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綜合活動教學分享與省思

綜合活動教學分享與省思. 時間 : 101.04.18~19 地點 : 蘭嶼 分享人 : 劉瑾瑜. 教學前要思考的兩項要素. 1. 教什麼 ( 決定教材 )— 食材 2. 如何教 ( 決定教法 )— 煮法. 1-a 教學素材 ~~ 課綱分類. 四大主軸十二項核心素養. 人際互動. 自我探索. 自我發展. 社會參與. 社會關懷與服務. 自我管理. 培養學生具備 生活實踐的能力. 尊重生命. 尊重多元文化. 生活管理. 危機辨識與處理. 生活經營. 保護自我 與 環境. 生活適應與創新. 戶外生活. 資源運用與開發. 環境保護.

jerom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綜合活動教學分享與省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綜合活動教學分享與省思 時間:101.04.18~19 地點:蘭嶼 分享人: 劉瑾瑜

  2. 教學前要思考的兩項要素 1.教什麼(決定教材)—食材 2.如何教(決定教法)—煮法

  3. 1-a 教學素材~~課綱分類 四大主軸十二項核心素養 人際互動 自我探索 自我發展 社會參與 社會關懷與服務 自我管理 培養學生具備 生活實踐的能力 尊重生命 尊重多元文化 生活管理 危機辨識與處理 生活經營 保護自我 與 環境 生活適應與創新 戶外生活 資源運用與開發 環境保護

  4. 體驗 • 省思 • 實踐 • 從容 • 多元 學習者 學習者透過對活動的實踐、獲得直接體驗與即時反饋信息,從過程中驗證與應用所知,建構自己對活動的意義,並藉此同時再次認識這個建構意義的主體,也就是自己。

  5. 老師的角色 1 是教學設計 的詮釋者、 批評者與 再創造者。 2 在營造學習 環境,並 引導學生 關注情境 問題解決 活動中的 重要面向 。 3 會鼓勵和 接納學生 自主和自發 性的表現。 4 不急於評價 學生的答案 ,會進一步 探求學生的 觀點,了解其 現有的概念, 作為往後教 學的參考。

  6. 教學法~第二式體驗教學與反思引導 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 我聽了就忘了I hear, and I forget. 我看了就記得I see, and I remember. 我做了就明白I do, and I understand. ---西方諺語

  7. 體驗學習的模式 體驗 反思內省 歸納 應用 階段 階段 階段 階段

  8. 引導反思技巧動態回顧循環(4F) 整合學習

  9. 提問重點 動態回顧循環(4F)

  10. 3W焦點討論法 階段提問模式

  11. =協同教學~學童從插花中體驗合作學習= 高年級學童帶領學弟妹插花 ~高年級獲得經驗分享的自我實現 ~一年級擁有成功的學習成就

  12. 低年及綜合活動分享--- 家事誰來做? 家人的鼓勵

  13. 每個人都是主角也是配角 適合各年級教學的密碼迷宮 ~學習合作˙專心和尊重

  14. 高年級LNT環境教育 體驗課程 綜合活動課程設計 環境保護的省思

  15. 高年級綜合活動課程 ~~節能減碳教育 ---單車課程教學

  16. … …綜合活動成長的分享與省思… … 正向思考~心想事成 呼應課綱~教學相長 生活能力~師生雙贏

  17. 教學演示與座談

  18. 感謝聆聽! 台東縣綜合活動領域團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