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成都老少城

成都老少城. 童谣儿歌. 民俗风情. 宽窄巷子.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前言. 在老一代成都人的心里,都保留着这样一段记忆:青砖灰瓦的长巷,斑驳的矮墙,长满青苔的石板路,古老的雕花斜檐,孩子在巷子边 『 逮猫儿 』 ,老人们坐在竹椅上白龙门阵,耳边传来透着浓浓川味的叫卖声,树阴下透出湿润的阳光 ……. 成都老少城.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 目录 〗. 老成都童谣. 1. 2007 年第 10 期 (总期第 10 期) 主办单位: 学校兴趣社 出版单位 :少城出版社 地址 :西胜街 1 号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成都老少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都老少城 童谣儿歌 民俗风情 宽窄巷子

  2.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前言 在老一代成都人的心里,都保留着这样一段记忆:青砖灰瓦的长巷,斑驳的矮墙,长满青苔的石板路,古老的雕花斜檐,孩子在巷子边『逮猫儿』,老人们坐在竹椅上白龙门阵,耳边传来透着浓浓川味的叫卖声,树阴下透出湿润的阳光…… 成都老少城

  3.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目录〗 老成都童谣 1 2007年第10期 (总期第10期) 主办单位:学校兴趣社出版单位:少城出版社 地址:西胜街1号 邮编:610015 电话:(028)1234567 主编:果果 编委:果果 力力 设计:力力 国际标准刊号: ISSN8888-2008 国内统一刊号: CN01-654321 出版日期: 2007年10月1日 虫虫儿飞 扯锯还锯 前拍拍后拍拍 花脸吧儿 王婆婆买茶 排排座 2 3 老成都的民俗风情 老成都的民俗风情 4 5 弹棉花 转糖饼 吹糖人 放河灯 6 成都宽窄巷子 成都宽窄巷子 7 8、9 宽窄巷子的旧貌 宽窄巷子的歌 10

  4.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老成都的童谣 当我们还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也许听到过很多大人们逗你玩耍时,嘴里念的童谣,听起来悦耳动听,说起来琅琅上口——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 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儿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儿拌下海。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吃饱三顿饭,娃娃要拿挂挂钱。

  5.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老成都童谣 虫虫儿飞 看着这些亲切的童谣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童年时代,正享受着天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不用成天忙碌自己的学习、考试。更不用每天听妈妈唠叨我的学习成绩,还有家人热心的呵护,真是感觉无比的幸福河快乐…… 扯锯还锯 前拍拍后拍拍

  6.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老成都童谣 花脸巴儿 童年时,想必每个同学都有相同的经历,坐在妈妈或姥姥的腿上,她们唱着相同的童谣:王婆婆,在买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买一买,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在上幼儿园时,老师也常和我们一起唱:排排左,吃果果,幼儿园的朋友多,你一个,我一个,大家吃的笑呵呵。 王婆婆买茶 排排坐吃果果

  7.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老成都的民俗风情 常言道:一境一风,一方一俗.事实上我们大家每时每刻都生存与各自的风俗民情中。 如果说此方之俗对他方之人是因其奇异而生吸引力的话,那么对于吮吸她的滋养而成长起来的此方人,此方之俗就更具有更为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了。 这里是一幅幅风俗画,全是取自于逝或将逝的成都民俗……

  8. 少城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弹棉花 老成都的民俗风情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因为没有考证,所以并不清楚源于何时,兴于何时。虽然如今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妈妈这辈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 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 童年就喜欢和同伴围在糖饼摊旁边,看着糖饼师傅把糖块慢慢的融化,用勺子把融化的糖汁在大理石板上面画出各种动物。最精彩的就是倒龙了。 现在的糖饼师傅已经没有了当年那般的手艺,龙被简化了许多,造型也只能是形似。原来一毛钱可以转一次,现在可要一元钱才能转一次。每次到公园都要吵着大人给钱转糖饼,转到龙那当然是最开心的。 转糖饼

  9. 少城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吹糖人 老成都的民俗风情 旧时成都街头街头巷尾,或庙会节日,可见民间艺人凭着一张嘴,把熬绸的糖膏吹制成花鸟虫鱼等唐制小品卖给游人,很受妇女儿童的欢迎。如今在成都很难见到有这样的一人,只有在专门的小吃街上,还有在武侯祠旁的锦里节假日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会看到有这样的艺人在那里买糖人。这样的民间艺人到现在很难找了,不知道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街头一景了。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七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河灯。实际上,放河灯民俗起源甚早。 民间流传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放河灯

  10.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成都宽窄巷子 当城市变幻的步伐超越了记忆的界限,成都人只能在高楼大厦的缝隙中搜寻那段已经逝去的时光,于是两条老街宽巷子和窄巷子走进了成都人和总多外地人的视野,它们成为『老成都岁月最鲜活的写照,也被称作成都最具风情的旅游地标。宽巷子和窄巷子是位于成都少城中心的两条平行的小街,相距也就是几十米的距离。1721年康熙帝应川人之请,派旗兵驻防成都,当时的四川年羹尧下令在秦代少城遗址上修筑『满城』,给骑兵居住。当时宽巷子住的满族文武官员,窄巷子则住满族士兵,等级森严,汉人禁止入内,其后、,宽窄巷子的人员结构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宽巷子多为达官贵人居住,而窄巷子居住的则是平民。其实从街道的建筑和规模来说,宽巷子和窄巷子并无太大差异,只是显贵们住的地方当然『宽』,平民们住得地方当然『窄』所以民间便有了『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说法。 宽窄巷子的建筑风格是川西民居,巷子两边大大小小的的院落三面环墙,临街只留一道门脸儿,雕花的窗户、气派得门楼、讲究的门饰,虽已有些破落,却依然在诉说着老巷子沧桑的历史。宽巷子也许是最能体现老成都人生活场景的地方,街坊邻居习惯了端把竹椅,坐在巷门口摆龙门阵,茶余饭后就在墙下摆上一桌麻将,品着茶坐在树下石凳子上看巷子里的人来人往。还有一家人在院子里喝着稀饭,用温婉而幽默的成都话聊着家常。 如今,宽窄巷子 的改造项目已经动工,宽窄巷子这张成都的名片,将要翻新重做,让我们拭目以待……

  11. 少城 宽窄巷子旧貌 筑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古 老 的 建

  12. 少城 宽窄巷子旧貌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茶 古 道 茶 园 马 说起蜀人喝茶的历史,年代最早的推论当数清代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原文为:“自秦入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如此算下来,蜀人喝茶的历史已有2300多年。蜀人之茶文化源远流长,从成都老茶馆的名号、对联中亦可窥见一般。 那时的老茶铺大多是平民化茶铺,木桌,竹椅,盖碗茶,铜壶。成都人喝茶,讲究的就是“休闲”二字。不打麻将,不谈国事,老百姓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茶水一般维持在4分钱1碗,白开水则更便宜,2分钱1碗。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都人流行喝“三花”,6分钱1碗,这个价格一直维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成都茶馆·老成都的平民茶铺

  13. 封面 上页 前言 目录 下页 封底

  14. 责任编辑:果果 封面设计:力力 封底设计:力力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定价:5元 chengdulaoshaochen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