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十二五”期间的金融变革

“十二五”期间的金融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潘英丽 2011.03 上海. 1 、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历史贡献 2、 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局限性 3 、经济转型对金融改革的内在要求 4 、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演讲提纲. 1 )银行主导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仍占 90% 以上 2 )政府主导或行政管制型 利率与汇率等金融价格仍由政府规定; 金融市场准入仍实际严格管制; 业务审批、高管选派; 信贷与 IPO 过度的政策导向与倾斜。. 1.1 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kipling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十二五”期间的金融变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五”期间的金融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潘英丽 2011.03 上海

  2. 1、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历史贡献 2、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局限性 3、经济转型对金融改革的内在要求 4、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演讲提纲

  3. 1)银行主导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仍占90%以上1)银行主导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仍占90%以上 2)政府主导或行政管制型 利率与汇率等金融价格仍由政府规定; 金融市场准入仍实际严格管制; 业务审批、高管选派; 信贷与IPO过度的政策导向与倾斜。 1.1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4. 1.2现行金融体系的历史贡献 1)通过低利率和信贷向特定产业的倾斜性配置为工业化实施提供了廉价资本的支撑 2)通过承担改革的社会成本,支持了中国渐进性改革取得成功。 1993年前货币化利益; 1993年开始强金融替代弱财政的功能;避免了市场化改革中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陷阱。实现存量稳定背景下的增量改革;并通过经济的增量发展消化存量改革成本,实现渐进改革的成功。

  5. 低工资、低价格出口换汇 (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源耗散) 政府 财政注资 央行再贷款 储备注资 干预资源配置 企业及 资源耗散、结构扭曲 金融体系 代理人 高利差 个人收入奉献 社会分化 经济不可持续 2 现行金融体系的现实局限性:2.1存在以金融体系为中介的社会资源耗散机制

  6. 金融深化三项指标:规模扩张、结构多样性与效率的提升金融深化三项指标:规模扩张、结构多样性与效率的提升 中国金融深化中存在的问题: 1)突出表现为规模扩张;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中贷款占比从2000年的76.3%增加到2007年的80%。 2)政府对金融体系过度的行政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空间和金融机构与产品的多样性,给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困难;同时也抑制了居民通过金融投资分享经济高成长成果的机会。 3)金融运行效率十分低下:存贷款利差从1995年的1.08%增至2007的3.6%;金融GDP认识误区 2.2 金融结构扭曲型扩张

  7. 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利差/贷款利率比: 9%—>59%

  8. 对美投资头寸1.65万亿美元; 中国在美FDI\股票和债券投资实际收益率分别为:2.3%/1.77%/3.22%; 美国对华投资2208亿美元,FDI和股票实际收益率: 18%/ 13%; 中国对美净投资头寸1.43万亿美元。 4)金融中介不足

  9. 中美相互投资规模 中美两国相互投资资产规模比较单位:亿美元

  10. 中美相互持有资产结构 中美两国相互持有资产的构成(1999-2009年平均数据)

  11. 直接投资收益率 表1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1999-2009年) 表2 中国在美直接投资收益率(1999-2009年)

  12. 股票投资收益率 表3 中美股票相互投资收益率(1999-2009年)

  13. 中国投资美国债与机构债收益率

  14. 中国对美投资的名义与实际收益率

  15. 中国特色发行审批制度: 政府把关并确保资金的定向配置 照搬发达国家询价制度带来两大问题: 1、发行市盈率过高,成为市场投机的根源 控制供给条件下的供求关系定价; 询价中买方与卖方的“共谋”。 2、资金配置的低效率: 超募资金的使用问题? 资本配置导向:生产率与成长性?还是权力保障的两级市场套利机会? 股票市场发行审批与询价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16. 5)资金融通的二元结构: 流动性泛滥致泡沫成灾(有抵押品或短期投机领域) 流动性干旱致相关产业发展迟缓(无抵押、交易成本高、高度不确定性)

  17. 公共产品不足等 消费需求不足个性化消费品供给不足 储蓄过高 民间投资机会受阻 民间财富积累困难 金融中介不足与低效 政府基础设施投资 贸易盈余 政府低收益对外投资 结构失衡与可持续问题 中国经济的金融困局

  18. 2.3 金融深化受阻的原因: 过度的行政垄断与管制 1)工业化战略未能及时退出(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刚性) 2)金融交易成本过高:金融欺诈与市场信用缺失 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金融发展审批权之间存在内 在冲突;监管部门之间的竞争与摩擦; 行政垄断与管制的问题: 1)政府担保与风险向国家转稼 2)行政权力对投资项目筛选过程的干预 3)机会主义盛行(银行高利差驱动与资本市场投机) 4)融资成本低门槛使金融的投资项目筛选功能瘫痪 结果:资源配置低效率、高风险、金融腐败、结构扭曲、金融秩序混乱。

  19. 增长动力从出口转向内部消费; 未来国内消费需求取决于中国人口结构和收入的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 后者要求中国的产业从大规模、标准化制成品生产体系转向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大生产与小制作并存、现代化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复杂生产体系转换。 3.1 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20. 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取决于: 社会资源配置能否从政府行政主导型模式转向市场主导型模式; 资金是社会稀缺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 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成为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核心。 3.2经济转型对金融变革的内在要求:

  21. 3.3 政府主导型体制退出条件已经成熟 • 政府主导金融的合理性基于: • 1)弱财政需要强化政府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 目前政府已具有财政、货币和国有资产三大强有力调控手段。 • 2)市场信用基础缺失。目前过度行政管制已导致大规模寻租和机会主义。管制成本递增。 • 政府主导型金融体系历史使命已完成;政府应从管制转向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22. 关键词:放松管制、扩大直接融资、加快金融创新关键词:放松管制、扩大直接融资、加快金融创新 1、加快市场化改革 1)在适当外汇管制条件下放宽金融服务 业的市场准入;引入人民币QFII 2)业务审批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 以 拓展金融创新空间 3)股票发行,交易所核准与报备制度 4)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 5)监管机构改革,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4、金融改革与发展路径

  23. 工农中建等可实行支行分拆也出售,改制为单一的民营社区银行(促进消费和消费服务业发展);工农中建等可实行支行分拆也出售,改制为单一的民营社区银行(促进消费和消费服务业发展); 汇用于对外投资构建海外分支网络; 分拆后的民营银行形成分工协作的代理行关系; 实现一石四鸟的多重战略目标:回笼货币抑制服通货膨胀;完善银行业市场结构;减轻国家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大力发展进入实业的PE、VE等投资基金:母基金、银行搭私募便车的杠杆收购 4、加快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 1)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公共财政的形成:国债—>公共产品供给—>增加民间消费—产业发展—>民间财富积累—>国资的社会化税收 2)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消除土地财政,强化政府投资的市场约束,通过健全政府信用制度增强市场信用基础 5、在发达地区试点相对独立的金融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 2、大型金融机构实行“内退外拓”战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