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肖 莉.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在生产或生活中,由于 各种原因,吸入过量一氧化碳( CO )而 发生的急性中毒。 CO 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由于含碳 物质燃烧的不完全产生的。 CO 不溶于水,分子量 28.01 ,比重 0.967 。 空气中 CO 最高容许浓度为 0.05% 或 30mg/m 3. 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病因:在煤窑生产过程中;管道泄 漏;煤矿瓦斯爆炸;生活中使用直排式 燃煤热水器;煤炉燃烧不全,屋内门窗 紧闭,都可发生急性 CO 中毒。其中家庭

ka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肖 莉

  2. 一氧化碳中毒 • 一氧化碳中毒是在生产或生活中,由于 各种原因,吸入过量一氧化碳(CO)而 发生的急性中毒。 • CO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由于含碳 物质燃烧的不完全产生的。 • CO不溶于水,分子量28.01,比重0.967。 • 空气中CO最高容许浓度为0.05%或30mg/m3

  3. 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病因:在煤窑生产过程中;管道泄 漏;煤矿瓦斯爆炸;生活中使用直排式 燃煤热水器;煤炉燃烧不全,屋内门窗 紧闭,都可发生急性CO中毒。其中家庭 用煤炉产生的CO、使用直排式燃煤热水 器及煤气泄露,是生活性中毒最常见原 因。

  4. 【中毒机制】 • 一氧化碳吸入后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 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中红细胞的血红 蛋白(Hb)结合,形成COHb。它的亲和力 很强,比氧与Hb的亲和力大240倍。COHb 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解离速度仅是 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1/3 600。

  5. 【中毒机制】 • COHb的存在,还能使血红蛋白氧 解离曲线左移,血氧不易释放到 组织而造成细胞内缺氧。 • 它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 性,影响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 阻碍氧的利用。

  6. 【中毒机制】 • CO中毒时,大脑和心脏最先受损害。 • 可造成脑细胞内水肿,脑细胞间质水肿,脑 血循环障碍,发生脑血栓,脑皮质和基底结局 灶性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脱髓壳病变,使少数 幸存者发生迟发性脑病。 • 心肌可有缺血性损害,或内膜下多发性梗死。 CO急性中毒在24小时内死亡者,血呈樱桃红色, 各脏器可有充血、水肿或点状出血

  7. 【中毒程度分级】 • 按中毒程度可分三级: ⑴ 轻度:患者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意 识模糊、谵妄、幻觉、抽搐。感觉迟钝、四 肢乏力等。此时检查血COHb浓度10%~20%。 ⑵ 中度:出现意识丧失、昏迷、但对疼痛刺激 有反应。呼吸困难,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 射迟钝,腱反射减弱。血压、脉搏可有改 变。检查COHb 浓度〉30%~40%。

  8. 【临床表现】 ⑶ 重度: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患者呈去大脑皮层 状态:患者睁眼、无意识、不动、呼之不应、肌张 力增强,常合并有呼吸衰竭、肺水肿、上消化道出 血(呕血与黑便)、休克、心律失常等。肢体受压 部位可出现红肿和水疱,甚至 肌肉坏死(横纹 肌溶解症)。也可有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衰(坏死 肌肉释放的肌球蛋白所致)。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 高,少数幸存者多有后遗症。血液COHb浓度可高于 50%以上。

  9.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 (神经精神后发症) 少数急性CO重度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 恢复后的2~60天后(假愈期)出现神经精 神症状称为迟发性脑病。 表现为: ⑴ 精神意识障碍:患者呈木僵痴呆状态、谵 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⑵ 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表 情淡漠、静止性震颤及前冲步态。

  10.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 (神经精神后发症) ⑶ 锥体系神经损害:偏瘫、大小便失禁等。 ⑷ 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失语、失明、 继发性癫痫。 ⑸ 脑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视力、听力障碍 及周围神经病变。

  11. 【辅助检查 】 ① 血COHb测定是诊断CO中毒的特异指标 。 COHb增高(正常人含量5%~10%)。中毒8h后测定临床意义不大。 ②动脉血气分析 急性中毒病人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中毒时间长者呈代谢性酸中毒。 ③脑电图 急性中毒时,脑电图常出现弥漫性低波幅慢波,常晚于临床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呈平行关系。 ④头CT脑水肿时可见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

  12. 【诊断 】 • 根据CO暴露史,急性发生的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结合血COHb测定即可明确诊断。 • 应注意与脑血管意外和各种其它原因所致的昏迷相鉴别。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

  13. 【治疗】 治疗目的:加速中毒症状恢复,预防迟发脑病发生。 ⒈ 撤离中毒环境 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 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⒉ 氧疗 加速血液COHB解离和CO排出,是治疗CO中毒 最有效的办法。 • 面罩吸氧: 适用轻度CO中毒病人,氧流量10L/min。当症状缓解和血液COHb浓度低于5%时,可停止吸氧 • 高压氧治疗: 适应症:中、重度CO中毒,或出现神经、精神、心血管症状;老年人或妊娠妇女CO中毒首选高压氧治疗

  14. 【治疗】 • 高压氧治疗: 原理: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含量,提高总体氧含量,较正常吸氧缩短血液COHb半衰期近4 ~5倍,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许多很重的病人在治疗还没有结束时就醒了,40-50分钟以后中毒症状就得到缓解。 吸氧环境 血液COHb半衰期 吸入室内空气 4 ~5h 吸入40%氧浓度2h 吸入100%氧浓度 40 ~60分钟 在2.5 ~3个大气压下高压氧 30 ~20分钟

  15. 【治疗】 ⒊ 防止脑水肿,重症患者可发生脑水肿,在24~ 48小时达高峰。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每 6~8小时1次。 也可用利尿剂,呋塞米(速 尿)20mg~40mg,每8~12小时1次或地塞米松 10mg,静脉注射,疗程3 ~5天。有抽搐者可 给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 ⒋ 保护脑细胞,常用药物三磷酸腺苷、大量维 C、辅酶A,胞二磷胆碱500~1000mg,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ml中,每日1次,静滴。

  16. 【治疗】 ⒌ 防止并发症,对昏迷患者护理非常重要,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以防发生褥疮。为防止肺部感染要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注意营养,给予鼻饲。要注意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保护心肌,如有心肌损害,可给营养心肌药物

  17. 预 后 • 轻度中毒者,撤离中毒环境后数分钟至 数小时症状缓解。 • 中毒中毒者,积极治疗后无任何后遗症 严重中毒者,抢救成功后常有神经精神 后遗症。 • 及时应用高压氧治疗能降低迟发脑病发 生率。

  18. 预 防 • 冬季取暖期,加强CO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 • 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 经常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漏气。 • 工业生产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通风。 • 需要进入CO浓度较高环境作业时,要携带安 全防护面具及必要急救设备。

  19.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