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2

Chapter 11 Freshwater fish diseases and control 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与控制

Chapter 11 Freshwater fish diseases and control 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与控制. Cause of fish diseases 鱼类疾病的致病因素. Type of fish diseases 鱼类疾病类型. Common diseases of fish 常见的鱼病. Section 1 Cause of fish diseases 鱼类疾病的致病因素. 水产养殖生态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生命体系,这一体 系由水产动物、理化因子、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底泥等共同构成。.

elis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Chapter 11 Freshwater fish diseases and control 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与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1 Freshwater fish diseases and control 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与控制 • Cause of fish diseases 鱼类疾病的致病因素 • Type of fish diseases鱼类疾病类型 • Common diseases of fish 常见的鱼病

  2. Section 1 Cause of fish diseases 鱼类疾病的致病因素 水产养殖生态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生命体系,这一体 系由水产动物、理化因子、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底泥等共同构成。 (一)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1.水温 水温突然剧变 疾病与水温的关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病毒 性出血病—25 ℃

  3. (一)环境因素 2.水质 pH:7-8.5 ;低于4或高于10.6 溶解氧:<1 mg/L,浮头;过饱和,气泡病 有毒物质:氨气、硫化氢、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污水:强碱、强酸、重金属盐类等

  4. (二)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微生物 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2.寄生性的动物 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 3.其他有害动物 水鸟、水蛇、青蛙、水生昆虫等

  5. (三)人为因素 human factors 1.放养密度过大、放养比例不合理 2.养殖管理不当:变质饲料,人工投饵不均匀,施肥方法不当等。 3.人为的机械损伤,导致鱼类生病。运输或网捕

  6. (四)内在因素internal factor 鱼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种类、年龄、个体大小而不同 肠炎:草鱼易感、鲢鳙鱼不生;草鱼鱼种易生,而亲鱼少发生 打印病:鲢鳙鱼易生,草鱼不易感 白头白嘴病 :夏花草鱼易感,二龄以上不生 外因+内因 鱼病的发生

  7. Section 2 Type of fish diseases鱼类疾病的类型 (一) 病毒性疾病 (二) 细菌性疾病 (三) 真菌性疾病 (四) 寄生虫性疾病 (五) 非寄生性疾病

  8. Section 3 Common diseases of fish常见的鱼病 (一)鱼苗、鱼种期易患疾病 (二)成鱼期常见的疾病

  9. (一)鱼苗期易患疾病 跑马病 雨水过多,水质不肥, 缺乏适口饵料 池塘漏水 多见于青鱼、草鱼, 鲢、鳙较少见。

  10. 气泡病 气体过饱和 ——光合作用的氧、代谢废气

  11. 其他疾病 • 白头白嘴病 夏花鱼苗 • 小瓜虫病 • 车轮虫病 • 三代虫病 • 剑水蚤 • 水蜈蚣

  12. (二)成鱼期常见的疾病 1.病毒性疾病 2.细菌性疾病 3.真菌性疾病 4.寄生虫性疾病 5.非寄生性疾病

  13. 病毒性疾病 •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发病快,不易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14. 鱼类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三、虹彩病毒病 四、弹状病毒病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三)鲤春病毒血症

  15. 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 病原 • 症状和病理变化 • 流行情况 • 诊断方法 • 防治方法

  16. 一、草鱼出血病 1.病原 • 草鱼呼肠孤病毒,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 • 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 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具双层衣壳,无囊膜,属dsRNA病毒,直径70-80nm

  17. 一、草鱼出血病 2.症状 • 红肌肉型:较小鱼种(7-10cm) • 红鳍红鳃盖型:较大鱼种(>13cm) • 肠炎型:大小草鱼

  18. 红肌肉型

  19. 红鳍红鳃盖型

  20. 肠炎型

  21. 一、草鱼出血病 3. 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草鱼,体长2.5~15cm的鱼种 (2)流行季节:6~9月 (3)水温:20~33℃时发生 (4)流行地区广

  22. 一、草鱼出血病 4. 诊断方法 [初诊]病鱼的体色发黑,体表及内脏各器官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病鱼严重贫血,鳃常呈“白鳃”。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ELISA、PCR

  23. 一、草鱼出血病 5. 防治方法 预防: (1)彻底清塘; (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 (4)发病季节,每月用下列治疗药物预防一个疗程。

  24. 治疗: • (1)全池遍洒含氯消毒药,如二氧化氯0.02~~0.03ppm,或漂白粉精0.5~0.6ppm,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0.3~0.4浓度等。 • (2)内服药①每100千克鱼每天用0.5千克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都可以)再加0.5千克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②每100千克每天用40毫升4%碘液拌饲投喂,连喂4天。

  25. 病毒性疾病 1.病原 •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 • 双RNA病毒科 • 病毒为正20面体,无囊膜,直径55-75nm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26.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2.症状 • 食欲丧失,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 肛门多数拖着线状粪便,还可见到原地转圈游泳等异常的活动现象。 • 病理组织检查为胰腺广泛坏死。

  27.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3.流行情况 • 主要发病鱼类:鲑鳟鱼类(鱼苗-3月龄鱼) • IPNV宿主范围很广,如鲆、鲽、鳎、鳕 • 流行季节:春季,一般发病水温10~15℃ 宽体舌鳎 平头鲽

  28.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4.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初步诊断,取病鱼胰脏组织作切片、HE染色可诊断。免疫学、ELISA诊断。

  29. 预防 • 1.加强检疫工作,不将带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入或输出。 2.发现疫情首先要封锁、销毁病鱼。被污染鱼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千克的有效氯消毒;被污染的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pH为12.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10分钟。 3.已有眼点鱼卵用浓度为50毫克/千克的10%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如水的pH较高时,则需用浓度为60~100毫克/千克的10%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

  30. 治疗: • 1.疾病早期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剂(PVP-1)拌饵投喂,每天每千克鱼1.64~1.91克有效碘,连用15天,可降低死亡率。 2.大黄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以每万尾鱼0.25~0.5千克的剂量拌饵投喂,同时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病毒灵,对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有一定疗效。 3.水温在10℃以下可降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死亡率,因此,可将病鱼放在低温水中饲养,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31. 病毒性疾病 三、虹彩病毒病 淋巴囊肿病 1.病原: • 虹彩病毒科,淋巴囊肿病毒(LCD) • dsDNA病毒 • 呈正20面体,直径200~260nm

  32. 三、虹彩病毒病 2.症状:病鱼的皮肤上、鳍上和眼球等处出现许多小疱状肿胀物。肿胀物大的直径3cm的白色细胞团块,这些肿胀物有各个分散的,也有聚集成团或联成片的严重患者密布于全身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肿胀物为皮肤结缔组织被病毒感染后巨大化的产物。 真鲷淋巴囊肿病

  33. 患病症状: 牙 鲆

  34. 患病症状: 许氏平鲉 鲈鱼

  35. 三、虹彩病毒病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 • 已发生于100余种海淡水鱼类我国养殖的鲈鱼、真鲷、红斑笛鲷、石斑鱼、牙鲆、大菱鲆和东方纯等都曾发现过。此病在水温10—25摄氏度时为流行的高峰期,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 5.防治:无有效方法

  36. 病毒性疾病 四、弹状病毒病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三类传染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二类传染病 (三)鲤春病毒血症:二类传染病

  37. (一)传染性造血 器官坏死病 (IHN) 1、病原 传染性造血器官 坏死病毒(IHNV)

  38.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 2、症状及病理变化 • 狂游、打转等异常行为 • 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 肛门处常拖有1条粘液便 • 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

  39.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肛门处常拖有1条粘液便

  40.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腹部膨大,体壁充血、出血

  4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体色发黑,腹部膨大,眼球突出

  4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鱼苗卵囊肿大,体壁充血、出血

  43.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 3、流行情况 • 主要危害鲑鳟鱼类的鱼苗,以摄食4周龄的鱼种为主 • 水温8~15℃流行 4、诊断 • 外观症状、病理切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44. 诊断

  45. 病毒性疾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 1、病原:艾特韦病毒或称艾格特维德病毒

  46.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 2、症状 主要特征: 出血 • 急性型: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出血 • 慢性型:发生贫血 • 神经型:运动失常

  47.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 3、流行情况 • 该病主要感染淡水养殖的鲑科鱼类 • 主要危害鱼种及1龄以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5cm才发病。 • 该病流行始于冬末春初,在水温6~12℃时多发。

  48. (三)鲤春病毒血症 (SVC) 1、病原 • 鲤弹状病毒 • 亦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