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7

電子工程一乙 組長 : 柯佑霖 組員 : 許任捷 . 林鴻任 . 張育慎 . 趙敘荃 . 黃昱碩

商朝. 電子工程一乙 組長 : 柯佑霖 組員 : 許任捷 . 林鴻任 . 張育慎 . 趙敘荃 . 黃昱碩. 大綱. 商朝的起源與簡史 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與運作 影響朝代變化的重要歷史事件 商朝文化社會現象 商朝衰亡的原因 對後世的影響 結論. 商朝的起源與簡史. 林鴻任 註 : 下列報告圖片皆為 google 圖片蒐尋. 觀念 商朝的傳說 商朝帝系表 商朝簡史. 商朝的傳說.

jul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電子工程一乙 組長 : 柯佑霖 組員 : 許任捷 . 林鴻任 . 張育慎 . 趙敘荃 . 黃昱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商朝 電子工程一乙 組長:柯佑霖 組員:許任捷.林鴻任.張育慎 . 趙敘荃.黃昱碩

  2. 大綱 • 商朝的起源與簡史 • 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與運作 • 影響朝代變化的重要歷史事件 • 商朝文化社會現象 • 商朝衰亡的原因 • 對後世的影響 • 結論

  3. 商朝的起源與簡史 林鴻任 註:下列報告圖片皆為google圖片蒐尋

  4. 觀念 • 商朝的傳說 • 商朝帝系表 • 商朝簡史

  5. 商朝的傳說 • 殷商的始祖是契,他的母親叫簡狄,是有娀(sōng)氏的女兒,帝嚳的次妃。相傳簡狄等三個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見玄鳥掉下一只蛋,簡狄就揀 來吞吃了,因而懷孕,生下了契,即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

  6. 鳥圖騰

  7. 商朝(公元前 1562年~前 1066 年) • 由商湯開國~商紂滅亡 • 信史的開端 文獻 遺址的發掘

  8. 商湯滅夏 • 與有莘氏通婚後,運用賢臣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以亳為前進據點,積極治國,準備滅夏。 • 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歷代王朝皆如此更疊,因而史稱“商湯革命”。

  9. 甲骨文 • 但是殷墟遺址 的發掘特別是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歷史“信而有證”,故商朝被視為中國信史之開端。

  10. 清光緒二十五年,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的母親得了瘧疾,於是派人去宣武門外菜市口的中藥店買藥。藥買回來之後,王懿榮無意中發現那包藥裏有一味藥叫龍骨,上面刻著一些彎彎曲曲的符號。這些骨頭是動物的脊椎骨,上面怎麼會有符號呢?這引起了王懿榮的好奇心。清光緒二十五年,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的母親得了瘧疾,於是派人去宣武門外菜市口的中藥店買藥。藥買回來之後,王懿榮無意中發現那包藥裏有一味藥叫龍骨,上面刻著一些彎彎曲曲的符號。這些骨頭是動物的脊椎骨,上面怎麼會有符號呢?這引起了王懿榮的好奇心。

  11. 甲骨文碑林

  12. 惠陽鎮隆窩尾坳遺址

  13. 重要觀念 • 夏商周是同時存在的各個部落→共主制 • 大禹治水 而契從旁協助,而被舜封子氏「商」 • 從契到湯共經過14世跟8次的遷移 • 商朝共三十主,17世

  14. CHINA/CHINA_Kings.pdf

  15. 從商湯之後又可以分三個時期 • 早期(湯~雍己) • 中期(仲丁~小辛) • 晚期(盤庚~帝辛)

  16. 早期 湯~雍己 • 歷經10王 • 國都西毫,今河南偃師縣尸鄉溝 商城文化遗址简介

  17. 中期 仲丁~小辛 • 歷經10王 • 爭奪王權,導致國力衰弱,因而多次遷都 • 過著游牧或游農的生活 • 九世之亂

  18. 晚期 盤庚~帝辛(紂) • 歷經11王 • 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屯小村 • 由游牧漸漸轉為農耕

  19. 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與運作 黃昱碩

  20. 商朝政治要點 • 商代區域 • 城邦 • 政治觀念 • 商代的官職

  21. 商代的區域 • 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江南一帶,為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當時商朝人口已達285萬),但主要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曾多次遷移,後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為殷。

  22. 回首頁

  23. 商朝的城邦 • 殷商所統治的地區,以王的都邑為中心,稱為「商」。其四郊地區稱為「鄙」。四郊之外,為「四土」。四土的邊地,為「四戈」。四戈以內,就是「殷邦」;以外就是「四方」。殷邦之內,有「族邦」。族邦之內,各有其「都」、「邑」。殷王即以同盟的形式,統治許多由都邑組成的「國」。

  24. 回首頁

  25. 商朝政治觀念 • 商朝的神權政治是與王權政治結合的。商朝的王是被神化的王,是國家一切大政的決策核心。在王權思想中,開始摻有專制的色彩。開始的時候,宗教主導了大部分社會活動,到後期政治活動才獨立出來,並且轉而領導宗教活動。由於這個轉變,政治的觀念,特別是王權思想在商晚期開始出現。

  26. 王權思想 • 殷代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政治的王到了商朝,已經實質上超越了天上的王。早期商人用「帝」的字眼以描繪天上的神,也就是所謂的「上帝」。只有王才能承上帝之命,是上帝的化身;祖宗是神明,只有王才是繼承人;所有的人都是由王拯救和支配的。

  27. 商代統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則,就是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國家。也因為王權神化,所以商朝很重視對祖先和神的崇拜。因此商朝政府很多政策或實施都是透過占卜來決定是否要做。不過要強調一點就是占卜和祭祀的權力是只有商王才有。商代統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則,就是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國家。也因為王權神化,所以商朝很重視對祖先和神的崇拜。因此商朝政府很多政策或實施都是透過占卜來決定是否要做。不過要強調一點就是占卜和祭祀的權力是只有商王才有。 回首頁

  28. 商朝官職 商朝的官職主要分為兩種 • 內服官 • 外服官

  29. 內服官 內服官大致上分為四類,統一以「臣」稱呼 • 政務性職官 • 軍事性職官 • 宗教文化類職官 • 宮廷內職官

  30. 政務性職官 政務性職官有四種官職 • 管農業的稱為「籍臣」 • 管畜牧的稱為「牧正」 • 管手工業的稱為「多工」 • 管土地、建築的稱為「司空」 商朝官職

  31. 軍事性職官 • 商代文武已分職,側重戎事的一些武職已經出現。「馬亞」、「多馬」、「多寇」、「史」、「戍」、「衛」、「射」等等都是。 • 軍隊以「師」為最大編制單位 商朝官職

  32. 宗教文化類職官 • 「巫」掌管占卜 • 「作冊」掌管冊命的官 • 「祝」掌管祭司事宜 • 「貞人」神女附身 商朝官職

  33. 宮廷內職官 宮廷內職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 • 已知當時宮廷內已經有女官稱為「帚」。 商朝官職

  34. 外服官 外服職官指的是受封各地的諸侯。 「侯」、「伯」、「子」、「男」等都是諸侯。他們分別是獨立性較大的政治實體。 他們承認商王朝的宗主權,並對商盡以下四種義務。 戍邊、隨王出征、向王室納貢、向王室服役 諸侯如有不服商王朝政令者,要加以懲罰。

  35. 商朝重大歷史事件 許任捷

  36. 大綱 武丁中興 鞏固殷都 甘盤和傅說 雉鳴太廟 征伐四方 西羌和東夷 游牧民族 • 成湯治國 1. 湯禱桑林 2. 伊尹放太甲 3. 伊陟相太戊 • 盤庚遷殷 1. 從仲丁到河亶甲 2. 祖武和盤庚 3. 盤庚遷殷

  37. 成湯治國PART 1 • 伊尹介紹 • 名摯.因為其母親為侁民,在伊水住居,所以伊為氏。[1] 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尹是右相之意。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他陪嫁到商湯那裡,為商湯廚師。伊尹有遠大抱負,不甘作奴隸,於是利用向商湯進食機會向商湯分析天下形勢。商湯很欣賞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隸身份,並提拔他為宰相。 資料來源:google 資料來源: 商周史話

  38. 成湯治國PART 2 • 湯禱桑林 • 天災的始末與君王的德行息息相關。湯王為民獻身的品行順應了天理,天除旱降雨。

  39. 成湯治國PART 3 • 伊尹放太甲 • 太甲即位時昏庸無能,他軟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達三年之久,並攝政管治國家。直到太甲後悔了,才把他迎回復辟執政,使太甲變成了一位聖君。不過,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

  40. 成湯治國PART 4 • 伊陟相太戊 • 伊陟借“桑谷共生”勸戒太戊,太戊改過後,伊陟等朝臣的宣揚太戊的德政還真是起到了安撫民心,收服諸侯的作用,不久就使“殷道復興,諸侯歸之”。

  41. 九世之亂PART1 • 簡述 九世之亂是公元前1411年至公元前1321年 商朝自商王仲丁後,連續發生王位紛爭, 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這一動亂曆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 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

  42. 帝系圖

  43. 九世之亂PART2 • 過程簡述 • 商王仲丁在位的時候,東南方的夷族興起,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但仲丁本身的勢力被重創。仲丁死後,一大堆的兄弟們憑借着自己的勢力爭奪他留下的王位。仲丁的弟弟外壬在仲丁死後即位。開了“誰勢力大誰即位”的先例。從而造成了百多年的繼承上的九世之亂。

  44. 九世之亂PART3 • 影響 • 「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爲了挽救王朝的危機,將都城由邢邑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關心百姓,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

  45. 盤庚遷殷PART1 • 從仲丁到河亶甲 • 商朝自仲丁至盤庚的九世中,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鬥爭不已,域外方國也不斷侵擾。在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下,國都不斷遷徙。

  46. 盤庚遷殷PART2 • 祖乙和盤庚 • 祖乙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 • 盤庚下決心一勞永逸地把國都遷至殷,即今河南安陽小屯村附近。這次遷都對穩定商王朝的統治起到很大作用。

  47. 盤庚遷殷PART3 • 緣由 • 太甲以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們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統治者之間,對王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他們為私利把國家搞得混亂不堪。商朝統治被階級矛盾和奴隸主內部的矛盾削弱,國力日漸減弱,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也起來反叛,加上水澇、乾旱等等自然災害,內外交困使得商朝這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到了崩潰的邊緣。

  48. 資料來源:google

  49. 盤庚遷殷PART3 • 定都殷 • 盤庚找人考察到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自然環境和當時的都城“奄”比起來,有利於建設都城,更有利發展農業生產。遷都以後,王室、貴族特權將會受到消弱,階級矛盾就可以得到緩和。同時可避開周邊叛亂勢力的攻擊,有利於加強鞏固統治地位,遂決定把都城遷到殷。

  50. 盤庚遷殷PART4 • 重整 • 遷都之後,盤庚重申:“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即不管與商王血緣的遠近,造罪就處死,立功便封賞。經過一段時間的鬥爭,盤庚採用軟硬兼施的手段,終於完成了遷都的計劃。可是鬥爭並沒有結束,老百姓到了一個新地方,好多方面不適應,紛紛要求遷回老家。奴隸主貴族就趁機搗亂,煽動大家要求遷回老家去。當時盤庚針對時局發表了一篇訓話,再次用強硬的態度,警告貴族不要搗亂,否則必遭嚴懲。就這樣,局面才安定下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