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长征路上的变迁 -- 红军长征过宣威

长征路上的变迁 -- 红军长征过宣威. 长征 和 宣威. 70年前,红军长征两度经过宣威。 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于 1935 年 4 月 26 日进驻宣威板桥, 4 月 29 日离开宣威转战会泽,红九军团长征过宣威,历时 5 天,途经现在的板桥、虹桥、宛水、落水、双龙、西宁、靖外、龙潭、得禄等乡 ( 镇、街道 ) , 红二、六军团 ( 后为二方面军 ) 于 1936 年 3 月 20 、 21 日分两路从贵州威宁出发抵达宣威现在的倘塘、龙潭两镇, 3 月 22 日向宣威县城挺进,当日抵达现来宾镇的徐屯、来宾、观云一带,备战进攻宣威县城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长征路上的变迁 -- 红军长征过宣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长征路上的变迁--红军长征过宣威

  2. 长征和宣威 • 70年前,红军长征两度经过宣威。 • 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于1935年4月26日进驻宣威板桥, • 4月29日离开宣威转战会泽,红九军团长征过宣威,历时5天,途经现在的板桥、虹桥、宛水、落水、双龙、西宁、靖外、龙潭、得禄等乡(镇、街道), • 红二、六军团(后为二方面军)于1936年3月20、21日分两路从贵州威宁出发抵达宣威现在的倘塘、龙潭两镇,3月22日向宣威县城挺进,当日抵达现来宾镇的徐屯、来宾、观云一带,备战进攻宣威县城 • 3月23日,红二、六军团遭遇了红军在云南境内最大的一次战斗——宣威来宾虎头山之战。是日夜,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红军主动撤出,分两路转移, • 25日抵达田坝镇、海岱镇休整。 • 28日,红二军团从田坝出发到达贵州盘县,六军团从海岱、羊场出发经富源,进入盘县亦资孔。红二、六军团过宣威,历时9天,途经现得禄、龙潭、倘塘、来宾、龙场、格宜、宝山、田坝、海岱、羊场等11个乡(镇)

  3. 1936年3月,由于长期作战,给养困难,红军部队十分疲劳,迫切需要有固定的根据地进行休整补充。红二、六军团首长认为:云贵边界山峦起伏便于回旋,地方军阀明争暗斗貌合神离,且两省交界地区防守薄弱,极有利于红军活动。宣威作为云南的门户和滇东北的大县,各区乡都存有积谷。占领宣威,便于红军作短期休整补充。当时,滇军主力为堵截红军,已远离宣威,城内只有两个保安团和两个独立营,追兵只有被红军拖得疲惫不堪、大幅减员的郭汝栋纵队。因此,军团首长决定以小部兵力伏击郭汝栋部,用大部兵力诱使宣威城中之敌出城就歼,进而占领宣威城。1936年3月,由于长期作战,给养困难,红军部队十分疲劳,迫切需要有固定的根据地进行休整补充。红二、六军团首长认为:云贵边界山峦起伏便于回旋,地方军阀明争暗斗貌合神离,且两省交界地区防守薄弱,极有利于红军活动。宣威作为云南的门户和滇东北的大县,各区乡都存有积谷。占领宣威,便于红军作短期休整补充。当时,滇军主力为堵截红军,已远离宣威,城内只有两个保安团和两个独立营,追兵只有被红军拖得疲惫不堪、大幅减员的郭汝栋纵队。因此,军团首长决定以小部兵力伏击郭汝栋部,用大部兵力诱使宣威城中之敌出城就歼,进而占领宣威城。

  4. 3月22日,红军分两路行进,汇集于来宾铺(今来宾镇境内)一带,总指挥部当晚即派出一侦察队深入距城仅5里的稻田冲山头严密监视敌人。23日拂晓前,赶来增援的滇军刘正富率部出城,妄图一口吃掉红军。滇军占领了虎头山、紫微山、老营头等高地。虎头山位于来宾铺和宣威城之间,最高海拔2010米,与紫微山相连。占领虎头山,进可攻,退可守。3月22日,红军分两路行进,汇集于来宾铺(今来宾镇境内)一带,总指挥部当晚即派出一侦察队深入距城仅5里的稻田冲山头严密监视敌人。23日拂晓前,赶来增援的滇军刘正富率部出城,妄图一口吃掉红军。滇军占领了虎头山、紫微山、老营头等高地。虎头山位于来宾铺和宣威城之间,最高海拔2010米,与紫微山相连。占领虎头山,进可攻,退可守。

  5. 虎头山之战 • 9时许,刘正富令其嫡系一团冲下虎头山,向红十七军驻守的高家村一带发起攻击。刚到达村边就遭到红军指战员的迎头痛击,仓皇溃退中又被红军侧翼部队一阵猛打,狼狈逃回虎头山。红军指战员决定趁胜追击。10时左右,红六军团集中力量向虎头山发起攻击。红二军团四师和五师十三团则向紫微山发起攻击。面对红军的强大攻势,刘正富部依托有利地形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见主攻部队受阻,红十六师及时调整兵力,由四十七团迂回向敌薄弱环节虎头山与紫微山阵地之间猛攻,直捣敌指挥所。突如其来的攻击,使刘正富仓皇丢弃指挥所向县城逃窜。在主战场激烈战斗的同时,陡山坡战场形式也极为紧张。郭汝栋纵队的两个先头营都被红军消灭。但郭人多势众,装备精良,战局始终被控制在老南山一带。 此时,敌军的增援部队已分别由孙渡、鲁道源带领进兵宣威和十里铺。下午,孙、鲁赶到虎头山和紫微山,敌军实力大增。面对形势的急剧变化,红军决心突破敌主阵地,再次集中兵力进攻。可敌军数量大,火力强,红军伤亡较大,战斗进入相持阶段。      傍晚,贺龙等军团首长分析战场形势后认为,歼灭已增援至3个旅且占据有利地形的敌军已不可能,加之接到总部关于“设法渡过金沙江”北上会合的电报指示,决定天黑后撤出战斗。红二军团向东南经龙场、格宜、宝山、田坝进入贵州,攻占盘县县城。红六军团向东南经东山、海岱、羊场,再经富源入盘县。虎头山一战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打击了滇军的嚣张气焰,使滇军从此不敢穷追。红军赢得了短期必要的休整时间,获得了军事行动的主动权。

  6. 昔日的战场一片葱茏。为了缅怀当年在虎头山牺牲的300余位红军战士,1979年5月1日,虎头山烈士陵园建成。陵园位于当年的战场虎头山顶,由牌门、屏风、红军墓、纪念塔以及纪念馆组成,占地3万平方米。墓室内56个骨灰盒内分别融汇有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钟子廷(他在参加革命早期曾担任过贺龙的警卫员)、十一团政委黄文榜,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委段兴寿、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十七师组织科长罗辉等300余名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指战员骨灰。昔日的战场一片葱茏。为了缅怀当年在虎头山牺牲的300余位红军战士,1979年5月1日,虎头山烈士陵园建成。陵园位于当年的战场虎头山顶,由牌门、屏风、红军墓、纪念塔以及纪念馆组成,占地3万平方米。墓室内56个骨灰盒内分别融汇有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钟子廷(他在参加革命早期曾担任过贺龙的警卫员)、十一团政委黄文榜,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委段兴寿、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十七师组织科长罗辉等300余名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指战员骨灰。

  7.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名垂千古。——虎头山烈士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名垂千古。——虎头山烈士墓

  8. 塔的正面,昔日的主战场,如今一片青翠,庄稼布满山峦。万绿丛中一片醒目的楼宇掩映其中,这就是宣威市的重点中学———长征中学。塔的正面,昔日的主战场,如今一片青翠,庄稼布满山峦。万绿丛中一片醒目的楼宇掩映其中,这就是宣威市的重点中学———长征中学。

  9. 红军在田坝休整了两天,两名在来宾铺战斗中身负重伤的红军指战员因医治无效牺牲于田坝湾子村,另外两名滞留龙德村的伤员亦被尾追的滇军杀害。当地群众满怀悲愤将4名烈士遗体就地掩埋。解放后,当地政府为4烈士立了碑。1979年,田坝煤矿党委重修烈士墓地,作为矿区革命传统教育重要内容之一。1984年10月1日,地方政府和田坝煤矿重新修建了纪念碑。 田坝红军烈士墓位于矿区中心的公园内,墓碑高5.5米,用黄色瓷砖镶大理石砌成,基座外方内空,内用骨灰盒安放4烈士的遗骸。墓后山顶建有一座红军纪念亭,经历年来的修整完善,已形成集碑、亭、甬道、水池、花池、草坪、林地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被人们誉为“花果山陵园”。每逢清明时节,前往祭奠的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络绎不绝。 转战田坝

  10. 驻军海岱,播撒革命火种 • 红二、六军团进入宣威海岱后,为安抚民众,宣传红军的革命主张,散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第一号)布告》。 • 《布告》首先陈述了中国的现状———几万万劳苦群众正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下。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苏维埃革命应运而生。红二、六军团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的领导下,将带领广大劳苦群众实现以下法令:

  11. “(一)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土地房产及一切财产,由工农群众分配,富农的土地亦没收,但富农能分得坏田,不没收富农的财产。地主兼营商业者,商业部分不没收。”该法令是土地革命实际应用措施的直接体现,与当时苏区正在进行的革命斗争遥相呼应“(一)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土地房产及一切财产,由工农群众分配,富农的土地亦没收,但富农能分得坏田,不没收富农的财产。地主兼营商业者,商业部分不没收。”该法令是土地革命实际应用措施的直接体现,与当时苏区正在进行的革命斗争遥相呼应 “(二)实行工人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实行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险,激进的改善工农生活,救济失业工人。”该法令率先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新兴革命思想,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五)取消一切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税费改革的重要意义已有体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八)男女婚姻完全自由,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的制度,禁止童养媳,发动广大妇女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该法令强调男女婚姻自由,提高妇女地位,对妇女重视可见一斑。

  12. 最开心更有成就感的要数打土豪 派发战利品。贵州茅台“义成老烧房”的主人,听说红军来了,早已逃之夭夭,“所有的财产,一律没收了。当然酒也没收了啊!”老烧房是一座阔绰的西式房子,里面摆着每只可装二十担水的大口缸,装满异香扑鼻的真正茅台酒。此外,封着口的酒缸,大约在一百缸以上;已经装好瓶子的,约有几千瓶,空瓶在后面院子内堆得像山一样。住在酒坊里的战士,拿起茶缸把酒当水喝,晕了睡,醒了再喝,甚至跑到大酒缸边蹲着看。第二天出发,还用衣服包着三瓶酒带走。连续数日,队伍都沉浸在茅台酒的醇酽中。到云南,半夜袭取宣威城,没收了一家大土豪的财物。“他家的火腿堆满了几房子,我们这些红军是吃不完的,就是顶有名的宣威罐头也没有拿得完(著名的宣威罐头是肉罐头、火腿罐头,),后来大批地分给群众,有许多贫农一个人分得了两三个火腿。宣威城及附近群众争火腿争得非常热闹。”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13. 田坝至盘县的桥上桥——四里座大桥

  14. 宛水

  15. 宣威欢迎你!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