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张天华 主讲 2009 年 3 月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张天华 主讲 2009 年 3 月. 主讲教师简介 :.

conn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张天华 主讲 2009 年 3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张天华 主讲 2009年3月

  2. 主讲教师简介: • 张天华,女,教授,现为渤海大学高职学院党总支书记。主持国家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立项4项;主持辽宁省教学改革立项1项;主持锦州市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9项。编著《成功创业学》一部教材;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20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6篇。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功创业学》等课程的授课任务。获渤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次;获渤海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1次, 2008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连续荣获1994—2007学年中共渤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荣获渤海大学2006年就业工作特殊贡献奖。其所在总支荣获2006年锦州市先进党总支;2004—2007学年中共渤海大学先进党总支称号。

  3. 课程简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必修课,也是考查课,是引导大学生立志、树德、做人的课,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0学时,实践学时为18学时。 • 本课程教学内容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提高授课质量,教师根据专长采取组合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教学为主;同学参与的开放式考核方式:各班级由支书、班长、学委组成考核小组,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课程考核标准评分,全体同学全程监督考核过程。具体评分标准为:

  4. 一、理论考试、课上发言及出勤(50分) 1、结业笔试考试 35分 2、上课发言与说新闻 10分(上限15分) 3、 出勤情况 +笔记 5分 (旷课:一次扣5分,事假:扣3分,病假:扣1分) 二、实践成绩 (50分) 包括5个模块,即耳闻目睹我参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志愿者服务我参加、感恩教育我行动、社会调查我建言、综合素质我提高等5个模块。 1、耳闻目睹我参与:理想信念教育或人生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以班为单位,召开主题班团会。2学时 5分;爱国主义教育: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2学时 10分 2、志愿者服务我参加:为社会做2小时以上志愿者或义工 2学时 10分;道德 自律与他律:自我评估+同学互评情况 5分 3、感恩教育我行动或社会调查我建言: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国家为我做过的难忘的事;我回报或付出了什么?诚实地写下来,至少2000字) 4学时 合计 10分 或写社会调查报告 10分 4、综合素质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磨练意志品格、成功潜能开发、加强团队合作、培养社会公德,攀爬紫荆山吃苦训练 5学时5分

  5. 特别说明 1、知行统一、行胜于言。实践项目缺项的不能评优秀。 2、受过院、系纪律处分、通报批评或平时个人思想品德方面受到同学非议的不能评优秀。 3、有上课缺席的、未发过言的原则不能评为优秀。 4、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团队创新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制作完整一章教案、课件并被主讲教师采用的加10分;部分采用的加3—5分。 5、未列出的实践项目各教学班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提出本班加分申请。班级优秀率原则上不突破30% 各班班长、支书、学委组成考核小组,将各项评分累加后向本班同学公示,无疑义的报主讲教师审核,填报成绩单,同时将各项评分依据的原始材料上报主讲教师备查,随时接受同学监督。

  6.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7. 【教学目标】 A 知识点:通过教学,要使同学从宏观上对该课程有一定的认识,加强其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人格修养、法律修养。帮助同学了解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活的特点,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到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学习并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其科学内涵;学习掌握该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B 教育点:要使同学明确该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该课程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引导大学生如何立志、树德、做人。

  8. 【教学要点】 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引导同学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学时】 理论学时 4

  9. 励志名言 •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有些岔道口,你走错了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 多学博见 和而不同 ——渤海大学校训

  10.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修与法基”课的意义和方法

  11.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培养优良学风

  12.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一)什么是大学? (二)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13. (一)什么是大学? • 一般认为,1638年英国伦敦大学和1694年德国哈雷大学的成立,是近代意义大学成立的标志。特别是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后,校长洪堡确立“University”的办学理念,大学一词源于德语中Univeral,即普遍、无所不包、广博之义。由此可见,大学是一个新的理性组织,是对世界进行新的解释,发现新规律,不断地向真理接近,增长人类的新知识。 • 我国建立的近代第一所大学为北洋西学堂,后改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1895年建立)和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1898年建立)。

  14. 大学是… • 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 • 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 • 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 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 • 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 • 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 ——狄更斯

  15. 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 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 —潘懋元

  16. (二)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1、学习要求的变化; • 2、生活环境的变化; • 3、社会活动的变化。

  17.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的良师 大学有学习的氛围 学习要求的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 大学新特点新变化 要求大学生有新改变

  18. 大学生“改变”的逻辑 认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行为跟着改变; 行为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命运跟着改变。

  19. 改变方法之一“健” 《周易》中乾卦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改变方法之二“顺” 《周易》中乾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0. 1、自立自主 自立者,天助之。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渡无心之人。

  21. 2、果断负责 寡断性 果断性 武断性 缺少主见、犹豫不决、怕担风险。 具有主见、当机立断、敢负责任。 一意孤行、盲目决策、行为草率。

  22. 3、自我节制 是指自我支配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控制欲望 不过度 活在当下 干正事 获得成功 不狂妄 受到挫折 不灰心

  23.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是不是不断地走向独立; 人干事业的基础也在于是不是能够独立。

  24. 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独立过程 割断脐带生命独立 生理断乳生物独立 心理断乳社会独立

  25. 大学生自立自强的表现: 1、寻求独立 摆脱他人的束缚,自主意识强烈。坚持已见,追求真理。

  26. 2、责任感增强 不愿接受别人的给予,肯于付出和承担责任。

  27. 3、自控力增强 五大情绪胜任力 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 良心 创新 适应性 激励 成就趋力 承诺 主动性 乐观主义 共情 理解他人 发展他人 服务 多样性 社交 影响力 沟通 冲突管理 合作 团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 自信心

  28.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 • 第一,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 第二,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 第三,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9.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 创新学习 理念 全面学习 终生学习

  30. 学习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诗词谈学习的三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确立目标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持之以恒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目标达成

  31. 必有所长 • 必成大器 必能出类拔萃 人才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的学习理念 学习 能专心者 学习 有恒心者 学习专心 加恒心者

  32. 四、培养优良学风 什么是学风? 简言之,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 好学风是终身携带的财富。

  33. 优良学风的内容 严谨 勤奋 优良学风 求实 创新

  34. 优良学风之一:勤奋 马克思以勤奋好学而著称, 他博览群书,阅读了从古希腊、 古罗马到十九世纪中后期大量的文 献资料。他曾苦读于大英图书馆,在他 的座位下的地板上,由于脚摩擦地的习 惯而磨出了一个大洞……

  35.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36. 优良学风之二:严谨 • 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 严肃的态度 严格的作风 严密的行动。

  37. 优良学风之三:求实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评估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托尔斯泰

  38. 优良学风之四:创新 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故障,检查多月不知何故。只好请来德国电机专家斯坦因门茨,他经过研究以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条线,说:“打开电机,把画线处的线圈减去16圈。”结果,这台电机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福特公司询问要付多少报酬;斯坦因门茨要1万美元。有人说他勒索,斯坦因门茨笑笑,在付款单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画一条线是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是9999美元”。 返回

  39. 课堂讨论 • 1、成功者的三大要素 • 2、失败者的三大理由

  40. 成功的三大要素 (一)对自己忠实(不找借口) (二)积极 (三)有目标

  41. (一)对自我不忠实 (二)消极 (三)没有目标 失败的三大原因

  42. 耶鲁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查 • ……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们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只有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 • 20年后,当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其他人的总和!

  43. 想知道在耶鲁大学的那个研究里,那些没有把人生目标写在纸上的人们一生都在干些什么吗?想知道在耶鲁大学的那个研究里,那些没有把人生目标写在纸上的人们一生都在干些什么吗? 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有目的有眼光的人们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

  44.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45. 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使,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使,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46.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马克思

  47.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8. 当代大学生的两大使命 •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面对挑战 面对现实 积极行动 提高素质 继承历史 开创未来

  49. 历史使命之一: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所谓继往,就是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使这一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壮大。 所谓开来,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谱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50. 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人民经过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斗争,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 艰难壮丽的中华复兴之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