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中国商贸业今年的走势与中长期发展战略

中国商贸业今年的走势与中长期发展战略. 丁俊发. 一、先从江泽民同志的 一段话说起. 江泽民同志于 2002 年 2 月 25 日在中央党校讲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进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hayes-bau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商贸业今年的走势与中长期发展战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商贸业今年的走势与中长期发展战略 丁俊发

  2. 一、先从江泽民同志的 一段话说起

  3. 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2月25日在中央党校讲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进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2月25日在中央党校讲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进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4. 1、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进入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内需拉动之路,消费需求将逐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进入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内需拉动之路,消费需求将逐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到现在为止,“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烙印是马克思、斯大林给我们的,因此要敢于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空想流通论”和斯大林的“无流通论”。毛泽东同志重视枪杆子、笔杆子,也重视称杆子,但陷入左的阶级斗争理论时,就把流通变成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影响经济发展,这就需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清除这种烙印,与旧观念彻底决裂。

  5. 3、“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流通生产力,大力推动发展新的流通方式,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等。3、“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流通生产力,大力推动发展新的流通方式,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等。 现在很少有人去好好研究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讲话,这不仅仅是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这段话集中反映了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对流通问题的精辟论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6. 二、2009年商贸业、物流业 的形势分析

  7.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凸现,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13%下降到9%,今年一季度,也将从去年增长10.6%明显下滑到6.5%左右。商贸流通业、物流业也受到很大冲击。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凸现,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13%下降到9%,今年一季度,也将从去年增长10.6%明显下滑到6.5%左右。商贸流通业、物流业也受到很大冲击。

  8. 2009年1-2月

  9.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比2007年增长21.6%,充分显示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长速度从前三季度的27%一下子下跌到9.7%,到今年1-2月份,虽同比增长了15.2%,但增幅下滑5个百分点。全国一百家重点零售企业1-2月份销售额只增长7.01%,销售与效益下滑十分明显,对此不能过份乐观。这里我要说明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比2007年增长21.6%,充分显示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长速度从前三季度的27%一下子下跌到9.7%,到今年1-2月份,虽同比增长了15.2%,但增幅下滑5个百分点。全国一百家重点零售企业1-2月份销售额只增长7.01%,销售与效益下滑十分明显,对此不能过份乐观。

  10. 2009年走势判断: 第一,我对今年GDP增长8%充满信心。因为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加上新农村建设,基本面没有变,发展空间很大;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应对措施有力,已初显成效;G20会议取得积极成果,鼓舞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改善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方针正确。根据我们对PMI的监测与分析,PMI的平均值已从去年四季度的41.5%回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8.9%,去年四季度经济的急剧下滑已得到抑制,中国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整体经济处于低位缓冲区,二季度仍是如此,三季度将缓慢爬升。

  11. 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与去年增幅可以达到基本持平,即增长20%左右,考虑到今年国家加大刺激消费的力度,以及CPI下降(要密切注视通胀变通缩),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因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也可能接近25%,进一步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目前由于经济下滑对流通业的影响,还没有走出销售下跌的阴影。城市影响大于农村,百货店影响大于连锁超市,东部影响大于中西部、高档品影响大于低档品,“土豆效应”、“口红效应”在中国同样出现。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与去年增幅可以达到基本持平,即增长20%左右,考虑到今年国家加大刺激消费的力度,以及CPI下降(要密切注视通胀变通缩),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因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也可能接近25%,进一步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目前由于经济下滑对流通业的影响,还没有走出销售下跌的阴影。城市影响大于农村,百货店影响大于连锁超市,东部影响大于中西部、高档品影响大于低档品,“土豆效应”、“口红效应”在中国同样出现。

  12. 第三,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随着投资、工业生产以及进出口贸易增速减慢而有所回落,二季度将好于一季度,下半年回升速度将逐步加快,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27.5万亿左右,可比增长速度在9%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平均将下降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全年将下降10%左右。第三,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随着投资、工业生产以及进出口贸易增速减慢而有所回落,二季度将好于一季度,下半年回升速度将逐步加快,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27.5万亿左右,可比增长速度在9%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平均将下降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全年将下降10%左右。

  13. 第四,物流业的发展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制造业、建筑业、进出口与农业。在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一直占到80%以上,工业是否回暖对物流业起决定作用。根据我们对制造业PMI的跟踪,已从去年四季度的41.5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8.9,且连续四个月上升,三月份已达到52.4%。非制造业PMI已上升到55.7%,比上月上涨13.8个百分点。两者均超过50%的临界点。由于全球经济下滑,进出口物流将受到很大影响,根据长鞭效应,世界经济增速降低1%,将引起世界航运市场10%的增速放缓。我们预计,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00亿,增长13%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和物流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10%和9%左右,物流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第四,物流业的发展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制造业、建筑业、进出口与农业。在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一直占到80%以上,工业是否回暖对物流业起决定作用。根据我们对制造业PMI的跟踪,已从去年四季度的41.5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8.9,且连续四个月上升,三月份已达到52.4%。非制造业PMI已上升到55.7%,比上月上涨13.8个百分点。两者均超过50%的临界点。由于全球经济下滑,进出口物流将受到很大影响,根据长鞭效应,世界经济增速降低1%,将引起世界航运市场10%的增速放缓。我们预计,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00亿,增长13%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和物流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10%和9%左右,物流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14. 第五,进出口贸易由于全球经济继续下滑,虽然G20希望到2010年底经济回暖,但2009年仍将是最困难一年,发达国家将出现0.5%的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降至4.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2.5%降至1%。所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虽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我建议要适可而止),但仍不会有好的前景,将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或略有下降。第五,进出口贸易由于全球经济继续下滑,虽然G20希望到2010年底经济回暖,但2009年仍将是最困难一年,发达国家将出现0.5%的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降至4.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2.5%降至1%。所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虽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我建议要适可而止),但仍不会有好的前景,将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或略有下降。

  15. 三、中国商贸业的 发展战略

  16. (一)、今后5-10年,中国流通业面临的六大挑战与六大任务(一)、今后5-10年,中国流通业面临的六大挑战与六大任务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与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加上“十二五”,我个人认为,以下六个方面是主要的。

  17. 第一,服务与服从于全面实现小康,随着消费率的适度提高与消费升级,必须推进新的流通方式,改变与改善全国流通结构的空间布局。提高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拉动力,为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型与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第一,服务与服从于全面实现小康,随着消费率的适度提高与消费升级,必须推进新的流通方式,改变与改善全国流通结构的空间布局。提高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拉动力,为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型与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期与城市化加速期,将形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流通量,流通业必须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协调运作的大流通格局。

  18. 下表是从不同角度看流通量

  19. 第三,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要求从模式到组织体系解决农村双向流通体系,特别是物流体系。第三,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要求从模式到组织体系解决农村双向流通体系,特别是物流体系。 第四,深入推进商贸业的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进出口贸易量大增,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将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请进来、走出去并举,增强商贸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城市化速度将进入实质性推进,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集结地,城市的流通效率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 第六,中国流通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从传统流通业向现代商贸业的历史性跨越,实施流通产业的整体提升。流通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流通业的发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迈入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艰苦历程,为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做出贡献。要完成这一过程很困难,付出的代价很高,但只有迈过这一步,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讲中国的流通业已成了先导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而现在远远没有实现,“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还是一个口号,一种目标而已。第六,中国流通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从传统流通业向现代商贸业的历史性跨越,实施流通产业的整体提升。流通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流通业的发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迈入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艰苦历程,为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做出贡献。要完成这一过程很困难,付出的代价很高,但只有迈过这一步,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讲中国的流通业已成了先导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而现在远远没有实现,“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还是一个口号,一种目标而已。

  21. 六大挑战亦即六大任务,我可以分解成八大重点工程。六大挑战亦即六大任务,我可以分解成八大重点工程。 第一,正确认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真正起到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 1、流通与生产、流通与分配、流通与消费的关系。

  2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有效快速发展流通产业是一个必须重新认识,必须突破、必须创新的重大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有效快速发展流通产业是一个必须重新认识,必须突破、必须创新的重大领域。 从广义讲,流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总和。

  23. 流通与生产是什么关系呢? 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是流通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归宿,生产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流通是生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二者相互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的决定作用。但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形成买方市场的总格局,这种情况下,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工业品来讲,存在三个9∶1,即一个产品生产组装时间占10%,90%的时间是流通,在产品的成本中,10%是加工成本,90%是采购与流通成本,在产品总利润中,生产利润占10%,90%为销售利润。

  24. 流通与分配是什么关系呢? 显然,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职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则是社会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它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两个中间环节,即分配和交换(流通),正是分配和交换这两个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才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它们共同推进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5. 分配与流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进行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分配与流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进行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

  26. 无论是产品的分配,还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没有交换,分配则不能彻底。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初次分配,也就没有交换。总之,分配的方式决定着交换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流通)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产品的分配,还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没有交换,分配则不能彻底。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初次分配,也就没有交换。总之,分配的方式决定着交换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流通)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性作用。

  27. 流通与消费是什么关系呢? 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必须借助交换(流通)这个环节,换句话说,流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在这里,流通对实现消费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消费水平、结构问题,还有消费速度问题,这些复杂而多种需求必定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总之,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对扩大消费规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反作用,它对流通的规模、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28.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情况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的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情况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的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29. 2、中国是否已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 在计划经济时期,属卖方市场,是生产者主权。到1997年,中国宣布已告别短缺经济,初步进入供大于求的买房市场。从此时开始到2000年,是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共生时期。进入21世纪,逐步进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但我认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还没有完全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

  30. 3、流通业如何引导生产与促进消费 ①流通企业走出单纯买卖的传统模式,走进供应链。 ②用信息化带动流通业的现代化。 ③创新流通业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适应个性化要求。 ④流通速度加快,流通效益提高,流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

  31. 4、制约流通业发展的五大因素 ①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 ②要素市场的协调发展。 ③老百姓的购买欲望与可支付能力的提高。 ④政府的管理能力与引导能力。 ⑤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2. 第二,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与现代商品服务体系。第二,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与现代商品服务体系。 1、如何理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②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不是分割的、垄断的、封闭的。 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是无序的,要运用两只手,缺一不可。

  33. 2、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应该是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畅通高效、绿色环保、制度完善的商品市场。2、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应该是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畅通高效、绿色环保、制度完善的商品市场。 布局合理:全国空间布局,城市与农村布局。 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业态结构,就业结构。 技术先进:设施水平,信息化水平。 畅通高效:流通速度,流通效率。 绿色环保:质量体系,节能降耗。 制度完善:法制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宏观调控 手段,诚信体系推进。

  34. 3、现代商品服务体系。 ①要素市场的协调发展。 ②物流业的支撑。 ③重视城市服务品市场。 ④重视售后服务市场。 ⑤把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流通 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志。

  35. 第三,发展新的现代流通方式: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第三,发展新的现代流通方式: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1、连锁经营是流通业态与流通方式发展 新的里程碑。 2、物流是流通业产业提升的必经之路。 3、电子商务是对流通业的一场革命。

  36. 第四,构筑农村双向流通体系。 1、农村的流通与农村的物流有四个方面构成: ①农资。 ②农产品。 ③生活必需品。 ④可再生资源。

  37. 2、农村的流通体系如何构建 ①矛盾: ——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 ——大市场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 ——大市场与农业物流落后的矛盾。 ②农村的销售与物流必须是双向的,决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 ③农村商贸业是国有还是民营经济为主导?我的意见十分明确:民营经济。 ④“万村千乡”与“双百工程”要完善、要深化。

  38. 第五,经营好城市商贸业,打造城市品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五,经营好城市商贸业,打造城市品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商贸业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城市商贸业空间布局。全国279个地级市已完成265个,但要防止趋 同化。

  39. 3、五大重点已成为今后商贸业主攻方向。 ①连锁业市场占有率。 ②物流配送能力。 ③信息化技术推进。 ④诚信体系建设。 ⑤基础设施水平。

  40. 4、防止商业地产、商业一条街、购物中心的盲目发展,把便民利民放在第一位。4、防止商业地产、商业一条街、购物中心的盲目发展,把便民利民放在第一位。

  41. 第六,深化商贸业的对外开放。 1、中国经济发展以内需为主,但绝不可忽视外贸。 2、对外资进入商贸流通业的总体评价:利大于弊。 3、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意义。 4、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港战略。 5、中国商贸企业如何走出去。 6、从“微笑曲线”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2. 第七,重视批发市场体系建设。 1、市场经济要不要批发市场体系?我的回答是:绝对重要,没有批发市场体系,不可能有完整的、成熟的市场经济。 2、要重视大宗商品的流通与物流体系建设。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列出了十多个品种。 3、要充分重视全国现有八万多个批发市场,特别是四千多个年经营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的改造与升 级换代。

  43. 第八,建设应急商品流通与物流体系。 1、大事件必然要有应急商品供应,要学习国外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2、建立二级商品储备体系:战略储备与市场调节储备。 3、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应急物流系统。

  44. 谢 谢! 2009年4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