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八讲 叔本华的哲学智慧

第八讲 叔本华的哲学智慧. 一、叔本华的生平. “ 我的父亲给我意志,我的母亲给我智慧 ”. 亚瑟 · 叔本华 1788 年 2 月 22 日出生在德国的但泽(今天波兰的格坦斯克) 父亲是成功商人,国王曾册封 “ 枢密顾问 ” (宫廷顾问)。向往自由、忧郁寡言、意志坚定。家族徽章 “ 无自由即无幸福 ” 。有家族精神病史。 母亲出身贫困的但泽市民家庭,性格开朗,崇尚享乐至上,喜欢交际,后成为浪漫主义小说家。 他的幼年和童年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度过的。 父亲的希望是让他成为商人。但他却喜欢哲学。. “ 你是难以忍受的负担 ”. 1805 年。叔本华 17 岁,父亲自杀。

eni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八讲 叔本华的哲学智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讲 叔本华的哲学智慧

  2. 一、叔本华的生平 “我的父亲给我意志,我的母亲给我智慧”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出生在德国的但泽(今天波兰的格坦斯克) 父亲是成功商人,国王曾册封“枢密顾问”(宫廷顾问)。向往自由、忧郁寡言、意志坚定。家族徽章“无自由即无幸福”。有家族精神病史。 母亲出身贫困的但泽市民家庭,性格开朗,崇尚享乐至上,喜欢交际,后成为浪漫主义小说家。 他的幼年和童年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度过的。 父亲的希望是让他成为商人。但他却喜欢哲学。

  3. “你是难以忍受的负担” 1805年。叔本华17岁,父亲自杀。 1806年,举家迁往德国文化中心魏玛。母亲举办文学沙龙。 1807年,叔本华离家进入哥达中学,之后进入格丁根大学医学系。第二年转入哲学系。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 1813年7月,写就《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11月回到魏玛家中,与歌德相识。 1814年,26岁,与母亲决裂,离开魏玛,有生之年再没相见。在来往信件中可见母子关系之恶劣。

  4. “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 1819年,30岁,出版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共印500册,一年半间只卖出140本,十年后做废纸出售。 “一头蠢驴去照镜子,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到天使” “当大脑和书碰撞发出空洞的响声时,不能总是归咎于书吧” “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 1820年在柏林大学讲课,在和黑格尔的较量中失败。 讲座的名字是《论整个哲学,或者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他的教室里从未超过三个人。 以广告回击批评者贝内克

  5. “坚守哲学、赢得认可” 1821年与演员罗琳娜梅顿恋爱,与女邻居打官司,去意大利旅游,1825年重返柏林,遭受新的失败。耳聋。母亲剥夺他财产继承权。1831年因霍乱离开柏林。 1833年来到法兰克福,直到1860年去世。 27年中,他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哲学。他模仿偶像康德,也过着极有规律的生活。写出了《自然界中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无人问津。 1851年,他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附加和补充》来解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思想。这一次他终于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一时间名噪欧洲,洛阳纸贵,到处都是他的画像、雕塑、作品集。伯恩大学专门开设《叔本华哲学》的课程。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1859年,获得柏林皇家学院院士,但是他拒绝了。因为无人分享荣誉。 1860年9月,离开了让他厌恶的世界。

  6. 叔本华其人 枕头下的枪 禁止理发师刮脸 旅馆的一楼 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账本 花瓶上的假标签 骗人的小费 形影不离的“宇宙精神”

  7. 叔本华的临终遗嘱是: 希望爱好他的哲学的人能够不偏不倚的、独立自主的理解他的哲学。 我希望大家理解叔本华的哲学,而不要接受他的哲学。

  8. 现象界 本体界 表象世界 意志世界 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The World as WillandIdea 这个命题是叔本华哲学的中心命题 康德哲学是他思想的出发点

  9. 康德哲学 方向一 理性主义(逻辑主义) 方向二 非理性主义(唯意志主义) 谢林、费希特、黑格尔 叔本华、尼采 黑格尔用理性说明世界,叔本华用意志说明世界

  10. 叔本华认为: 1、世界分为表象世界和意志世界,意志世界可以认识。人的主观的认识形式与现象界的种种规律不适用于本体即意志只能靠非理性直观认识意志。 2、意志是世界的本体,意志客体化为表象,现象界的万事万物只是意志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志是盲目的、无理由无根据的,是一种盲目的冲动,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即生存意志,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生就是意志的表象。所以人生始终挣扎于欲求与痛苦中,幸福只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幸福根本是不可能的。 4、意志是理性的主人,理性服从于意志,理性是意志的工具。 5、取消意志,进入“自失”状态,或通过艺术审美来暂时摆脱痛苦。

  11. 叔本华哲学虽然与康德哲学的渊源很深,但是他的哲学却与德国古典哲学有很大的不同:叔本华哲学虽然与康德哲学的渊源很深,但是他的哲学却与德国古典哲学有很大的不同: • 他没有了古典哲学的艰深与晦涩,文字清晰、优美、流畅,却不肤浅; • 他突破了学院哲学的烦琐八股,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不与学院哲学为伍; • 更重要的是它将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与人生的意义问题直接挂钩,使得哲学从哲学家们的高头讲章中走下来,恢复了哲学的原始的活力;

  12. 第一哲学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篇说: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13. 表象 叔本华认为,就是我们的感性、知性、理性所觉察的一切,我们可以动用一切认识手段所认识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表象 。

  14.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所谓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指的是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方式。 叔本华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不是完全孤立地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之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和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而联系必然是有其充足理由的。充足理由律是支配现象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

  15. 人的表象能力 感性表象能力 思维表象能力 直观表象能力 独立表象能力 对应的表象: 物理世界的对象 抽象概念 数学 行为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类型,是因为我们人有不同的表象方式。

  16. “表象世界”——摩耶之幕 “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它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又不能说他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着的阳光一样,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象随手扔在地上的绳索一样,人们将它看成一条蛇。”

  17. 叔本华认为,康德之前数千年以来的哲学家都被这层摩耶之幕蒙蔽了。康德揭示出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自在之物”(物自体),这是康德的贡献。叔本华认为,康德之前数千年以来的哲学家都被这层摩耶之幕蒙蔽了。康德揭示出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自在之物”(物自体),这是康德的贡献。 但是,康德认为人们无法认识自在之物,没有桥梁让我们抵达彼岸,永远也不知道彼岸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只知道它存在着。这就将两个世界绝对的割裂开来,这是康德哲学的缺陷所在。 叔本华认为,在摩耶之幕(即表象世界)的背后,是意志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18. 第二哲学命题:意志世界——世界的本质和核心第二哲学命题:意志世界——世界的本质和核心 作为意志……它是一切表象、一切客体和现象,可见性,客体性之所出。它是个别(事物)的,同样也是整体(大全)的最内在的东西的内核。它显现于每一盲目起作用的自然力之中。它也显现于人类经过思考的行动之中。 ——(p164-165)

  19. 意志 首先,叔本华认为现象界虽是杂多的,但又是以主体作为支柱的,是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 主体本身是表象世界的一个个体,肉体是他的凭借。 就人本身来说,最根本的是情感和欲望,即意志。人的生命就是意志的表象。 ——这样“就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能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p151)

  20. “身体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可以说整个身体不是别的,而是客体化了的,即成为表象了的意志。”“身体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可以说整个身体不是别的,而是客体化了的,即成为表象了的意志。” “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体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体化了的性欲”。 意志是非精神的原始的生命力。 意志就是人的真正存在,是欲望、本能、倾向、意愿、冲动的叠加,是人的生存意志。 理性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是意志雇佣的向导,意志好像勇猛刚强的盲马,理性是他背负的亮眼睛的瘸子。理性的目的不是自身,而是欲求。

  21. 意志无所不在,它既是每一个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世界本质和核心。表象世界只是意志的客体化 生命意志即宇宙意志,理念是意志“恰当的客体化”,是真实的存在,根据意志在表象中的清晰程度理念分为不同等级,从无机物到植物、动物和人。人是最高理念,意志最清晰完整。 叔本华进而指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由意志和欲望控制的,那整个宇宙也是由意志控制的。

  22. 意志具有以下特点: (1)意志不服从因果律。 它不存在于时间空间和因果链条中,它是自因的,它自身就是自己存在的根据。因而意志是自由的。 (2)意志本身是不可见的。 可见的不是意志,而是现象,意志客体化为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同一个意志的不同的种,意志客体化为不同的等级,从无机物到植物、动物到人。 (3)意志是单一的、完整的、不可分的。 他说:“它呈现一株或千万株橡树,都是同样完整的、同样彻底的。” (4)意志是永恒的,因为不在时空中,没有生灭变化,只有现象才会有生有灭。

  23. 三、悲观主义人生观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24. 世界的主宰是意志。作为人来讲,生命是生存意志的影子,它不可能摆脱生存意志。而生存意志本身就是盲目的欲求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因为,欲求和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他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和有限的。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肯定是痛苦;如果欲望得到了满足,满足之后带来的是孤寂、空虚、厌倦,这同样还是痛苦。世界的主宰是意志。作为人来讲,生命是生存意志的影子,它不可能摆脱生存意志。而生存意志本身就是盲目的欲求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因为,欲求和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他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和有限的。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肯定是痛苦;如果欲望得到了满足,满足之后带来的是孤寂、空虚、厌倦,这同样还是痛苦。 意志越完善,痛苦也就越显著。植物是没有痛感的,最低等的动物痛感也很微弱,脊椎动物因为有了完整的神经系统,痛苦的感觉能力比较高。人是最痛苦的,是痛苦的顶峰。不仅如此,因为人还是有理性的,对于人来讲,智利越发达,理性越完备,痛苦也就越深重。 ——所以,天才是最痛苦的。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的来回摆动的“钟摆”。 “任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失的”

  25. 生命意志有多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是生存意志,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讲是“生存本能”,就是珍视生命,不惜一切手段使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即贪生怕死。 第二种表现就是对幸福、快乐的渴求,这也是不可遏止的、永不停息的一种生命意志。 在这种快乐中,首推对性享乐的欲求,叔本华认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定的表现,或者叫做“生殖意志”。性欲的满足等于延长了个人有限的生存时间,等于把生命肯定到死亡之后,肯定到无限期,结果新的生命又犹如一加上紧了发条的“人生之钟”,重又开始了痛苦的历程,如此循环不息,因此,性欲的满足犹如写给生命的一张“卖身契”。所以,自愿放弃性欲就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

  26. 脱离苦海之路 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痛苦的源泉。要消除痛苦,就要否定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那如何脱离苦海? 自杀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 抑制人的欲望,摆脱一切世俗的利益和要求,去除一切现实生活的目的和理想,抛弃一切科学的观念和理性、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从而进入“无我”的境界。 或者通过艺术,进入艺术直观中的“自失”境界。 或者到佛教当中寻求物我两忘的涅磐境界。 但是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必须使生命意志自我扬弃,达到无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