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SARS 的中医、中西医 结合临床研究

SARS 的中医、中西医 结合临床研究.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 仝小林. SARS—21 世纪全球第一场瘟疫 1.2003 年 7 月 11 日 WHO : 全球 29 个国家: 8437 例 死亡: 813 例 中 国: 7754 例 死亡: 730 例 2. 目前尚无有效西药,中医药值得探索。 3.WHO 肯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SARS 的潜在优势。. SARS 的特殊性. 1 。是瘟疫而非普通的温热病 ---- 传染性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SARS 的中医、中西医 结合临床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ARS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 仝小林

  2. SARS—21世纪全球第一场瘟疫 1.2003年7月11日WHO: 全球29个国家:8437例 死亡:813例 中 国:7754例 死亡:730例 2.目前尚无有效西药,中医药值得探索。 3.WHO肯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 的潜在优势。

  3. SARS的特殊性 • 1。是瘟疫而非普通的温热病----传染性 • 2。与出血热、流脑、乙脑、腮脑等不同--------------------------------- 人传人 • 3。医护人员占很大比例

  4. SARS治疗的特殊性 • 难以一人一方,一天一剂 • 鱼龙混杂---真SARS与非SARS • 激素对证型的干扰 • 中医多数不在主战场或被编制到西医队伍

  5. SARS科研的特殊性 • 行政命令----难以随机入组 • 获取资料极其艰难----传真 • 病区里不可能时间过长 • 舌脉的干扰----手套和激素 • 以治疗为主-----西医对照组的中药使用 • 医生的队伍复杂 • 四班倒 • 我和我的战友们(248-----全世界的1/20、我的背景---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

  6. SARS的后效应---超过了科研成果的本身 • 振奋了中医 • 提高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 中央领导的重视 • 老百姓的认同

  7. 一个手机短信 • 医生在全世界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受到瞩目,因为他们在打着一场全世界都拥护的战争。

  8. 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 • 你也许来不及多想, • 你也许来不及告别爹娘, • 穿上圣洁的衣装, • 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 • 南丁格尔的誓言在耳边回响, • 白求恩的精神在胸中激荡 ! • 你从死神的手中夺取生命, • 你从战友的目光中获得力量。

  9. 平时的甜蜜微笑, • 战时的英姿飒爽; • 平时的温文尔雅, • 战时的气血儿郎! • 你用身躯筑成了保卫人民的铜墙铁壁, • 你用品格锻造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脊梁!

  10. 课题组承担的课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SARS的中医临床研究”。

  11. 致 谢 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 医管理局、院党委、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和亲切关怀! 感谢院科教部、信息中心、医务部、 病案室、检验科、放射科、各病区主任、 全体医护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的全力支 持! 感谢课题组顾问——著名专家晁恩祥 教授的指导!

  12. 课题研究内容 1 理论研究 2 临床疗效研究 3 相关临床表现研究

  13. 一 理论研究

  14. 思路:新的疾病要从实际出发。 临床资料采集方法:一线医生在病区诊 治病人、观察表、问卷、电话随 访。 内容:病名、首发症状、初起证候、主 症特征、病因病机、病程分期、 证候演变规律、治则治法、方药。

  15. 1 SARS的中医病名: 中医病名应当包括以下内涵:一是 病位,二是病性,三是属性。根据以上 原则,我们将SARS命名为“肺毒疫”。 具体内涵如下:病位在肺;病性为 毒(包括热毒、湿毒、血毒);属瘟疫 范畴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16. 2 SARS的首发症状: 根据我们对128例SARS患者的系统观 察,总结出SARS患者的首发症状:发热 87例(67.97%)、恶寒31例(24.22%)、 乏力30例(23.44%)、头身痛20例 (15.63%)、咳嗽15例(11.72%)、食 欲不振15例(11.72%)、身困11例 (8.59%)、腹泻8例(6025%)、咽痛5 例(3.91%)、胸闷2例(1.56%)、痰中 带血1例(0.78%)。

  17. SARS的首发症状(128例):

  18. 2 SARS的初起证候: 根据我们对128例SARS患者的系统观 察,发现了SARS患者的初起证候: 初起证候以太阳经证者最多为75例 (58.59%),其次为卫分证或卫气同病 者28例(21.88%),湿热郁阻表里同病 者21例(16.41%),余为少阳经证、太 阳少阳经并病者及其它4例(3.13%)。

  19. SARS的初起证候(128例):

  20. 3 SARS的主症特点: 发热:阶梯热双峰热或三峰热,热不为汗 衰,汗后热更进;热虽高但热感不 显;恶寒多始终伴随发热。 喘: 热退而喘憋突现。典型病例发热期与 喘咳期界线清楚,退热1-2日喘咳突 现,气促喘憋,或咳或不咳。有肺喘 与心喘之分。肺喘气促喘憋吸不进 气,自觉前胸后背憋闷,平卧减轻, 侧卧或坐位加重;心喘则表现为气上 不来,从咽至腹如压石头,动则气 喘,心累乏力。

  21. 咳:干咳较多,多与喘同时出现,也有发 病即咳者。重者咳剧、胸痛,不能入 睡,多因喘憋而咳,越咳越喘。 舌象:早期舌色红但苔不黄,苔白而腻, 甚或积粉,舌色之热象与苔不成例, 苔黄为热深的标志;舌暗者肺片显示 病变重,用激素后舌红齿痕更明显, 与激素为火毒之品加重热势及水钠潴 留有关。发病初期至中后期,苔黄腻 舌胖大有齿痕者居多,此为瘟疫特 点,非由外湿,实由疫邪入胃伤脾而 产生之内湿所为,故发病多有纳差, 脘痞甚或恶心呕吐、腹泻等。

  22. 4 SARS的病期: 根据我们对26例死亡病例的病情 演变的全过程分析,根据主要症状出 现和消失时间的计算,病期大致以 8 为期数,即发热期8天,喘咳期8天, 喘脱期8天。由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平均 为24.6天,小于50岁者平均为29.16天, 大于50岁者平均为21.78天。

  23. 根据我们对128例SARS患者的病情演 变的全过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4.1 发病伊始,以发热为主,寒热 相伴,出现发热的95%的分位数在发病的 第1-4天,50%的分位数在发病的第8天, 而平均热程(发热时间)是6.6±3.2天, 在此区间内发热症状出现几率最高,均 值达到94.4±22.8,形成发热期。

  24. 4.2 发热之后,咳喘症状明显出现,出 现咳嗽的95%的分位数在发病的第7-12天, 50%的分位数在发病的第3天和第17天,而平 均咳程(咳嗽时间)是12.3±6.2天,在此区 间内咳嗽出现的几率最高,其均值达57±8.1, 而喘憋多与咳嗽相继或相伴出现,出现喘憋 的95%的分位数在发病的第13-17天,50%的分 位数在发病的第7天和第23天,而平均喘程 (喘憋时间)是11.2±7.0天,在此区间内喘 憋出现的几率最高,均值达到55±7.5,咳嗽 与喘憋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相互 重叠,形成喘咳期。

  25. 4.3 若喘憋症状明显后延,而出现 心悸、汗出变化的95%的分位数在发病的 第18-23天和第9-20天,50%的分位数在 发病的第10天和第4天,部分病人随病情 的进一步恶化进入喘脱期。 4.4 第23天之后大部分病人进入恢 复期。

  26. SARS的证候演变规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肺毒疫(SARS)分为 五期:潜伏期、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恢 复期。发热期又可分为发热初期、壮热期、热 毒期;喘咳期分用激素和未用激素两种情况; 恢复期又可见五种证型。 轻症可由发热期径直入恢复期,重症则可 两期甚或三期重叠。病期长短主要取决于被感 染的毒力强弱,基础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年龄 等,基础病严重者,常不是死于SARS本身,而 是死于基础病加重。

  27. 5 各期主要症状分布:

  28. 6 主要症状随病程的发展变化:

  29. 7 各期症状趋势图:

  30. 8 舌象: 8.1 各期舌质:

  31. 8.2 各期舌苔:

  32. 二 临床疗效研究

  33. 1.单纯中医药治疗普通型SARS 1.1 方法: 运用十二个中医处方和相应静脉用中药 对中日友好医院SARS十二病区收治的11例 SARS病人进行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抗 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等西医常规用药;在没 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前,不使用抗生素。 通过退热时间、影像学改变时间、住院 时间、住院费用等来评价疗效。

  34.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 5月3日修改后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 床诊断标准(试行)》

  35. 1.3 结果: a退热时间:在2到7天之间; b胸片:9例肺部阴影基本吸收,平均吸收时 间:14.56±6.71天;好转2例; c平均住院时间:20.45±6.04天; d平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费:7024.41元; 人均药费:3874.83元; e转归:11例病人无一例转为重症,痊愈出院。

  36. 1.4 结论: 1)普通型SARS病人可以采取单纯中医药治疗。 2)中药在退热、恢复淋巴细胞、改善炎症吸收方 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3)在肝功、肾功、血常规等方面,中药未见明显 毒副作用。 4)中医药治疗可以避免因大量使用激素、抗病毒 药物等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 5)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 天数。

  37. 2.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 2.1方法: 选择2003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中日友好 医院和北京市酒仙桥医院住院治疗SARS病人。共 收集完整病例237例;其中西医治疗组115例,男 性62例,女性53例,采用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治 疗指导方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22例,男 性65例,女性5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治。两组比较,性别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X2检验,p>0.05)。

  38. 性别分布:中西医结合组122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7性别分布:中西医结合组122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7 例;西医治疗组115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3 例 。两组比较,性别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X2检验,p>0.05)。 年龄分布:中西医结合组最小年龄11岁,最大85岁,平均 9.84±13.11岁;西医治疗组最大年龄82岁,最小 15岁,平均36.19±13.29岁。两组比较,年龄分布 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 基础病变:中西医结合组有21人合并基础病变,西医治疗组有 23人合并基础病变,分别为高血压病、2型糖尿 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支 气管炎、青光眼、硬皮病等。

  39. 2.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3年5月3日修改后的《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40. 2.3 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组: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传染 性非典型肺炎治疗方案》用药。选用抗生 素、抗病毒药、免疫增强剂、糖皮质激素, 三联或四联治疗,并给予积极补液、对症处 理、吸氧或机械辅助通气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四期(发热期、 喘咳期、喘脱期和恢复期,)治疗,同时配 合西药及中成药进行治疗。

  41. 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方案》用药。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增强剂、糖皮质激素,三联或四联治疗,并给予积极补液、对症处理、吸氧或机械辅助通气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四期(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和恢复期)治疗,同时配合西药及中成药进行治疗。

  42. 发热期 初期(发热1-2天):邪在卫表,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化湿。口服SARS 1号(芦根方加减)方,同时用双黄连粉针剂、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点滴。 芦根30 金银花30 蝉蜕6 僵蝉6 杏仁10 生苡仁30 佩兰6

  43. 壮热期 壮热期(发热3-5天):邪热壅肺,治则:清热宣肺、解毒活血。口服SARS 2号(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同时用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炙麻黄10 生石膏30 杏仁10 金银花30 芦根30 黄芩10 桑白皮30 赤芍30

  44. 热毒期 热毒期(发热5天以上):气营两燔、毒瘀互结,治则:清气凉营、解毒活血。口服SARS 3号( 清瘟败毒饮加减)方, 同时用醒脑静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生石膏60 芦根60 黄芩15 生地30 水牛角60(先煎) 生大黄6 赤芍30 红花10

  45. 喘 咳 期 应用激素(阴虚火旺,血瘀水停):治则为滋阴降火,活血通络,解毒化湿,用SARS 4号方。 生地黄30 黄柏15 知母15 生甘草10 地龙10 赤芍30 泽兰30 太子参15

  46. 未用激素 • 未用激素(肺热壅盛、痰瘀互结):治则为泻肺平喘、通腑活血。口服SARS 5号方,同时用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 黄芩15 桑白皮30 全栝楼30 葶苈子15 • 杏仁15 地龙10 赤芍30 生大黄6

  47. 喘 脱 期 宗气外脱: 症候:呼吸频数,心率加快,汗多,神疲等,舌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则:益气固脱、活血化瘀。 方药:SARS 6号方(太子参、黄芪、山茱萸等),同时用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 太子参30 黄芪30 山芋肉15 麦冬30 地龙10 红花10

  48. 元气外脱 主症:呼吸浅促,心率加快,大汗出,四肢凉冷等,舌淡红或淡紫,脉疾数无力。 治则:温阳固脱、活血化瘀 方药:SARS 7号方(吉林人参、淡附片、黄芪等),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 吉林人参15 淡附片10 黄芪30 山芋肉30 桃仁10 红花10

  49. 恢 复 期 心脾两虚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口服SARS 8号方,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脉注射液静脉点滴。 心肾不交证:交通心肾、养血安神,口服SARS 9号方,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 肝经湿热证:清肝泄热、解毒化湿,口服 SARS 10号方,同时用苦黄注射液或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 火毒伤阴证: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口服 SARS 11号方。 肺络徵积证:益气润肺、化痰通络,口服 SARS 12号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