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元宵夜未眠 ~

元宵夜未眠 ~. ~ 元宵節時況轉播 ~. ~ 元宵節的由來 ~. ~ 元宵節的夜晚 ~. 元宵節的由來. 回首頁.   有關元宵節的起源,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 農曆正月十五日 為. 「 上元 」,即 天官大帝的生日 ,而 農曆七月十五日 為「 中元 」即 地官大帝的生日 ,而 農曆十月十五日 為「 下元 」即 水官大帝的生日 ,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 小過年 之稱。.

fritz-hoo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元宵夜未眠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元宵夜未眠~ ~元宵節時況轉播~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夜晚~

  2. 元宵節的由來 回首頁   有關元宵節的起源,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 「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3. 元宵節的情景與活動 • 元宵節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吃湯圓了,圓圓軟軟的湯圓,希望家家都能團圓無缺。 • 夜晚,處處可見兒童手提燈籠外出嬉戲,各地的廟宇也會張燈結綵,高搭彩棚,展示各式飛禽走獸、花鳥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燈,並舉辦花燈競賽。而在中正紀念堂的舉辦「臺北燈會」,每年都有相當精彩的展示活動,吸引了不少賞燈的人潮。熱鬧有趣的燈謎晚會則為更豐富了元宵節的習俗。 •   此外,臺南鹽水的蜂炮、臺北平溪的放天燈等地方特殊風俗活動,亦為元宵節熱鬧的夜空添增燦爛色彩,故又有「南蜂炮、北天燈」之稱。

  4. 湯圓 回活動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元宵製作方式因地而異,但都以糯米粉為皮,餡的種類繁多,豆沙、芝麻、花生、鮮肉都囊括在內。一般而言,元宵用籮框滾動,湯圓則以手心搓揉,將之製成一顆顆圓滾滾的美味點心 。吃法可以帶湯吃,也可以炸著吃,風味各異。

  5. 花燈 回活動   元宵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各色花燈了,因此也叫做燈節,自古相傳放過年假的學童,正月十五日回到私塾上課,家長通常會準備一盞燈籠由學童帶到私塾,讓老師替他點燈謂之「開燈」,象徵了開啟智慧的明燈,習俗不斷流傳,終於演變成今日民俗活動的花燈藝術。   民間稱花燈為「鼓子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 型似鼓鑼。花燈種類很多,大致可分「形象燈」及「活動燈」兩類。形象燈是仿照事物形象所編製的燈,如飛禽走獸,魚龍花果;而「活動燈」則根據民間故事編製而成,如白蛇傳、牛郎織女的鵲橋會及三國演義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道統。

  6. 台北燈會 回活動   民國七十九年交通部觀光局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舉辦首次的元宵燈會,獲得民眾熱烈的響應後,自此便擴大於每年元宵節舉辦,並定名為「臺北燈會」。「臺北燈會」每年皆以值年之生肖為主題作整體規劃,再圍繞此主題作推展。開展第一天的「開燈儀式」是最精彩的時刻,在啟動的一剎那,以聲光音效作出各種變化來點亮主燈,每每引得眾人的喝采,而週圍五花八門的花燈亦令人流連忘返。   結合傳統藝術及現代科技的臺北燈會,發揚流傳數千年的民俗文化,已儼然成為臺灣開春的重要活動之一。

  7. 燈謎 回活動   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花燈上,讓人們一邊賞燈,一邊猜謎。由於燈謎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射中,因此有「燈虎」之別名。燈謎的謎面包羅萬象,不分古今中外,無論是詩詞文章,花鳥走獸,或是名稱物品,只要是眾所周知的事物,又能和謎底吻合都可以,但如何作得巧,作得有趣味,那又是一番學問了,故燈謎可說是智慧的結晶。 你也來猜一猜!^_^ 下午(猜一字)    早上(猜一字) 魚肚(猜一字)    九點(猜一字)

  8. 台南鹽水蜂炮 回活動   相傳清光緒初年,鹽水鎮因瘟疫肆虐二十餘年,人煙稀少、田園荒蕪,餘存的居民於關帝君祭日,央請關老爺出巡獲得應允,居民乃於元宵時節,以各式陣頭虔誠地恭請關公及眾神出巡繞境,沿途並大放煙火炮竹,助其聲威並驅逐邪疫,瘟疫竟因而絕跡。從此以後,當地人每年都要恭請關老爺出巡,並競放鞭炮。   鹽水蜂炮活動於入夜後展開,由一頂頂全副武裝的神轎與轎夫從武廟出發揭開序幕,一直到隔日清晨五、六點。這些蜂炮中以酬神的炮城最為壯觀,每當神轎來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點燃蜂炮頃刻萬發齊放,五彩火花絢麗奪目,是蜂炮夜中最刺激迷人的時刻。

  9. 台北平溪放天燈 回活動   臺北縣平溪,位處偏僻山區,開發甚遲交通不便,原為平埔族的勢力範圍。早期入山開拓的漢人,常遭殺害或土匪搶劫,由於通信不便, 人們遂以「放天燈」互報平安,後來逐漸演變成當地元宵夜特有的習俗。天燈亦稱「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作為軍事通信之用,另一種說法為其外型像孔明畫像的帽子而得名。   天燈以用棉紙或油皮紙糊成,支架則用竹篾組成,口圓袋方,大小各異。底底層支架中間,綁有一塊沾上煤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煤油方形天燈點燃,並把整座燈按於接近地面處,燃燒一陣子之後,熱空氣便能使整個天燈飛昇上空,燈上繪有各種圖案及書寫放天燈者的姓名,於是有「放得愈高,(事業)升得愈高」的說法。等到底部煤油燒完,孔明燈可能還會自動下降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