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 22 章 糖酵解作用( Glycolysis )

第 22 章 糖酵解作用( Glycolysis ). ATP 的形成 : ( 1 ) 无氧条件下 ,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产生 2 分子 ATP 。( 2 )葡萄糖在 有氧条件下 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本章要讨论问题: 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在动物及一些不靠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生物体内,是怎样在没有氧分子参加的条件下形成 ATP 的。. 糖的消化吸收. 淀粉 (starch)  口腔,  -amylase ,少量作用  胃,几乎不作用  小肠,胰  -amylase ,主要的消化场所 麦芽糖、糊精、蔗糖、乳糖等  麦芽糖酶,糊精酶,蔗糖酶,乳糖酶等

henr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22 章 糖酵解作用( Glycolysis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2章 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 ATP的形成:(1)无氧条件下,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产生2分子ATP。(2)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本章要讨论问题: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在动物及一些不靠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生物体内,是怎样在没有氧分子参加的条件下形成ATP的。

  2. 糖的消化吸收 淀粉(starch) 口腔,-amylase,少量作用 胃,几乎不作用 小肠,胰-amylase,主要的消化场所 麦芽糖、糊精、蔗糖、乳糖等 麦芽糖酶,糊精酶,蔗糖酶,乳糖酶等 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 肠黏膜细胞肠壁毛细血管门静脉血液 组织细胞

  3. 一、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 • 1、糖酵解作用(途径):无氧条件下糖的降解过程,糖经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变成丙酮酸,并生成ATP,是一切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称为Embden-Meyerhof-Parnas(EMP) pathway。 • 2、乙醇(酒精)发酵:厌氧生物(酵母及其他微生物)把酵解中生成的NADH+H+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乙醛,进而产生乙醇,。 • 3、乳酸发酵:肌肉等组织或微生物在无氧或暂时缺氧条件下,酵解中生成的NADH+H+用于把丙酮酸乳酸。

  4. 二、糖酵解过程(Glycolysis) 一分子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生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丙酮酸,并生成ATP和NADH。 糖酵解作用发生于细胞浆中。

  5. 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 六碳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三碳丙酮酸经10(或说11)步反应。 第一阶段:前5步反应为准备阶段,1Glc转变为2个三碳物: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即为裂解)(两者为异构体,可互变),消耗2个ATP。 第二阶段:是酵解的能量获得阶段: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生成4个ATP(底物水平磷酸化)和2个NADH。

  6. 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第一阶段)

  7. 丙酮酸是酵解的终产物(第二阶段)

  8. (1)第一阶段:葡萄糖 1, 6-二磷酸果糖:3步反应

  9. EMP的说明(I) (1)己糖激酶(hexokinase): 需要Mg2+或其他二价阳离子存在及ATP供能,反应不可逆,是酵解过程的第一个别构调节酶。肝脏中还存在葡萄糖激酶,其米氏常数K m比己糖激酶大100倍,但专一性较强。 (2)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需要Mg2+及ATP,是酵解途径的关键反应(committed step, key reaction, rate-limiting reaction)酶,酵解进行的速度取决于该酶的活性,酶的调节也是别构调节,ATP对其有抑制效应,柠檬酸及脂肪酸的存在会加强ATP的抑制作用,AMP、ADP及Pi可消除抑制。

  10. 1, 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有2步反应 1 1 6

  11. (2)第二阶段:3-磷酸甘油醛 2-磷酸甘油酸:3步反应 甘油醛-3-P-脱氢酶 6 6

  12. EMP的说明(II) (3)甘油醛-3-P-脱氢酶:活性中心在酶的Cys-SH上,NAD+与酶紧密结合,受氢还原后与酶脱离,磷酸攻击硫酯键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只有NAD+不断取代NADH才能保持酶的催化活力,否则酵解就要停止。重金属离子和ICH2COOH,可强烈抑制酶的活性。砷酸盐(AsO43-)和无机磷酸相似,可替代磷酸进攻中间产物高能键,形成1-砷酸-3-磷酸甘油酸,破坏1,3-二磷酸甘油酸的形成。

  13.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氧化、分子内基团重排等所释放的能量偶联ATP的生成,不涉及膜结合的酶、跨膜质子梯度形成和电子传递。

  14. 2-二磷酸甘油酸  丙酮酸:3步反应 非酶促反应 6 6

  15. EMP的说明(III) (4)烯醇(化)酶(enolase) 有Mg2+或Mn2+存在时,酶才有活性,氟化物能与Mg2+形成络合物并结合在酶上而抑制酶的活性。 (5)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别构调节酶,需要Mg2+,K+,催化的反应有ATP生成,是酵解途径的重要调节酶,长链脂肪酸、乙酰CoA、ATP、Ala等均抑制酶活;1,6-二磷酸果糖 可活化此酶。 (6)整个酵解途径的反应1、3、10为严格不可逆,均为别构调节,对整个酵解都起限速调节作用,为限速步骤。

  16. 丙酮酸激酶催化PEP生成丙酮酸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丙酮酸激酶催化PEP生成丙酮酸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17. 酵解途径总览

  18. 三、EMP的能量消耗与生成

  19. 四、丙酮酸去路:(1)生成乳酸

  20. (2)生成乙醇

  21. *EMP总结 1) 无氧条件下,Glc分解为乙醇或乳酸,为无氧分解。 2) 酵母等,Glc2 乙醇+2CO2 肌肉等,Glc2 乳酸 3) 虽无O2参与,但有脱氢反应,H的受体为NAD+,生成的2分子NADH的去向: 无氧条件下:还原丙酮酸生成乙醇,或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链递氢,最终生成H2O,并生成ATP。 4) 两种发酵均净生成2ATP,且均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22. 五、糖酵解作用调节 主要对三种酶的调节: (1)磷酸果糖激酶 (2)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分为I,II,III,IV四种,葡萄糖6-磷酸和ADP对I,II,IV有抑制作用,无机磷酸可解除此抑制作用。 (3)丙酮酸激酶 多种物质通过对这几种别构酶的抑制或激活起调节作用。

  23. (1)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调节作用 激活 抑制 柠檬酸

  24. F-2,6-BP对磷酸果糖激酶的调节作用

  25. 果糖1,6-二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力 ADP 大肠杆菌PFK四亚基中的两个

  26. (3)丙酮酸激酶的调节作用 磷酸化 果糖-1,6-二磷酸对丙 酮酸激酶有激活作用 去磷酸化

  27. 六、其它六碳糖进入EMP (一)果糖 A. 在肌肉中,通过己糖激酶hexokinase转变为F-6-P进入EMP。 B. 肝脏中只有葡萄糖激酶,其只催化葡萄糖磷酸化。在肝脏中由果糖激酶Fructokinase催化Fru生成F-1-P,再由F-1-P 醛缩酶aldolase催化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甘油醛,甘油醛激酶催化甘油醛生成3-P-甘油醛(消耗1ATP)进入EMP。

  28. 果糖进入EMP 肝 脏 3-P-甘油醛 肌肉和肾中,己糖激酶催化 Fru+ATPF-6-P,直接进入酵解途径

  29. (2)半乳糖 由半乳糖激酶galactokinase催化生成1-P-Gal,再由鸟苷酰转移酶催化与尿嘧啶二核苷酸磷酸葡萄糖UDPG反应生成Glc-1-P和UDPGal(由差向异构酶催化变为UDPG,完成再生),而G-1-P经变位酶催化变成G-6-P进入EMP。 (3)D-Mantose 由hexokinase催化生成M-6-P,再经异构酶催化转变为F-6-P进入EMP。

  30. 半乳糖进入EMP ATP,Mg2+ Gal 半乳糖激酶 缺乏时,半乳糖血症 UDPG-Gal-1-P鸟苷酰转移酶 缺乏时,半乳糖血症 ?

  31. 半乳糖进入EMP

  32. 半乳糖 葡萄糖 甘露糖 果糖

  33. 习题 • 生醇发酵 糖酵解作用 乳酸发酵 •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 A 己糖激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醛缩酶 •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丙酮酸激酶 F 乳酸脱氢酶 • 如果用14C标记G-6-P的第4位碳原子,经过乳酸发酵生成下列那种乳酸? • A、 14CH3-CH-COO- B、CH3-14CH-COO- • | | • OH OH • C、 CH3-CH-14COO- D、CH3-14CH-COO- • | | • OH OH

  34. 习题 • 如果用14C标记G-6-P的第一位碳原子,经过酵解生成下列那种丙酮酸? • A、14CH3-C-COO- B、CH3-14C-COO- • ‖ ‖ • O O • C、 CH3-C-14COO- D、CH3-14C-COO- • ‖ ‖ • O O • 酵解途径就是无氧发酵,只在厌氧生物的细胞内发生。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合力比葡萄糖激酶高100倍。P69 • 酵解过程没有氧参加,所以不能产生ATP。  • 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 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丙酮酸不转变为乳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