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道山亭记 北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北宋 曾巩. 作者简介.  曾巩画像. 曾巩 (1019 ~ 1083 年 ) ,字子固 , 北宋散文家 , 学者 ,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 。曾巩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几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 先道而后文 的。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 , 就是记叙文中也常有议论。 《 宋史 · 曾巩传 》 评论曾巩的文章说: " 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 ". 写作背景.

hal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道山亭记 北宋 曾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山亭记 北宋 曾巩

  2. 作者简介  曾巩画像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北宋散文家,学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几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的。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就是记叙文中也常有议论。 《宋史·曾巩传》评论曾巩的文章说:"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3. 写作背景 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届满将调任广州,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 福州,古时山水险恶,交通不便,仕者多不愿前往。程师孟任职期间治郡很有业绩,百姓安居乐业。

  4. 曾巩与道山亭 宋熙宁十年(1077年)知福州。在福州任职一年零一个月,撰有诗文五十多篇。《道山亭记》记述乌石山风景,描写福州城貌,涉及风土民俗,是一篇传诵相当普遍的名作,道山亭亦借此名垂千古。 曾巩与道山亭

  5.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闽地的山水环境、人文氛围;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6.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代,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地区的国家之列,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接没有间断,累计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看看州、县(城)的四面也都是山。

  7. 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的粗绳,有的垂直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斜路像钩子一样弯出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

  8. 山路

  9. |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

  10. 水路

  11.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点差错,就会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长大生活在水上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的,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12. 1、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 答案:一、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 (1)先写山之险。作者把写山和写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2)再写水之险。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来再一次强调水之险。 二、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写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让水赋予了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

  13. 第一段内容 闽地行政区划的演变 闽地山水险恶 其陆路之险 比喻、排比正写、侧写夸张 其水陆之险 作者写这陆路和水陆的险恶用意何在呢?

  14.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福州的州治所在地侯官县,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央,所说的闽中就是这里。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沟,沟可以沟通大海,用船载物的人白天黑夜都可以聚集(人或物)到自己家门。

  15.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山脚树木茂盛,工匠手艺良好,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扩大他们的住宅。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附靠着山的,佛教、道教的庙观有数十百处,它那奇伟怪异绝然不同的形状,大概(表明)已经用尽了人力。

  16. 福州城有什么特点? 1、地理位置---位于闽中 2、地势-----平而广 3、地域风貌---枕江面海 4、城市风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 5、城市建筑---居室巨丽,寺院特盛 6、整体形象-三山鼎立,山上寺庙众多 而奇美

  17. 第二段内容 百姓僧侣安居乐业 程师孟治理有方 福州城的环境: 平坦便利 宽敞华丽 百姓住宅: 佛道庙宇: 数十百,奇伟怪异

  18.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治理这个州,在闽地的高耸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的壮丽景观,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下卧席,四面观望中美景可尽收眼底。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比得上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所以把它命名叫“道山之亭”。

  19.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闽地因为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前往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危险,而且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伟大啊!

  20. 第三段内容 道山亭由来 建亭之经过 程公之旷达

  21.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接着又被任命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 第四段内容:称颂程师孟治闽的政绩.

  22. 结构 闽地行政区划的演变 闽地山水险恶 其路之险 道山亭记 其水之险 对比 侯官县的环境 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僧道之居所 建亭经过 道山亭由来 程公之旷达 总述程孟师业绩及改任情况

  23. 讨论: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讨论: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 参考: 山水险要,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难得而有成;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师孟的政绩之高。

  24. 写作特点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 二、结构精巧独特 三、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和排比

  25. 作业 为道山亭写一篇导游词。200字以内.

  26. 练习:重点句子翻译 (1)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翻译: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的粗绳,有的垂直在山崖上像一根头发,有的斜路弯出在深不可测的溪水上,都是石壁极锋利的,看准了下脚的地方然后才可举步。

  27. [注]如林立:像树木林立;如士骑满野:像兵马遍布野外。[注]如林立:像树木林立;如士骑满野:像兵马遍布野外。 [注]土长川居:本土生长又住在水上;习水事:练习水上功夫;以舟楫自任:担起行船的职责。 (2)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3)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28. 一词多义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连续 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积累 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连累 集中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 患之属也 类 属与作文以记之 吩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