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当代影评大师 — — 戴锦华

当代影评大师 — — 戴锦华. 戴锦华:女, 1959 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 1978 年 10 月 —1982 年 7 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2 年 7 月 —1993 年 7 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 1992 年被聘任为副教授; 1993 年 7 月 — 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1997 年 10 月被评审聘任为教授, 2001 年 3 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于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方面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同类研究领域中的权威学者。. 专著与论集.

gerek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当代影评大师 — — 戴锦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当代影评大师— —戴锦华

  2. 戴锦华:女,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2年被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7月—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评审聘任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戴锦华:女,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2年被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7月—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评审聘任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简介

  3.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于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方面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同类研究领域中的权威学者。

  4. 专著与论集 1、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3、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5 4、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1995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7、戴锦华:拼图游戏[M].济南:泰山出版社,1999 8、戴锦华:斜塔了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9

  5. 9、戴锦华:镜城地形图——当代文化书写与研究[M].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公司,19999、戴锦华:镜城地形图——当代文化书写与研究[M].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公司,1999 10、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6 11、戴锦华:印痕[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2、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3、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戴锦华:沙漏之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15、戴锦华:性别中国[M].台湾:台湾麦田出版社,2006

  6. 论文 1、戴锦华: 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 [J].艺术评论.2007(12) 5-12 2、戴锦华:岁月留痕——西蒙娜·波伏瓦在中国 [J].书屋.2007(10) 36-41 3、戴锦华:帐篷剧:流动中的呼唤——戴锦华对樱井大造的访谈 [J].艺术评 论.2007(10) 5-9 4、戴锦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可能[J].时代建筑.2003(1) 71-72 5、戴锦华:九十年代之后中国学术文化的思想瓶颈[J].理论学刊.2009(6)110-111 6、戴锦华:断裂处的幻影和幽灵[J].中国图书评论.2009(1)54-57 7、戴锦华: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J].学术月刊.2006(11)113-121

  7. 其他发表文章 1、戴锦华:电影:雅努斯时代<三人谈>[J].电影艺术,1988(9) 2、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J].电影艺术,1989(4) 3、戴锦华:资产者的儿子:初读贝尔特鲁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9(1) 4、戴锦华: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J].北京文学,1989(7) 5、戴锦华:由社会象征到政治神话:崔嵬艺术世界一隅[J].电影艺术,1989(8) 6、戴锦华:历史与叙事:谢晋电影艺术管见[J].电影艺术,1990(2) 7、戴锦华: <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J].当代电影,1990(3) 8、戴锦华:断桥:子一代的艺术[J].电影艺术,1990(3、4) 9、戴锦华:用光作画:肖风摄影印象[J].电影艺术,1990(3) 10、戴锦华:新中国电影:第三世界批评的笔记[J].电影艺术,1991(1) 11、戴锦华:大众传播媒介:一个文化学的思考笔记[J].上海文论,1991(6) 12、戴锦华:对切镜头与电影叙事:电影叙事修辞笔记之一[J].电影创作,1991(5) 13、戴锦华:历史叙事与话语:十七年历史题材影片二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2(1) 14、戴锦华:历史之子:影坛第五代[J].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创刊号 15、戴锦华:镜城之中: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综述[J].上海文论,1992(4) 16、戴锦华:电影与叙事视点[J].新作家,1991(2) 17、戴锦华:逃脱中的落网:凌子风导演艺术笔记[J].电影艺术,1992(5) 18、戴锦华:此岸:90年代电影笔记之一[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2(2) 19、戴锦华:裂谷:90年代电影笔记之二[J].艺术广角,1992(6)

  8. 20、戴锦华: <人·鬼·情>:一个女人的困境[J].上海文学1990(4) 21、戴锦华: <心香>:舞台、传统与复归[J].当代电影,1991(1) 22、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新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3(6) 23、戴锦华: Invisible women(不可见的女性——新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电影)[J].美国杨美惠教授译,(美)Positions,1995年春季号。 24、戴锦华: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的个例病案[J].电影艺术,1993(1) 25、戴锦华: <关于杀人的短片>:人道主义的困境[J].当代电影,1993年(5) 26、戴锦华: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J].当代电影,1994(2) 27、戴锦华:电影本文的策略[J].电影艺术,1994(1) 28、戴锦华:追问自我:女导演黄蜀芹[J].电影艺术,1994(5) 29、戴锦华:镜与民族寓言:九十年代文化笔记之一[J].文化评论,1993 30、戴锦华:涉渡之筏:九十年代文学笔记之二[J].上海文化,1994(4) 31、戴锦华:梅雨时节:大陆电影1993[J].影响,1994(2) 32、戴锦华:黄土地上的文化苦旅[J].诚品阅读·人文特刊,(11) 33、戴锦华:碎裂与重建的镜城[J].先锋创刊号 34、戴锦华: <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J].东方,1994(1) 35、戴锦华:新十批判书[J].钟山,1993(6)、1994(1、2、3) 36、戴锦华:镜城一隅[J].钟山,1994(5) 37、戴锦华:“世纪”终结:重读张洁[J].文艺争鸣,1994(4)

  9. 38、戴锦华:文明的质询:重读铁凝[J].文学评论,1994(5)38、戴锦华:文明的质询:重读铁凝[J].文学评论,1994(5) 39、戴锦华:迷惘之旅:周晓文作品[J].当代电影,1994(5) 40、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J].钟山,1994(6) 41、戴锦华:救赎与消费: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二[J].钟山,1995(3) 42、戴锦华: Redemption and Consumption:Depicyion1990s[J].美国Ed Gunn译英文,Positions1997年春季号 43、戴锦华:池莉:烦恼人生的神圣[J].文学评论,1995(6) 44、戴锦华:徐坤:嬉戏诸神[J].山花,1996(1) 45、戴锦华:雾中风景:初读第六代[J].天涯,1996(1) 46、戴锦华:女性与个人化写作——与王干对话录[J].大家,1996(1) 47、戴锦华:女性的与个人的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6(4) 48、戴锦华:廊桥夕照[J].三联生活周刊,1996(2) 49、戴锦华:个人化写作与青春故事[J].电影艺术,1996(3) 50、戴锦华:都市里的童话[J].戏剧电影报,1996 51、戴锦华: 1995年中国电影备忘[J].中国文化蓝皮书,1996(1) 52、戴锦华:狂欢节的纸屑——试析1995年中国电影市场[J].天涯,1996(4) 53、戴锦华:生为女人[J].天涯,1996(4) 54、戴锦华:想象的怀旧[J]天涯,1997(1) 55、戴锦华: Imagenary Nostagia[J].张旭东译,(美)BoundaryII,1997秋季号 56、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J].文学评论,1996(5) 57、戴锦华:文化地形图及其它[J].读书,1997(2)

  10. 58、戴锦华:拼图游戏:花城1996[J].花城,1997(3) 59、戴锦华:智者戏谑:初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5) 60、戴锦华:镜象回廊与民族身份[J].广州文艺,1998(3) 61、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大众文化的政治学[J].天涯,1999(4) 62、戴锦华: Invisible Writing,张京媛译[J].(美)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999年春季号 63、戴锦华:狂言与搅局[J].今日先锋,1999(2) 64、戴锦华:全球景观与文化表象背后[J].(美)Positions,2001年春季卷 65、戴锦华:历史与现实的剖析[J].西方主义,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1 66、戴锦华: Gender and Class[J].(港)Asia Exchange,2002 67、戴锦华:庆典之畔[J].学术月刊,2006(10)

  11. 被引文献 序号/被引作者/被引文献名/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出处/被引次数 1、戴锦华/1995中国影坛备忘/中国文化蓝皮书/漓江出版社,1996/ 2 2、戴锦华 /“世纪”的终结/文艺争鸣,1994(4)/1 3、戴锦华 /<十诫:关于杀人的短片>:人道主义的困境/镜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1 4、戴锦华/Imagined Nostalgia Boundary 2 /1997 (3)/1 5、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当代电影 1994 (6)/1 6、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3)/1 7、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6)/1 8、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5)/1 9、戴锦华/断桥:子一代的艺术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1 10、戴锦华/断桥:子一代的艺术/电影艺术,1990(3)/1

  12. 被引文献 序号/被引作者/被引文献名/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出处/被引次数 11、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1 12、戴锦华/裂谷:90年代电影笔记/艺术广角,1992(6)/1 13、戴锦华/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6)/1 14、戴锦华/文化地形图及其他/读书,1997(2)/1 15、戴锦华/文化地形图及其它/读书,1997(2)/1 16、戴锦华/真淳者的质询——重读铁凝/文学评论,1994(5)/1 17、戴锦华/资产者的儿子——初读贝尔托卢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9(1)/1 18、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陈染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3 19、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2 20、戴锦华/《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当代电影,1990(3)/1

  13. 编著 1、戴锦华:《“90年代文学书系”·世纪之门——女性小说卷》[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戴锦华:《蒙面骑士》[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 社会评价及影响 她游弋书海,有着清醒的立场,做电影批评,被人们公认将批评表达得深入而优美,使影评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意实践;做文化研究,执着地透过世纪末的华丽,探究大众文化背后的隐形政治学,被人们誉为看到了“月亮的背面”;做女性主义研究,在电影与文学的“镜城”中解读着一个个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形象。 2005年,戴锦华教授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合作,讲解冯小刚电影,主题是“与我们一起探寻失去的冯小刚”、“冯小刚归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