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中国教育改革的前瞻与近思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

中国教育改革的前瞻与近思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 戚业国. 一、对教育功能定位的重新认识. 1 、教育的公共性定位:教育促进个人、民族、社会发展进步;(民族竞争力来自教育、教育是社会进步基石、促进人的发展的途径) 2 、教育的工具性和政治性定位: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手段和工具,“强国必先强教”; 3 、教育发展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教育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发展教育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内涵;当然教育也是发展的支撑力量。. 二、中国教育发展的使命与任务.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认识与评价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教育改革的前瞻与近思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教育改革的前瞻与近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中国教育改革的前瞻与近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 戚业国

  2. 一、对教育功能定位的重新认识 1、教育的公共性定位:教育促进个人、民族、社会发展进步;(民族竞争力来自教育、教育是社会进步基石、促进人的发展的途径) 2、教育的工具性和政治性定位: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手段和工具,“强国必先强教”; 3、教育发展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教育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发展教育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内涵;当然教育也是发展的支撑力量。

  3. 二、中国教育发展的使命与任务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认识与评价 1、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中国教育发展居于世界相似条件国家的前列,社会主义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2、市场经济初期教育受到极大冲击,教育市场化隐藏社会危机,新世纪重回健康轨道,目前政府高度重视,被当成“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中国教育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仍然有巨大差异(普及程度、质量); 4、中国教育在思想理念、教育方法、理论运用差距更大,软件发展落后于硬件建设。

  4. (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1、国家:国家转型发展只能依靠教育---未来竞争力本质上是教育竞争力 2、社会:社会公平和谐需要教育支撑---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影响个人、人群和地区发展 3、个人:教育是重要的公共福利,是人的基本权利 4、经济: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从资源、劳力转向技术和人力资源(经济发展要素:资源、劳力、资金、技术、市场) 5、政治:民主化需要国民的教育,没有教育支撑的民主只能成为民粹和欺诈操纵 6、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 7、科技:创新是根本,科技竞争本质上是教育竞争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5. (三)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观念落后、内容方法陈旧、课业负担过重 2、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就业创业事业能力不强,创新、实用、复合人才短缺(结构性失业) 3、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4、城乡、区域、学校间的差距大; 5、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投入不达标、历史欠账多、落实不到位。

  6. 三、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1、政治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发展路线:把握阶段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协调持续发展

  7. (二)未来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社会力量,全社会资源向教育处倾斜和集中 2、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专门人才、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8. 3、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动力:教育发展,根本靠改革;体制创新、制度与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途径与方法;满足人才需求、群众需求、活力需求、发展动力需求3、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动力:教育发展,根本靠改革;体制创新、制度与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途径与方法;满足人才需求、群众需求、活力需求、发展动力需求 4、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权力是基础、关键是机会、重点是义务教育、根本措施是资源配置;教育公平主要责任在政府 5、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质量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办特色、上水平、出名师、与英才;建立围绕质量的国家、地方学校教育管理体系。

  9. 四、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 (一)战略目标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巩固义务、普及高中(90%)、提高高等教育(40%) 2、形成惠及全面的公平教育:提出公共教育、公共教育服务,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均等公平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提高教育优质程度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生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10. (二)战略主题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坚持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意识教育、德育渗透教育教学、德育体系衔接 2、坚持能力为重:提升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3、坚持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发展、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身心情趣等方面全面发展

  11. 五、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 (一)学前教育 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 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城乡一体、缩小区域差距 3、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

  12. (三)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1、普及高中教育到90%,普高职高基本平衡 2、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文理结合、社会实践、选修与研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改革、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培养模式多样化,鼓励办出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模式、提供职业准备教育

  13. (四)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加开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五)高等教育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14. (六)继续教育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 (七)民族教育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水平 (八)特殊教育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15. 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人人成才、面向全体、促进成长成才、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重视多样化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学思结合: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激发好奇、培养兴趣、独立思考、自由探索 2、注重知行统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科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校外社会实践 3、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学捆帮助、教育选择指导、改进选拔培养

  16. (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1、多样话的科学评价制度 2、多元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 3、完善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4、激励学生的评价探索 5、改进社会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17. 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探索招生与考试分离、学生多次选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2、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初中就近免试入学、高中招生依据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大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

  18. 3、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国家题库、统一命题与分省命题结合、探索多次考试和考试社会化;高校分类招生,本科全国统考、高职省级组织、高水平大学联考、成人招生归省市、研究生强化到时作用。创新人才多元录取、继续面试等方式;定向录取、特殊贡献破格录取3、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国家题库、统一命题与分省命题结合、探索多次考试和考试社会化;高校分类招生,本科全国统考、高职省级组织、高水平大学联考、成人招生归省市、研究生强化到时作用。创新人才多元录取、继续面试等方式;定向录取、特殊贡献破格录取 4、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19. 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调整政府、学校、社会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好而绩效管理机制,校务公开,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2、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规范办学、自主管理、扩大办学模式育人模式等方面的自主权 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4、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校务会议、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20. 九、办学体制改革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2、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专项资助、贡献奖励 3、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分类、规范、监管、评估;民主、党组织、财产财务、风险防范、信息公开

  21. 十、管理体制改革 1、健全统筹有力权责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 2、加强省级教育统筹:义务教育加强省级统筹、省域内职教协调发展、省级为主管理高等学校、审批权限向省级下放 3、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变直接管理为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规范决策、社会评估、教育标准、国家质量检测、完善问责、成立教育咨询委员华

  22. 十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加强师德建设 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加强校长干部班主任培训 4、提高教师待遇: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绩效工资、艰苦补贴、住房优惠、完善社会保障 5、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严把入口、控制任职资格、省级认定教师资格、县级任用;城乡统一编制、农村偏远倾斜;设置正高级职务;农村任职;退出机制

  23. 十二、其他事项 (一)保障经费投入:2012达到4%、加强经费管理、国家资助政策、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提高拨款标准 (二)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推进依法治教 (四)十项重大项目 1、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安全、达标 2、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3、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4. 5、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6、民族教育发展工程 7、特殊教育发展工程 8、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涉农、普高、研究生 9、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 10、教育国际交流工程 (五)十项试点 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 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

  25. 4、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6、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7、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 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9、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 10、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