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第二章 信用 Credit

第二章 信用 Credit. 河北大学 金融系.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与现代经济. 学习目的和要求: 信用是一种经济活动。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合理运用信用的各种形式,正确掌握各种信用工具,有益于现代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 信用及其本质 ;了解各种 信用形式 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 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 ;掌握各种 信用工具 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及其信用与现代股份经济的关系。.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二章 信用 Credi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信用Credit 河北大学 金融系

  2.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第四节 信用与现代经济

  3. 学习目的和要求: • 信用是一种经济活动。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合理运用信用的各种形式,正确掌握各种信用工具,有益于现代经济的发展。 •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信用与现代股份经济的关系。

  4.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 信用的含义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 两个范畴信用之间的关系 信 信用的产生 用 信用的产生 高利贷信用 的 与发展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演 信用与货币 进 现代信用及 现代信用的分类 其作用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 信用制度的安排 现代信用体 信用机构 系的构成 社会征信系统

  5. 一、信用的定义 信用(credit):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原义包括信任、声誉、遵守诺言或实践成约.经济学中的信用专指借贷活动. ☆信用活动双方所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任为基础

  6. 信用(credit):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信用(credit):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原义包括信任、声誉、遵守诺言或实践成约.经济学中的信用专指借贷活动. ☆信用活动双方所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任为基础.

  7. 1. 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 如果讲的是经济范畴,与之相当的是“借贷”、是“债”,等等。

  8. 2.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3.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9. 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0. 二、信用的产生 •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 1.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 2.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11.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 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其所以出现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满足在不同所有者之间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剂的需要。 3. 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货币借贷。 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12. 三、信用形态的发展 •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用。 •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相对来讲货币经济不很发达,高利贷信用占据统治地位。 • 在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借贷资本信用占据统治地位。

  13. 1.高利贷信用 • ⑴ 高利贷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高利贷信用最初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这一时期的高利贷是以实物形式出现的。 • 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14. 高利贷(usurious loan):以谋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高利贷盛行于前资本主义时期. ☆高利贷的利率一般都高于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平均收益率,且无上限. ☆高利贷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

  15. ⑵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 高利贷的利息率很高的原因: • 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须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大。 • 本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信用反映了高利贷者无偿占有小生产者劳动的剥削关系,也反映了高利贷者和奴隶主、封建主共同瓜分农民和其他小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剥削关系。

  16. 畸高利率存在的条件 1. 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为挥霍,也不怕利率高); 2. 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 ——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奇货可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

  17. 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谴责贷者;救助借者;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借贷。

  18. 我国的民间借贷 1.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3. 应取的对策。

  19. ⑶ 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 高利贷信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利贷信用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 高利贷信用的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在封建社会瓦解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高利贷也具有双重作用 : • 高利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 高利贷又具有保守的反作用。

  20. 2.借贷资本信用 • 借贷资本: • 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 • 借贷资本是现代资本的运动形式,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信用形态。

  21. ⑴ 借贷资本的产生 • 借贷资本信用是资产阶级在反对高利贷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 通过制定法律,规定最高利率,限制高利贷 。 • 通过创办现代银行,集中大量的闲置资金,来为资本家提供所需的货币资本,从而,加速了适合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用制度——借贷资本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2. ⑵ 借贷资本的来源 • 固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暂时闲置资本。 • 流动资本循环过程中的暂时闲置。 • 以货币形式所形成的积累基金,在不足以作为资本来追加投资之前,在未支付股息和纳税之前也表现为闲置资金。 • 食利者阶层的货币资本,居民货币收入的消费剩余等等也构成借贷资本的重要来源。

  23. ⑶ 借贷资本的特点 • 借贷资本是商品资本,他和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 借贷资本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 借贷资本具有双重支付、双重归流的特征 G—G—W—G’一G’

  24. 实物借贷(physical credit):以实物为对象进行借贷的活动. ☆实物借贷的存在背景:商品货币关系不普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实物借贷的局限性: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偿还时有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并易产生矛盾.

  25. 货币借贷(monetary credit):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 ☆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货币借贷克服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使借贷更为便利和灵活. ☆货币借贷的出现使货币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并日益紧密融合为金融范畴.从此以后货币与信用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26.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即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按时还本付息使债权人受损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源于信用的特征. ★信用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信用风险,人们只能设法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却难以完全消除它. ★信用风险不仅造成债权人的损失,而且往往会引起连锁反映,中断信用链条,破坏债权债务关系,动摇公众信心,引发信用危机.

  27. 信用制度(credit system):是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 ★狭义信用制度是指国家管理信用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广义信用制度则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其流通方式、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28. 信用评估:是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程度的评价.信用评估:是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程度的评价. ★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的综合评价,评估结果通常用特定的等级符号来表示. ★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估的重点是对影响个人及其家庭的内在的和外在的主客观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则是从企业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等各方面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研究 .

  29. 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价值的单方面让渡.贷者在没有取得等值品的情况下就将出借品给了借者,双方构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非等价交换关系,所以信用伴生着风险.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由于在信用活动中贷者并没有放弃所有权,故必须偿还;贷者之所以愿意借出,是因为可以从中获益,借者之所以能够借入,是因为承诺了付息的责任,故付息成为信用活动的基本条件.

  30. (二)信用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从逻辑的分析阐释信用的产生.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从信用的发展看,有两个大的飞跃: ▲信用方式的进化:从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从单纯的消费领域→生产流通领域→宏观经济领域.

  31. (三)怎样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高利贷? ★把握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存在的客观基础. ★把握高利贷的主要特点:高利盘剥;与社会再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却不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把握高利贷历史作用的两重性. ★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32. (四)如何认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彼此联系,相互促进阶段: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相互融合阶段: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二者融为一体时 金融.

  33. (五)如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 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特点来分析; • 以负债经营为主,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 债权债务关系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信用货币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 • 从信用关系中的各部门来分析; • 从信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34. (六)信用在现代经济中有何作用? ★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的出现.

  35. (七)如何理解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现代信用体系由信用形式、信用机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征信系统等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 ▲信用机构又包括信用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管理机构. ▲社会征信系统又包括五个子系统: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查询系统以及失信公示系统.

  36.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信用形式: • 商业信用 • 银行信用 • 国家信用 • 消费信用 • 以上四种信用的国际形式——国际信用

  37. 一、商业信用 • 商业信用: • 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 由于这种延期支付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在商业买卖过程中发生的,所以称其为商业信用。 •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38. 商业信用的特点 •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提供的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而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金。 •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39.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 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 • 第二,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 第三,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40. 1. 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作为卖主的企业以赊销方式对作为买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 在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已经完结,就与通常的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41. 赊销(sale on account):商品买卖双方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方式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 ★赊销方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 ★赊销方式实际上是销货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向购货者提供了短期资金融通.

  42. ★背书(endorsement):商业票据经债权人在票据背面作转让签字后,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这种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背书”.★背书(endorsement):商业票据经债权人在票据背面作转让签字后,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这种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背书”. ▲背书人对票据负有连带责任. ★票据贴现: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经过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满足支付需求,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

  43. 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commercial bill):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44. 1. 本票与汇票——期限不超过1年。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票据的“无因性(抽象性……)”和“不可争辩性”。 3. 商业信用在中国。

  45. 需要理解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认识商业信用的特点与作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形式是赊销,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的特点: ▲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作用: ▲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 ▲加速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周转; ▲商业信用的作用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局限性的影响.

  46. 1997—2002年中国商业汇票发生额

  47. 二、银行信用 • 银行信用: • 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给的信用。 •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48. 银行信用的特点 •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这一特点使银行信用能较好地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 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49.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 银行信用有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表现在: • 越来越多的借贷资本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中; • 银行规模越来越大; • 贷款数额增大,贷款期限延长; •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 • 银行信用提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50.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互交织。 • 1.商业信用越来越依赖于银行信用。 • 2.银行信用也越来越以商业信用为基础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