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0

gongxiaoqing@hotmail

浙江省精品课程. 高 等 数 学.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龚小庆. gongxiaoqing@hotmail.com. B. A. 以 A 为起点, B 为终点的向量, 记为 AB , , a. 向量 AB 的大小叫做 向量的模 . 记为 | AB | 或. 模为 0 的向量称为 零向量 . 记为 0 或 , 它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向量概念. 1. 向量 : 既有大小 , 又有方向的量 , 称为 向量 ( 或 矢量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gongxiaoqing@hotmail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浙江省精品课程 高 等 数 学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龚小庆 gongxiaoqing@hotmail.com

  2. B A 以A为起点, B为终点的向量, 记为AB, , a . 向量AB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 记为 |AB| 或 模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为0或 ,它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向量概念 1. 向量: 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的量, 称为向量(或矢量) 2. 向量的几何表示法: 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向量. 以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特别: 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3. 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 3. 自由向量 自由向量: 只有大小、方向, 而无特定起点的向量. 具有在空间中可以任意平移的性质.

  4. 4.向量的夹角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也与任意向量垂直。

  5.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设有 (若起点不重合, 可平移至重合). 作以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向量, 称为 的和, 记作 将 之一平行移动,使 的起点与 的终点重合, 则由 的起点到 的终点所引的向量为 1、向量的加减法 向量加法. (1) 平行四边形法则 (2) 三角形法则

  6. 向量加法的运算规律. (1) 交换律: (2) 结合律: 例如:

  7. (1) 负向量: 与 模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向量, 称为 的负向量.记作 向量减法. (2) 向量减法. 规定:

  8. 将 之一平移, 使起点重合, 作以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向量, 为 将 之一平移, 使起点重合, 由 的终点向 的终点作一向量, 即为 (i) 平行四边形法则. (ii) 三角形法则.

  9.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上述不等式中的等号只有在两向量同向或反向时成立.

  10. 规定: 向量 与数 的 为一个向量. (>0) (<0) 2、向量与数的乘法 1. 定义: 设为实数. 其中: 当> 0时, 当< 0时, 当= 0时, 2. 向量与数的乘积的运算规律: (1) 结合律: (2) 分配律:

  11. 事实上,因为 故有

  12. 设 表示与非零向量 同向的单位向量. 则 或

  13. 数轴与坐标

  14. 例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设AB= , AD = 试用 表示向量MA, MB, MC, 和MD. 其中, M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解: = AC = 2MC C D 有MC = M MA = MC 又 = BD = 2MD A B 有MD = MB = MD

  15. z o y x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 1. 空间直角坐标系 y o x z x轴(横轴)、 y轴(纵轴)、z轴(竖轴)按右手法则组成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点O叫做坐标原点.

  16. z III II IV I 0 y VI VII x V VIII 2. 坐标面. 由三条坐标轴的任意两条确定的平面, 称为坐标面, 分别叫xoy面. yoz面、zox面, 它们将空间分成八个卦限.

  17. z M > (x, y, z) z M y O y x x 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 < R 记: 点M为M (x, y, z) Q P

  18. 特别: (1) 若点M在yoz面上, 则 x = 0; 在zox面上, y = 0; 在xoy面上, z = 0. (2) 若点M在 x 轴上, 则 y = z = 0 在 y 轴上, 则 x = z = 0 在 z 轴上, 则 x = y = 0 (3) 各卦限点的坐标 Ⅰ (+, +, +) Ⅱ (, +, +) Ⅲ (, , +) Ⅳ (+, , +) Ⅴ (+, +, ) Ⅵ (, +, ) Ⅶ (, , ) Ⅷ (+, , )

  19. z R2 R R1 M2 M1 Q N P Q2 Q1 y P1 O P2 x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M1(x1, y1, z1), M2(x2, y2, z2) 为空间两点 d 2 = | M1 M2 |2 = |M1N |2+ |NM2 |2 = |M1P |2 + |PN |2 +|NM2 |2 = |P1 P2 |2 + |Q1 Q 2 |2 + |R1 R 2 |2 = (x2x1)2 + (y2y1)2 + (z2z1)2

  20.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特别: 点M(x, y, z) 到原点O(0,0, 0)的距离

  21. 例1: 求证以M1(4, 3, 1), M2(7, 1, 2), M3(5, 2, 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解: 由 |M2 M3 | = |M3 M1 |, 所以 M1 M2 M3 是等腰三角形.

  22. 所求点为 M (0, 0, ) 例2 在z轴上求与两点 A(4, 1, 7) 和B(3, 5, 2)等距离的点. 解设该点为M(0, 0, z) 由题设 |MA| = |MB|. 即: 解得:

  23. z 1. 起点在原点终点为 M (x,y, z) 的向量(向径)OM C z M k B o y y j i x A N x r = OM = OA + AN +NM 称 OA、OB、OC分别是OM 在 x 轴, y 轴, z 轴上的分向量, 而x, y, z,分别是OM 在三坐标轴上的投影, 称为OM 的坐标. = OA + OB + OC 简记为 r ={x, y, z}, 此称为向量r = OM的坐标表示式. 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与向量的坐标 以 i, j, k分别表示沿x, y, z轴正向的单位向量, 称为基本单位向量. = xi+ yj+ zk

  24. 2. 起点不在原点O的任一向量 a = M1M2 z M1 a a = M1M2 = OM2  OM1 M2 o y x 设点 M1(x1, y1 , z1), M2(x2, y2 , z2) = (x2 i+y2 j +z2 k)  (x1 i + y1 j+ z1 k) = (x2 x1)i + (y2 y1)j + (z2 z1)k (2) 即 a = {x2 x1, y2 y1 , z2 z1} 为向量a的坐标表示式 记 ax = x2 x1, ay = y2 y1 , az = z2 z1 分别为向量 a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称为a的坐标.

  25. 四、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设 a ={ax , ay , az}, b ={bx , by , bz}, 且为常数 (1) a b = {ax bx , ay by , az bz } (2) a= {ax , ay , az} 证明: (1) a+ b = (ax i+ay j+az k) +(bxi+by j+bz k) = (ax i+ bxi) +(ay j+ by j) + (az k +bz k) = (ax + bx)i+ (ay+ by) j + (az+bz )k

  26. a // b a = b 注: 在(3) 式中, 规定若某个分母为零相应的分子也为零. 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设 a ={ax , ay , az}, b ={bx , by , bz}, 且为常数 已知 即ax=bx, ay=by, az=bz, 于是 a // b (3)

  27. 例2: 设 A(x1, y1 , z1)和B(x2, y2 , z2)为已知两点, 点M位于 AB直线上, 且分有向线段AB为两个有向线段AM和MB, 使它们的值的比等于数 ( 1). 求分点M的坐标. 解: 设M点的坐标为x, y, z, 由AM = MB 而AM ={x x1 , y y1 , z z1} MB ={x2x, y2 y, z2 z} A z M B 故有 o y x 解之得M的坐标为:

  28. 设有非零向量 (起点同). 注1. 若 中有一个为零向量,规定它们的夹 规定: 角可在0到之间任意取值. 正向间位于0到之间的那个夹角为 的夹角, 记为 或 注2. 类似可定义向量与一轴的夹角或空间两轴的夹角. 五、向量的模、方向角和投影. (1)两向量的夹角

  29. z a   0  y x ax =| a |  cos ay =| a |  cos az =| a |  cos 故有 (2)方向角: 向量a 与x, y, z 轴正向夹角, , , 称为a 的方向角. (3)方向余弦: 方向角的余弦 cos, cos, cos, 称为方向余弦. (4) 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达式 设a ={ax, ay, az,}

  30. (4) 故 (5)

  31. 由(5)式可得 cos2 +cos2 +cos2 = 1 (6) 设ea是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 (7) = {cos , cos , cos }

  32. 解: M1 M2 = {1, 1,  } |M1 M2 | = 例3. 已知两点M1(2, 2, )和M2(1, 3, 0). 计算向量M1 M2的模, 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33. 例4. 已知两点A(4, 0, 5)和B(7, 1, 3). 求方向和AB 一致的单位向量. 解: AB = {3, 1, 2} |AB|

  34. A u A'  六 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1) 点在轴上投影 设有空间一点A及轴u, 过A作u轴的垂直平面,平面与u轴的交点A'叫做点A在轴u上的投影.

  35. 设有向线段AB的起点A和终点B在轴u上的投影分别为点A 和B . 称有向线段A B 的值A B为向量AB在轴u上的投影. 记作 PrjuAB, 或 (AB)u B A 即:PrjuAB = A B u B A (2) 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轴u叫做投影轴.

  36. 性质1(投影定理) 设向量AB与轴u的夹角为 . (3) 向量的投影性质. 则 PrjuAB = | AB |·cos  B A  u B u B A

  37. C A B C B u A 性质2. 推论: 性质3: 设为某一实数. 则

  38. z az C M k B o y j ay i ax A N x

  39. F s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例: 设力F作用于某物体上, 物体有一段位移S , 求功的表示式. 解: 由物理知, 与位移平行的分力作功, 与位移垂直的分力不作功. 于是 W=|F |cos  |S | = |F | |S | cos 且

  40. 1. 定义: 设有两个向量 a、b, 它们的夹角为, 将数值|a||b|cos 称为a与b的数量积, 记作 a  b. 即: a  b = |a| |b| cos 由于 当a  0时, | b | cos = Prjab 当 b  0时, | a |cos = Prjba 故 a  b = |a| Prjab = |b| Prjba 注: a  a = | a |2 例如: i i = j j = k k= 1

  41. 2. 数量积的性质 (1) 交换律 a  b =b  a (2) 分配律 (a + b) c =a  c + b c (3) 数量积满足如下结合律: ( a) b =a ( b)= (a b) 为实数

  42. (4)两个非零向量a , b 垂直  a  b = 0 证:必要性: 设a  b, 充分性: 设a  b = | a |  |b |cos =0; 由a 0, b 0, 得: cos =0 , 即 a  b 例如: i、j、k互相垂直, 所以 i j=j k=i k=0

  43. c b a  例1: 如图, 利用数量积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 c |2 = | a |2 + | b |2 2 | a |  | b |cos 证: 由于c = a b , 于是 | c |2 = | a  b |2 = (a b)  (a b) = aa + bb 2 ab = | a |2 + | b |2 2 | a |  | b |cos 故: | c |2 = | a |2 + | b |2 2 | a |  | b |cos

  44. 3.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式 设 a ={ax, ay , az}, b = {bx , by , bz}, 则 a b = (ax i+ ay j+ az k)  (bx i+ by j+ bz k) = ax i (bx i+ by j+ bz k) + ay j (bx i+ by j+ bz k) + az k  (bx i+ by j+ bz k) = ax bx i i+ ax by i j+ axbz i  k +ay bx j  i+ ayby j j+ aybz j  k + az bx k  i+ azby k j+ azbz k  k = ax bx + ay by + azbz 得公式: a b= ax bx + ay by + azbz (1)

  45. 推论:两个非零向量 a ={ax, ay , az}, b = {bx , by , bz}垂直 ax bx + ay by + azbz = 0

  46. 4. 数量积在几何中的应用 设 a ={ax, ay , az}, b = {bx , by , bz}, (1) 求 a在 b上的投影. 已知: Prjba = | a |  由 |a | |b |  = a  b , 得 (2)

  47. (2) 求两向量 a, b 的夹角 由 | a | | b |cos= a  b, 知 (3)

  48. 解: AMB即为向量MA与MB的夹角. 由 MA={1, 1, 0} MB = {1, 0, 1} cosAMB= 例2. 已知三点 M (1, 1, 1), A(2, 2, 1)和B(2, 1, 2), 求AMB. 得: 所以

  49. 例: 设O为一根杠杆L的支点, 有一个力F 作用于这杠杆上P点处, F与OP的夹角为 , 考虑F 对支点O的力矩. F  P L O Q (1) |M| = |OQ| |F | = |OP| sin ·|F | = |OP| |F | sin (2) M的方向: 垂直于OP与F 所在的平面, 指向满足右手规则. 即:右手四指从OP以不超过的角转向F 握拳, 大拇指的指向就是M 的方向.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由力学规定: 力F 对支点O的力矩是一个向量M . 其中:

  50. b  a 1. 定义: 设有两个向量 a、b, 夹角为, 作一个向量c, 使得 c = ab (1) | c | = | a | | b | sin (2) c 与a、b所在的平面垂直, (即 c  a且c  b). c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 a 转向 b 来确定. 则将向量c 称为 a 与 b 的向量积, 记作: a  b. 即: c = a  b 注: 向量积的模的几何意义. 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其面积等于| a | | b |sin, 所以a  b的模, 等于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