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輔導人員的心理調適

輔導人員的心理調適. 談社工員自我效能的提升 - 沈慶盈 諮商輔導人員並非超人 ─談大專輔導人員的督導效能與心理建設 - 彭慧玲 國中輔導教師面對諮商輔導工作的多重壓力與因應策略 - 鄭君紋.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一、角色混淆 以輔導人員的視角 對學生個案來說,輔導人員則是「輔導者」的角色,需遵守專業倫理的規範。 對行政而言,輔導人員具有推動學校輔導工作的責任。 對學生家長及其他一般教師,又必須兼顧諮詢、親子諮商的角色。 從學生個案的視角 是「仰視」著輔導人員,還是「平視」著輔導人員,攸關輔導關係建立。.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二、輔導倫理的衝突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輔導人員的心理調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輔導人員的心理調適 談社工員自我效能的提升-沈慶盈 諮商輔導人員並非超人 ─談大專輔導人員的督導效能與心理建設-彭慧玲 國中輔導教師面對諮商輔導工作的多重壓力與因應策略-鄭君紋

  2.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一、角色混淆 • 以輔導人員的視角 • 對學生個案來說,輔導人員則是「輔導者」的角色,需遵守專業倫理的規範。 • 對行政而言,輔導人員具有推動學校輔導工作的責任。 • 對學生家長及其他一般教師,又必須兼顧諮詢、親子諮商的角色。 • 從學生個案的視角 是「仰視」著輔導人員,還是「平視」著輔導人員,攸關輔導關係建立。

  3.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二、輔導倫理的衝突 • 因角色混淆多重,在輔導過程中也必須考慮到家長的需要與感受,同時還要站在學校教育的立足點來考量,常讓輔導人員面臨輔導倫理的掙扎。 (一)保密 輔導人員難以貫徹「保密」的專業倫理,偶爾面臨不被學生個案信任的窘境,因此時常充滿掙扎與壓力,影響輔導的品質與進展。

  4.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二)雙重關係 一方面是長輩的嚴肅形象,使個案情緒緊張;另一方面是學生對輔導人員角色的刻板印象,認為長輩不可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因而不願敞開心防。 (三)維護當事人權益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考量立場,如果學生的權益與家長、老師的意願不同,又該以哪一方的權益來考量呢? (四)通報 例如家暴、性侵等案件,都是必須通報的。然而有些情況考慮到通報之後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後果,或是可能對個案產生更沈重的心理壓力,令輔導人員左右為難。

  5. 學校輔導人員的壓力 三、輔導環境的難題 • 部分學校空間不足:以致於輔導人員進行諮商時缺乏隱密性,影響學生自我坦露的程度。 • 受輔者被標籤化:學生與老師們容易將接受輔導的學生視為有問題的一群,使受輔者產生抗拒心態,更不易建立信任的諮商關係。 • 立足點不同:輔導常以學生個案的意願或立場為出發點,而學校內一般教師則以教育及學習為重, 輔導人員常被冠以「扮白臉」的稱號,因而遭受批評。

  6. 輔導人員心理調適策略 一、 滋養個人的自我,預防耗竭 • 助人工作者必須學習自我照顧,才能繼續服務他人,也就是要找出滋補自我的方法。如冥想、獨處、培養興趣嗜好、信仰宗教…等亦能滋養個人的自我,重新找到工作的熱情。 • 尋找對於輔導助人工作的意義並調整自己對工作的期望,避免過度理想主義。 • 如:只是陪伴並非解決問題。

  7. 輔導人員心理調適策略 二、 尋求社會支持 • 來自於配偶、親屬、朋友、鄰居、同事、團體或宗教,透過訊息及情感的交換、工作感受的表達、或是一些普通但是印象深刻的經驗分享,都可使人的情感、自尊、讚賞、歸屬、認同及安全感得到滿足。 • 家庭是自我關懷與能量的最佳來源,被人需要或是被愛,能提供內心高度的滋養,家人朋友之間穩固溫暖的關懷,能豐富輔導者的內心,蓄積工作的能量。 • 可參加工作坊、讀書會等團體,透過社會的交流以減輕壓力。

  8. 輔導人員心理調適策略 三、加強壓力因應與情緒調適能力 • 輔導人員最需先加強的就是自我覺察能力,在負向情緒氾濫擴大之前以各種方式因應處理,如:當感覺到壓力時,試著找出壓力的來源,用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壓力情境和事件。 • 此外,多與人分享生活經驗、參加成長小團體,以及閱讀書籍、了解壓力因應策略(如肌肉鬆弛法、自我暗示法、認知行為治療等)

  9. 輔導人員心理調適策略 四、充實自身專業知能與經驗交流 • 輔導人員可隨時留意可提昇專業知能的訊息,盡量參與進修或在職訓練。可結合教學資源,定期聚會,以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能。 • 資深輔導人員者應多協助輔導工作資淺者,而資淺的輔導人員也要主動諮詢與尋求協助,例如透過個案會議、團體督導等方式建立輔導的經驗交流與傳承網絡,以增進輔導人員之間的溝通學習。

  10. 輔導人員心理調適策略 五、提升自我效能 • 持續聚焦在成功部分的回饋。 • 關注學生主觀評價及過去表現的自我評價。 • 注意學生的學習軌跡以使其隨時有持續努力而克服困難的體驗。 • 設定合理目標 • 修正難以實現的目標,例如不要訂出協助一個求助的低收入家庭致富的目標,而要能訂出協助該家庭確保三餐皆可獲得適當食物的具體的、階段性目標, 並引導其協助案家實現目標。 • 固定的運動可以消除緊張和焦慮。

  11. 少年保護官盧蘇偉 • 輔導見解 • 用孩子的語言和他對話。 • 用情解決問題。 • 安排活動。 • 以身作則。 • 等待。 • 輔導的心理調適: • 在協助孩子的過程中以報恩的心態回饋社會大眾,才不會讓自己深陷輔導的挫折與失望中。 • 注意自己的反移情。

  12. 結語 • 輔導工作較難有具體成效,因此容易產生較低自我效能感,輔導人員對工作較常感到沮喪與挫折。 • 輔導人員一樣是人不是神,會有情緒泥沼,一樣會有生命中不如意的事。當面臨走不出來的時候,同樣需要運用心理資源去因應。 • 輔導人員必須努力調適自己,多關照自身的心靈,並增加更多溫暖和諧的人際互動,如此才能保持工作的能量,免於輔導心力與熱情的耗竭,也才能讓學生輔導工作堅持下去。 • 「諮商室裡,不需充萬能」,一個好的輔導人員必須瞭解自己專業能力的範圍,同時也要釐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與功能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