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

《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 上海市特级教师、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培训部主任、 中央教科所全国科学教育“师训计划”专家组成员 刘国璋. 第一部分: 公共课程 《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 开发 第二部分: 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目前应该做的事. 《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 开发. ● 开发背景.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上海市特级教师、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培训部主任、 中央教科所全国科学教育“师训计划”专家组成员 刘国璋

  2. 第一部分: 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开发 第二部分: 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目前应该做的事

  3.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开发 ●开发背景 宝山区历年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动,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宝山青少年科技教育紧紧围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基本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技名师为支柱、品牌项目为龙头、特色学校为示范、科普基地为依托”的区域特色,已成为宝山教育向内涵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区青少年在国际、国家、上海市的各项科技竞赛中屡屡获奖,摘金捧银。2005年1月宝山区被教育部授于首家“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立实验区是实施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教育局从“打造优质师资,实现科学创新”的高度思考,力图通过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构建一个立足宝山,面向全国的科学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宝山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时代特征、有宝山特色的科技教育。

  4. 一、为何要开发编写教师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一、为何要开发编写教师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 宝山区教育局、进修学院、少科站通过多年的实践,充分认识到: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 尽管目前我区接受科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离“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况且,学生接受校外科技教育,也刚刚从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或延伸进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发展的层面,要达到校外科技教育与课堂教育的真正融合层面(即科技教育体现在每堂基础性课程之中),光靠我们这些校外科技教育项目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而必须要通过体制改革、科研引导等打破这种格局,发动组织更多的教师甚至是全体教师,在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前提(师训)下,投入到多数或全体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教育之中。方使科学教育成为全体青少年学生公平的需求,从而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在<上海二期课改>实施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的背景下,正值十一五期间的教师职务培训的前期,区教育局为了提高宝山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的科学素质,把教师科学素质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师资培训的公共课程。完成相应的课时,给与相应的学分。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实效性。这样的师训,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提升和飞跃。

  5. 二、开发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培训的目的二、开发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培训的目的 (一)开发目的 解决当前急需而又缺乏的“为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培训所适用课程的难题”;为今后师范教育开设《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课程,提供借鉴;根据调查问卷教师们最想了解或关注的新的、前沿的科学知识;最想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为他们提供方便和科学教育参考资料等。 (二)培训目的 1、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上,不出现关于一般科学方面的概念、定义、范畴、特征等低级错误; 2、真正理解教师科学素质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因果关系; 3、提高理论水准(正确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4、并能运用到今后自己从事的学科教育教学上。 总之,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要有所得,最终得益的是全体学生。使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落到实处。

  6. 三、开发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的原则三、开发公共课程《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的原则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课程,由于是对全区10000名教师的培训,其中有文科又有理科教师;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学校类型有中学、小学、又有幼儿园。他们之间有共性特点,又有个性差异,所以宝山区教育局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开发,在开发前自下而上进行调查,在专家的引领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开发原则,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开发。 针对性原则:通过调查,真正了解教师们最缺乏的、最想掌握的科学素养有哪些?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 偏重性原则:在学科教师中,偏重于考虑文科教师。相对来说,文科教师对科学基本素养的需求更迫切。 科学性原则:在选择内容系统编排上,更应强调科学性,这是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本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实用性原则:在将来学科教学中,能体现其实用价值才是培训者所追求的目标和被培训者的根本愿望。 拓展性原则:学科教学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或问题,一要有意识善于捕捉,二能挖掘内涵画龙点睛,三会持续拓展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实践。

  7. 四、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一)内容上考虑 1、科学素质、教师科学素质的界定,有不同的叙述,所以科学素质有较多的ABC,本课程不能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 2、避免纯理论的说教,而是有理论、并有实例、有反馈、有评价等丰富内容。 《 详见:四级目录(即章、节、目、条)》

  8. 《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目录 题词 (国家教育部领导、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沈子华) 序(中央教科所“师训计划”总课题组主持人毕诚研究员) 第一章 科学素质的一般论述 第一节:科学与科学教育 1、科学的由来 1)科学概念的诞生与演变 2)科学概念定义(狭义地描述;较广义地描述;更广义地描述) 2、科学教育发展的动力 1)科学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2) 影响科学教育实践的三个基本理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理论;杜威的“做 中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科学教育的定义 ●知识导航塔(《STS教育》)

  9. 科学概念定义 科学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较广义和更广义三种描述。 (1)狭义地描述: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把科学视作一种知识体系,认为是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认识。 (2)较广义地描述:现代的科学与技术正在相互渗透,而且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从较广义上说技术也可以包含在科学之中。 (3)更广义地描述:对科学还有一种更广义的理解,那就是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对待事物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与迷信、盲从相对立,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上述各种科学概念定义,从狭义 较广义 更广义的描述,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理解的深化与发展。科学自身,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也是永无止境地在发展。

  10. 第二节:科学素质 1、对科学素质内涵的认识 (各国对科学素质内涵的理解,不难看出,科学素质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质的理解渐次扩充。) 2、科学素质界定的不同学说 1)锥体三角型学说 2)同心圆学说 3)梅花型五要素学说 ●知识导航塔(《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11. 科学素质界定的三种学说 (1)锥体三角型学说 锥体三角型学说,把科学素质的科学思想和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视为三足鼎立要素。平面三角一为科学思想和态度;二为科学知识;三为科学技能;构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基础,锥体三角顶端为行为。也就是一个人科学素养被他人可见的外显结果。 行为 态度 技能 知识

  12. 同心圆学说 同心圆学说,把科学素质的基本结构,用三个同心圆来表示。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中间部分包括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 科学行为与习惯 如果,把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称为科学观,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称为科学知能,把科学行为与习惯简称为科学行为的话。那么,科学素质可以说是一个包括科学观、科学知能、科学行为的综合结构。这个结构以科学观为核心,以科学知能为基础,以科学行为的养成为标志,形成整体功能。 同心圆学说最终认为,科学观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它是科学素质的核心与灵魂。科学素质的发展又以科学观为动力,以科学知能的掌握与积累为基础。而良好的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形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科学素质提高。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精神 态度价值观 科学方法和能力

  13. 梅花型五要素学说 国内有些专家、学者还认为:科学素质是有特定文化性,一个社会关于科学素养的特质,并不一定适用于别的社会里。所以结合国外对科学素质内涵的观点,联系中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应该把科学与社会、技术关联的观点引入到对科学素质内涵的理解中来,可以把这种内涵称为科学意识。认为:科学素质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科学意识 科学品质 科学能力 科学方法 科学知识

  14. 第二章 教师的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教师的科学素质 1、何谓教师的科学素质 (教师的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教师科学素质,其定义为:教师能顺利进行并完成自己所教的学科的同时对科学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理论素养、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较高的科学素质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实践能力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2、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和责任 1)教师的科学教育责任 (教师对学生而言,仍有无可否认的科学普及传播上的优势和权威,以及社会发展上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当代教师更多地投身于科学教育应该说是大势所趋,责无旁贷。需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意识和能力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视角重新认识教师的科学教育责任和作用。我们不仅能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更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具备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做创新型的教师。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科学教育意识欠缺,严重制约着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如教师只知传授书本知识,。却忽赂了对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教育,很难以自身热爱科学的形象去熏陶学生。)

  15. 2)如何来强化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 (为什么要强化科学教育意识;强化科学意识教育的途径和做法,即课堂教育是强化科学意识教育的主战场、社会实践活动是强化科学教育的广阔天地、教师在科学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 (个案介绍:如语文课“赤壁大战、语文课“智烧敌舰”、数学课上的公式推理、体育课的体能训练等。) 3、教师的科学素质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关系 (我们把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两者关系归纳为:一桶水与一杯的关系;言传身教的关系;关系到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质量;相互促进的关系。) 2)教师科学素质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改变认为教师只要掌握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就能胜任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取向。事实上,只强调知识传递功能的传统教师培训并不能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朝着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反思"主流取向而努力。即强调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名师"与"新手"最好地表达了这种差别。 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教师的众多专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 "勤于实践和反思"的实践品质,它能带动整体专业品质的提高。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即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现代意义的教育者,即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个历史背景上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16. 如语文课“赤壁大战” 里的诸葛亮,一般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仅说他非常聪明,赞扬他神机妙算而已。 有的教师,却能赞扬后,分析他为什么聪明?是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当时的天气、风向等科学知识,来对付“敌人”,是一种“知转为智”。从而引导学生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学也能使我们变成神机妙算者。 又如,语文课“智烧敌舰”,仅仅讲了阿基米德用反射阳光聚焦到军舰布帆上来烧毁敌舰防止敌人入侵的一段故事。(其中涉及到天气、人多、镜多、聚焦等科学知识和原理) 但是阿基米德利用杠杆的科学原理打退敌人的故事在这节语文课上没有叙述,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敌人败退后,挑选了没有太阳的一天,重振旗鼓,又来入侵,阿基米德怎么办?”让学生们带者这个悬念,去寻找答案,也不设是一个进行持续探究科学的学习好方法。

  17. 还如,数学课上的公式推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学生要懂得按规律办事,一旦离开了这些科学规律,结果将是无法正确解题。还如,数学课上的公式推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学生要懂得按规律办事,一旦离开了这些科学规律,结果将是无法正确解题。 再如,体育课的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它也会涉及到身体各器官协调、神经传递等科学知识和原理等等。 更如,对生物、化学、物理等理科教学,将某些科学知识和原理,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为贯通,并引导培养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选择课题、创新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8. 2)如何来强化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 (为什么要强化科学教育意识;强化科学意识教育的途径和做法,即课堂教育是强化科学意识教育的主战场、社会实践活动是强化科学教育的广阔天地、教师在科学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 (个案介绍:如语文课“赤壁大战、语文课“智烧敌舰”、数学课上的公式推理、体育课的体能训练等。) 3、教师的科学素质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关系 (我们把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两者关系归纳为:一桶水与一杯的关系;言传身教的关系;关系到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质量;相互促进的关系。) 2)教师科学素质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改变认为教师只要掌握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就能胜任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取向。事实上,只强调知识传递功能的传统教师培训并不能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朝着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反思"主流取向而努力。即强调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名师"与"新手"最好地表达了这种差别。 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教师的众多专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 "勤于实践和反思"的实践品质,它能带动整体专业品质的提高。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即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现代意义的教育者,即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个历史背景上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19. 第二节:教师的科学素质应具备的能力 1、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师应在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学习国内外一些较著名的先进教育理念,如: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马斯洛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理论等。来提高下列三个认识,即从部分转为全体、从重结果转为重过程、从局部转为整体;转变理念,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知识导航塔(《各种理论的参考文献》) ●观点演绎场(对课程认识演绎个案《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外科技教育课程化实践探索》)(任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发表自己的认识,将感受最深的理论观点作一演绎。) 2、广博的科学教育知识 1)广博的文化知识 2)整合的专业知识

  20. 知识导航塔 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5~56. [2]上海市教委.初中探究型课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1 研究性学习理论[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2003.《研究型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在法国《教育科学研究》2002(10)[3]高凌飚 张春燕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一个国外案例分析《课程&#8226;教材&#8226;教法》2002 (5)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2001.《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俊学.2004.构建生物学科研究型学习的多样化设计策略.《生物学教学》.2004.7.45 [3]袁维新.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15条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57~6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文献] [1]肖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3,28(11),20~22. [2] [美]霍华德 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 新华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一版; [3]《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美]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著 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素质教育理论[参考文献] 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49~256. 现代课程理论[参考文献]

  21. 学习了现代课程理论,作者对课程有了自己的认识,并把自己的观点结合实际工作演绎成对实践的探索,详见其原文:学习了现代课程理论,作者对课程有了自己的认识,并把自己的观点结合实际工作演绎成对实践的探索,详见其原文: 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外科技教育课程化实践探索 (文/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 刘国璋) 素养,也就是目前公众默许的称谓“素质”,它有知识、技能和态度所组成,三者缺一不可,它的最终结果表现在他(她)的行为上。校外科技教育与当前提倡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其重要性体现在: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学会学习,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现象,掌握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于致用,为社会、经济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服务。 尽管校外科技教育很重要,但它的现状如何呢?由于校外科技教育历史短,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和专职的教师,当时除了少科站,无其他专门途径;况且现在的学生几乎被沉重的课堂学业所占,无空余的时间来参加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所以它的重要性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法真正落实科技教育的普及。 我从事校外科技教育已26年之余,记得刚开始工作时困难不少,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标指向渐渐明了,并逐步建立起我的“科技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为出发点,让所有学生充分平等地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在科学家和中小学生之间构积极架起一座桥梁,努力把科学家的素质及他们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科研成果的‘精英文化’变为‘大众文化’”。为使这教育理念得以贯彻,我立足少科站,从自己的工作特点出发,苦苦寻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从对校外科技教育最初的困惑 热爱 孜孜以求的经历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一旦要是能真正落实校外科技教育,它对参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十分有益的,而我们的校外科技教育不能仅仅为少数学生得益,更多的应该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认为,因为只有课程才能确保更多、或全体学生均衡接受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决不能游离课程之外。这有这样才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构建什么样的课程?这是上海二期课改思路精华所在。很多教师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其实不然。教材是课程的一个主要元素,是课程的外部表现形态。课程,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它还有许多诸如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实施方法、价值评估等元素所构成。 校外科技教育的项目有生物、环境保护、三模一电、园艺花卉、天文地理、气象、摄影、创造发明、头脑OM、机器人等,并还在不断产生新的科技项目,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校外科技教育课程项目体系内容。本文阐述的校外科技教育课程化探索实践是以“生物和环境”两个项目为主线,为校外科技教育的其他课程建设抛砖引玉。(图省略) 一、校外科技教育的课程化建设内容和教材 生物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选择原则:力求体现考虑整个科学文化的内涵,如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方法(四科并举),通过活动的不同侧面和对活动的精心设计把涉及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展现给青少年学生,而不是仅仅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如《无土栽培》、《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农业》等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和社会贴切的课题研究,侧重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高中生物与环境研究性课程选编》),并用兴趣作为主线,贯彻始终。

  22. 生物和环境教育课程教材设计宗旨:强调体现课程化建设有关特征如多样性、选择性、再创性(如教师用《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普活动设计与开发》、《初中生物和环境学习性资源课程》);强调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探究体验过程评价、价值评价、行为评价、科学素养评价(如《盛桥中心校生物与环境》综合课程)等。生物和环境教育课程教材设计宗旨:强调体现课程化建设有关特征如多样性、选择性、再创性(如教师用《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普活动设计与开发》、《初中生物和环境学习性资源课程》);强调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探究体验过程评价、价值评价、行为评价、科学素养评价(如《盛桥中心校生物与环境》综合课程)等。 生物和环境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成果: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自己开发作表率,如《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普活动设计与开发》;区校联手起攻关,如同洲学校的《无土栽培》、《盛桥中心校生物与环境》;校际开发勤指导,如在区三中心小学、杨行二小、月浦中学、淞浦高级中学、横沙中学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上,都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和建议。目前已完成的课程研究开发成果为:1、教师240培训课程《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普活动设计与开发》,刘国璋编著,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03年12月。2、小学单独类课程《无土栽培》刘国璋、阎莉编著,04年8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3、小学综合类《盛桥中心校生物与环境》校本课程,刘国璋、徐卫明编著,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04年2月。 对我区连续4届获市“野生动物保护十佳示范学校”的杨行镇第二小学,开发编写的校本课程《保护野生动物》初稿内容、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出发,提出了建议,并在上海市首届保护野生动物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得到市教委领导专家的好评:“刘国璋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指导教师,对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课程化教育观点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很有借鉴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1、综合效应(学科整合渗透);2、整体效应(即通过一个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3、系统效应(1——5年级,分门别类,层层推进,包括评价体系)”。 目前,由我主持正在编著的还有:《初中生物和环境学习性资源课程》、《高中生物与环境研究性课程选编》。(内容目录略) 二、校外科技教育的课程化实施途径和方法 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有了课程意识,还要有课程能力和课程权力,才能使之成为课程行为,而课程权力不是随便能得到的,它要靠自己(学校、教师的实力)积极争取的。在课程化实施上,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1、绿色通道建议。建议区教育局在社会认为好的小学与初中和高中之间开设一条科技教育的“绿色通道”。已被试点采纳,试图改变社会和家长对搞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无价值的看法; 2、紧抓师资培训。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在2004年全国科学年会报告中指出:“教育改革关键在于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关键在于理念的改变”。真是一语中的。所以在上海二期课改中,对生物与环境综合课程能力上,我紧紧抓住对区生物和环保教师的教研和师训,使他们具备丰富的教育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强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能力; 3、资源整合指导。从社会上,去挖掘利用诸如人力、财力、基地、信息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社会多元化、开放多渠道的大教育、大科普格局。用我的交际、协调等优势去挖掘区科技讲师团、各科技协会的人力资源;企业家、社会团体、局行的资金筹集与资助的财力资源;区各研究结构、农业园地、环境保护监测站、医院等的器材场地资源。使得学校、区域青少年科技教育课程实施能比较顺利地进行 4、科学研究引领。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必须用科学的手段,研究的方法来引领,去关注教育教学上个性和共性的热点问题,从而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工作策略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开展了《宝山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调查》、《青少年科技类课程研究实践》等课题研究;参加了中央教科所《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境、人口与发展”项目的研究;最近申请立项的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央教科主持的总课题下的子课题“在校本、区域科技教育课程开发中寻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作开题报告,这些将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区域课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3. 5、特色学校创建。亲自对宝山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宝山区绿色学校的指导,被宝山区许多中小学聘为科技教育顾问,经常去学校与他们商讨创建规划、落实相应措施、研究各自特色项目和活动,并制定了评估督导标准和细则,现已有区、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保护野生动物特色学校、英特尔科普教育基地学校、OM特色学校、创造发明重点学校计60所,促进了学校整体改革的发展和提升。精心辅导学校的学生,为学校获得了许多市、全国级的优异成绩,靠的就是符合实际的课程化教育和教学,学校是有目共睹的。开设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或运用已开发成功的课程,越来越被校长所推崇。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谈论高考有关素质能力试题,引导他们对课程的重视,争取课程权力,从而变成课程行为;5、特色学校创建。亲自对宝山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宝山区绿色学校的指导,被宝山区许多中小学聘为科技教育顾问,经常去学校与他们商讨创建规划、落实相应措施、研究各自特色项目和活动,并制定了评估督导标准和细则,现已有区、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保护野生动物特色学校、英特尔科普教育基地学校、OM特色学校、创造发明重点学校计60所,促进了学校整体改革的发展和提升。精心辅导学校的学生,为学校获得了许多市、全国级的优异成绩,靠的就是符合实际的课程化教育和教学,学校是有目共睹的。开设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或运用已开发成功的课程,越来越被校长所推崇。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谈论高考有关素质能力试题,引导他们对课程的重视,争取课程权力,从而变成课程行为; 6、基地学校辐射。为了尽量面向全体学生,我把在少科站开设的生物与环保学生兴趣班,作为教育试点,在取得教育试点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和原则,再通过基地学校推广实验,最终辐射到基层学校的更多学生。 如由我建立的“兴趣为抓手的分类推进教学原则”(即把生物科技教育分成动手制作兴趣、实验探究兴趣、社会实践兴趣类别,层层推进,不断进行新的“刺激”,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而达到兴趣持久巩固和普及科技教育之目的)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的刺激,从而对该科技项目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由浅入深得到积累,科学素质得到提升,我所指导的许多青少年学生在许多市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教育竞赛中荣获许多奖牌。为证明这原则是适用学校科技教育课程,我先在我的基地学校的课程化教育教学进行试点。 同洲模范学校是我区一所12年制市级科技特色教育示范学校,该校的无土栽培研究项目也是我名师工作室运作的一个实验基地。该校以攀登精神激励学生,提倡学生结合身边生活和学习来开展创新研究,争做学于致用的科技小明星。该校初中学生任龙彬在参加学校“生物与环境”小组活动和无土栽培课程化教育教学时,学校科技教师(我带教的徒弟)均从该学生的兴趣入手,就制作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无土栽培容器开始到无土栽培的实验探究,进而到参加社会实践,落实了课题“大蒜素提取液对苹果橘子香蕉长途运输保鲜影响”研究。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一直遵循这种兴趣为抓手的分类推进教学原则的贯彻,使该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登上2004年上海市科技明日之星宝座,获得此殊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引起兴趣的结果。另一所我的基地学校,我和张治老师一起对该校生物与环境社团学生进行指导培训时,同样是遵循这种教学原则,取得了在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英才奖和在俄罗斯、美国举行的国际青少年科学赛中获多项大奖的成效。

  24. 观点演绎场 请你将学习了有关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马斯洛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等理论,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发表自己的认识,将感受最深的理论观点作一演绎。

  25. 3)全面的科学教育学知识 (关于科学知识的获得,可以分为间接学习和直接体验习得两种主要途径。对前人几千年探索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学习和理解,是可以掌握的,只仅仅是间接的,但是如何把间接的科学知识“转知为智”那才是更重要的。知识永无境止,通过不断学习及体验习得,才能跟上突飞猛进的形势发展) ●知识导航塔:(通过调查,教师想了解的知识有很多,但最想了解或关注的前沿科学是(《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医学健康》、《和谐社会》、《纳米技术》、《克隆》)供大家参考。) 3、精湛的科学教育技能 1)教育教学技能 ●操作工场间(体力劳动类工具、传统工具、现代传媒类工具使用介绍)

  26. 为了加强师训(全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针对性的运作,特挑选11所学校(其中属于基地学校7所,非基地学校4所。)作为教师最缺乏的科学素养前期调查点,对各校文、理科教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为了加强师训(全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针对性的运作,特挑选11所学校(其中属于基地学校7所,非基地学校4所。)作为教师最缺乏的科学素养前期调查点,对各校文、理科教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我们在调查表内出示的21种工具仪器设备,大多数年轻教师会使用现代传媒类的,如MP3、数码相机、录象机、录音机、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却很少会使用显微镜、万能表,更不会使用传统的体力劳动类工具;相反,年纪大的教师会使用传统工具,而不会使用现代传媒类工具仪器设备)。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之二:在回答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一些科学基本技能,你依靠什么途径来解决问题方面,有64%人次的教师是靠自学本领,靠别人帮忙的也有48%人次,出钱买服务占8%。 为了便利我们的教师节约查找相关工具操作方法的时间;提前熟悉相关工具操作的方法,遇事不慌、沉着对应,提高工作效力。为教师们将来的生活和教育、教学提供可选择的空间。我们特在此设立“操作工场间”栏目,介绍几种体力劳动类、传统类、现代传媒类工具的操作方法。

  27. 操作工场间(体力劳动类工具) 一、锯 树木采伐后要根据加工的目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枝、破料、截料和细加工的各种工序,其间常以锯作为切割工具来实施。木工用锯的种类颇多,式样各异,功能有别。若从其种类上看,基本包括顺锯、截锯、拐弯锯、削锯、大锯、拉板锯、小压锯、搜锯、刀锯、小手锯等。顺锯多用于纵向锯割较厚的木板,而截锯与顺锯的操作方向相反,专门用于从横向角度锯割较厚的木板,木板的干燥与潮湿均可采用。拐弯锯专门用于锯割大小不等的圆弧及曲线形状的部件,粗齿的削锯和细的压锯也均属此类。压锯握在手中,十分灵活,多用于木家具中锯割箱榫或门窗中的窗棂和插肩等部件。大锯和拉板锯常用于圆木截割或将木材锯切成板材,均为两人操作。一些木板紧密、刚硬且受力强度高的硬质木,如槐、椿、榆、枣或水曲柳等,非得两人锯割才行。小刀锯两面均设有较细的锯齿,专用于对榫肩部位接缝松紧严实的加工调整,使用起来十分便利。在所有木工用锯的种类中,顺锯和截锯的使用率最高,其样式也基本相同,构件包括锯拐、锯梁、锯条、别绳子、锯钮和别子六部分。 二、刨子 木料表面进行细加工的惟一工具即为木工刨子,对木料表面及凿榫、锯榫后进行反复刨削的过程,在民间常称为“刨料”和“净料”,这道工序在木工行当中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刨削的目的在于刨光、刨正、刨平不同木质的表面,并在一定程度上装饰美化相关构件。一把常用木工刨,其构造一般由刨床、刨刃、刨楔或盖铁、刨口、刨把等部件组成。刨削前,要先调整刨刃的角度,将刨子翻过来,用左手拇指压住刨楔夹紧刨刃,刨床头朝向眼前,眯起一只眼扫描并检查刃口与刨底板之间是否持平。如伸出刨刃的大小不合适,便用锤子敲击刨床尾部,使刨刃、刨楔弹松,刨刃退出,然后再重新调整;如果刨刃歪斜,则可轻轻敲打刨刃刃身两侧直至与刨口平行贴紧。只有刨刃与刨楔或盖铁调整无误,刃口与刨底齐整平直,刃口方能“吃食”。刨料时,将待刨木料平直固定于木工凳上,木匠立于凳和木料的左边,双手握紧刨把,食指按在刨床上,拇指靠在刨刃后的刨身上,左脚向前,右脚在后,借助臂膀的推力,来回推拉,刨渣也随之排出。推削时,眼随刨走,手跟气动,施力均匀,动作协调。

  28. 操作工场间(教学传统类工具) 二、显微镜 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大小为0.1 ㎜的物体。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用它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结构。中学最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为了正确操作、妥善保管和维护显微镜,使之延长使用年限,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见图)。 (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 2、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物镜的作用: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的作用: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像放大镜的镜头,把物体的像放大。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安放:取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安放 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和物镜。 2、取好光源(调光):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先要取好光源。首先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一侧台前,镜座距桌边约两寸,镜臂朝自己,镜筒朝外。用手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接物镜和镜筒成一直线,正对通光孔。用左眼从接目镜向下注视,同时用手拨动反光镜,让镜面对着光源,当看到园形镜界(视野)呈现光亮而均匀的时候即调好光了,如视野阴暗不明,则需再调节反光镜和集光器,直到视野明亮均匀为止。 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2)调焦,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两端用压片夹夹紧,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把镜筒徐徐降到接物镜头差不多接近玻片标本(约半厘米)为止(从侧面观察下降镜筒)。然后左眼观察,边观察边用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逆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直到发现物象,观察清晰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3)低倍镜的观察,由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适当再进行调节。 4、高倍镜的使用(1)选好目标,如果要观察视野内某部分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原位置小心换上高倍物镜。再用粗调节器徐徐将镜筒距离调整,至视野中出现物象,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看清物象止。(用高倍物镜工作距离较短,操作要十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2)调焦,在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见到模糊的物像,只要向反时针方向略微调动细准焦螺旋,既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 5、油镜的使用:高倍镜下观察的标本,如果放大倍数还不够,可用油镜,换用前,同样要先在高倍镜下观察,把要观察的部分放在视野的正中央。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之后,在盖玻片上表面的中央滴一小滴香柏油,再换上油镜头,使油镜头与香柏油接触,然后由目镜观察  。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稍移动细调节器(切忌用粗调节器)以看清物象。用油镜观察完毕后,转开油镜,必须用擦镜纸点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下降镜筒,直立反光镜,使光学部件的光线不再对在一条直线上。应当了解的是,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是倒象,因此移动玻片时,应注意移动方向。如果要使物象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玻片,同样要使物象向前移动,就要向后移动玻片。 6、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按号放回镜箱中。

  29. 操作工场间(现代传媒类工具) 一、录音机 (一)录音机的结构 磁带录音机主要用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放。常用的磁带灵音机盘式和盒式两种。盒式录音机以其录音、放音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盒式录音机按其功能可分为单放机、录放机、收录机、立体声收录机以及录音座等。 录音机基本结构:录音机一般由磁头、机械传动(称为“机芯”)和电路三部分组成。录音机的磁头分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和抹音磁头三种,普及型录音机常把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并成一个录放磁头。机械传动部分由驱动机构、制动机构和各种功能操作机构组成。电路部分由录、放音放大器、超音频振荡器和一些特殊功能电路组成。录音机最基本的组成如下图(省略)所示。 (二)录音机的使用 目前录音机已非常普及,使用对一般人来说已不存在问题。但随着各种新技术如立体声、杜比降噪系统、快速复制等功能在录音机中的广泛使用,在使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初次使用录音机或初次使用某种型号的录音机前,应首先阅读录音机的说明书,了解它的性能,熟悉录音机各按键、旋钮、插孔等的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因误操作循规造成录音的失败或使录音机受到损伤。 ②有些录音机可由多种电源供电,在接入电源前应先检查电压是否相符。特别是小型盒式录音机在不使用时应将电源插下(因为电源变压器和电源插头是直接连接的,变压器会因长期通电而发热烧毁)。 ③在固定地点或环境湿度较大的地点使用录音机时,应将机壳接地线接好,防止录音机漏电造成故事。同时也能减小杂散磁场地干扰,提高录音质量。 ④为了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损失,对于录有重要资料的盒式录音带应将带盒上的防误抹片撬去 ⑤有些录音机装有ALC电路,该电路能自动控制录音电平,在现场录制讲课或报告时比较方便,无需调整录音电平就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录制音乐节目,特别是有乐队的音乐节目,应改为手动控制,并调节音量旋钮至适当位置。 ⑥虽然有许多录音机具有双卡快速复制的功能,但是快速复制时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等指标,比原整复制要差一些,所以在复制少量的高质量音乐磁带时,以原速复制为。

  30. 2)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科学教育课程和非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实施“科学教育进入主渠道——课堂教学”所精心设计的“个案”。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选择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2个,详见第三章第二节,其余均可见收录在光盘里的其他“个案”,给大家借鉴参考。) 3)教学实施与调控的能力 4)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评价、反思能力) (个案介绍:;上海市宝山区盛桥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生物与环境》评价表、美术课堂教学评价量标、课题研究学生网页站分级评价表等) ●教学实践园(请你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进行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设计一项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31. 测试等级 指标内容 分值 得分 A等 学习兴趣浓厚;知识点(知道草、花、树是植物,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以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操作技能(能画出3种认识的植物并能对规定的植物画上正确的颜色);行为规范(懂得要好好爱护植物)。 90—100 B等 学习有兴趣;知道草、花、树是植物,植物是人类的朋友,略知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能画出2种认识的植物,对规定的植物能画上基本正确的颜色;知道要爱护植物。 78—89 C等 学习兴趣一般;知道草、花、树是植物,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能画出1种认识的植物,知道要爱护植物。 60—75 个案:上海市宝山区盛桥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生物与环境》评价表 一年级 二、三、四、五年级各学期评价表省略

  32. 个案:美术课堂教学评价量标 授课教师: 时间: 内容: 班级: 评课人: 评价项目评 价 指 标得分 1、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获得美术活动的兴趣(10分) 2、了解基本美术语言,掌握基本的审美表达方式。(10分) 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10分) 教学目标 (30分) 4、重视学法指导,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式教学;(7.5分) 5、以审美为主线,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7.5分) 6、教学呈现方式多样化,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7.5分) 7、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程序逻辑清晰,整体感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7.5分) 教学实践(30分) 教学效果(30分) 8、课堂氛围活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得到最佳发挥;(10分) 9、学生兴趣浓,双基落实,学生多种能力得到培养。(10分) 教师素质(10分) 10、教学思想端正,教学素质好,专业基本功扎实。(5分) 11、 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强。(5分) 等级: 综合得分 合计总分: 注:等级换算方法:60分以下为不合格;61——74分基本合格;75——84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33. 评价标准 较差 一般 良好 很 好 优秀 得分 个案:如何进行生物与环境课题研究 学生网页站分级评价表 姓名()小组()班级()评价者() 从身边去发现问题,有研究价值,内容正确,突出重点,一目了然。 2 4 6 8 20 研究见解独特合理,符合科学性,操作可行并突出个性。 2 4 6 8 20 界面清晰,简洁流畅,风格具有统一性,信息正确和完整,但又不是纯粹的信息堆积。 4 8 12 16 10 网站布局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布置合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看性强。 4 8 12 16 10 超链接流畅,合符逻辑,便于浏览,统观全局。又能逐页逐项深入了解。 4 8 12 16 20 注重反馈,便于交流,突出互动性,不断扩大研究者队伍,延伸出新的课题和成果。 4 8 12 16 20 总分

  34. 教学实践园 请你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进行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设计一项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35. 4、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1)科学研究方法种类(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 2)撰写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创造性、规范性、可读性) 3)各类研究报告的结构及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4)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环节(草拟详细的写作提纲、撰写初稿 、修改定稿) 5)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要实事求是) ●知识导航塔:(〈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文献) (个案介绍:调查报告个案、实验研究报告个案、经验总结报告个案) 5、崇高的科学思想精神 1)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世界观、科学人生观、科学道德观) 2)科学精神(求真、创新、怀疑、坚持) 3)科学价值(科学价值的概述、科学价值的时代特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详见第四章);二是要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制度基础。;三是要使广大科技人员清醒地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必须首先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四从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要求看,主要是结合科技教育促进学生经济心理社会化。例如: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意识;珍惜地球资源,节约资源、节约时间;诚实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理性消费;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

  36. 第三章: 科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性质及其结构 1、课程的概念2、科学课程的含义和性质3、科学课程的结构设置 第二节:基础型科学课程中的教学 1、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与原则2、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策略 第三节:拓展型课程中的科学教学 1、拓展型课程的内涵2、拓展型课程中的科学教学操作模式 第四节:研究型课程中的科学教学 1、研究型课程的内涵2、研究型课程中的科学教学操作模式 第五节:科学教育在其他课程中的实施 1、科学与人文的结合2、其它课程中的科学教育 第六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1、对校本课程的理解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的程序 3、成功的校本课程课例分析

  37. 个案介绍 教学设计课题:我有一个梦(非科学课程) (上海市宝山区宝林三小 曹宇宏 ) 一、教材分析: 1、歌曲《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喜爱的歌曲。四个乐句一段体,3/4拍,F宫调式。去掉采用了换尾重复的手法。旋律舒展、优美,有一种荡漾感。最后以一个五小节的不规则乐句将乐曲推向高潮而结束全曲。歌词浅显、形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太空的美好愿望和遐想。 2、歌曲《摇篮曲》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6/8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加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摇篮曲》就是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歌声要轻柔而优美。 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内蒙民歌,由四个乐句组成。4/4拍,d羽调式。曲调洋溢着蒙族音乐宽广、高亢的特点,表现了勇敢的蒙族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欢乐心情。演唱时,要注意正确的换气。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小小的船》,从中感受3/4拍的强弱规律,并陶冶美的情操。 2、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感受歌曲情绪,会用简单动作配合歌曲表演。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感受歌曲情绪,能对歌曲作适当处理后,表演歌曲。

  38. 三、本课时具体目标: 1、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摇篮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指导学生对这些已学过歌曲作情绪对比、歌曲处理并表演。 2、通过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事件并介绍,让学生了解这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小品并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并使学生形成科学意识,树立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表演歌曲、自编小品等教学形式,将科学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并达到预期效果。 2、教学难点 如何使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真正做到将科学教育与音乐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交融。 五、教学准备: 钢琴、小乐器(双响筒、沙球、串铃)等。

  39. 六、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一)进入“梦境” 此环节通过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摇篮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复习三拍子、六拍子曲子的特征,并极自然地使全体学生进入“梦境”,进行科学畅想。 设计理念:★激发情感、 提高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本课以“做梦”作为导入,通过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摇篮曲》,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进入 “梦境”,投入音乐表演。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在“梦境”中进行科学畅想,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技术支持:英特尔网络支持:搜索相关图片。多媒体支持:powerpoint 图片呈现、音乐配合。 (二)感受体验 通过此环节,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出引出“神州六号”成功发射事件,让学生了解并关注此热点新闻,并通过历史上的失败例子来对照成功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对歌曲作出处理后,更好地表现歌曲。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又融入了科学教育。 设计理念:★时效教育,教学闪光 在音乐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不应该是纯粹的“教师说,学生听”模式,而是应该由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自主自动的去感受体验。在本课中,通过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自然引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这一重大事件,充分体现教材教学中很难做到的教育时效性,成为了本课的闪光点。另一设计理念:音乐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交错进行,既有音乐实践活动,又适时地进行科学教育,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而并不是脱离音乐学科学科特色纯粹进行科学教育。 技术支持:英特尔网络支持:搜索相关图片。多媒体支持:powerpoint 图片呈现、音乐配合。 多媒体支持:powerpoint 图片呈现、音乐配合。

  40. (三)创设情景、自编小品 通过此环节中让学生自编自演,提高学生“创”的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设想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 设计理念: ★提升能力、完全素养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编自演,充分展示他们的个人才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音乐特长生“领头羊”的作用,让特长生和其他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通过表演,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真正提升了这堂课的内涵和价值。 设计理念: ★拓展教学、丰富课余 给学生布置一份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作业:使学生对这堂课的热情得到延续,拓宽了音乐能力,丰富了课余生活。 技术支持:英特尔网络支持:搜索相关图片。多媒体支持:powerpoint 图片呈现、音乐配合。 (四)拓展 让学生创作一首能体现科学态度的短小的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七、备注说明: “我有一个梦”并不是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而是我给这堂音乐复习课所定的主题。整堂课以“梦”为主线,将多首歌曲串连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复习课的教学形式,并将科学教育融入其中,提升这堂复习课的内涵。

  41. 点评:看了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又观摩了本课的公开教学示范活动,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特作如下评议:点评:看了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又观摩了本课的公开教学示范活动,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特作如下评议: 第一,本节课它是以音乐课的教学特点来进行教学的,并没有为了“科学教育”而打破音乐课应有的教学特点,而是通过原先教过的三首歌曲的复习形式,巧妙地将“科学”的思想精神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 第二,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都有一个周期,即教材与现实生活有着明显的滞后性。本课教学活动设计者曹宇宏老师为了及时将“神州六号”成功发射事件,告知学生,使学生了解并关注此热点新闻,并通过历史上的失败例子来对照成功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在自己所教的年龄段音乐课教材中,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选择了《小小的船》、《摇篮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三首歌,以“梦”为主线,将它们串连起来,进行教育教学。 第三,在教学预设上,以“做梦”作为导入,通过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摇篮曲》,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进入“梦境”,投入音乐表演。同时通过在“梦境”中进行科学畅想,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情感。‘梦’把学生带入了内蒙古大草原。”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从而自然地引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这一重大事件,充分体现教材教学中很难做到的教育时效性,成为了本课的闪光点。 第四、在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除了有较高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善于把教学中发生的未预见到的情况和问题变成教育教学的内容外,还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为教学服务,产生直观性,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第五、整节课较充分地体现了音乐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交错进行,既有音乐实践活动,又适时地进行科学教育,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而并不是脱离音乐学科的学科特色纯粹进行科学教育。这也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所必须强调的宗旨。

  42. 个案介绍 教学设计课 题:水的三态变化(科学课程)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上,指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水的形态变化,为学习“常见天气现象”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蒸发和沸腾均能使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水蒸气的性质。 (二)探究目标 1、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三)情感目标 1、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小学 周牧)

  43. 三、本课时具体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水蒸气。 2、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和“白气”的区别。 3、在实验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使水蒸气快速蒸发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认识水蒸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和“白气”的区别。如何使水蒸发的快点。 五、教学准备: 湿抹布(每实验桌一块)、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烧杯、试管、温度计、玻璃片、保鲜袋、、石棉网等(可供学生选择实验的器材) 六、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一)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实验桌有点脏,请同学们用湿抹布擦擦,桌上留下什么?

  44. 学生活动 用湿抹布擦桌子看一看桌子上留下什么? 设计理念 情景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预设 (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1、水到那里去了?为什么?2、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 3、有什么办法能使水较快地变成水蒸气?4、水蒸气有什么性质? 5、水蒸气又如何变回水的? 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研讨:2、制定探究计划:3、学生分组按计划自主 探究、收集结果。4、汇报探究成果,交流 设计理念 小组讨论出合适的实验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自己做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最后汇总大家的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整节课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得到结论。

  45. 环节预设 (三)、教师汇总学生的研究成果,并总结 环节预设 (四)、延伸与拓展活动 教师活动 1、为什么比较干的地区生长的西瓜比较甜。2、观察水稻的叶尖有水露出现。3、调查在气候潮湿的地区和干燥地区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研讨。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之中,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七、板书设计 遇热 水的三态变化 水 水蒸气 蒸发、沸腾

  46. 八、备注说明 本课力求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特点,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重视人文情感的渗透,激发儿童自身对环境的热爱,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单纯的传授改为探究体验,互动、以求师生的共同发展,其中体验是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获得的有效途径,体验得越多越深就会内化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因此我把整堂课的所有问题让学生一起提出,然后小组讨论出合适的实验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自己做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汇总大家的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整节课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得到结论。 “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上,我通过用湿抹布擦桌子实例入手,提出问题:水到那里去了?进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怎么样能让水快点变成水蒸气?为了得到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做探究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仔细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最后通过交流与实例得到正确的答案。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教学过程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

  47. 实验单 问题: 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 你们所选用的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 杯、剪 刀、火 柴、温度计、酒精灯、试管夹、抹 布、水 槽、保鲜袋、玻璃片、 扇 子 你们所得到的结论:

  48. 教学设计课题:《我的影子》与评析 个案介绍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二一九小学 周晓男) 一、教材分析: 本篇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五单元“好奇”中第二篇主体课文。影子是光学现象。文章围绕行和影、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觉,一个活泼、好奇孩子形象跃然纸上,是一篇生动的学生习作。 二、教学目标: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愿意去观察、去探索,了解一些最简单的物理知识——影,同时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 三、本课时具体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能仿照课文中例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等科学素养。

  49.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影子形成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好奇、多观察、多思考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照灯 六、教学过程: 师:今天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上课的教室很大。 生: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 生:今天上课有大屏幕。 师:你们不仅注意观察,还很爱思考。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许多生字,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些生字你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卡片)看谁能有快又准的读出这些词语。 生:抢读词语 师:这节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影子世界,(播放课文动画),看了动画片你想说点什么? 生:观看动画片

  50. 评析: [低年级将学生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复习上节课生字,体现识字的螺旋上升的认知过程。提出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文本。] 师:看完了动画,你想说点什么?生:我知道影子总跟着我,还变来变去的。生:我觉得影子很调皮。 生:为什么影子会变来变去?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究。 板书:为什么 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到书中找找答案吧!生:自由读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用笔画一画,然后小组交流。生:(汇报)我知道了影子挥挥手,我也挥挥手……师:这里的他指谁呀?(影子)你能把影子读清楚吗?生:个别读师:你读得真好,好像影子在跟我学。谁能像他这样再读一读。 生:2人学读师: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影子?生:在路灯下发现的影子。 师: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生:读第一段第二句话“走到路灯下,我忽然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 师:不错,你不仅找到了这个句子,读得也很好,让老师觉得影子是忽然发现的。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谁来读读“忽然发现”生:个别读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句吧! 生:一起学读师:在路灯下发现了影子,没有路灯还会有影子吗?生:没有路灯也会有影子,比如:太阳光 在太阳光下也会看到影子。师:还在什么光下能看到影子?生:烛光、台灯的光、手电筒的光、月光…… 师:也就是说,有了光就有影子,没了光就没了光就-----生:就没有了影子 (后省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