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后 ECFA 时代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几个问题

后 ECFA 时代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几个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 黄茂兴 2011 年 7 月 18 日 台北. 2010 年 6 月 29 日,两岸两会领导人正式签订 ECFA 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闽台经贸关系,实现闽台两地合作共赢,开拓两岸市场,强化其全球竞争优势,协同提升两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趋势。下面,我围绕后 ECFA 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供大家交流探讨:. 目 录. 一、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二、闽台在长期的经济合作中形成的竞合特征

dea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后 ECFA 时代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几个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后ECFA时代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几个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 黄茂兴 2011年7月18日 台北

  2.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正式签订ECFA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闽台经贸关系,实现闽台两地合作共赢,开拓两岸市场,强化其全球竞争优势,协同提升两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趋势。下面,我围绕后ECFA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供大家交流探讨:

  3. 目 录 一、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二、闽台在长期的经济合作中形成的竞合特征 三、后ECFA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4. 一、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 (1)GDP和人均GDP的比较

  5.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台湾两地年度GDP、人均GDP对比情况来看,1980年台湾GDP是福建的7.3倍,在20世纪80年代比值持续上升,一直到1991年达到峰值16.48倍,这时福建与台湾经济总量的差距最大,此后才开始逐渐缩小差距,2000年比值恢复到7以下,并且出现快速缩小的趋势,2010年台湾GDP只有福建的2倍。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台湾两地年度GDP、人均GDP对比情况来看,1980年台湾GDP是福建的7.3倍,在20世纪80年代比值持续上升,一直到1991年达到峰值16.48倍,这时福建与台湾经济总量的差距最大,此后才开始逐渐缩小差距,2000年比值恢复到7以下,并且出现快速缩小的趋势,2010年台湾GDP只有福建的2倍。

  6. 两地人均GDP的比值同样也经历了逐步提高又缩小的过程,1980年台湾人均GDP是福建的10.3倍,20世纪80年代末期比值快速增加,1991年最大为24.05倍,然后开始逐步下降,2000年以后下降速度逐步加快,2010年为3.3倍。从纵向比较来看,目前福建GDP总量相当于台湾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人均GDP略高于台湾1986年的水平,这两个指标福建落后台湾20年左右的时间。两地人均GDP的比值同样也经历了逐步提高又缩小的过程,1980年台湾人均GDP是福建的10.3倍,20世纪80年代末期比值快速增加,1991年最大为24.05倍,然后开始逐步下降,2000年以后下降速度逐步加快,2010年为3.3倍。从纵向比较来看,目前福建GDP总量相当于台湾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人均GDP略高于台湾1986年的水平,这两个指标福建落后台湾20年左右的时间。

  7. (2)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

  8. 从两地三次产业结构的对比情况来看,1980年福建第二产业比值与台湾比较接近,第一产业比值太高,高出台湾29.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台湾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2010年福建的第一产业比重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仍然高出台湾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51.3%,相对而言台湾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31.3%,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台湾27.9个百分点,说明福建经济主体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升级还有较大空间,与台湾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9. (3)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比较

  10. 从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对比情况看,台湾的投资1980年是福建的9.5倍,到2009年首次被福建超越,低于福建资产投资总额331.8亿美元。台湾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福建比值由1980年7.2倍下降到2009年的3.5倍,而出口的比值更是从49.5倍大幅度下降到4.4倍,三者的差距都有快速缩小的趋势。

  11. (4)财政金融的比较

  12. 从两地财政金融发展主要指标的对比情况来看,1980年台湾财政收入是福建的8.9倍,2010年减少为2.2倍,财政支出也由5.9倍下降到3.0倍。台湾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福建比值由1980年6倍下降到2010年的3.7倍,而贷款余额的比值则从6.5倍下降到3.2倍,福建财政金融实力与台湾的差距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从两地财政金融发展主要指标的对比情况来看,1980年台湾财政收入是福建的8.9倍,2010年减少为2.2倍,财政支出也由5.9倍下降到3.0倍。台湾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福建比值由1980年6倍下降到2010年的3.7倍,而贷款余额的比值则从6.5倍下降到3.2倍,福建财政金融实力与台湾的差距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

  13. 通过上述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两地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台湾经济发展早,起点高,在主要的经济指标方面都超过福建,各个指标的差距都比较明显,单从数字对比来看,福建的很多指标相当于台湾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年的水平,因此从各个指标数值的综合情况来看,福建落后台湾20年左右。福建的优势是发展快,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结合多年的快速发展,各个指标与台湾的差距都呈现快速缩小的趋势,人均GDP等指标的差距缩小比较明显,特别是投资于2009年首次超过了台湾。通过上述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两地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台湾经济发展早,起点高,在主要的经济指标方面都超过福建,各个指标的差距都比较明显,单从数字对比来看,福建的很多指标相当于台湾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年的水平,因此从各个指标数值的综合情况来看,福建落后台湾20年左右。福建的优势是发展快,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结合多年的快速发展,各个指标与台湾的差距都呈现快速缩小的趋势,人均GDP等指标的差距缩小比较明显,特别是投资于2009年首次超过了台湾。

  14. 二、闽台在长期的经济合作中形成的竞合特征 • 长期以来,闽台两地通过日益加深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持续加强的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极大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两地的经济实力。回顾总结闽台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可以发现闽台两地经济合作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力:

  15. 1、互惠双赢成为合作的根本动力 • 从福建来看,台商投资弥补了福建工业化过程中所急需的资金缺口,加快了福建资本的原始积累。与此同时,台湾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的输入,推动了福建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有重要的影响,也加快从传统农业阶段经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转变。从台湾来看,台湾是开放型经济体,但内销市场狭小,经济增长主要靠对外贸易、投资及消费来拉动。近年来,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对台湾外部需求的回升起到了重要推动力的作用。

  16. 2、政策推动是合作的直接推动力 • 从20世纪50年代的军事对峙、政治对抗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恢复交往、关系改善,再到2005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正式会谈、达成共识,以及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日趋活跃,特别是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的全面启动。这一系列政策,为闽台经贸的进一步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海峡两岸关系正朝着一个积极、乐观的良好方向发展,而在这其中,两岸关系政策发挥着直接推动力的作用,是推动闽台各项事业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的主要力量。

  17. 3、经济互补是合作的驱动力 • 经济互补是闽台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根本驱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闽台两地经济实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外向型经济水平的差距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异性,是闽台两地经济“双赢”合作的基础与理性选择的依据。因此,正视闽台两地间的差距,寻求加强区域经济专门化分工与合作的路径则是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18. 4、区位优势是合作的牵引力 • 无论是从人缘、地缘、血缘等方面来讲,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其他任何一个区域都无可比拟的优势。闽台两地自然生态条件十分相近,宜于开展闽台农业合作。此外,深厚而密切的血缘、亲缘、地缘、商缘关系,对加强闽台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海峡西岸还是台湾人的主要祖籍地,在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占75%,客家话的占13%,两种语系的人口构成了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

  19. 由于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不少姓氏宗族也相同,从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海峡地域民俗文化。特别是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凸显福建对台合作的前沿优势地位。由于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不少姓氏宗族也相同,从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海峡地域民俗文化。特别是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凸显福建对台合作的前沿优势地位。 •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惠双赢依然是闽台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力,两地的经济合作仍然以经济互补为基础,以政策创新为驱动,以区位优势为依托,通过四力的综合作用,形成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

  20. 三、后ECFA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三、后ECFA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 1、自主创新与协作创新战略。闽台两地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加强两地在多渠道、社会化、跨区域的高新技术投融资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领域的合作,全面协同提升闽台区域创新竞争力和产业技术竞争力。 • 2、产业调整与产业振兴战略。闽台两地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协调闽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效应,积极提升闽台产业结构竞争力。

  21. 3、对外投资与合作深化战略。创新闽台投资和合作方式,拓展闽台经济合作规模,强化闽台经济合作区功能,两岸有关部门应多方位支持闽台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以多种方式规避贸易风险,改善闽台经济发展环境,提升闽台统筹协调水平,增强外向型经济竞争力。3、对外投资与合作深化战略。创新闽台投资和合作方式,拓展闽台经济合作规模,强化闽台经济合作区功能,两岸有关部门应多方位支持闽台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以多种方式规避贸易风险,改善闽台经济发展环境,提升闽台统筹协调水平,增强外向型经济竞争力。 • 4、生态主导与低碳发展战略。积极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力打造低碳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挖掘农林资源,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提升闽台生态环境资源竞争力。

  22. 5、人才培育与柔性对接战略。积极拓展闽台人才交流合作领域,强化两岸青年交流,搭建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新平台,实现闽台人力资源的柔性对接,提升闽台知识经济竞争力。5、人才培育与柔性对接战略。积极拓展闽台人才交流合作领域,强化两岸青年交流,搭建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新平台,实现闽台人力资源的柔性对接,提升闽台知识经济竞争力。 • 6、重点推进与全面提升战略。紧抓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加快开放开发平潭岛为契机,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注重发挥引导和示范效应,全面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

  23.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