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十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第十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第一节 肥胖. 一、肥胖及其危害 二、肥胖的诊断 (一)肥胖分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向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二)肥胖诊断指标 1.体重、标准体重及肥胖度. 2.体成分及理想体成分 体成分是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以重量总和这些成分即为体重。根据人体各组成成分的生理功效不同,常把体重分为脂肪重(即体脂重)和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通常用以反映人体肌肉量)。体成分常以体脂百分数(体脂%)来表示。 体脂%=体脂重/体重×100。. 3、体重、体成分控制的意义 4、肥胖诊断标准.

jod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2. 第一节 肥胖 一、肥胖及其危害 二、肥胖的诊断 (一)肥胖分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向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二)肥胖诊断指标 1.体重、标准体重及肥胖度

  3. 2.体成分及理想体成分 • 体成分是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以重量总和这些成分即为体重。根据人体各组成成分的生理功效不同,常把体重分为脂肪重(即体脂重)和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通常用以反映人体肌肉量)。体成分常以体脂百分数(体脂%)来表示。 • 体脂%=体脂重/体重×100。

  4. 3、体重、体成分控制的意义4、肥胖诊断标准

  5. 体重指数法(BMI) • 测试方法:体重指数法也称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方法:BMI(kg/m2)=体重(kg)/身高2(m2) • 优缺点:是国际通用的大样本肥胖测试有效指标,简便实用,一般用来估测肥胖在不同人口的发生率。 但不能评定体脂的分布变化,BMI和身体脂肪含量因身体成份的构成不同而不同。由BMI所评定的过重和肥胖未区分肌肉和脂肪组织,因此不能用来代表身体脂肪含量。 • 评价方法:目前只有成人评价标准(WHO,1997)。由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由于BMI并未达到相对稳定(如表一所示),相关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困难。目前还没有相应的BMI标准。

  6. 成人根据BMI理想体重、过重和肥胖分类(WHO)

  7. 亚洲成人BMI标准及相关疾病的危险(WHO)

  8. 三、体成分估算方法 • 身体成份的测试方法很多,可以从五个不同水平测试: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和整体。 • 测定技术分为直接、间接和双间接测定法。由于直接测试很困难,多采用间接法和双间接法。大样本测试多采用双间接法,如体重身高指数、围度、皮皱厚度、生物电阻抗法。小样本采用间接法,如体密度法、双能X线法、药物稀释法。个体水平研究多采用核磁共振法等。

  9. 围度指标法 • 目前普遍采用的指标主要是腰围和臀围比值。 • 测试方法:腰臀比(WHR)=腰围/臀围 • 评价方法:可评价腹部脂肪的分布情况,与CT测得的腹腔内脂肪面积相关。WHR值高为上半身肥胖,低值为下半身肥胖。评价标准随年龄、性别不、人种不同而不同。WHO推荐的腹部脂肪分布过多的标准为:男性WHR>1,女性WHR>0.8。

  10. 水下称重法(身体密度测量) • 原理:骨骼、肌肉等瘦组织密度高(1.2~3.0g/ml),脂肪组织的密度低(0.9g/ml),所以根据人体不同组织之间密度的不同可以判断身体脂肪的含量。常用以下公式推测身体脂肪含量: Brozek公式: 脂肪%=[4.570/身体密度-4.142]×100 其中身体密度可采用水下称重法推测:

  11. 水下称重身体密度测定 • 原理: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测试时需要同时测量肺和畏内气体量,肺残气可以直接测定,实验室用氮冲洗技术或氦稀释法,大样本测试可以用肺活量估算。胃内残期估计为100ml。 • 优缺点:此方法为经典方法,准确性较高,适用于科学研究。但需要特殊仪器,老人和小孩不适用。 • 评价方法:此方法采用指标为体脂百分比,可靠性最高。(WHO判断标准)目前国际上还出现了空气称重设备,其原理与水下称重相同。

  12. 皮皱厚度测定法 • 全身均匀性肥胖者皮下脂肪的厚度与肥胖程度相关,测皮下脂肪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脂肪含量。以皮皱厚度数值推测身体密度的公式很多,如日本长岭-铃木公式,美国Pollock公式等。选择公式应该考虑到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特定。 • 优缺点:较易普及,但不够准确,适用于较大样本测试。 • 常用测试部位:肩胛下,肱三头肌,髂前上棘,腹部,臀部、大腿。

  13. 体密度推算回归方程(日本)

  14. 测定瘦体重 • 生物电阻抗法:脂肪组织几乎不含水,而水含量与瘦组织密切相关,通过测量人的导电性,通过抗阻的大小可反应人体瘦组织含量。 • 优缺点:便携方便,但重复性较差,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如电极形状,月经周期,皮肤温度,测量体位,口服避孕药及运动脱水等。 • 身体总钾量测定法:人体内主要是瘦组织含钾,其中40K约占总钾量的0.012%,它是一种半衰期长,较恒定的放射性物质,可用专门仪器检测。正常成人瘦体重含钾量为68.1mEq/kg,据此可计算瘦体重。 • 优缺点:准确无损伤,但费用高。

  15. 局部脂肪的直接测定 • 超声法:超声方法可直接观察到身体脂肪的分布及厚度,可用来评价身体成份,尤其是局部脂肪含量。以前此方法只用来估测身体脂肪,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测量骨、肌肉、软组织已经成为可能。目前还缺乏不同部位身体成份的超声扫描图,无法确定标准,影响技术和计算机将有助于增加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 双光子X线扫描(DEXA):根据不同密度组织X线吸收程度的不同,判断身体脂肪含量。目前DEXA有两种扫描方法,即快速扇面扫描和慢速点扫描。扇面扫描准确性好于点扫描。优缺点:其准确性高于水下称重法,测试结果与CT测试结果高度相关。但费用高。

  16. 核磁共振法:图像清晰,精确的分清骨、肌肉、脂肪和其它软组织。沿身体纵轴平行扫描,可以薄至0.5cm。核磁共振法:图像清晰,精确的分清骨、肌肉、脂肪和其它软组织。沿身体纵轴平行扫描,可以薄至0.5cm。 • CT断层扫描:图像清晰,精确的分清骨、肌肉、脂肪和其它软组织。也可能成为监测训练的身体成份变化,机体康复情况的可靠指标。 • 优点:准确性高。 • 缺点:费用高。

  17. 第二节 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 一、理论基础 1、能量平衡 2、人体每日能耗 二、体重、体成分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保持体重平衡原则 2、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评估方法

  18. 第三节 肥胖与运动减肥 一、肥胖成因 1、遗传 2、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3、代谢因素 4、环境和行为因素

  19. 二、运动减肥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3、增加基础代谢 4、抑制脂肪生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