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 許振明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2008 年 10 月 29 日. 論文提綱.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CEPA 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兩岸金融合作 結論.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兩岸三地的經貿交流具有高度的依存性 2007 年全年兩岸貿易總額高達 1,023 億美元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比重目前為 21.9% ,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 兩岸經香港轉口貿易總額則從 1996 年的 113 億美元,成長至 2007 年的 241 億美元 (詳見圖一)

felet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 許振明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2008年10月29日

  2. 論文提綱 •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 兩岸金融合作 • 結論

  3.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 兩岸三地的經貿交流具有高度的依存性 • 2007年全年兩岸貿易總額高達1,023億美元 •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比重目前為21.9%,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 • 兩岸經香港轉口貿易總額則從1996年的113億美元,成長至2007年的241億美元(詳見圖一) • 2007年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占對外總投資的比重高達八成以上

  4.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圖一、兩岸經香港轉口貿易總額(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國際貿易局(http://cweb.trade.gov.tw/)。

  5. 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重要性 • 經濟整合的好處 • 促進區域間的經貿合作交流 • 消除區域間不穩定因素 • 增加與其他區域經貿板塊談判的籌碼

  6.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經營成本大幅提高 • 國際原物料及原油價格飆升 • 人民幣大幅升值 • 勞動合同法實施 • 環保意識抬頭

  7.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經營環境變得惡劣 • 2007年宏觀調控 • 2007年人民銀行陸續調高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 2008年大陸雪災造成大範圍的缺電、交通中斷、及生產停滯 • 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民傷亡及基礎設施的損毀 • 2008年9月國際間開始爆發的金融大海嘯亦持續衝擊大陸的經濟體質及金融經營環境

  8.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關廠、失業及可能衍生的社會問題 • 珠三角及長三角的港資、陸資和台資企業近期掀起一波關廠倒閉潮 • 香港上市小家電公司百靈達日前公告關閉深圳寶安西鄉工廠,解雇員工1,200人 • 大陸最大印染企業江龍控股、台資鍍面鋼廠科弘接連倒閉 • 企業倒閉關廠之後可能衍生的資方落跑,工人被欠薪、供應商追討不回貨款等社會問題

  9.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首要之務為拯救經濟,然後再談產業升級轉型(一) • 拯救經濟 • 人民銀行於2008年9月底分別調降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率 • 中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提出大規模的出口退稅措施 • 未來仍須陸續端出牛肉,例如加強對企業的融資、持續降低資金成本、緩徵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等

  10. 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 • 首要之務為拯救經濟,然後再談產業升級轉型(二) • 產業升級轉型 • 提高人力資源素質、重視教育訓練 • 兩岸合作融入技術人才的交流及人才的培訓 • 醫療設施、第三產業(服務業)人員的訓練 • 台灣目前已放寬早先有關企業投資大陸不得超過淨值40%的限制措施,目前資本淨值提高至60%,可使大型投資往大陸發展,讓台資企業的規模擴大外,還可進一步促進兩岸的產業合作,有助提升兩岸的產業升級

  11.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1.大陸與港澳簽署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於2004年初開始實施。由於CEPA給予港澳製產品零關稅進入大陸內地市場,服務行業(17個)可以優於入世承諾的准入條件,因此大大提高港澳製造產業及服務業之競爭力。

  12.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2.備受關注的條款規定包括:在分銷、銀行等行業的市場准入資產要求大幅降低;降低律師行駐華代表的居留時間要求;在廣告、管理諮詢、會展服務、建築及房地產、物流及相關服務行業,港澳公司均可以獨資形式進入大陸內地市場。

  13.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3.更重要者為金融及保險業之優惠條件,包括提前3年進入大陸內地市場及建立分支機構條件大大放鬆。

  14.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4.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和保險業是最強的服務業。CEPA實施後,香港對大陸內地金融服務的出口及進口均增加。雖然大陸內地對香港服務業貿易的赤字增加,不過大陸內地之服務業之出口增長率卻驚人成長。尤其是港澳在珠三角之地位扮演著促進經濟成長及帶動周邊地區經濟整合的功能。

  15.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5.經濟全球化及區域一體化之發展,使得港澳及境外資本流入廣東,造就廣東珠三角成為出口加工製造基地之產業一體化之區域經濟。而珠三角持續快速成長,反過來又促進及強化香港原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16.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6.CEPA所具有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性質,降低貿易與金融交易之成本,提昇大珠三角區域經濟之競爭力。同時,通過政策安排,消除區域經濟合作障礙及成本,擴大大陸內地改革開放和按時間表逐步落實加入WTO承諾。

  17. 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港澳與大陸簽署CEPA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之成功發展 7.CEPA為不同制度地區間的經濟互動和融合,提供了一個制度性平台。而隨著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以香港澳門及廣州為核心城市之大珠三角城市群,向外拓展珠三角城市群的輻射效應,讓”泛珠三角”地區( 9+2 ) 成為互補合作之經濟圈,以解決大珠三角之腹地問題。

  18.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 人流及物流(一) • 台商前往大陸投資已從早期的傳統產業,進展到目前的高科技產業為主。由於高科技產品具有體積小及單價高的特性,對產品時效性的要求愈來愈高,因此企業要做到零庫存及迅速供貨的保證,快捷的空運需求實為必要。而隨著兩岸週末客運包機直航及未來的貨物包機直航,人員與貨物直接的互通有無,將促進人流及物流的興盛。

  19.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 人流及物流(二) • 當前兩岸貨物包機直航仍須透過第三地轉運,而香港在此過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雖然兩岸貨運包機直航後可能部分抵銷香港作為轉運站的功能,但考量航班及航線的問題,即使未來兩岸貨運包機直航開通,香港的轉運角色亦不見得就此完全消失。 • 香港是亞太地區貨物出入的主要集散地,又擁有全球最忙碌的國際貨運機場及有效率的海關,配合在大陸建設倉儲設施的低廉成本,均有助香港成為運輸服務及物流的中心。

  20.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 金流及資訊流 • 當前兩岸的金流主要還是透過第三地區,特別是香港,兩岸貨幣金融的直接往來並未開通。 • 資訊流的部分,資訊的往來及電信相關產業的規範,由於香港為中國大陸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並未有主權之爭議,因此大陸與香港之間網路系統的互通,並未有太多的管制及設限。相較於中國大陸及台灣之間的關係,相關的管制措施便顯得過於嚴格,無法直接往來的結果,嚴重限制彼此資訊的互換。

  21. 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 • 產業的整合由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 • 當前中國大陸的經濟正蓬勃發展且市場體制亦陸續完善,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將從過往以台港自身優勢協助中國大陸轉型的垂直分工,轉變為彼此各自發揮相對優勢的水平分工。例如利用中國大陸的低廉人工與土地成本、嶄新的基礎建設與硬體設施、及龐大的內需市場作為製造業中心及產品銷售腹地,同時結合台灣的高科技資訊電子產業及重化工業,在大陸內地設立加工基地及開拓內地市場,再搭配香港的國際物流運輸及金融服務業進行金流及物流的整合。

  22. 兩岸金融合作 1.依據2006年4月15日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共同決議,為加強兩岸金融交流,應推動兩岸金融行業之相關組織就監管機制的建立展開研討。因此兩岸之銀行、證券、保險之同業公會、協會、基金會等應加速推動監管機制建立的研討活動,以達成共識。

  23. 兩岸金融合作 2.針對兩岸金融監理及貨幣清算制度之建立議題,台灣及大陸應推動兩岸簽訂類似CEPA之CECA。

  24. 兩岸金融合作 3.依據2007年4月9日國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共同建議,全面開展兩岸幼兒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因此,兩岸校際交流與合作,加大互派講學、合作研究、研修學習等專業交流,辦學與科研等合作應鼓勵支援。

  25. 兩岸金融合作 4. 2008年7月4日兩岸周末包機直航順利展開,使得台灣民眾及大陸人民互相往訪台海兩地十分便利。而民眾利用銀行進行人民幣與新台幣之直接兌換的便利性,更降低匯兌風險。兩岸民眾在享受貨幣兌換的便利及降低匯兌風險之際,兩岸之銀行可能正面臨持有對方貨幣過多的困擾。如何解決銀行持有過多對方之通貨,讓銀行資金成本降低,進而使得兩岸民眾兌換人民幣及新台幣之費用下降,乃是兩岸貨幣兌換首先面臨的問題。

  26. 兩岸金融合作 5.為了使企業與一般民眾得以更便利的通匯,若兩岸當局都開放商業銀行開辦人民幣及新台幣存款業務,則大眾都可以使用人民幣銀聯卡或新台幣信用卡直接刷卡消費。甚至兩岸居民就可以透過銀行之帳戶,直接轉帳匯款。匯款之便利性會隨著開放兩岸銀行從事人民幣及新台幣存款業務(即以人民幣及新台幣為標的之業務),使得兩岸銀行互利雙贏。

  27. 結論 • 全球化的潮流趨勢使得各地區的經貿關係更為緊密 • 1980 年代,中國大陸採取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快速崛起,由於擁有豐沛的勞動力及深具潛力的內需市場,外資持續大量流入,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亦讓國際社會無法忽視。而台灣與香港在此同時,產業結構與生產環境亦紛紛升級及轉型,因此兩岸三地之間未來的經濟整合走向,頗值深入探討。

  28. 結論 • 產業價值鏈由「垂直分工」發展到「水平分工」 • 過去兩岸三地在市場腹地、資源、勞動力、技術與開發程度等方面,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故能發揮整合互補之分工效益。然而,隨著大陸技術研發水準的提昇,以及市場開放程度的加速,兩岸三地分工結構已產生質變,不僅已由產業價值鏈之「垂直分工」發展到「水平分工」,且合作交流項目亦由製造業為主轉而向服務業延伸。藉由兩岸三地之經濟整合,除可直接提供兩岸三地的就業機會、充裕產業資金、活絡金融市場外,還可擴大彼此之金融市場規模,加速兩岸三地的經濟發展。

  29. 結論 • 兩岸金融合作具有迫切性 • 隨著兩岸週末包機直航、開放陸客來台、大陸投資上限及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等限制的鬆綁,兩岸民眾對貨幣直接兌換之需求將大幅提高,且兩岸銀行貨幣兌換之業務亦會不斷增加,但是當前台灣與大陸之間並未建立貨幣清算機制,若再考量兩岸企業或民眾直接通匯之可能,相關的人民幣與新台幣兌換問題將油然而生。在思考如何促進兩岸三地經濟整合的同時,貨幣清算的問題刻不容緩。

  30. 結論 • 區域間之經濟整合是未來的趨勢 •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逐漸朝向區域間經濟整合,國與國間的藩籬愈來愈少,互動交流則愈來愈多。經濟整合除可促進區域間的經貿合作交流外,還可減緩區域間的衝突,同時亦可增加與其他區域經貿板塊談判的籌碼。在此潮流趨勢下,基於提升兩岸三地廣大民眾福祉的考量,實應加速經濟整合的步調,而此亦是兩岸三地歷史的宿命。

  31. 簡報完畢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