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日本 vs. 台灣酪農產業

日本 vs. 台灣酪農產業. 台大生機系 方煒. 日本於 1997 年加入 WTO 後. 面臨進口乳製品的自由競爭 近年來壓力逐漸顯現 戶數減少 頭數減少 飼養規模緩慢擴大. 乳牛飼養頭數. 資料來源:日本農水省「畜產統計」. 生乳產量及用途. 乳牛頭數雖然減少 6.2% ,但因平均每頭產量增加,總產量僅減少 2.75% 。 北海道為主要牛乳產地,約佔全國產量的 45% 。 全國生產的牛乳 60% 用於製造飲用乳, 40% 用於製造乳製品。. 泌乳牛每頭每日平均產乳量. 因受氣候影響, 北海道產乳呈「夏高冬低」型, 其他府縣呈「夏低冬高」型,

gray-pe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日本 vs. 台灣酪農產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vs.台灣酪農產業 台大生機系 方煒

  2. 日本於1997年加入WTO後 • 面臨進口乳製品的自由競爭 • 近年來壓力逐漸顯現 • 戶數減少 • 頭數減少 • 飼養規模緩慢擴大

  3. 乳牛飼養頭數 資料來源:日本農水省「畜產統計」

  4. 生乳產量及用途 • 乳牛頭數雖然減少6.2%,但因平均每頭產量增加,總產量僅減少2.75%。 • 北海道為主要牛乳產地,約佔全國產量的45%。 • 全國生產的牛乳60%用於製造飲用乳,40%用於製造乳製品。

  5. 泌乳牛每頭每日平均產乳量 • 因受氣候影響, • 北海道產乳呈「夏高冬低」型, • 其他府縣呈「夏低冬高」型, • 平均泌乳量均在27kg至30kg之間 • 即一年約在8,500kg左右

  6. 2004年度乳牛群改良(DHI)計畫 • 41.1%的農家參加, • 53.2%的乳牛接受測乳 • 平均乳量為9,196kg • 牛乳的 • 無脂固形物8.75% • 乳脂率3.96% • 乳蛋白質3.24% • 平均每頭乳牛吃了3,315kg的精料。

  7. 生乳及鮮乳價格 • 生乳出售給牛乳工廠的價格 • 每公斤在81~83日圓 (23 ~23.5 台幣) • 市面上鮮乳每200cc的零售價格逐漸上漲 • 1999年的90日圓 (25.5 台幣) • 上昇至 • 2005年的102日圓(28.9 台幣)

  8. 1公升裝牛乳販售價格日圓/公斤 資料來源:依據日本經濟新聞社情報服務「NEEDS-SCAN」製表【註】1. 「加工乳」即台灣普通稱為「調味乳」。2. 「LL牛乳」係指超高溫(UHT)滅菌牛乳。

  9. 乳製品的生產 日本每年生產約820萬公噸生乳 480萬公噸(59%)用於生產飲用乳 330萬公噸(40%)用於製造奶粉,奶油,乾酪等。 單位:公噸 資料來源:日本農水省「牛乳乳製品統計」

  10. 每年需進口各種乳製品

  11. 日本養牛的情況-1 • 農戶年齡60歲以上養牛的比率, • 北海道為12.6%, • 其他府縣為31.7%, • 九州為24.8%, • 北海道較年輕,經營較有活力 • 其他府縣繼承人問題較嚴重。

  12. 日本養牛的情況-2 • 北海道的經營規模飼 • 養經產牛50~99頭的規模佔45%, • 100頭以上農戶佔12.3%, • 5年後目標各擴大為49.5%及23%。 • 其他府縣 • 30頭以下農戶佔57.2%,5年後減少為37.2%, • 但30~49頭規模戶將增至35%, • 50~99頭增至20.5%, • 100頭以上農戶會增至7.3%。 • 這顯示農戶擴大規模意願很強。

  13. 日本養牛的情況-3 • 公司化經營情形 • 北海道為5.8% • 其他府縣為6.3% • 預估5年後北海道將增至32.7% • 其他府縣增至19.7% • 由從前的家庭式經營,逐漸轉變為專業經營並隨規模擴大北海道已有10%農戶長期僱工,其他府縣也有7.3%長期僱工

  14. 日本養牛的情況-4 • 體細胞數30萬以上農戶 • 北海道佔18%, • 其他府縣佔44.6%, • 顯示北海道乳質較佳,其他府縣須加強乳房炎防治工作。 • 日本也有夏季牛乳需求較多的現象,北海道因地理位置關係,夏季生產後需經長途運輸,夏季乳運銷較受限制,其他府縣,特別是九州,因接近主要牛乳消費地大阪地區,有57.4%農戶夏季增產,而北海道僅有40.5%增產。

  15. 日本養牛的情況-5 • 夏季牛乳需求較多 • 日本也有此現象 • 北海道因地理位置關係,夏季生產後需經長途運輸,夏季乳運銷較受限制,僅有40.5%農戶夏季增產 • 其他府縣,特別是九州,因接近主要牛乳消費地大阪地區,有57.4%農戶夏季增產。

  16. 日本養牛的情況-6 • 委託包工情形,亦因規模擴大,在飼料作物種植,糞尿處理,小牛育成,牛隻管理,稅務記帳等逐漸增加。 • 北海道有 • 31.5%農戶委託生產飼料作物 • 20.0 %農戶委託處理糞尿 • 28.2%農戶委託育成小牛 • 73.1%農戶委託幫手每週或每月定期擠乳及管理牛隻 • 14.9%農戶委託記帳 • 日本酪農「幫手制度」在1970年開始實施。

  17. 日本養牛的情況-7 • 已有一部分農家(0.9~1.3%)實施一天3次擠乳 • 機械人擠乳,九州已有100部機械人實際使用 • TMR則隨開放式牛舍與擠乳舍的增加而逐漸提高, • 北海道有22.3%農戶實施, • 其他府縣15.7%, • 九州23%。 • 自動給飼器 • 北海道已有6.6%農戶使用, • 其他府縣有5.3%農戶使用,主要用以飼餵精料,最近隨TMR的發展,使用的人越來越多。 • 目前實施胚胎移殖農戶 • 北海道有5.9%, • 其他府縣有17.1%, • 九州高達24.1%。 • 現在8個月齡乳牛價格約12萬日元,雜交種26萬日元,日本黑牛50萬日元,因九州為黑牛主產地價格好,因之高價位的胚胎移殖盛行。

  18. 日本養牛的情況-8 • 飼料作物的種植 • 北海道種草面積 • 10公頃以下農戶僅佔3.3% • 10~50公頃者佔57.3%, • 50公頃以上者佔39.4%。 • 其他府縣種草面積 • 3公頃以下者佔55.3%, • 3~10公頃者佔33.9%, • 10~50公頃者佔10.8%, • 而50公頃以上者僅佔0.4%。 • 北海道牛乳生產成本較低原因為地廣人稀,有發展大面積草地之餘地,加上就地擠乳的經營模式,大幅度減低成本,但北海道迄今仍無法採用紐西蘭的完全放牧。其他府縣農戶多依賴購買粗料養牛,成本相對較高。

  19. 日本北海道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 • 因牛乳生產過多,對全部7,800戶酪農要求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減產3%的消息。 • 2005年北海道生產376萬公噸,減產3%即11.3萬公噸。這是十餘年來的第4次減產。 • 2006年3月北海道曾經因牛乳過剩,將無法銷售或加工的生乳900公噸丟棄。各乳業公司乳製品庫存均已達正常量的一倍,已無力收購加工。

  20. 日本近十年來 • 飲用乳及乳製品消費量 • 每年減少1~2%, • 2005年減少4%, • 主要原因為 • 消費者轉向所謂「健康食品」,如茶、果菜汁等, • 加上人口減少、兒童減少亦為原因之一。

  21. 84.3 % 2 % 2005年度日本乳牛生產情形 參加DHI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的乳牛平均產量已超過 9000 kg

  22. 不同規模下乳牛生產效力比較

  23. 日本酪農產業 • 鮮乳全年統一收購價格 • 收購乳量偶爾微調 (3%) • 三年訂ㄧ次契約 台灣酪農產業 • 鮮乳冬季夏季收購價格差異大 • 收購乳量受市場影響大 • 每年訂契約

  24. 日本酪農產業科技化程度高 • 因應狂牛症對策 • 使用耳標以利追溯與追蹤 • 小牛自動餵乳系統落實使用 • 項圈加掛RFID標籤,餵乳站安裝讀取器 • 自動記錄每頭乳牛每次的乳量 • 流量計搭配掛於腳上的RFID標籤

  25. 日本酪農產業環保程度高 • 所有廢棄物用來做沼氣發電 • 多餘電力回銷給民營化電廠 • 殘餘物做有機堆肥 • 幾乎不對外排放廢棄物

  26. 日本酪農產業動物福利較佳

  27. 日本酪農產業機械化程度較高

  28. 台灣乳業現況

  29. 近40年來的牛乳產量及產值

  30. 完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TMR) • 台灣的乳牛飼養以飼料費及勞力費為最大的支出, • 飼料費佔總生產成本的55%以上、 • 勞力費亦佔13%以上, • 採用TMR後, • 作業工時節省76.2%、 • 女牛受胎率增加31.2%、 • 餵飼的工作成本降低30.8%, • 夏季泌乳量增加17.6%、 • 冬季增加14.3%。 • TMR的引進,可說是使台灣乳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措施。

  31. 台灣的乳價採三段式計價 • 夏季(6 、7 、8 、9月) 22.73元/公斤 • 暖季(4 、5、10、11月)20.73元/公斤 • 冬季(12 、1 、2 、3月) 13.74元/公斤 • 夏、冬差價高達8.99元 • 近來暖季改採三加一制度

  32. 生乳品質 • 農委會自1999年起按體細胞數及生菌數量訂定分級標準,共分四級。 • A級: 體細胞數在30萬/ml (含)以下、生菌數在10萬以下 • B級:體細胞數在30~50萬/ml • C級:體細胞數50~80萬/ml • D級:體細胞數80~100萬/ml • 乳廠在收乳時,亦以體細胞數及生菌數決定計價標準,且有亦趨嚴格的趨勢。 • 一旦契約酪農生乳生菌數高於30萬或體細胞數超過100萬,每次每項每公斤乳廠可扣款5元,一年內該情況累計達3次,乳廠甚至可以取消與該酪農的契約。

  33. 原料生乳收購 • 要求 • 乳脂率必須高於2.8%、 • 比重需要1.0280以上外, • 沈澱物過高、酸度過高或過低、酒精或藥物試驗呈陽性反應、生乳顏色或氣味異常者,一律不收 • 若原料生乳已混入總乳中,則全部的生乳一律拒收,酪農除本身的損失外,亦需負起賠償其他農戶的損失。

  34. 乳品銷售型態 • 國內生乳大多數繳交乳品工廠加工成為液態鮮乳,少部分才由酪農自營牧場、學校或試驗單位自行處理。 • 台灣目前的乳製品大致可分為鮮乳、醱酵乳(優酪乳)、調味乳、乳粉、冰淇淋及其他乳製品等,其中又以鮮乳、醱酵乳及調味乳為主要的消費型態。

  35. 台灣製造、銷售乳品的工廠 • 2004年製造、銷售乳品的工廠有25家與661戶酪農訂有收乳契約,當時全省酪農戶只有669戶。 • 從收乳量來看,三大乳廠為味全、光泉及統一,有七成以上的酪農戶將生乳交由三大廠生產。

  36. 國人的國產鮮乳消費量 • 為16公斤 /人/年(不含進口乳品), • 愛爾蘭的169公斤/人/年 • 美國的98公斤/人/年 • 臨近的日本也是台灣的2倍(39公斤)以上。

  37. 台灣乳業產能統計表

  38. 飼養情況:分布、規模、數量(2005/6)

  39. 台灣乳業問題癥結

  40. 進口液態乳

  41. 液態乳進口情況

  42. 進口液態乳 • 雖逐年有增加趨勢,惟均維持於年度關稅配額數量1/3左右,旨在試探我國消費市場。 • 三年來已超過三億元。 • 故廠農應建立行銷策略,加強國產鮮乳廣告宣導促銷及市場消費調查,把握在地新鮮之優勢,開拓封閉市場通路,提供國人高品質、衛生安全、新鮮之國產鮮乳。

  43. 產銷調節 • 國內生乳產銷供需不平衡,生乳供應產期與消費市場需求恰好相反, • 加強酪農產銷班及酪農聯誼會之功能,建立廠農衛星牧場制度,輔導酪農提昇經營效率及以市場為導向之供銷調節,如調整冬夏期生乳比例,落實執行牛乳生產目標等。 • 成立牛乳產業互助費用(產業服務基金),經費之收取以自願性為原則,籌措產業資源,以業養業,建立產業處理剩餘乳機制,解決產業之問題,如冬期剩餘乳之處理,加工製成煉乳等。 • 推廣國產鮮乳微波溫熱飲用及美食料理融入家庭,拓展乳品多元化飲用方式,促進國產鮮乳消費量。

  44. 遭遇之困難:酪農、乳廠- 1 • 由於台灣生乳成本高、鮮乳售價也高,自然抵擋不過國外廉價乳製品的衝擊。 • 加上台灣冬夏乳牛產銷不平衡,造成冬季生乳不但價格比夏季低很多,還有剩餘乳的壓力。 • 從乳廠的行銷上,夏冬比為80:20可看出鮮乳淡旺季之差。

  45. 遭遇之困難:酪農、乳廠-2 • 現階段的乳廠面臨最大的困難在於銷售面,尤其是通路問題,鮮乳有效期限短,上架及物流等費用就佔產品售價的一半。近來,便利商店的林立及成為消費主流,通路商(銷售端)成為最強勢的一方,影響廠(製造端)、農(生產端)的自主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