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药 学 概 论

药 学 概 论. 药科学院药学综合教研室 ( Tel): 39352529 E-mail: zah1025@yahoo.com.cn. 药物分析学. 药品是用于人类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因此,国家决定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要求: 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均应配备相应的执业药师,并以此作为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发[1999]34号文件精神,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 1. 药事管理与法规 2.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liri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药 学 概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 学 概 论 药科学院药学综合教研室 (Tel): 39352529 E-mail: zah1025@yahoo.com.cn

  2. 药物分析学

  3. 药品是用于人类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因此,国家决定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要求:药品是用于人类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因此,国家决定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要求: • 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均应配备相应的执业药师,并以此作为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发[1999]34号文件精神,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发[1999]34号文件精神,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 • 1. 药事管理与法规 • 2.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 3. 药学专业知识(一) • 4. 药学专业知识(二)

  5. 药学专业知识(一) • 药物分析 • 药理学 药学专业知识(二) • 药剂学 • 药物化学

  6. 药物分析参考书 • 《药物分析》安登魁主编 • 《现代药品检验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 《现代药物分析选论》安登魁主编 • 《药物分析及应用》马广慈主编 • 《生物药物分析》曾经泽主编 • 《体内药物分析》姚彤炜主编

  7. 《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主编 • 《中药分析学》王强主编 •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药典通讯》(杂志) 药典委员会

  8. 1 理解药物分析的重要性,掌握我国有那些药品质量标准体系,《中国药典》的内容及有那些主要国外药典; • 2 掌握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原则; • 3 熟悉不同检验对象(原料药、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生化药物及医院药物制剂的检验)的基本检验内容; • 4 了解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MALDI-MS、AC、CEC、基因分析法和模式识别法等)。

  9.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一、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 •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特殊的商品。 • 药品特殊,必须安全有效。

  10. 什么是药物分析? •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 是分析化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11.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经典化学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重 量 分 析 法 光 谱 分 析 法 容 量 分 析 法 色 谱 分 析 法 电 化学 分 析 法

  12. 药物分析:全面质量控制,主要运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已知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和方法。药物分析:全面质量控制,主要运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已知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和方法。 • 新型制剂(靶向、缓释)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检测方法提高。

  13. 学习药物分析有什么用? • 药品质量监督,药品不是一般商品,一 定要确保质量,要发展药物质量控制方法。 • 药学发展的工具、眼睛 • 与生产单位结合,从事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与供应管理部门协作,注意药物储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以进一步研究改进药物的稳定性,配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件与方法,以保证和提高药品质量。

  14. 二、药物分析方法: • 高灵敏、专属性和准确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 药品的常规理化检验和质量标准 • 体内药品动态分析研究

  15. 第二节 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控制 一、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 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监督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是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水平的标志。

  16. 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 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 • 临时标准和正式标准; • 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

  17. (一)法定药品质量标准 • 中国药典ChP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SFDA批准并颁布实施的记载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有法律效应,凡生产、销售和使用质量不符合药典标准规定的药品均为违法行为。

  18. 局颁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 我国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指导思想:中药标准立足于特色,西药标准立足于赶超。

  19. 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明确取消了地方药品标准。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明确取消了地方药品标准。 • 从2001年12月1日起至2002年11月30日, SFDA对《药品管理法》修订前按照当时实行的地方药品标准批准生产的药品品种,逐个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纳入国家药品标准,可以继续生产;对不符合规定的,立即停止该品种的生产并撤销其批准文号。

  20. (二)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新药) • SFDA批准的临时性、非公开质量标准,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效。 • 仅供研制和临床试验单位用。

  21. (三)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 • 1~3类新药临床试验或报试生产——暂行药品标准 • 该标准两年后,药品质量稳定,转入正式生产——试行药品标准。 • 两年后药品质量还稳定, SFDA批准转为局标准。

  22. (研究阶段) 两年 暂行药品标准 试行药品标准 两年 1、2、3类 临床研究用药品标准 4、5类 (正式生产) (试生产) 局标准

  23. (四)企业标准 • 又称企业内部标准,企业内控标准。由药品生产企业自己制订,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属非法定标准。 • 一种是检验方法不够完美,另一种是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

  24. 二、《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 • 《中国药典》共8版,2005年版。在各版之间有增补本。 • 内容有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等四部分。

  25. 凡例(General Notices) 把一些与标准有关的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凡例是进行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规定具有法定约束力。 • 正文(Monographys) 是药典的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名称、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类别、剂量、注意、规格、储藏、制剂)P64

  26. 药典是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和其他法令一样具有约束力。药典是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和其他法令一样具有约束力。 • 分为一、二两部。还有配套的《药品红外光谱集》和《临床用药须知》。

  27. 附录(Appendix)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定法、试剂配制法以及色谱法、光谱法等内容。附录(Appendix)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定法、试剂配制法以及色谱法、光谱法等内容。 • 索引(Index)除正文之前有中文的品名目次外,书末还有汉语拼音排序的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28.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剂型共有24种——片剂、注射液、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丸剂、滴眼剂、糖浆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散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透皮贴剂。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剂型共有24种——片剂、注射液、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丸剂、滴眼剂、糖浆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散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透皮贴剂。

  29. 国外药典  进出口药品检验、仿制国外药品检验、赶超国际水平时,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有:

  30. 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 USP) 2000年为24版 • 美国国家处方集( The National Formulary,NF)2000年为19版 • 二者合并为一册,缩写为 USP(24)—NF(19) • USP(25)—NF(20)为2002年亚洲版专版药典首版

  31. 英国药典(Brish Pharmacopoeia , BP) • 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 , PH.Eup)第三版2000年增补版 • 国际药典(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Ph.Int)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 • 日本药局方(JP14)

  32.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1.〈药品实验研究管理规范〉(GLP)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4.〈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5.〈分析检验质量管理规范〉(AQC)

  33. 1.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 是为提高药品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完整、可靠,保证用药安全。 • 适用: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 2.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 适用: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 内容

  34. 3.GSP(Good Supply Practices ) • 包括医药商品进、存、销三环节的质量要求的硬件设施、人员资格、职责等 4.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s ) • 保证临床实验过程规范、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 凡是进行各期临床实验均须按此规定进行。 5.AQC(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 • 药物分析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 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

  35. 第三节 药物分析学的主要内容 • 药品的质量检验 • 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 药物的生物体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和体内过程监测

  36.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 药品检验目的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检验人员工作态度和知识 • 基本程序:取样、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37. 评价药品质量的三种分析手段 • 鉴别(identification)解决真伪,与定性相似,但较简单,如果是伪,不问是什么。 • 检查(test for purity) • 含量测定(assay) 解决优劣 • 三者同等重要。

  38. (一)原料药的检验 1.取样(Sampling)要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 • 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 • 特殊装置 如固体原料药用取样探子取样

  39. 取样量 设样品总件数为N (1)总件N≤3时,每件取。 (2) N为4~300时,抽样量为 +1。 (3) N> 300时,抽样量为 /2 +1。

  40. 2.性状 外观(晶形、色、味)、溶解度、熔点等。 3.鉴别 • 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学反应或测定某些光谱或色谱特征,来判断药品的真伪。 • 官能团、离子反应、母体结构、IR、UV。

  41. 4.检查 • 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及安全性四个方面 • 纯度要求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称纯度检查(Detection of Impurities) • 纯度检查: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 铁盐、硫酸盐、重金属、水分 • 合成中间体、副产物、异构体

  42. 5.含量测定(Assay) • 准确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或生物测定法。 • 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

  43. 6.检验报告 • 完整、清晰的原始检验记录,不得任意涂改 • 检验人、复核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44. 9.6543 -8.1270 1.5272 例 0.1031 例 消耗22.31ml 涂改方式:划两条细线,在右上角写正确数字,并签名 2 张杰 3 05 张杰 张杰

  45. (二)药物制剂的检验 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 不同制剂 赋形剂、稀释剂 附加剂 (稳定剂、防腐剂、着色剂)

  46. 药物制成制剂的目的: • 为了防治和诊断疾病的需要; • 为了保证药物用法和用量的准确; • 为了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 为了药物使用、贮存和运输的方便; • 为了延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为了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47. 1.形状 外部、内部(包衣片的片芯颜色) 2.鉴别 • 附加剂对鉴别干扰(主药含量低) • 专属性或选择性强:色谱法或UV

  48. 3.检查 • 一般原料药项下的检查项目不需重复检查,只检查在制备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制剂相应的检查项目。 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对氨基苯甲酸”

  49. 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原料检查水  杨酸,片剂还要)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原料检查水  杨酸,片剂还要) • 杂质限量的要求不同 •  阿司匹林 “水杨酸”≤0.1% •  阿司匹林片 “水杨酸”≤0.3% • 检查装量差异、溶出度、崩解时限、无菌、含量均匀度

  50. 4.含量测定 (1)含量限定 • 制剂主要成分的含量限度较原料药为宽。 • 片剂的含量限度一般为标示量的95.0%~10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