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16 專案控制

16 專案控制. 專案控制. 專案控制 的目的是比較實際績效和計畫績效的差異,如果差異太大超過門檻,就啟動糾正措施,而連帶影響的可能是專案計畫的修正。專案控制的功能,就是要儘早 發現問題 甚至 預測問題 ,然後 消除問題 進而防範問題於未然。. 專案控制階段. 專案控制階段.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1 狀況審查. 狀況審查. 狀況審查 的目的是讓專案團隊、包商、專案發起人、組織高層及其他專案關係人了解專案的 進展 ,並針對發生的 問題 討論解決方案。專案成員必須準備各自的 狀況報告 ,說明活動現況、完成比例、里程碑有否延誤、主要問題和待決事項等。.

kadee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16 專案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6 專案控制

  2. 專案控制 專案控制的目的是比較實際績效和計畫績效的差異,如果差異太大超過門檻,就啟動糾正措施,而連帶影響的可能是專案計畫的修正。專案控制的功能,就是要儘早發現問題甚至預測問題,然後消除問題進而防範問題於未然。

  3. 專案控制階段

  4. 專案控制階段

  5.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1 狀況審查

  6. 狀況審查 狀況審查的目的是讓專案團隊、包商、專案發起人、組織高層及其他專案關係人了解專案的進展,並針對發生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案。專案成員必須準備各自的狀況報告,說明活動現況、完成比例、里程碑有否延誤、主要問題和待決事項等。

  7. 狀況審查方法

  8. 狀況審查 輸入 1. 專案計畫:以事先計畫好的專案 目標為審查的依據。 2. 狀況報告:包括目前活動的執行 情況、這一個期間的主要進展、下 一個期間的主要任務、預算使用狀 況、技術績效現況、前期行動方案 審查、最新的風險清單等。

  9. 狀況審查 方法 1. 狀況審查會議:專案團隊和主要 專案關係人及團隊成員對專案現 況進行審查。

  10. 狀況審查 產出 1. 補救計畫:狀況審查如果發現異 常情形,可能需要制定補救計畫。 2. 糾正措施:制定預防相同問題再 度發生的任何措施。 3. 經驗教訓:記錄任何值得後續專 案參考的專案狀況的經驗和教訓。

  11.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2 變更控制

  12. 變更控制 專案控制的工作重點是控制和專案有關的各種變更,包括進度、成本、品質和範圍的變更。變更要經過變更管制系統的同意,而且為了確保所有受影響部份都做了變更,必須指定人員進行變更的後續追蹤。

  13. 變更程序 (一) 1. 提出變更要求:變更要求中要包 括變更說明、驗證資料、影響描 述、可能方案等。 2. 初步審查:變更管制委員會定期 開會,初步審查變更要求是否退 回、延緩或進一步分析。

  14. 變更程序 (二) 3. 影響分析:指派人員分析變更對 成本、進度和資源的衝擊和影響 ,然後由管制委員會再次審查, 決定是否接受、退回或延緩變更。 4. 高層核准及決定變更順序:專案 團隊將資料送交組織高層核准, 並由高層決定該變更在組織內眾 多變更之間的執行順序。

  15. 變更控制方法

  16. 變更控制 輸入 (一) • 專案計畫:專案計畫是專案控制 • 的依據。 • 2. 專案績效報告:定期的專案績效報告是專案是否需要變更的基礎訊息。

  17. 變更控制 輸入 (二) 3. 專案變更要求:變更要求的內容包括變更說明、佐證資料、方案說明、影響分析 (型態項目、成本、進度、資源)、不變更的後果、總結建議和簽署等。

  18. 變更控制 方法 (一) 1. 專案變更管制系統:專案在進度、成本、品質及範圍變更,都要經過專案變更管制系統的同意。變更管制系統包含變更管制委員會、核准層級、核准 (申請)程序、標準標單和追蹤系統等。

  19. 變更控制 方法 (二) 2. 專案績效衡量系統:每一個變更要求都要由專案績效衡量系統來判定變更要求是否合理。

  20. 變更控制 產出 (一) 1. 專案計畫變更:如果變更要求經過同意,那麼相關的專案計畫就需要變更。 2. 專案基準修正:專案進度基準和成本基準可能也要變更。

  21. 變更控制 產出 (二) 3. 糾正措施:變更之後如何矯正之前失誤的相對措施。 4. 經驗教訓:記錄為何需要變更、造成變更的原因、以及糾正措施選擇的理由等。

  22.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3 範圍控制

  23. 範圍控制 專案範圍控制是確保團隊在規劃時間內,如期完成應該執行的工作,而且沒有執行超出專案範圍的活動。目的在檢驗應該做的部份是否在期限內做好,如果沒有準時達成或檢驗不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範圍沒有合乎要求或是延誤完成,會不會是技術能力不足的前兆?

  24. 範圍控制方法

  25. 範圍控制 輸入 (一) 1. WBS:所有 WBS 活動的總合就 是專案必須完成的範圍。 2. 範圍管理計畫:範圍規劃階段所 得到的範圍管理計畫,是範圍控 制的依據。

  26. 範圍控制 輸入 (二) 3. 範圍績效報告:範圍控制的重點 就是確認必須完成的範圍,是 否已經如期完成。 4. 範圍變更要求:有沒有任何專案 執行單位或個人,提出和範圍 有關的變更。

  27. 範圍控制 方法 (一) 1. 範圍變更管制系統:專案範圍的 任何變更要求,必須依照範圍 變更管制系統的規定辦理。 2. 範圍績效衡量系統:由範圍績效 衡量系統的變更門檻,來決定是 否同意範圍的變更要求。

  28. 範圍控制 方法 (二) 3. 修正 WBS:修正 WBS 的活動 內容有時是範圍控制的方法之 一。

  29. 範圍控制 產出 (一) 1. 範圍變更:範圍變更要求經過同 意後的產出就是修正範圍。 2. 專案基準修正:專案範圍變更, 連帶的也會影響專案的進度基準 和成本基準。例如蓋大樓由十層 變更為十二層,進度及成本基準 當然也會隨之改變。

  30. 範圍控制 產出 (二) 3. 糾正措施:雖然變更管制委員會 同意範圍變更的要求,但是為 了矯正範圍變更前的問題,必 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以彌補之前 的失誤。 4. 經驗教訓:記錄範圍變更的前因 後果可以做為後續專案的參考。

  31.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4 進度控制

  32. 進度控制 專案進度控制是定期比較進度基準和實際進度,以確認專案是否如期進行,並由進度的差異分析和績效衡量,來判定進度變更要求的合理性。目的是由進度績效的呈現,儘早發現進度問題,甚至預測進度問題,以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達成專案的進度目標。

  33. 進度控制方法

  34. 進度控制 輸入 (一) 1. 進度基準:進度控制的重點是比 較進度基準和實際績效,以便及 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 進度管理計畫:進度管理計畫上 有所有專案活動的執行時程,為 進度控制的必要參考。

  35. 進度控制 輸入 (二) 3. 進度績效報告:把實際進度整理成 進度的績效報表。 4. 進度變更要求:如果進度績效落後, ,執行人員可以提出變更要求。例 如因為氣候不佳,請求將這個星期 的工作,移到下個星期完成。

  36. 進度控制 方法 (一) 1. 進度變更管制系統:有關進度延 長等類似的變更事項,必須經過 進度變更管制系統的決定,管制 系統中的委員會成員包括和專案 進度有關的所有重要專案關係人。

  37. 進度控制 方法 (二) 2. 進度績效衡量系統:由進度績效衡 量系統的門檻規定,判定進度變更 要求能否通過。 3. 進度差異分析:比較計畫進度和實 際進度的差異,有助於進度變更的 控制。

  38. 進度控制 方法 (三) 4. 專案管理資訊系統:組織應用專案 管理資訊系統,可以提高專案進度 控制的效率。

  39. 進度控制 產出 (一) 1. 進度變更:進度變更要求如果通過, 就會產出一個新的專案進度計畫。 2. 糾正措施:雖然進度變更管制委員 會同意進度變更的要求,但是為了 矯正進度變更前的問題,必須採取 適當的措施以彌補之前的失誤。

  40. 進度控制 產出 (二) 3. 經驗教訓:記錄造成進度變更的前 因後果,和採取因應對策的原因和 歷程,可以形成專案管理知識庫, 避免類似的問題,在後續專案中再 度發生。

  41.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5 風險控制

  42. 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專案規劃階段沒有確認出來,而在專案執行階段才出現或發現的風險,以補救計畫(workarounds)予以控制。基本上如果需要制定補救計畫的場合越多,表示專案的不確定性越高,否則就是專案團隊的風險管理規劃不夠落實。

  43. 2.糾正措施 風險控制方法 變更

  44. 風險控制 輸入 (一) 1. 風險管理計畫:原先規劃好的風 險管理計畫,可以做為風險控制 的參考。 2. 原有風險清單:已經確認出來的 現有風險的清單。

  45. 風險控制 輸入 (二) 3. 額外風險清單:係指在專案執行 階段又發現的風險清單,風險控 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這些風險, 制定風險補救計畫,以降低它的 危害。

  46. 風險控制 方法 1. 補救計畫:補救計劃(workaround) 是一個事先沒有規劃,風險發生 後才知道,然後事後制定的計畫。 2. 其他因應措施:如果風險的負面 效應超過原來的預期,因應措施 不適用,就需要擬定因應計劃的 補強計畫 (fallback plan)。

  47. 風險控制 產出 (一) 1. 風險管理計畫變更:當有些已知 風險沒有如期發生,或是影響程 度有了變化,甚至有新風險的產 生等等訊息,要修正到原來的風 險管理計畫當中。

  48. 風險控制 產出 (二) 1.糾正措施:包括執行既定的風險 因應計劃,來處理如期發生的風 險,或是執行備案(contingency plan) 及因應計劃的補強計劃(fallback plan) 以降低傷害。 2. 經驗教訓:記錄風險控制過程的 經驗教訓,做為後續專案的參考。

  49. 16 專案控制階段 16.6 品質控制

  50. 品質控制 品質控制的目的是監督特定的專案結果,以確認是否符合相關的品質標準,以及找出方法來消除造成不良的原因。這裡所說的專案結果包含可交付成果和專案管理績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