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

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 徐 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科委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生殖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其它微生物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其检测与防治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与男性不育.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 究 背 景 1. 溶脲脲原体 (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 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2. 非淋菌性尿道炎 ( NGU ) : UU 为主要病因 国外 : NGU 发病率占性传播疾病首位

gotz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 徐 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科委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生殖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2.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其它微生物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其检测与防治 •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与男性不育

  3.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 基础与临床研究

  4. 研 究 背 景 1.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2.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UU为主要病因 • 国外: NGU发病率占性传播疾病首位 • 我国: NGU发病率迅猛上升 • 3. 生殖健康: • 不育症:占我国育龄夫妇的4% - 10%,感染是 主要病因。不育患者UU检出率明显升高 • 妇女妊娠、胎儿发育、新生儿健康与UU感染

  5. (二)我国流行概况 1. 病原微生物:溶脲脲原体 2. 传播方式: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 3. 分布: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6.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有关UU与生殖健康的关系报道 不一;UU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尚未阐明; UU对抗生素耐药性缺乏大样本调查 2. 国内:UU感染情况严重,并呈上升趋 势;UU耐药率上升;优生优育,提高 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 (四)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的关键问题 1. UU影响生殖健康的机理: • UU对人精子发生的影响 —— 畸精、少精、无精 • UU与人精子的共同抗原 —— 免疫不育 • UU对人精子的吸附 —— 对精子形态、功能的影响 2. 提高UU诊治水平: • 多种检测方法的建立 • 大样本耐药性的调查 • 生物型与致病性的研究

  8. 研究内容(一) UU感染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的 • 建立简便、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UU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建立简便、准确、快速的UU对抗生素敏感性 的检测方法:选择治疗UU感染的药物

  9. UU感染的检测方法 一、UU的分离 二、改良的UU检测双相一步法  传统的液-固二步法:5天  改良的双相一步法:3天,操作更简便

  10. 三、UU特异性抗体ELISA方法 四、UU生物型的蛋白组分分析法 五、UU对抗生素敏感性的 微量代谢抑制法(MIM)

  11. 研究内容(二) UU感染率、致病性及其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 UU在精液中的感染率及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 UU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 • UU生物型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 • UU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12. 研究内容(三) UU对精子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 • 用特异性免疫学方法,确证UU对精子的吸附 • 观察UU对精子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 阐明UU对精子受精影响的作用机理

  13. UU对精子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结 果 一、UU对精子的吸附 •扫描电镜:精子表面的颗粒 • 免疫金电镜:UU对精子头部、尾部的吸附 •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UU对精子中段的吸附

  14. 二、UU对精子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1. UU与精子形态 2. UU与精子运动 3. UU与精子顶体反应 4. UU与精子受精能力 三、UU感染与免疫学变化

  15. 研究内容(四)UU与人精子共同抗原的研究 目的 • UU与人精子存在共同抗原 • 解释UU感染者免疫不育 • 为研究免疫节育方法提供依据

  16. 研究内容(五)UU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 理想的实验工具 研究UU及其致病性 • 筛选抗UU药物: 疗程、疗效

  17. UU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结 果 • UU在SD雄性大鼠泌尿生殖系中的分布 • 膀胱结石、生精小管微结石 • 睾丸形态学变化: 1)睾丸重量减轻 2)玻璃样变,嗜酸性变,多核巨细胞形成 3)UU侵入生殖细胞 4)生精细胞凋亡 • 生育力下降,胚胎发育异常

  18. 其它微生物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其检测 • 沙眼衣原体 • 淋球菌 • 白念珠菌 • 加德纳菌

  19. 沙眼衣原体 • 吸附精子,降低精子活力 • 侵入精子,干扰精子发生 • 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 不 育

  20. 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 • 细胞培养(单层McCoy细胞): 可确诊;费时、费力 •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 • 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检测 • 酶联免疫反应 • DNA探针(原位杂交) • PCR

  21. 淋 球 菌 • 急性淋菌性尿道炎 • 慢性淋菌性尿道炎: —— 可合并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 • 不 育

  22. 淋球菌检测方法 • 涂片:多形核白细胞内找革兰阴性双球菌 • 淋球菌培养: • 免疫酶试验:检测抗原 • 氧化酶试验:阳性 • 核酸杂交 • PCR / LCR (链接酶链反应,特异性高)

  23. 白 念 珠 菌 • 使阴道pH升高,影响精子的存活及活力 • 前列腺炎

  24. 白念珠菌检测方法 • 直接法:折光性较强的卵圆形发芽孢子和分隔菌丝 • 革兰染色:成群革兰阳性的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 • 培养法:沙氏培养基 大量小而白的菌落 • 免疫学方法:用抗体凝集抗原

  25. 加 德 纳 菌 • 龟头炎、包皮炎 • 无症状菌精症 • 脓精症 • 生育力降低

  26. 加德纳菌检测方法 • 革兰染色:微小杆状或球杆状菌 • 胺试验:分泌物 + 一滴10% KOH “鱼腥”气味 • 氧化酶试验:阴性 • 分泌物 pH测定: pH > 4.5 • 荧光抗体技术 • PCR

  27. 与男性不育有关的泌尿生殖道微生物 • 结核杆菌 • 腮腺炎病毒 • 大肠杆菌 • 巨细胞病毒 • 变形杆菌 • 克雷伯杆菌 • 沙雷菌属、假单孢菌属 • ……

  28. 感染导致男性不育的机理 • 结核杆菌(生殖道结核梗阻 少精症、无精症) • 淋球菌(合并症:附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 •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 双侧睾丸炎20%) • 大肠杆菌(慢性前列腺炎、吸附精子 活力 ) • 沙眼衣原体(吸附、侵入精子,精子数 、活力 ) • 巨细胞病毒(精子数 ) • 变形杆菌 • 克雷伯杆菌 (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 • 沙雷菌属 • 假单孢菌属 精液不液化 精子活力 • 加德纳菌(脓性精液、尿道炎)

  29. 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防治 (一)传播途径: • 性行为(UU、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 • 间接接触传播(衣物、浴池、游泳池等) • 血液和血制品 • 人工授精( UU、沙眼衣原体等) • 医源性传播(体温表、医疗器械) • 母-婴垂直传播( UU、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

  30. (二)防治原则 • 避免不洁性生活 • 筛查血制品 • 筛查精液(人工授精) •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 孕妇的检查(宫颈拭子) • 治 疗 药物治疗

  31. 药物治疗 • 生殖道结核(结核杆菌): —— 抗结核药物 •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GU:(由UU/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 四环素类(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 —— 大环类酯(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细菌性前列腺、附睾炎、精囊炎:(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雷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所致) —— 磺胺类(SMZ+TMP) ——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磷霉素氨丁三醇 • 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或二羟基丙氧甲基鸟嘌呤(DHPG) • 淋球菌感染:喹诺酮类或青霉素 • 加德纳菌感染:甲硝唑(灭滴灵)、氯洁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32.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与男性不育 • 精液微生物组与男性不育 • 前列腺液微生物组与男性不育

  3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