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古诗阅读与赏析

古诗阅读与赏析. —— 初三语文复习 执教:王中意. 自学展示(一)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1 、这个题目会让你想起什么? 2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象或意象? 1234 、、、、、列出来。 3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4 、这首诗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5 、你最欣赏这首诗里的哪个字或词?体味一下。. 2011 年中考这样考的: 题目一: 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

jack-park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古诗阅读与赏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诗阅读与赏析 ——初三语文复习 执教:王中意

  2. 自学展示(一)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 1、这个题目会让你想起什么? • 2、这首诗写了哪些景象或意象?1234、、、、、列出来。 •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4、这首诗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 5、你最欣赏这首诗里的哪个字或词?体味一下。

  3. 2011年中考这样考的: • 题目一: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 • 题目二: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问既要说村外景象,又要说村内景象,村外是庄稼长得好,丰收在望;村内是猪满圈,鸡栖埘。 第二问要从具体的景象中提升一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 如何回答问题,学会追问。为什么醉?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心里高兴。为什么高兴?因为丰收的喜悦呀。

  4. 自学展示(二) • (二)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 元 稹 •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 1、这个题目会让你想起什么? • 2、这首诗写了哪些景象?用1234、、、、、列出来。 •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4、这首诗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 5、你最欣赏这首诗里的哪个字或词?体味一下。

  5. 2009年是这样考的: •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 答: •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 答: • 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 • 明写天寒,暗写心寒。

  6. 要点展示(一) • 把握古诗的分类 •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7. 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8. 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9. 咏怀诗: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咏怀诗: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10. 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11. 要点展示(二) • 注意诗歌意象 •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 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

  12. 要点展示(三) • 弄清古诗词蕴含的常见情感。 • (1)、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 (2)、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北宋•王令《送春》) • (3)、秋思、秋恨,对离愁别绪的咏叹。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温庭筠《梦江南》) • (

  13. 4)爱国报国之志。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唐•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5)、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控诉。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北宋•梅臣《陶者》) • (6)、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唐•白居易《观刈麦》) • (7)、对友情、爱情的赞美。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4. 要点展示(四) • 明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 • (1)、正反对比。 •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 • (2)、衬托。 • ①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陆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 • ②从反面衬托。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 “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 (3)、虚实结合的方法。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文的虚写“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前文的实写“僵卧孤村不自哀”相照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慨叹。 • (4)、比喻、拟人、夸张手法的运用。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词《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 • (5)、借景抒情。 •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一纯写景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16. 在线测试 • (三)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 岑参 •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A.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 B.第三句“可怜”一词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 •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17. (四)绝句 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 • 答:   • (2)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 答: 山花的红艳与灿烂(答:旺盛“也对) • 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无奈)情绪。(只答”思乡之情”得1分)

  18. 二度测试 • (五)落 叶 • 孔绍安 •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 (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 • 答: • (2)诗人“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 答: 这首诗抒发诗人游子思乡之情。借物抒情。 • 诗人“惊”的原因有:由落叶想到季节变化,时光流逝;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由落叶“惜故林”而生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19. (六)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 益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1)诗中写到的:“回乐烽”和“受降城”都在当时的西北边陲,诗人曾到那里巡行,并写下这首诗。诗的主旨是什么? • 答: • (2)这首诗中是怎样巧妙地表情达意的? • 答: • 诗的主旨是表现戍边将士(征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选描写了大漠荒寒、月色凄冷的景象,以烘托悲凉的气氛;然后由夜间听到芦管之声,自然地引出征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0. (七)别 滁 • 欧阳修 •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 • 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 (1)第一句所写景物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 答: •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愁衷伤的,还是乐观开朗的?为什么? 景物特点是灿烂明媚,作用是烘托饯行时的热烈场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