衰减是由于磁场不均匀和质子T2共同作用的结果 • 组织的T2*仅为10ms左右,明显短于T2(100~200ms)

  22. 饱和现象 在RF作用下低能态的核吸收能量后向高能态跃迁,如果高能态的核不及时回到低能态,低能态的核减少,系统对RF能量的吸收减少或完全不吸收,从而导致磁共振信号减小或消失的现象。

  23. 常用脉冲序列

  24. 脉冲序列名称对照表

  25. 一、自旋回波序列(SE) MR最常用、最基本的脉冲序列

  26. 一、自旋回波序列(SE) 双回波序列可以同时得到T2WI和PDWI

  27.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28. 180° 180° 180° 90° 回波 TI TE TR 三、反转恢复序列(IR) 在1800脉冲的激励下,使磁化矢量M反转到主磁场的反方向,在驰豫的过程中施加900重聚脉冲,检测信号

  29. 四、梯度回波序列(GE,GRE) 使用一个小于900的RF激励质子后,使用两个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使其产生相位重聚

  30. 五、回波平面成像 • 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 • 在一个TR期间内完成全部数据采集,从而大大提高扫描速度,是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 EPI几乎可与所有常用成像序列进行组合,如SE-EPI、GE-EPI • 除用于需要快速成像的检查外,还可进行功能成像,如脑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

  31. 脉冲序列特点

  32. 自旋回波序列(SE) • ①可消除由于磁场不均匀所致的去相位,产生T2弛豫信号,磁敏感伪影少; • ②短TR、短TE产生T1对比,TE越短,T2影响越小,信号幅度越大,TR越短,T1对比越强,但信号降低; • ③长TR、长TE产生T2对比,TR越长,T1影响越小,TE越长,T2对比越强,但信号降低; • ④长TR、短TE产生质子密度对比; • ⑤扫描时间较长,尤其T2加权。重T2加权时信噪比降低。

  33.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 ①图像对比特性与SE相似,磁敏感性更低; • ②成像速度更快; • ③回波链长增加,扫描时间缩短,采集层数减少。

  34. 反转恢复序列(IR) • ①具有较强T1对比特性,短TI反转恢复序列同时具有较强的T2对比特性; • ②可根据需要设定TI,饱和特定组织产生特征性对比的图像(STIR、FLAIR); • ③短TI对比常用于新生儿脑部成像; • ④采集时间较长,扫描层面较少。

  35. 梯度回波序列(GE) • ①具有SE及FSE序列的特点; • ②较SE及FSE有更高的磁敏感性; • ③采集速度快; • ④可用于高分辨成像; • ⑤易产生伪影。

  36. 回波平面技术(EPI) • ① EPI只是一种数据采集模式,可与任何脉冲序列结合产生不同对比的图像; • ②是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 ③由于该技术可大大缩短扫描时间,有效减少各种运动伪影的产生; • ④ EPI技术的梯度频率一般限制在1KHZ,降低了噪声; • ⑤ EPI技术对主磁场均匀性要求较高。

  37. 脉冲序列的临床应用

  38. SE序列 • 1.临床应用 临床用途最广泛的标准成像序列。也是增强检查的常规序列。T2WI易于显示病变,T1WI易于显示解剖结构。 • 2.扫描参数 ①T1WI:短TR,300ms~600ms,短TE10ms~20ms;②T2WI:长TR,2000~4000ms,长TE,80-120ms;③PDWI:长TR,4000~8000ms,短TE,60-80ms。 • 3.优缺点 SE脉冲序列对常见的伪影不敏感。主要优点是图像质量高,用途广、可获得对显示病变敏感的T2WI。主要缺点是扫描时间相对较长。

  39. FSE序列 • 1.临床应用 FSE图像与SE图像非常接近,扫描速度快。 • 2.扫描参数 ①T1WI:短TE,<20ms;短TR,300~600ms;回波链长2~6;②T2WI:长TE,100ms;长TR,4000ms;回波链长8~20;③PDWI:短TE,20ms;长TR,2500ms;回波链长8~12。 • 3.优缺点 主要优点是扫描时间显著缩短。主要缺点是流动和运动伪影增加;在T2WI上脂肪信号高而难与水肿等鉴别。

  40. IR序列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STIR • 临床应用:脂肪抑制。 • 扫描参数:短TI,150~175ms;短TE,10~30ms;长TR,2000ms以上。 • TI的选择使脂肪的信号近于0

  41. IR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 • 临床应用:自由水抑制成像。抑制脑脊液的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中应用价值较大。 • 扫描参数:短TI,200ms,短TE/长TE,长TR,6000ms以上。 • 选择的TI值,设定为 0.69倍水的T1值,使自由水的信号被抑制。

  42. T1WI T2WI FLAIR

  43. 常规GRE脉冲序列 • 临床应用:常规GE脉冲序列可用于快速屏气下腹部扫描、动态增强扫描、血管成像、关节病变等检查。 • 扫描参数:①T1WI:大翻转角70~110,短TE,5~10ms,短TR,小于50ms;②T2*WI:小翻转角5~20,长TE,15~25ms,短TR;③PDWI:小翻转角5~20,短TE,5~10ms,短TR。 • 特点:通过读出梯度翻转产生的相位重聚仅能补偿梯度场引起的失相位,因而获得T2*信号

  44. EPI技术 • 临床应用 最大的优点是扫描时间极短而图像质量相对较高,可最大限度地去除运动伪影。除适用于心脏成像、腹部成像、流动成像外,还可进行功能成像,如DWI、PWI、fMRI。还可用于实时MRI、介入MRI • 2.应用限制 高度的磁敏感性伪影和化学位移伪影,对主磁场和梯度磁场的要求高

  45. 影响图像质量的参数和选择

  46. MR成像参数

  47. MR成像参数

  48. MRI检查方法

  49. 常用检查方法 • 普通扫描 • 增强检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