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魏学洢

魏学洢. 大苏泛赤壁.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二、总结积累文言词汇. 三、学习空间顺序. 作者作品介绍. 魏学伊, 字子敬 ,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 《 毛檐集 》 。 《 核舟记 》 选自清朝人涨潮编辑的 《 虞初新志 》. 核舟,核桃雕刻成的船; 记,描述,摹写,本文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读准字音. 罔( ) 贻( ) 有 奇 ( ) 黍( ) 糁( ) 髯( ) 褶( ) 膝( )

jali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魏学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魏学洢 大苏泛赤壁

  2.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二、总结积累文言词汇 三、学习空间顺序

  3. 作者作品介绍 魏学伊,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毛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核舟,核桃雕刻成的船;记,描述,摹写,本文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4. 读准字音 罔( ) 贻( ) 有奇( ) 黍( ) 糁( ) 髯( ) 褶( ) 膝( ) 楫( ) 篆( ) 狭( ) wǎng yí jī shǔ sǎn rán zhě xī jí zhuàn xiá

  5. 听录音

  6. 疏通文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 之木 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 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用 直径 的 动词,雕刻 罔:无。罔不,无不,全都。 顺着、就着 雕刻 神情姿态 曾经 赠 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7. 翻译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思考: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概括介绍雕刻艺人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 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8.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 可二黍 许。 中轩 敞者 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零数 大约 上下 同“又” 高起 宽敞 是 连接状语与谓语 打开 对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9.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就 涂 翻译句子: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0. 思考: 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核舟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 主要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11.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 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 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高高的帽子 是 横幅的书画卷子 拿 画幅的右端 画幅的左端 说话 露出

  12.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 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 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略微侧转(身子) 靠近 敞胸露怀 抬头仰望 极 像 类似 同“居”,弯曲 (左臂)靠在左膝上 分明可数的样子

  13. 翻译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思考:1、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

  14. 2、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2、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5. 3、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3、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4、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16. 苏轼 佛印 鲁直 船头坐三人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17.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 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 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 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船桨 撑船的人 同“横” 平静 好像……的样子 翻译: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8. 思考: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19.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20. 5、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习题一5、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习题一 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21.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 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 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平 就 刻上 字 通“父” 清楚明白 黑 篆字图章

  22.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23.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 不盈寸。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全部,整个 刻 竟然 满 挑选 长 刻

  24. 翻译句子: 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3、技亦灵怪矣哉!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技艺也真神奇啊!

  25. 思考:5、6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船背上的题名和篆章。 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总结说明了舟上所刻的人、窗和其他物品的数量,及所刻文字的字数。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26. 题目《核舟记》的“记”是不是“记叙”?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7. 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晶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8. 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总—分—总 核舟主题: 大苏泛赤壁 中间:箬蓬,小窗,刻字 船正面 核舟记 船头:鲁直—东坡—佛印 船尾:两舟子,一人仰面,一 人俯听茶声 核舟结构 船背面: 题名(14字)篆章(4字) 总括全文: 技亦灵怪

  29. 说明顺序 整体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间 逻辑顺序 方位顺序 中轩敞者 船头坐三人 两边 舟尾横卧一楫 局部 其船背稍夷 船背

  30. 小结 课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文中对核舟所刻的人、物、字等描摹细致入微,形神兼备。 文章按总——分——总的顺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紧扣核舟的主题对船头的情景进行生动具体的描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31. 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2. 二、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同“又” 雕刻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中轩敞者为舱 是

  33. 表并列, 并且、而且。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 表承接,不译。 表转折,却、但是。 径寸之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助词,的。 之 代词,这。 其两膝相比者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其 那。

  34. 三、同义词 约——可 历历——了了 状——然 大约 清楚明白 的样子

  35. 四、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 )手卷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篆章一( ) 一( )舟 为人五( ) 为窗八( ) 幅 个 张 把 把 块 枚 条 个 扇

  36. 练习 对下面一句朗读时音节停顿正确的是:( )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

  37. 对下列几句“之”字的指代对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②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 ③石青糁之 ④左臂挂念珠倚之 A.舱 雕栏 小窗 舟身 B.舱顶 小窗 刻的字 左膝盖 C.舱顶 小窗 雕栏 佛印 D.舱顶 刻的字 小窗 左膝盖 B 舱顶 小窗 刻的字 左膝盖

  38. 大苏泛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