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感觉器

感觉器. 视器 前庭蜗器. 眼 球 眼副器. 组 成. 眼 球. 眼球内容物. 眼 球 壁. 眼球壁. 纤维膜(外膜). 血管膜(中膜). 视网膜(内膜). 眼球壁. 纤 维 膜. 1、 角膜 : 2、 巩膜 :. 占前1/6, 无色 透明,有 折光 作用, 无血管 ,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占后5/6,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眼球壁. 血 管 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血管膜. 虹 膜. 瞳 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缩小. 瞳孔 放大. 瞳孔开大肌. (瞳孔对光反射).

dama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感觉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感觉器 视器 前庭蜗器

  2. 眼 球 眼副器 组 成

  3. 眼 球 眼球内容物 眼 球 壁

  4. 眼球壁 纤维膜(外膜) 血管膜(中膜) 视网膜(内膜)

  5. 眼球壁 纤 维 膜 1、角膜: 2、巩膜: 占前1/6,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无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占后5/6,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6. 眼球壁 血 管 膜 • 虹膜 • 睫状体 • 脉络膜

  7. 血管膜 虹 膜 瞳 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缩小 瞳孔放大 瞳孔开大肌 (瞳孔对光反射)

  8. 两侧瞳孔不等大

  9. 血管膜 睫状肌 睫状突 睫状体 睫状小带 脉络膜 含血管和色素

  10. 眼球壁 视 网 膜 • 视网膜虹膜部 • 视网膜睫状体部 • 视网膜视部

  11. 视网膜组织结构 视神经 节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层 视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色素上皮

  12. 视神经盘 黄斑 中央凹 • 位置: • 结构特点: • 意义

  13. 眼球内容物 • 房 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14. 房 水 1、眼房: 眼球前房 眼球后房 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2、房水的产生与循环 (1)产生:睫状体

  15. (2)循环: 眼球后房 瞳孔 眼球前房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眼静脉 (3)循环受阻—青光眼

  16. 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有弹性 晶 状 体 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厚,看近物 睫状肌松弛,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变薄,看远物 白内障

  17. 玻璃体 无色透明 飞蚊症—玻璃体混浊

  18. 外界光线经过哪些结构进入眼球? 角膜 前房水 瞳孔 后房水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想一想

  19. 眼副器 • 眼 睑 • 结 膜 • 泪 器 • 眼球外肌

  20. (一)眼 睑 上、下睑、睑裂、内眦、外眦、睫毛、睫毛腺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肌层—眼轮匝肌 4、睑板—上睑板、下睑板—睑板腺 5、睑结膜

  21. (二)结 膜 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上穹 结膜下穹 结膜囊 结膜穹隆

  22. 泪 腺 ↓ 泪小点 ↓ 泪小管 ↓ 泪 囊 ↓ 鼻泪管 ↓ 下鼻道 (三)泪 器 泪 道

  23. 眼 外 肌 1、上睑提肌—提上睑 2、上直肌 —使瞳孔转向上内 3、下直肌 —使瞳孔转向下内 4、内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侧 5、外直肌 —使瞳孔转向外侧 6、上斜肌 —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7、下斜肌 —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24. 三、眼的血管 • 1、眼的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视网膜鼻侧上、下小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下小动脉

  25. 眼的血管 2、眼静脉→眼上、下静脉→海绵窦→颈内静脉 ↑ 面静脉静脉无瓣膜

  26. 1、基本知识 视觉与其他感觉相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味觉和触觉为零距离的感知,嗅觉和听觉为近距离的感知,而视觉则是近距离和远距离均可感知,小到身上细小的汗毛孔,大到太空上的天体。这就是说人体绝大部分感受器传给脑的仅是近环境的信息,而远环境的信息传人则需要眼。眼让我们看到周围环境的全貌,帮助我们建立起世界的概念。人脑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95%来自视觉,因而眼无疑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27. 眼的构造简单地讲包括一个透明的前部,一个把物相聚焦到感光层的晶状体,以及后部能感光的视网膜。 经常将眼与照相机相比较,它与照相机有相似之处。眼球壁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全自动光圈,视网膜相当于彩色感光底片。然而这种比较只具有方法上的价值,因为它一下子就使初学眼睛的人了解到它的最主要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28. 眼位于眶腔的前部,前后径约2.5厘米。眶的后部为脂肪所充填,筷子头粗细的视神经从中穿过。视神经为第Ⅱ对脑神经,它是眼视觉信息的输出线路。 眼球由3层膜构成球壁,球内有房水和4种屈光装置(又称屈光介质)。 外膜强韧而有弹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的前1/6为透明无血管的角膜,后5/6为磁白色不透明的巩膜,即日常所说的“白眼珠”。

  29. 中膜薄且富含血管和色素,呈棕黑色,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构成。透过清澈的角膜看到的黑棕色中央有孔的盘形结构便是虹膜。中央的孔叫瞳孔。虹膜将角膜和玻璃体之间的腔隙分为较大的眼前房和较小的眼后房,两者借瞳孔相连。睫状体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睫状体是中膜最肥厚的部分,内有调节视力的睫状肌,构成该结构的主体。从睫状体发出许多细丝状睫状小带把晶体悬吊在玻璃体前方。借着睫状肌的收缩与舒张,牵拉睫状小带松弛与紧张,来调节晶状体的屈度。脉络膜占中膜的后2/3,功能是输送营养物质,并吸收眼内分散的光线,以免干扰视觉。

  30. 内膜又称视网膜。它位于中膜的内面,其中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应用检眼镜检查可以看到视网膜上的许多结构:视盘(视神经乳头)、黄斑及中央凹、视网膜中央动静等。

  31. 房水、房水循环和眼压 房水指充盈于眼前后房中的透明液体,其成分与血浆类似。房水具有维谢和调节眼压的作用。房水的生成部位为睫状体,生成后由眼后房经瞳孔进入眼前房,再由巩膜和角膜结合处的前房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流至静脉系统,构成房水循环。由于房水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房水量是恒定的,加上眼前后房容积的恒定,眼内压保持相对稳定,正常眼内压为17~24毫米汞柱(2.27~3.2千帕)。房水循环障碍可造成眼内压过高,形成青光眼。

  32. 屈光系统和视力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4种透明物质构成眼的屈光系统,又称屈光介质。 角膜位置固定,它把物相聚焦到视网膜附近。把物相聚焦到视网膜上的最后调节要靠晶状体。但晶状体本身没有主动变薄或变厚的作用,它借助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调节晶状体的屈度。晶状体呈双凸形,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晶状体最外层的富有弹性的薄囊,均质透明,随年龄增长而略增厚。晶状体纤维透明清澈,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两部分组成。晶状体富有弹性,随年龄增长,弹性逐渐减弱。玻璃体位于晶状体的后方,为透明的胶质体,其中水分约占99%。它和房水一样,仅有微弱的屈光作用。

  33. 当屈光系统出现问题时,便可产生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视力障碍。视力可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后者为阅读视力。视力检查可大致了解被检查眼的屈光状态。例如近视眼近视力好于远视力;老视(老花眼)或调节功能障碍者,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差。当屈光系统出现问题时,便可产生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视力障碍。视力可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后者为阅读视力。视力检查可大致了解被检查眼的屈光状态。例如近视眼近视力好于远视力;老视(老花眼)或调节功能障碍者,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差。

  34. 眼底和眼底结构 眼底指的是眼球后部的视网膜。通过检眼镜可清楚看到眼底。通常,医生检查眼底的程序大致如下:首先检查视盘(视神经乳头),接着看视盘上及其周边视网膜的血管情况,然后再查黄斑部。在检查上述结构过程中,医生会随时注意视网膜的色素改变以及有无渗出物和出血等。正常眼底结构如下:

  35. 正常视网膜色调为均匀的淡橘红色。视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或视乳头,为橙红色的圆形盘状结构。边界清楚。视盘由视网膜的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为视神经的起点。人体视觉信息都从该结构传人脑。 在视盘的颞侧稍下方约3.5毫米处(约相当两个视盘距离),有一个富含叶黄素的区域称为黄斑,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该区域色调较视网膜其他部分为暗,周围为环形较亮的反光晕轮。晕轮中央有个小凹称黄斑中心凹,在检眼镜的照射下,中心凹可呈星星样的反光,称中心凹反射。

  36.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之一,从眼底看上去,它始于视盘,分成4小支,布于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与静脉相伴,动脉略细,静脉稍粗。动脉颜色近于鲜红,管腔反光明亮且均匀一致。静脉颜色稍显暗红,较动脉略有弯曲,管腔反光略暗而细。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多为粥样硬化栓塞所致,症状特征是一眼突然发生无痛性失明。有的病人在发作前有阵发性黑朦。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的原因与血栓形成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粥样硬化压迫静脉有关。症状表现为单眼视力明显下降。

  37. 2、临床联系 看不见东西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也会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防盲和治盲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上的眼盲有着严格的规定,一个人的眼最好的矫正视力小于0.05时为盲人,最好矫正视力小于0.3但大于或等于O.05时为低视力人而不称为盲人。 眼盲可分为双眼盲和单眼盲。低视力患病率约为盲患病率的3倍。如果不做好低视力患者的防治,盲人数将会急剧增加。 在临床中,常见致盲眼病有白内障、青光眼和角膜病。

  38. 人的视觉最优秀 • 鱼能在水底觅食,猫能在夜里捕鼠。人在水中的视力比不上鱼,在夜间的视力远逊于猫。从菜一点看,人的眼睛似乎不如某些动物,但就总体而言。人的视觉却是动物中最优秀的。

  39. 人限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看到1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明视于咫尺之内,观察秋毫之末。人限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看到1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明视于咫尺之内,观察秋毫之末。 • 人眼看东西有立体感。在一定的距离内,我们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和厚度,这一点其他动物大多不如人类。 • 在直射的强阳光下,照明度高达8万-10万支烛光,而在子夜,即使星光可见,照明度也只有0.03支烛光。人眼能适应这几百万倍的明暗差别。可多数动物没有这么大的本领。

  40. 动物大多是色盲。比如狗、牛、兔子,它们是高等动物,但却看不到色彩斑澜的世界。在它们眼底,世界是灰蒙蒙的,只是深浅不同而已,就像我们看黑白照片一样。可人眼能够分辨17000种不同的色调。 动物大多是色盲。比如狗、牛、兔子,它们是高等动物,但却看不到色彩斑澜的世界。在它们眼底,世界是灰蒙蒙的,只是深浅不同而已,就像我们看黑白照片一样。可人眼能够分辨17000种不同的色调。 • 进化论告诉我们:动物的视觉是从模糊到清楚,从无色觉到有色觉,从透视图形到立体感觉。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眼也确实最优秀。

  41. 进化论告诉我们:动物的视觉是从模糊到清楚,从尤色觅到有色觉,从透视图形到立体感觉。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眼也确实最优秀。进化论告诉我们:动物的视觉是从模糊到清楚,从尤色觅到有色觉,从透视图形到立体感觉。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眼也确实最优秀。 • 今天,人类创制出了高倍的电子显微镜和各种天文望远镜,使我们能看到分子的结构和150亿光年外的天体。精巧的超声仪,能使我们看到搏动着的心脏和母腹中的胎儿。奇妙的夜视镜,能使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洞察敌情。这些现代仪器,大大扩展了我们眼睛的功能。可是归根结蒂,最终仍然要靠我们的肉眼去看。

  42. 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能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科学家估计,我们获得的信息,大约有80%是从眼睛得来的。在我们身体的多种多样感觉中,就数视觉的本领最大。眼睛对人类来说是太重要了,怪不得人们常说“要像爱护生命那样地爱护眼睛”哩。 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能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科学家估计,我们获得的信息,大约有80%是从眼睛得来的。在我们身体的多种多样感觉中,就数视觉的本领最大。眼睛对人类来说是太重要了,怪不得人们常说“要像爱护生命那样地爱护眼睛”哩。

  43. 曾经有人认为,人的眼睛是一团用薄膜包着的火。薄膜上有许多细孔,火从这些细孔穿过,和外面的火(光)交流,外面的火流射到我们的眼睛,于是产生了视觉。这种“流射说”,今天看来并不正确,但总算承认人的视觉是一种物质运动,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曾经有人认为,人的眼睛是一团用薄膜包着的火。薄膜上有许多细孔,火从这些细孔穿过,和外面的火(光)交流,外面的火流射到我们的眼睛,于是产生了视觉。这种“流射说”,今天看来并不正确,但总算承认人的视觉是一种物质运动,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44.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这就带来了下面的问题:如果眼睛是发光体,那我们能看见东西,不就是眼光到达物体的结果吗?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这就带来了下面的问题:如果眼睛是发光体,那我们能看见东西,不就是眼光到达物体的结果吗? • 事实并非如此。 • 天上的星星离我们有许多光年远,即使我们的“眼光”速度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一样快,也得许多年后才能看到这些星星。然而,我们一睁眼就看到辉映的群星了。可见,这不是“眼光”的作用。

  45. 通过种种实践,科字家终于得出结论:是物体发射或反射出的光刺激了我们的眼睛,才使我们看到了东西。不论你想不想看,物体总是呈现在你面前的。 通过种种实践,科字家终于得出结论:是物体发射或反射出的光刺激了我们的眼睛,才使我们看到了东西。不论你想不想看,物体总是呈现在你面前的。 • 是物体的光通过眼球到达视网膜,产生了“影像”,并由脑子辨认出来,这才是眼睛能看的秘密。 • 总之,没有光,我们是什么也看不见的。

  46. 眼的进化 • 地球已经诞生了40多亿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和煦的阳光下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视觉器官,也是在阳光普照、昼夜交替的环境中形成和进化的。可以说,没有灿烂的阳光,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眼睛。 • 许多低等动物还没有进化出眼睛,但它们也能区别黑暗与光明。原始的视觉器官是一种特殊的感光细胞。

  47. 角膜和角膜移植 • 导致失明的原因很多,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角膜病变而致盲的要占1/3。不过,其中的许多人可以用角膜移植方法使他们重见光明。 • 早在1766年,就有人倡议用薄玻璃片代替角膜,但未能实现。后来用过牙质薄膜材料和动物角膜作为角膜移植材料,但效果大多不满意。1如5年,奥地利医生进行了最早的人角膜移

  48. 植手术。 • 1931年,前苏联医生费拉托夫成功地用尸体角膜作为移植材料后,角膜移植手术才在世界各地推广。 • 用死人的角膜当然好,然而来源有限。再说,又并非任何一具尸体的角膜都能用,只有死后6小时内取下,经过消毒、保存好的,移植时才可能成功。为了“应急”,平时就得储存,这就是建立眼库。斯里兰卡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眼库,从1961年到1992年,斯里兰卡眼库已向世界上60个国家的136个城市无偿捐赠眼球3万只,真是了不起。1984年元旦之夜,我国医务工作者使用斯里兰卡国际眼库赠送的4只眼球,为4位病人做了角膜移植手术,术后情况良好。

  49. 角膜移植手术的成活率非常高,大约99%的病人在移植后可重见光明。 角膜移植手术的成活率非常高,大约99%的病人在移植后可重见光明。 • 大量的眼球从哪里来?靠捐献。现在许多国家的总统、总理、部长们都声明愿意在死后献出眼球,造福盲人。我国和其他不少国家也已用死者捐献的眼球建立了眼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