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第一課現代社會與社會安全

第一課現代社會與社會安全. 公民與社會科. 主講人:陳淑芳老師. 分組討論與報告. 1. 科技發達,雖帶給人類豐裕物質生 活,但也帶來那些危害? 2.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若人民因意外發生時,以致生活發生問題,政府須負起何種的責任 ? 3. 對於生老病死 ,及鰥寡孤獨廢疾者等 問題 , 政府須負起何種的責任 ?. 4. 經濟發展或生態維護重要. 職業傷害. RCA 工人職業性癌症. 心理疾病. 憂鬱症. 文明疾病. 心臟病. 高血壓. 糖尿病. 意外. 交通事故. 天災. 地震. 颱風. 裁員. 金融海嘯. 生老病死.

cullen-hea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課現代社會與社會安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課現代社會與社會安全 公民與社會科 主講人:陳淑芳老師

  2. 分組討論與報告 1.科技發達,雖帶給人類豐裕物質生 活,但也帶來那些危害? 2.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若人民因意外發生時,以致生活發生問題,政府須負起何種的責任? 3.對於生老病死,及鰥寡孤獨廢疾者等 問題,政府須負起何種的責任?

  3. 4.經濟發展或生態維護重要

  4. 職業傷害 RCA工人職業性癌症

  5. 心理疾病 憂鬱症

  6. 文明疾病 心臟病 高血壓 糖尿病

  7. 意外 交通事故

  8. 天災 地震 颱風

  9. 裁員 金融海嘯

  10. 生老病死 鰥寡孤獨廢疾者

  11. 生活頓失依靠 誰需負照顧責任

  12. 壹、現代社會特質

  13. 一、工業化 (一)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改變 1.傳統社會以農業為主,手工業生產以人力、畜力、風力和水力為動力。工業革命後以機器生 產代替手工生產。

  14. 2.產品的標準化與快速化 滿足現代現代社會生活需求。

  15. (二)社會制度改變 • 1.家庭功能之轉變:大家庭變為小家庭 (1)生育功能:由節育到鼓勵生育。 (2)照顧功能:傳統家庭照顧病人、老人的保護功能減弱。 (3)經濟功能:家庭由經濟生產單位,轉變為消費單位。 (4)家庭社會化功能減弱,由托兒所或幼稚園所取代。

  16. 2、都市化 人口大量集中都市。 (1)優點:都市地區擁有便捷交通、資訊及工作機會、公共設施完善。上層社會有更多資源及發展機會。 (2)缺點: A.中下階層享有資源及機會都居於劣勢。 B.空間不足、居住擁擠、交通壅塞、環境汙染、犯罪猖獗等。

  17. 3.次級關係 • (1)在工作職場中,社會關係複雜。 • (2)人與人之間缺乏直接密切的互動,產生疏離與冷漠。

  18. (三)消費社會出現 • 1.農業社會主要生產基本生活所需,對物質消費是為滿足其使用功能。 • 2.現代社會大量生產,造成商品供過於求;為刺激消費變賦予商品「高貴」 、「時尚」等價值來行銷過剩商品。 • 3.過度強調經濟發展與物質大量消費觀念,消費目的不只是為商品使用功能, • 。

  19. 二、社會分工複雜 1.科層組織意義:龐大組織所具有組織特性。 2.優點:分工合作和分層負責、用人唯才、依法行事,提昇效率。 3.缺點: (1)儀式主義:典章制度變成例行公事,缺乏 彈性與熱忱,無法適應外在環境改變。 (2)帕金森定律:增加人手以提昇效率,但因冗員過多,反而造成效率低。 (3)彼得原理:因表現優異而被晉升職務,但其能力不因職務晉升而提昇,以保守作風掩飾其無能。

  20. 1.企業為追求最大效率,將生產過程切割更微細。1.企業為追求最大效率,將生產過程切割更微細。 2.為擴大市場占有率與降低成本,委託或外包協力廠商;或採取國際分工,分由不同國家生產,再行組裝。 舉例:2005年輝瑞製藥公司削減40憶美元預算,資遣百分之十員工,由印度外包公司取代,每個工時支付15至 35美元,一般每小時215美元。 分工造就新行業

  21. 外包 • 印度公司Mphasis會計師可接美國任何一州或聯邦政府會計業務。

  22. 三 、階層制度 1.意義:社會成員依其財富、權力、聲望或性別、年齡、宗教等條件不同,形成不平等的階級或地位。 2.先賦地位與成就地位比較 (1)先賦地位:個人人地位決定於個人出生家庭背景。 (2)成就地位:個人努力、資歷與技能決定個人人地位。

  23. (一)傳統社會

  24. (二)現代社會 1.分工日益複雜,階層也愈精細。 2.社會階層化: 社會成員因財富、權 力或聲望高低,而被 安排在不同層次的地 位或團體。 3.行行出狀元。

  25. 四、科學理性 • 1.時間:在宗教改革前,許多問題探索與解釋,都從宗教觀點處理,宗教改革後,科學理性受重視。 • 2.優點。 • (1)韋伯認為:基督教新倫理對傳統教會腐敗與束縛進行改革,不但解除宗教對科學 理性的限制,也推動資本主義發展。 • (2)科技進步,提供人類豐裕物質生活。 • 3.缺點:人類精神層面生活空虛、功利主義、破壞生態環境。

  26. 六、資訊流通

  27. 在造型特色方面: 雙馬尾 風紀臂章 兔子 鑰匙 醬油壺 河蟹帽徽(「和諧」之諧音,注意河蟹的左右螯,以下才是正確造型)

  28. 至於在性格方面,很多地方都尚未定案,倒是提出了幾個基本的雛型:至於在性格方面,很多地方都尚未定案,倒是提出了幾個基本的雛型: 1.天然呆,常常在搞不清楚關鍵字的情況下就把網頁封鎖(調侃綠壩的效能)。對顏色有異常執著,只要是「黃色」的都會想要消除。

  29. 2.傲嬌千金大小姐(據稱中國政府花了一億台幣請民間公司開發綠壩),見到身材比自己好的萌化角色也會以「這是自己的分內工作」對別人展開檢查2.傲嬌千金大小姐(據稱中國政府花了一億台幣請民間公司開發綠壩),見到身材比自己好的萌化角色也會以「這是自己的分內工作」對別人展開檢查 但是對BL就沒那麼嚴格(笑)。

  30. 3.隱性M(被虐型)角色,平常雖然很嚴格,但是稍微強硬一點的「調校」(調教)就會被解除內心防線(根據綠壩軟體開發公司聲明:綠壩只要透過集簡單的方式就能無效化)3.隱性M(被虐型)角色,平常雖然很嚴格,但是稍微強硬一點的「調校」(調教)就會被解除內心防線(根據綠壩軟體開發公司聲明:綠壩只要透過集簡單的方式就能無效化)

  31. 貳、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主要問題 一、資本主義發展階段

  32. 二、現代資本主義衍生社會問題 • 資本主義特色 1.尊重私有財產國家允許人民擁有私有財產(18世紀荷蘭首先實施)。 2.機器生產採用機器(自動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機器生產力。 3.強調自由競爭政府採取放任不干預政策,讓人民自由從事經濟活動。 4.重視價格機能:市場價格決定生產與分配,是一隻看不見的手。 5.強調利潤動機獎勵的誘因,刺激人們從事經濟活動。

  33. 社會主義特色 1.公有財產:消除私有財產,節制私人資本、大企業收歸國營。 2.福利國家:實施社會保險、失業金等。 3.合理分配:主張經濟平等,實施經濟計畫,將社會財富合理分配。 4.保障勞工:工業生產中勞工貢獻最大大,謀求勞工福利。

  34. 貧富差距7.52倍 •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96國內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去年國內最有錢家庭群組年所得為192萬6124元,最窮家庭群組年所得為25萬6032元,前者為後者的7.52倍。 • 若加計中低收入津貼等社福補助,貧富差距只剩5.98倍。 •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敬老福利津貼、老農津貼社福支出846億元。

  35. 國內貧富差距

  36. (二)失業與勞動異化 1.過去 (1)機器代替手工,工人失業,產生嚴重社會問題。 (2)低廉工資,養家不易,童工與女工的勞工問題 2.現在 (1)台商外移,產業空洞化。 (2)全世界經濟衰退,裁員。

  37. 2.異化 原義:殊離,與自己本性相違背。 (1)工人對自己工作成果殊離-工作產品不屬於工人,工人工資低,無法購買自己製造產品。 (2)工人與工作過程殊離-工作成為單調的,且受制於機器,無法展現個人潛能,無成就感,和工作產生疏離感。 (3)工人與他人殊離-工人與其他人關係以自我利益為主,無法建構以集體利益為考量的社會。 (4)工人與自己殊離-資本主義是剝奪人性的制度,而使工人與自己原本性格殊離。

  38. (三)勞資對立 • 資本家為降低成本,壓低工資、延長工作時間,或提供簡陋環境,以獲取更多利潤,而勞方為提高工資、爭取福利,採取罷工等集體行動與資方抗爭,雙方互不退讓,將使社會付出更大社會成本。

  39. (四)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 • 1.為降低成本,擴大市場而大量生產,耗盡更多自然資源。 • 2.工廠排放廢水、廢汽,汙染地球環境。

  40. (五)違反國際公義與世代公義 • 1.跨國企業在國際間進行資源壟斷、企業併購,將高污染工業轉移到開發鐘國家製造生產,並對該地區工人剝削,在將產品高價出售到其他地區,違反國際公義。 • 2.資本主義過度追求工業化 、高科技發展,造成環境生態破壞,且過度使用地球資源,使未來子孫可能面臨資源耗盡及環境生態污染,違反世代公平正義。

  41. 叁、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 一、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在現代社會中意義與必要性 (一)社會福利 1.意義:國家為滿足人民各種需求,所提供各項服務及社會政策,如房屋、醫療、教育、社會保障及社會服務。 2.範圍: (1)從搖籃到墳墓。 (2)包括社會救助、社會保險,與擴充至「提共全民享有健康及最低限度生活保障」,並統稱為「社會安全」 。

  42. 1.社會救助:為照顧低收入及救助遭受急難或災害者,並協助其自立。1.社會救助:為照顧低收入及救助遭受急難或災害者,並協助其自立。 2.社會保險: (1)勞工保險 (2)就業保險 (3)公教人員保險 (4)全民健康保險 (5)國民年金 3.社會福利 (1)兒童及少年福利 (2)婦女福利 (3)老人福利 (4)原住民福利 (5)新移民福利 (6)身心障礙福利 ※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之區別

  43. 3.西方社會福利沿革 (1)意識形態: A.隱含在宗教裡,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 B.利他主義或人道主義。

  44. (2)主要計畫 • A.1601年英國伊莉莎白濟貧法: 首先立法,將濟貧視為政府責任與工作。 • B.1880年德國俾斯麥之社會保險計畫: 全世界第一個疾病保險制度於1884年在德國實施,之後陸續有疾病保險、失業保險等,並建立起整個社會安全網。

  45. 3.1942年英國貝佛里奇之福利報告書:戰後許多國家紛紛朝向福利國家邁進。3.1942年英國貝佛里奇之福利報告書:戰後許多國家紛紛朝向福利國家邁進。 (1)以社會保險制度處理人類五大問題:貧困、疾病、愚昧、汙檅、怠惰。 (2)成為英國戰後之福利國家建構基礎 4.1960年美國詹森總統之向貧窮宣戰計畫:美國是屬於社會福利發展較為落後的國家。

  46. 二、我國目前主要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制度 (一)社會福利沿革 1.意識形態 (1)禮運大同篇:『……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強調社會主義,實施社會保險

  47. (3)憲法基本國策:社會安全 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

  48. (4)憲法增修條文 • 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社會救助和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應優先編列。 

  49. 2.主要計畫 • 光復初期以濟貧為主:例如由地方紳出錢出力辦理社會救助事業。 • 1950年,建立勞工保險,社會保險制度濫觴。 • 1970年,制定兒童福利法、老人福利法、殘障福利法等,為福利服務基礎。 • 1990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為臺灣第一個普及性福利制度;制定或修正多項社會福利法規,例如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性侵害犯罪防制法。號稱為社會福利的黃金十年。 • 2000年,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推動國民年金保險與長期照顧制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