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以色列传奇 ( 上 )

以色列传奇 ( 上 ). 一个曾辉煌的国度 消失二千年后 再度重现世界舞台. E-mail: adamy_chen620@yahoo.com.tw 陈美月 摄影 / 制作. 英国在 1956 年送给以色列这座金灯台 , 是犹太人的象征 , 灯台上铸有 29 幅浮雕 , 记载旧约圣经创世纪至 1947 年 11 月 29 日 , 联合国通过 181 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的犹太人历史 .( 犹太人口占以色列 81.6%). 戴维之星. 耶路撒冷新城中央政府区的圣烛与戴维之星雕像. 正三角形是希伯来文的 D, 代表戴维王 , 反三角形代表戴维子孙.

ela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以色列传奇 ( 上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色列传奇(上) 一个曾辉煌的国度 消失二千年后 再度重现世界舞台 E-mail: adamy_chen620@yahoo.com.tw 陈美月 摄影/制作

  2. 英国在1956年送给以色列这座金灯台,是犹太人的象征,灯台上铸有29幅浮雕,记载旧约圣经创世纪至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的犹太人历史.(犹太人口占以色列81.6%).英国在1956年送给以色列这座金灯台,是犹太人的象征,灯台上铸有29幅浮雕,记载旧约圣经创世纪至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的犹太人历史.(犹太人口占以色列81.6%).

  3. 戴维之星 耶路撒冷新城中央政府区的圣烛与戴维之星雕像. 正三角形是希伯来文的D,代表戴维王,反三角形代表戴维子孙. 以色列第一个国王扫罗,最欣赏戴维王的琴瑟歌舞与丝竹乐器,竖琴是戴维王的圣物标志.犹太圣人戴维王(King David)是一位明智缜密,卓越超群的君王,他在公元前1000年为争夺南边土地,打败哥利亚巨人.

  4. 相片来自网络 根据《旧约圣经》民13:33上记载,哥利亚巨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约三公尺),是犹太人的宿敌,如今考古学家在迦南地,挖掘到这个巨人骸骨,称为亚纳族巨人(Anakim) ,真难以想象,当初戴维王能打败这巨人.

  5. 博物馆内的模型 汲淪溪谷 戴维( King David)登基作以色列国王之后 ,将占领的耶布斯村落(迦南人部落)建成一座戴维城,并定为首都,作为统一以色列12支部族的中心地区.「以色列 Israel 」意指预见并与神交战胜过的人.「Isra」:遇见并与之交战, 「El」:创造神(Elohim).雅各布因与神搏斗得名Israel以色列,他的后裔就叫「以色列人」.

  6. 大衛王衣冠塚 戴维王辞世后,衣冠冢寻址于锡安山上一间小教堂里,紫色绒布覆盖着物体,犹如半架盖着罩子的钢琴.公元前970年由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所罗门王为完成父亲为上帝建造第一圣殿遗志,在公元前960年建成,圣殿落成当天,所罗门王将上帝给的摩西十诫石板装在约柜内(Ark of Covenant)(上帝与犹太人的圣约),供奉在圣殿的至圣所.所罗门王过世后,王国一分为二,雅各布十二族的十族在北部建立以色列国,建都于撒马利亚,另二族在南部建立犹大国,首都为耶路撒冷.

  7. 当时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 公元前722年,北边的以色列国被亚述王国击败,北方十族惨遭流徙至犹大国; 而南边的犹大国,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征服,尼布甲尼撒王(Nebuchadrezzar)将所罗门王圣殿摧毁, “雅各布的儿子们”(犹太人)被流放到巴比伦,供奉在圣殿至圣所的约柜,从此消失在历史中.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 释放犹太人,让他们成为波斯帝国的子民,并允许他们回到耶路撒冷重建第二圣殿,落成约在公元前516年.

  8. 馬沙達(Masada)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指派希律王统治犹太王国,希律王(King Herod)在《马太福音》中是位狡猾凶狠的君主,但他挑战超人类的想象力,融合创意与残酷,和谐与混乱,于哈希芒王朝时期在马沙达(Masada)这块高300公尺,南北长600公尺,东西宽约300公尺的平台上,建造一座气势慑人的雄伟宫殿,有圆形剧场、罗马浴池等等.

  9. 死海 北宮位置 结构坚固的北面宫殿三座露台,从悬崖面层层落下,俯视着死海.

  10. 罗马浴池建筑模型 燒柴火洞口 至今保存最好的马赛克地砖 三温暖蒸气浴池

  11. 公元60-77年,犹太人为反抗罗马统治发动起义,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被摧毁, 许多犹太人开始逃难,有一些犹太人逃到马沙达这块居高临下的平台上,在上面建房子盖教堂及储存粮食等等,与罗马士兵做长期抗战.

  12. 列入世界遗产的马沙达,最重要遗迹是蓄水设备,有十几个巨大的储水槽,可将雨水导入槽内,再用动物运到山上,供近千人饮用.列入世界遗产的马沙达,最重要遗迹是蓄水设备,有十几个巨大的储水槽,可将雨水导入槽内,再用动物运到山上,供近千人饮用. 水道

  13. 鸽子房~ 养鸽子是肉类及蛋白质主要来源

  14. 罗马士兵在马沙达山下四周扎五、六个营区, 蛇徑

  15. 犹太人用投石器抛掷石头击毙罗马士兵. 经过三年的对峙,罗马人在马沙达四周搭建的土堤,高到山顶上的犹太人也知道,马沙达即将被攻破,

  16. 犹太领袖立即在犹太会堂发表演讲,内容为马沙达将被攻破,届时会被抓去当奴隶,而他们选择自杀,也不愿成为罗马人的奴隶.犹太领袖立即在犹太会堂发表演讲,内容为马沙达将被攻破,届时会被抓去当奴隶,而他们选择自杀,也不愿成为罗马人的奴隶. 這十個人將自己的名字寫在陶片上. 在当晚,他们选派十个人,各自到不同家庭将所有犹太人都杀死,之后回到会堂,再由一个人杀其他九人后,最后一位再自杀;隔天罗马士兵攻进马沙达时,看到的却是一堆尸体,后来幸存的妇孺将此事说出来,马沙达殉道的人共有960人之多.

  17. 如今犹太人把马沙达(Masada)当作他们的圣地,因犹太人立国最需要的是不屈服的精神,而「马沙达永远不会再沦陷!(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 !)」则是犹太人的信条.所以以色列的学生、军人等,都会来此,从山脚下的「蛇径」攀登而上,感受他们前辈不屈的精神.马沙达可说是以色列的精神堡垒,甚至成为新兵宣誓的地方.

  18. 军人在以列色是崇高职业,满十八岁时都必须当义务兵,男生三年,女生二年,当完兵后才能读大学;而以色列正统的犹太人,不必当兵,他们要念《旧约圣经》及《传经TALMCD》,那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呢?是不能当兵的.军人在以列色是崇高职业,满十八岁时都必须当义务兵,男生三年,女生二年,当完兵后才能读大学;而以色列正统的犹太人,不必当兵,他们要念《旧约圣经》及《传经TALMCD》,那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呢?是不能当兵的.

  19. 博物館內的模型 聖殿山最浩大建築是四周羅馬圓形列柱迴廊 約櫃供奉處 西牆 希律王聖殿 猶太會廳 預言:猶太人的救世主彌賽亞降臨,從金門重返聖殿 希律王在公元前37年从哈希芒王朝中接手的耶路撒冷为了扩建及整修第二圣殿,请了一千名祭司协助, 城墙石灰岩基石,有些重达600吨,长12公尺,第二圣殿完成于公元前10年.

  20. 西牆 威爾遜拱門與橋樑 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攻占耶路撒冷,摧毁第二圣殿,并放逐犹太人, 从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绝迹.犹太人成为一个没有领土的民族.如今圣殿山的山脚下所遗留下希律王时代石造的西墙(哭墙) ,是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 上层是鄂图曼时期加建.

  21. 犹太精神保垒象征的哭墙(Wailing Wall),几世纪以来,被放逐的犹太人回到这里见墙思祖,追忆两千年来颠沛流离及被屠杀悲惨苦难的历史,发出所有呼喊、祈祷及哀泣,而大哭一场,哭墙之名由此而来.哭墙分为男女两区,男生区较大,进入哭墙时,必须戴犹太人的传统小圆帽(Yarmulke).

  22. 哭墙前犹太人披着白袍圣物虔诚默念祈祷文.墙缝塞满来自各地的祈求许愿小纸条,希望真主能听到。哭墙前犹太人披着白袍圣物虔诚默念祈祷文.墙缝塞满来自各地的祈求许愿小纸条,希望真主能听到。

  23. 她(他)们从小就诵念圣经,哭墙24小时开放,夜晚的哭墙,朝圣者仍络绎不绝,让人与真主零距离,无时差.她(他)们从小就诵念圣经,哭墙24小时开放,夜晚的哭墙,朝圣者仍络绎不绝,让人与真主零距离,无时差.

  24. 激进派东正教的保守犹太主义Haredi(Ultra-Orthodox Judaism)是「敬畏神」之意,严格遵守摩西五书(Torah)教义.一身打扮是黑裤子,白上衣加上一件黑大衣,多数人还戴上黑色高帽子或毛帽(Kippah),留着大胡子,耳边会留有卷卷的发鬓,传统的犹太男子要带小圆帽( kippa), 小帽有很多花色.

  25. 犹太已婚妇女, 头发不能外露,必须包头巾、戴帽或戴假发.根据犹太律法规定,母亲是犹太人生下的孩子就算犹太人.

  26. 犹太人从小就积极传成圣经与犹太文化,用陀拉(摩西五经)与「塔木德」留下所有拉比对圣经的解释与生活智能;不论环境多苦,一定给孩子受教育,这是「塔木德」中犹太人必须遵守的〝规条〞.犹太人从小就积极传成圣经与犹太文化,用陀拉(摩西五经)与「塔木德」留下所有拉比对圣经的解释与生活智能;不论环境多苦,一定给孩子受教育,这是「塔木德」中犹太人必须遵守的〝规条〞.

  27. 「父亲必需亲自教导孩子一项专业技能」是〝律法〞.犹太人坚强意志与卓绝毅力,造就犹太人在世界舞台发光发亮!(如爱因斯坦、季辛吉、史蒂芬史匹伯…)「父亲必需亲自教导孩子一项专业技能」是〝律法〞.犹太人坚强意志与卓绝毅力,造就犹太人在世界舞台发光发亮!(如爱因斯坦、季辛吉、史蒂芬史匹伯…)

  28. 猶太男子在13歲時,到哭牆前舉行成年禮(Bar Mitzvah),全家大小都會參與歡聚,他們都在此跟長者或拉比學習律法跟教規,每個人在手上綁經文盒,猶太教稱他為shel yed,意思是屬於手的祈禱.

  29. 還會在頭上配戴黑盒子,那是猶太聖物塔夫林(tefillin),是配在身上的經文盒,裡面裝有用希伯來文書寫的猶太聖經,通常配在頭上的叫shel rosh,即屬於頭的祈禱.配戴時先綁手上,後綁頭上 .

  30. 儀式中最主要是這個銀製經筒,裏面有猶太聖物和經文.儀式中最主要是這個銀製經筒,裏面有猶太聖物和經文.

  31. 打開銀製經筒,可看到好大一本經書封面.

  32. 裏面是希伯來文的聖經.

  33. 成年禮結束後,大家拍照留念 .(當父母的總希望,孩子你以後要比我更高更強)

  34. 兒子終於長大了, 大鬍子笑得好開心喔!

  35. 近午來到哭牆時,遇到一群猶太教徒青年在吃午餐(三明治), 猶太基金會會免費供應給家境較貧寒的年輕人餐點.

  36. 凱撒利亞 Caesarea 希律王積極的創造力,他在猶太地北海岸缺乏深水港的凱撒利亞,一處飽受強風吹擊的海邊,再現繁榮與勢力,於公元前22年建造一座港都送給凱撒大帝, 「利亞」謂「贈送」之意,此城當時是巴勒斯坦首府,亦是重要海港.也是當時以色列與羅馬間住來的最大港口.耶穌的門徒彼得,數度乘船前往羅馬傳教,也是從凱撒利亞為出發港.

  37. 凱撒利亞因沒有河川及湧泉, 只好遠從迦密山建造一條長達20公里水道橋, 運送淡水供城市所需.

  38. 生命的泉源,儲水池是皇宮最重要公共建設之一.生命的泉源,儲水池是皇宮最重要公共建設之一.

  39. 進入城堡內的門 城門入口無法直通城內,須轉個彎,是因不讓馬匹長驅直入,以抵擋敵人入侵.目前遺跡乃是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所修建 .

  40. 希律王在凱撒利亞150公頃土地上,花12年的時間蓋宮殿、神廟、劇院還有一座u型競技場等.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腓尼基人便以凱撒利亞作為落腳處.

  41. 希律大帝宏偉的海角宮殿

  42. 如今宮殿部份遺址已抵擋不了波濤洶湧的海浪而沈入海中 .

  43. 凱撒.奧古斯都每5年在競技場舉行慶典向希律王表達致敬.凱撒.奧古斯都每5年在競技場舉行慶典向希律王表達致敬. 觀眾席 競賽時動物出口處

  44. 房舍還保留各種動物造型的馬賽克地板

  45. 十字軍擴建區,遺留下的斷垣殘壁.

  46. 猶大於公元6年成為羅馬行省,首府凱撒利亞成為地方財政長官的駐地.這石刻拉丁文「比拉多的席位」(The Chair & Seat of Pontius Pilatus),意味著在第一世紀政治上,以色列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提多將軍被選為總督判耶穌有罪.

  47. 公元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曾這樣讚美凱撒利亞:「這裡的地勢根本就是與希律王作對,但希律卻和困難搏鬥,很幸運的,工程堅固顯示出,完全能夠經得起海洋的考驗,且建築之美閃耀生輝。」

  48. 約帕 Jaffa 約帕(Jaffa)為希臘文,希伯來文名稱為雅法 (Yafo),即「美麗可愛之城」的意思.希律王(King Herod)建於西元前18世紀 ,是世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聖城耶路撒冷的首要海港;舊約聖經裡提到,所羅門王聖殿所需大量的黎巴嫩雪松木,由此運上岸.

  49. 聖彼得教堂建於1654年,是著名地標,屬天主教堂,門徒彼得,當初就是在這個城市受到〝異象〞,才開始對外邦人傳福音.聖彼得教堂建於1654年,是著名地標,屬天主教堂,門徒彼得,當初就是在這個城市受到〝異象〞,才開始對外邦人傳福音.

  50. 教堂內景,聖彼得再次感受耶穌的神蹟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