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 “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 二、基础理论学习. 三、推进工作思路. 一、 《 方案 》 解读.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 《 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 》. (讨论稿). 背景. 学校信息化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高投入低产出; 先进的设备,低端的应用; 硬件投入大,资源投入少; 使用频率高效率低; 注重形式,缺少内容; 只辅助教师教,不支持学生学; ……. 意义.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专题学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学习 “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

  2. 二、基础理论学习 三、推进工作思路 一、《方案》解读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3. 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 《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 (讨论稿)

  4. 背景 • 学校信息化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 高投入低产出; • 先进的设备,低端的应用; • 硬件投入大,资源投入少; • 使用频率高效率低; • 注重形式,缺少内容; • 只辅助教师教,不支持学生学; • ……

  5. 意义 • 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的重要途径,对于革新传统教学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工作思路 • 目标: 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从辅助教学到改变教与学活动方式 • 实施: 试点——总结经验——区域推广——总结完善——全面推进

  7. 指导思想 • 以“应用”为起点,逐步向“整合”过渡; • 以现有环境设备、实践状态为基础,抓有效“应用”促发展; • 从运用多媒体教学终端“辅助教师教学”起步,到基于网络资源、支持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推进有效“应用”; • 逐步上升为教育厅推进工作,教研室既是工作任务又是课题研究。

  8. 总体目标——教学 • 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在中小学学科教学过程各环节中的常态应用;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创新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课课程整合的深度,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9. 总体目标——师资、设备 • 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提升教师信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能力,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应用。运用信息化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程度,提升管理的效能。

  10. 任务和要求——管理部门 • 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与加强网络教研、深化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紧密结合,在部门协调、资源统筹、经费支持、过程监控及督导评估等方面发挥组织、指导和管理作用。

  11. 任务和要求——教研部门 • 各级教研部门要开展关于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方法和模式的试验研究,组织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与模式的研究、实践,认真指导学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用有效应用工作,推广试点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成功经验。

  12. 任务和要求——学校 • 学校结合学校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推进工作的具体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推进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应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汇集有效应用的案例,及时进行交流共享。

  13. 任务和要求——网络、培训 • 教研部门、学校要充分利用教研网、校园网搭建支持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平台,不断地充实、完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推进提供交流平台和资源支持;学校要在目前已进行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按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水平的层次、学科分类组织培训,不断更新学科教师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14. 组织与实施 • 各级教研部门负责辖区的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的组织、引导和推广。 • 搭建试点平台: • 试验平台:由试点学校和试点区域组成(第一年试点学校,第二年试点学校+试点区域); • 网络平台:基于宁夏教研网建设工作网站。 • 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 • 进行过程化管理和评估指导。

  15. 组织与实施——管理、支持 • 各级教研部门负责辖区的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教育厅教研室将该项工作纳入教研室(2012——2014年度)核心工作,基于“宁夏教研网”(www.nxjy.cn)搭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平台(网站),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由各学科教研员牵头组成5-7人学科专业支持团队,组建由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

  16. 组织与实施——策略 • 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采用“整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从2012年起,遴选区内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水平较高、应用实践经验较多的学校作为 “试点校”,组建由多个“试点校”组成试验核心团队,搭建推进工作的交流学习平台,开展实践研究,共享经验和资源,同时不断吸纳条件成熟学校加入,用三年时间(到2014年)完成:试点→总结经验→区域推广→总结完善→全面推进。

  17. 组织与实施——学校 • 学校要落实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校长负责制,组建推进工作核心团队,加强推进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要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已有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应用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组织各学科开展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活动,总结、推广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经验。

  18. 推进计划 • 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采用“由易到难、从无序到有序,分层递进”的推进过程,从2012年起,到2014年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到“有效运用教育信息化资源、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深层次学科整合。

  19. 推进计划——三年规划 • 2012年以“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主题进行试点工作。 • 2013年在2012年总结“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经验基础上,选择试点区域(2-3个县、区)进行推广,同时开展“基于网络资源、支持教与学方式改变”的试点工作。 • 2014年在2012-2013年总结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上半年面上(全区)推广“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经验,开始“基于网络资源、支持教与学方式改变”的区域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推进。

  20. 2012年具体工作: • 2012年3-5月,申报、遴选试点学校;拟定工作方案;组建专业、技术支持团队;组织专业团队业务学习; • 2012年5月下旬组织试点学校校长考察学习; • 2012年6月结合校长考察总结(第一次试点学校工作会议),组织专业理论培训;搭建网络平台; • 2012年7—8月组织试点学校技术人员、学科骨干教师专业技术培训;组织试点学校网上交流(资料上传、共享交流)。 • 2012年9月召开第二次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主题报告);巡查、指导试点学校工作(专业支持团队) • 2012年10-12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 2012年11月召开第三次试点学校工作会议(小规模现场会)。 • 2012年12月召开总结大会,交流总结经验,汇集成果。

  21. 基础理论学习 • 认识信息化教育资源 •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22. 认识信息化教育资源

  23. 信息化教育资源——专家观点 • 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设施、环境和人力资源都属于教育资源的范畴, 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常规的资源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各有特色和优势的资源。 ——中央电教馆 王珠珠 《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 》

  24. 信息化教育资源——专家观点 • 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要多媒体素材类、多媒体课件类、网络课程类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类四种类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使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两大类。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25.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信息化教学工具(信息化设备、设施): 计算机、网络、工具软件、多媒体教学终端、视频展台、扫描仪、数码相机…… 数字化教育信息(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课件、教学主页、资源库…… 理性认识信息化教育资源

  26.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涵盖“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 •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目标指向“有效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7. 通俗的理解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 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 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 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让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进行知识重构。

  28. 几个基本概念 •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创新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 课程: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 整合:系统内各要素实现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作用。

  29.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30. 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1. 课程整合 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重要内容 • “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陈至立在教育部2001年全国信息技术工作大会讲话

  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一)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建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三个基本属性并非平行并列: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其具体目标是要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环境),其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新型教学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二)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在自己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方式。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

  3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与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35. 资料1 • 从理念上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人,而整合和融人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它是从课程的整体效果出发来考虑怎样整合、融合,而不是站在局部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它考虑的是整个课程。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应局限在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活动之中,这显然过于狭隘,说明这种整合没有真正从课程的视角去思考,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考虑总体课程目标、总体课程的内容、总体课程的组织、科目内容、单元学习方案中具体学习活动等,应该与课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并且还要与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整合。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6. 资料2: • 从信息技术的作用来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因素,而不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仍然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技术。切勿为了使用技术而牺牲课程,应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选用适当的技术。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7. 资料3: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功能上的叠加,也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或技术手段在课程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融人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与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 第二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 第三阶段:全方位的,…… ——北京师范大学 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 第1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39.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第一阶段 • 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较之传统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40.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41. 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第二阶段 • 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的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

  42. 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43. 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第三阶段 • 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并取得很大成功时,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时,必然会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目标。

  44. 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45. 我们的工作起点 我们将从这里开始工作。。

  46. 推进工作思路 我们从这里开始……

  47. 找到切入点——工作即研究 • 确认我们的目标: •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 寻找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目标所存在的困难; • 充分认识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优势; • 摸清学校信息化环境、领导、教师信息化资源应用能力的现状。

  48. 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 选题:在学校现有信息化环境、师资力量、生源情况等因素基础上,梳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目标”存在的困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否解决?能解决哪些?如何解决?结果什么样?

  49. 要解决的问题 • 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究竟能够为教学起到哪些作用?在推荐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 信息化手段可能营造的教与学环境有哪些类?不同信息化环境中可能的教与学模式有哪些? • 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方式有哪些? • 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型、协作型、探究型学习模式有哪些? • 支持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学校网站应该如何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有哪些模式? • 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多媒体?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对应试教育的考试? • 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学校评价等工作? • 如何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训练、测评、评价? • 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到底改什么? • 信息化环境下应提高教师的那些能力?教师最缺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 • 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安排合适的教与学过程?什么样的教与学过程是合理的、有效的? • 信息化环境下优秀教师与一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培训到底培训什么?应该围绕着哪些方面开展,可能的方式有哪些? • ……

  50. 将问题转换成课题 1、《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2、《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传统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 3、《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研究》 4、《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与学》 7、《校本教研推动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8、《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 6、《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 9、《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 10、《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学校管理的研究》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