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二節 近代化的努力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二節 近代化的努力. 學習目標. 明白沈葆楨、劉銘傳來臺的原因 ( 涉外事件 ) 了解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邵友濂在臺灣的建設與措施 知道清領後期,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籌畫與改革. 一、來臺背景:同治 13 年 (1874) 日軍侵臺事件。 二、意義:清朝由消極轉為積極經營臺灣。 三、建設內容:  1. 建「億載金城」砲臺─聘法國工程師 2. 造恆春城 3. 機器開採基隆煤礦 4. 開山撫番 5. 調整行政區劃─二府八縣四廳 6. 獎勵忠君氣節. 電子教學講義 P43. 沈葆楨在臺措施.

ma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二節 近代化的努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第二節 近代化的努力

  2. 學習目標 • 明白沈葆楨、劉銘傳來臺的原因(涉外事件) • 了解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邵友濂在臺灣的建設與措施 • 知道清領後期,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

  3.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籌畫與改革 一、來臺背景:同治13年(1874)日軍侵臺事件。 二、意義:清朝由消極轉為積極經營臺灣。 三、建設內容:  1.建「億載金城」砲臺─聘法國工程師 2.造恆春城 3.機器開採基隆煤礦 4.開山撫番 5.調整行政區劃─二府八縣四廳 6.獎勵忠君氣節

  4. 電子教學講義P43 沈葆楨在臺措施

  5. P83

  6.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建設--開山路 一、原因:  1.臺灣交通未開,防禦功能難以發揮。  2.原住民漢化不足。 二、開山內容:  1.定義:有計畫移墾未開發山區。  2.命羅大春等人,分別開發三條道路:  A.北路:蘇澳到奇萊(今花蓮縣)。為今日「蘇花公路」前身。 B.中路:林圯埔(今南投縣竹山鎮)到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為今日「新中橫公路」前身  C.南路:赤山莊(今屏東縣萬巒鄉)到卑南。為今日「南迴公路」前身。

  7. P83

  8. P83

  9.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建設—撫番 一、目的:有計畫使原住民漢化,並加速臺灣開發。 二、方式:  1.擬定通語言、禁仇殺、教耕種、設番學、變風俗等各種計畫。  2.在開闢道路所經之地,招撫各社原住民。  3.對不服教化或抵抗者,則以武力對付。  4.解除臺灣禁令: A.時間:光緒元年(1875年)奏准解除 。  B.原因:禁令對「撫番」工作限制頗大。  C.內容:廢除禁止漢人攜眷來臺、禁止漢人進入 山地、禁止漢人娶原住民為妻等種種禁令。

  10. P83 P84

  11.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建設—調整行政區劃 • 原因:沈葆楨為因應防務及移墾開發需求,大幅調整臺灣行政區劃,以配合社會經濟發展。 • 「二府八縣四廳」: 光緒11~13年(1875~1887年)  1.增設臺北府 2.東部後山增設卑南廳 3.加強南路防務,又增設恆春縣

  12.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建設—其他方面 一、獎勵忠君氣節:奏請追祀明末遺臣鄭成功,並在臺南建「延平郡王祠」。 二、端正風俗:加封嘉義城隍、蘇澳海神及安平海神。 結論:沈葆楨在臺停留時間雖僅年餘,卻是清末首先調整治臺政策的關鍵人物。

  13. P84

  14. P84

  15. 課文整理 丁日昌的建設—加強臺灣防務 一、奏請清廷購置鐵甲船、練水雷軍、建新式大砲、練洋槍隊等,但因清廷財政短絀,未獲具體支持。 二、重視煤、鐵礦藏的開採與產銷。 三、架設臺灣府城至旗後(今高雄市)與府城至安平二條電報線。

  16. P85

  17. 課文整理 丁日昌的建設—開山移墾 一、調查土地利用情形:命人清查原住民地界。 二、設立「招墾局」:奏請清廷派員赴汕頭、廈門、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 三、廣招內地漢人來臺開墾: 

  18. 課文整理 丁日昌的建設--撫番 一、背景:繼沈葆楨之後來臺。 二、策略:與沈葆楨略不同,較注重原住民教養,以安撫達到教化目的。  1.諭令原住民薙髮歸誠。  2.教導原住民耕種之法。  3.廣設義學教以識字。  4.設醫施藥。  5.禁止漢人欺壓原住民。

  19. P85

  20. P85

  21. 電子教學講義P43 丁日昌的規劃經營

  22.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新政 一、背景:因法軍侵臺,清廷開始重視臺灣,派劉銘傳入臺督辦防務。 二、項目:  1.開山撫番  2.調整行政區劃  3.改革財政  4.交通建設  5.其他新政

  23.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開山撫番 • 開墾:設撫墾局─招募漢人移墾 • 撫番:A.賜銀兩B.設番學堂C.派人教導農耕技術

  24.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行政區劃 • 背景:配合「開山撫番」與建省所需,且既有行政區劃過寬且廣,不易控制。 • 內容: 1.增設:臺南府、臺東直隸州 2.將既有縣廳做適度調整: 臺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 臺灣府:轄苗栗、彰化、臺灣、雲林四縣及埔里社廳 臺南府:轄嘉義、安平、鳳山、恆春四縣及澎湖廳。  3.臺灣正式建省:光緒11年(1885) A.刺激事件:清法戰爭B.首任巡撫:劉銘傳

  25. P86

  26. P86

  27.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籌措新政財源 • 清丈田賦:A.增加稅收B.因損害地主權益而招致反彈(施九緞事件) • 設立機構:A.官腦總局─樟腦專賣B.硫磺總局─硫磺加工轉賣中國大陸 • 贊助商人購買新式製糖機器:使蔗糖輸出漸回升 • 煤礦開採: A.新購機器 B.聘請外國工程師 C.設置專用鐵路

  28. P86

  29. P86 一是清丈:重新丈量土地 二是改賦,重訂稅則,取消業戶,讓握有土地經營權的佃戶,成為納稅義務人 三是大租減四留六

  30.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交通建設 一、公路  1.興建從臺北府通往宜蘭之道路,為今日「北宜公路」的前身。  2.銜接臺北-基隆-淡水的道路,為今日「淡金公路」的前身。 二、鐵路:光緒13年(1887),鋪設由基隆通往新竹的鐵路,使臺灣擁有第一條鐵路。 三、郵政:將舊有驛站制度改造為現代郵政系統,在臺北設立「郵政總局」。 四、電報:鋪設聯絡臺北、基隆、臺南各地之電報線。 五、航運:規劃與對岸與南洋各地航線

  31.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其他新政 • 民生建設:於臺北城內 A.電燈 B.自來水 • 洋務人才的培育:A.西式學堂 B.電報學堂

  32. 清治時期只完成基隆到新竹間的鐵路 P86 航線遍及中國沿海各港、新加坡、呂宋 P87 設立中西學堂、電報學堂

  33. P86

  34. 電子教學講義P44 劉銘傳的新政---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35. 電子教學講義P44 劉銘傳的新政---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36. 邵友濂的建設 • 邵友濂接任第二任巡撫:光緒17年 • 各項作為: 1.緊縮政策─衡量臺灣財政狀況 2.吏治方面─重官吏操守與人才提拔 3.文教方面─修《臺灣通志》 4.調整行政區劃─增設南雅廳,隸屬臺北府 5.開拓財源─於瑞芳設「金沙抽釐局」 6.應付日本野心─展開備戰工作

  37. P87

  38. P87

  39. P87 P88

  40. P88

  41. 好站連結 • 2007年第八屆「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沈葆楨的建設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hcps1/p45.htm • 歷史文化學習網/臺灣的第一條鐵路http://culture.edu.tw/pioneer/subject_list.php?subjectid=23 • 臺灣發展史/玖、列強再度競與清廷的對應http://61.60.100.220/%E5%8F%B0%E7%81%A3%E7%99%BC%E5%B1%95%E5%8F%B2/chop09-1.htm

  42. 圖源出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