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心理小测试: (回答是与否) 1 、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 、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会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 、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心理小测试: (回答是与否) 1 、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 、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会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 、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4 、当朋友问及你不愿回答的问题时,也如实回答。 5 、接打电话或写信时不太关注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6 、社会上的调查或网上需填写的个人信息也如实填写。 7 、体检时不在乎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当事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隐私的含义 :. 隐私的具体内容. 私人信息 (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变情况、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心理小测试: (回答是与否) 1 、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 、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会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 、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理小测试:(回答是与否) 1、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会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4、当朋友问及你不愿回答的问题时,也如实回答。 5、接打电话或写信时不太关注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6、社会上的调查或网上需填写的个人信息也如实填写。 7、体检时不在乎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2. 隐私和隐私权

  3. 一、人人有隐私 当事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隐私的含义:

  4. 隐私的具体内容 • 私人信息 •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变情况、 •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5. “隐私就是丑事对吗?为什么?”

  6. 我们还有隐私吗?

  7. 为什么保护隐私?(原因) 1、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危害) 2、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做人的尊严。(作用) 3、可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作用)

  8.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9. 你知我知 你知道公民有哪些隐私权?(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10. 隐私权的作用 1、隐私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11. 案例剖析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打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12. 你的日记曾被人偷看过吗? 当自己隐私被人知道时有什么感受? 你应该怎样做?

  13. 案例剖析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 1、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2、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14.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一,私人生活安宁权 ; 第二,个人信息保密权; 第三,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