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 8 章 SMT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第 8 章 SMT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1. 质量与质量控制的内涵 现代质量观认为质量是产品或系统满足使用要求特性的总和。其内涵包括: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等五个内在质量,以及时间性、经济性两个外延质量。为达到质量内涵的各种要求,需要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操作技能,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技术活动,就是质量控制技术。

deacon-wong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8 章 SMT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章 SMT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1.质量与质量控制的内涵 现代质量观认为质量是产品或系统满足使用要求特性的总和。其内涵包括: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等五个内在质量,以及时间性、经济性两个外延质量。为达到质量内涵的各种要求,需要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操作技能,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技术活动,就是质量控制技术。 质量控制(QC:Quality Contr01)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已从统计质量控制(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01)和全面质量控制(TQC:Total Quality Contr0l)发展到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质量功能配置(QFD)新阶段。不过,TQC和SQC还是质量控制采用的最普遍的两种方式。

  2. 全面质量控制是一种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对包括市场调查、设计研制、采购、生产工艺准备、制造、检测、包装储运、销售支付、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维修等质量循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的技术。它将质量控制工作延伸到制造过程结束后的外部时间空间,即包含线内控制又包含线外控制。其特点是体现出以“事先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观。

  3. 统计质量控制有三种基本方法: (1)用正交设计与参数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的线外质量控制; (2)控制图法,即记录质量参数的波动数据、设置控制界限,以发现并控制异常数据波动点; (3)抽样检查,即在不同时间段随机抽取一定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4. 2.质量保证体系 (1)体系结构的完善化。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应该完善,能覆盖质量保证标准要素的内容,机构合理,各要素有部门负责管理,例如:工艺、设备、检验(包括元器件、材料检验和产品质量检验)、外购、外协(设备、PCB等)、设计、包装等。 (2)体系运作的有效性。体系应能有效动作,并应制作相应的程序文件,经常进行评审以及时纠正问题,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 (3)体系文件应完整,质量记录齐全,能反映实际工作情况。 (4)体系内部质量信息应能及时传递,以增强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5. 生产管理 1.工序管理办法 (1)有一套正规的生产管理办法,如规定有首件检查、自检、互检及检验员巡检的制度,工序检验不合格不能转到下道工序,SMT生产首件产品中现场工艺运行流程如图11-2所示。 (2)有明确的质量控制点 SMT生产中的质控点有:锡膏印刷、贴片、炉温调控。 对质控点的要求如下:现场有质控点标识;有规范的质控点文件;控制数据记录正确、及时、清楚;对控制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定期评估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缩写)循环和可追溯性。

  6. SMT生产首件产品中现场工艺运行流程

  7. 2.工艺文件 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人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可以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分清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工艺参数的重点监控。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工作的工人要通过培训考核,对这些工序的设备、工具、量具等均应特别重视。

  8. 4.产品批次管理 成批生产的产品有批号、批量等标识可以追溯(如通过计划文件、工序卡、随工单等)。 5.不合格品的控制 有一套合格品控制办法,根据不同情况由不同的人和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 通常组件板返修过程中,其厚/薄膜PCB返工不应超过两次再循环,SMA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循环。

  9. 6.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由于SMT设备大部分均为进口,价格昂贵,无论是操作还是用后维护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有一套设备管理办法,关键设备应由专职维护人员点检,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以贴片机为例,在实际操作中定人、定机,按日、月和班次采集原始数据,把贴片机每天、每班次的运行状态填入《贴片机运行状态一览表》,统计每天产量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并将每班次、每台设备贴装率绘制成《贴片机运行状态监控图》,对每台设备的状态实施跟踪与监控,当某班次某台设备贴装正确率低于99.95%时就视为异常,需要找出异常的原因,然后立即进行处理。同时在每月初,各维修工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在上月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总结、分析,并填写《一月设备运行状态总结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并及时加以维护和修理。

  10. 7.生产环境 生产现场有定置区域线,楼层(班组)有定置图,定置图绘制符合规范要求;定置合理,定置率高,标识应用正确;库房材料与在制品分类储存,所有物品堆放整齐、合理并定区、定架、定位,与位号、台账相符;凡停滞区内摆放的物品必须要有定置标识,不得混放。 在清洁文明方面应做到:料架、运输车架、周转箱无积尘;管辖区的公共走道通畅无杂物,楼梯、地面光洁无垃圾,门窗清洁无尘;文明作业,无野蛮、无序操作行为;实行“日小扫”、“周大扫”制度。 对现场管理有制度、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立体包干区(包括线体四部位、设备、地面)整洁无尘,无多余物品;能做到“一日一查”、“日查日清”。

  11. 生产线的辅助环境 (1)动力因素。SMT设备所需动力通常为二部分: 电能与压缩空气。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且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①压缩空气。SMT生产线上, 设备的动力是压缩空气, 一台设备上少则几个气缸、电磁阀 , 多则二十几个气缸与电磁阀,压缩空气应用统一配备的气源管网引入生产线相应设备,空压机离厂房要有一定距离;气压通常为0.5~0.6Mpa,由墙外引入时应考虑到管路损耗量;压缩空气应除油、除水、除尘,含油量低于0.5×10-6。 ②采用三相五线制交流工频供电。所谓三相五线制交流工频供电是指除由电网接入U、V、W三相相线之外,电源的工作零线与保护地线要严格分开接入;在机器的变压器前要加装线路滤波器或交流稳压器, 电源电压不稳及电源净化不好, 机器会发生数据丢失及其它损坏。

  12. (2)SMT车间正常环境。SMT生产设备是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应放置于洁净厂房中(不低于《GB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的100000级)。 温度:20℃~26℃(具有锡膏、贴片胶专用存放冰箱时可放宽); 相对湿度:40%~70%; 噪声:≤70dB; 洁净度:粒径≤5.0 ≥0.5(μm),含尘浓度≤3.5×105 ≥2.5×104(粒/m2)。 对墙上窗户应加窗帘, 避免日光直接射到机器上, 因为SMT生产设备基本上都配置有光电传感器, 强烈的光线会使机器误动作。

  13. (3)SMT现场还应有防静电系统,系统及防静电地线应符合国家标准。(3)SMT现场还应有防静电系统,系统及防静电地线应符合国家标准。 (4)SMT机房要有严格的出入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严格的工艺纪律。如:凡非本岗位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在学习期间人员, 至少两人方可上机操作,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机;所有设备不得带故障运行, 发现故障及时停机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排除故障后方可开机;所有设备与另部件,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拆卸, 室内器材不得带出车间等。

  14. 本章结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