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引發反思的歷程及原因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謝宇程 @ 桃園高中 2013/10/26. 研究型作家. 大眾認知很重要. 教育政策研究. 關於我的成長歷程. 教育很重要. 政策研究人員. 社會很重要. 績優學生.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獲得推薦:. 台大副校長、國中 / 高中 / 高職教師與校長、教育部次長 、大學教授、師大教授等十七人專語推薦. 我所經營的:一個網誌. 學與業 資訊小棧 內容與概念. 訪談 / 整理. 領域與跨域.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引發反思的歷程及原因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謝宇程@桃園高中 2013/10/26

  2. 研究型作家 大眾認知很重要 教育政策研究 關於我的成長歷程 教育很重要 政策研究人員 社會很重要 績優學生

  3.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獲得推薦: 台大副校長、國中/高中/高職教師與校長、教育部次長 、大學教授、師大教授等十七人專語推薦

  4. 我所經營的:一個網誌

  5. 學與業 資訊小棧 內容與概念 訪談/整理 領域與跨域 產業觀點、實務經驗 故事與啟發 提供:選擇與計畫學習的「思維」 已訪問:校長、老師、創業者、舞蹈家、名廚、銀行業、程設、律師…等數十位各領域學界、實務界人士

  6. 先認識大家一下 您的孩子現在幾年級? 對目前的教育體制、環境充滿信心嗎? 您的孩子樂在學習嗎? 您的孩子對未來很有把握和方向嗎?

  7.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引發反思的歷程及原因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8. 一、引發反思的歷程及原因 我自己的歷程與疑問: -- 績優生就平順無憂? 三次選擇:到底選擇前怎麼準備? 選擇依據什麼原則? (熱門? 興趣? 高中成績?) 我的學習及所用:到底怎麼學是有效益?

  9. 一、引發反思的歷程及原因 二、低落的學習意願與表現 大學生對學習冷感(討論會案例) 畢業後對知識逃避 實質薪資倒退15年36777元/月 (2013/10/23新聞) 成為加班王國 每天2小時 (2013/10/23新聞) 為什麼我們整體沒有進步?

  10.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關於我,以及反思的歷程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11.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一) 什麼是績優生模式 廣泛遵循的選擇偏好 標準一致的鑑別排比 爭取升學優勢重於探索和選擇 測試綁教材,教材綁教學,教學綁思考

  12.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一)「績優生之路」效力有多少? 學習時的情境:資源、同學、老師(?) 日後的好處:標籤(存在但漸小) 克服難關的經驗:自律恆心和做事方法 自我要求和信心:「我辦得到」的意念 (一定要來自拼成績?)

  13. 2,800 • 近年全台灣大學開缺數額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5,500 • 近年全台灣每年博士畢業人數 60,000 (二) 個人層次的反思: 1.外在環境變遷中: 熱門科系、高學歷保證什麼? (土木、電資) 高學歷=高成就?量販店上架員、台鐵道班工、應急研究職缺 • 近年全台灣每年碩士畢業人數 1,000,000 • 2013年全台灣博碩士人數

  14.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二) 個人層次的反思: 2. 拼績優的教學模式: 能力:複製?(不斷的升學考) 不累積的能力(學習為了拼升學 脫離學校就忘光)

  15.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二) 個人層次的反思: 3.個人特質很重要 擅長嗎? 努力的人太多 樂在其中嗎? 工作將入侵生活。 想優秀卓越? 是否真誠在乎。 退休時間:65+缺成就感、不快樂的工作,可能做一輩子?

  16.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 群體層次的反思 人人被(自我)定義為失敗者? 畢業後不知下一步所以考公務員、亂找工作。 畢業後工作無關所學,教育資源合理分配? 工作後才開始累積專業能力,有害整體生產力。 許多領域缺人力。(工匠)許多領域缺人才。(到處)

  17.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關於我,以及反思的歷程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 「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18. 準備考試、 升學優勢、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不問目標只求加速好嗎? 了解自我、 了解世界、 找尋目標

  19.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一) 產業目標再思考 熱門產業也有輸家(手機、網路) 傳統產業也有勝者(餐飲、服飾) 隱形冠軍不輸名牌大廠(門鎖、管風琴!) 科系、產業、企業、專業的複雜關係

  20.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一) 產業目標再思考 科系、產業、企業、專業的複雜關係 科系不對應業界(文社理) 業界不對應科系(服務業) 產業企業需多專業背景(Google: 70000/80000) 產業高層多是多元背景

  21. 知名CEO背景調查:

  22.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一) 職業目標再思考 熱門職業也很辛苦 (會計、醫生、教授) 助人的職業只有醫生?醫療人員有多少? 醫療支持體系多廣大? 有助健康的職業多少?有助人幸福快樂的職業有多少?

  23.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二) 學校目標再思考 名校課程特別好? (下頁) 名校大學授課良好? (ex:萬年講義、不回答問題、書商投影片…) 名校教授幫你善選未來?(ex:涉世不廣、專斷或善意) 教育資源(尤其資訊)日益普及-只怕你不用

  24. 台大會計系和輔大會計系必修課程比較 註一:紅字為必選 註二:選修課開設:輔大:11,台大:22

  25.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三) 對人生重要的問題: 我擅長什麼? 什麼讓我有熱忱? 什麼是我喜愛的工作情境與模式? 如何做好準備? 如何測試/證明這些想法? 我們夠重視這些問題嗎?

  26. 四、選擇校系不盲目 學術大學才是好?鶴立x群、經營重心 教師性質與實質? 科系與專業互動接觸? 科系課程、實習的品質 重要學校制度 選擇前改變它 選擇後改變它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27. 可能的疑問: 選到「對的未來」有可能嗎? 廣泛探索不利升學? 探索是浪費心力?

  28. 目標和加速都很重要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準備考試、 升學優勢、 了解自我、 了解世界、 找尋目標

  29.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 找到學習的新平衡 一、關於我,以及反思的歷程 二、「績優生」模式的反思 三、「爭績優」與「求自覺」的平衡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30.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一) 理解與思維的改變 要準備成為:專業者而不只求職者 教育的想像:預備教育/延伸教育 重點是目標:從競爭到選擇,從選擇到組合

  31.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二) 改變一些行動 自己做學習榜樣 少問「考幾分」、「第幾名」(對任何人) 少問「第幾志願」 支持多元豐富的學習:學習的方式,不只聽講,學習的內容,不只課本,學習的評量,不只考試。 (下頁)

  32. 除了聽課和讀課本,還有哪些學習方法? 6.關於實務經驗的演講及分享會 1.加入、組織相關社團 (討論會) 2.實習(要分好壞) 7.走訪觀察 8.了解外國 3.打工 9.廣泛閱讀 4.報告專題 5.訪談請益

  33. (三)兒女的選擇 父母怎麼幫?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 油門–聆聽與鼓勵 煞車–詢問與保留

  34. 支持學校探索課程活動 支持老師的廣泛多元教學 支持學生參與課外探索、學習活動 四、父母可以做的事(四)與學校的配合:

  35. 祝福各位家長及您的孩子, 擁有幸福而充實的人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