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一)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一). 脊髓 小脑 脑干的外形. 中枢神经系统 脊 髓. Spinal cord. 脊髓的位置- Location. 位置 椎管内 长度 约 45cm 上端 平枕骨大孔 下端 成人-第一腰椎 新生儿-第三腰椎 女性低于男性 临床 麻醉-第一腰椎以下.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脊髓的外形- Appearance. 形态 扁圆柱形 沟裂 六条 膨大 两个 颈膨大 C 4 -T 1 腰骶膨大 L 2 -S 3 脊髓圆锥 终丝;马尾 神经 31 对.

ma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一) 脊髓 小脑 脑干的外形

  2. 中枢神经系统 脊 髓 Spinal cord

  3. 脊髓的位置-Location 位置 椎管内 长度 约45cm 上端 平枕骨大孔 下端 成人-第一腰椎 新生儿-第三腰椎 女性低于男性 临床 麻醉-第一腰椎以下

  4.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脊髓的外形-Appearance 形态 扁圆柱形 沟裂 六条 膨大 两个 颈膨大 C4-T1 腰骶膨大L2-S3 脊髓圆锥 终丝;马尾 神经31对

  5. 脊神经与脊髓膨大

  6. 脊髓节段-Spinal Segment 概念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那一段脊髓。 数量31 与脊神经数量一致。 C-8 T-12 L-5 S-5 Co-1

  7.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位置关系 C1-4 对同序数椎骨 C5-T4 较同序数椎骨高一 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二 T9-12 较同序数椎骨高三 L1-5 与T10-12对应 S、Co 第一腰椎 脊髓节段 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8. 脊髓的内部结构 Inner structure of spinal cord 灰 质 Gray matter 白 质 White matter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9. 脊髓内部结构-灰质 灰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等组成 呈蝴蝶形位于中央管周围 前角(前柱) 后角(后柱) 中间带 灰质前联合 灰质后联合

  10. 边缘核 胶状质 固有核 感觉:触、压、温、痛的初级神经元 后角(1-4) 胸核- 接传入Nf到小脑 中间内侧核- 内脏感觉Nf到脑 中间外侧核- 交感节前N 骶副交感核- 副交感节前N 中间带(7…) 灰质 内侧核- 躯干 外侧核- 四肢 前角(9)

  11. 灰质前角-Anterior horn 含躯体运动神经元 前角外侧核 支配四肢肌 前角内侧核 支配躯干肌 前角损伤-骨骼肌瘫痪 如;小儿麻痹症 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

  12.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含内脏感觉、运动神经元 中间外侧核 T1-L3含交感 神经元。 中间内侧核 S 2-4骶副交 感核。 损伤:内脏功能障碍 新生儿胸髓横断面

  13.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灰质后角-Posterior horn 含感觉和联络神经元 边缘层 与躯干四肢 疼温觉有关 胸 核 后角与感觉传导有关 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

  14. 脊髓内部结构-白质 白质-神经纤维。 灰质外侧。 后索 前 索 上下行纤维 后 索 仅上行纤维 侧 索 上下行纤维 白质前联合交叉纤维 白质后联合 外侧索 前索

  15. 1薄束 延髓-薄束核 同侧 本体觉 楔束 延髓-楔束核 同侧 精触觉 2脊髓小脑束 前束- 下肢躯体下部 后束- 非意识本体觉 3脊髓丘脑束 外侧束- 前束- 对侧触压痛温 上行传导束 白质 下行传导束(见下页)

  16. 椎体系 1皮质脊髓束 侧束-椎体交叉支配对侧肢体 前外侧束-不交叉 前束-a大部分交叉支配躯干 b小部分不交叉 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躯干肌不瘫痪——硬瘫 下行传导束(接上页) 椎体外系

  17. 脊髓主要上行传导束 薄束和楔束 同侧躯干肢体深 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 对侧躯干肢体浅感觉 脊髓小脑束 固有束

  18. 固有束 脊髓主要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躯干肢 体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屈肌张力 前庭脊髓束

  19. 上行纤维束: 将感觉冲动上传到脑。 1.薄束与楔束:分别将来自同侧上半身和下半身肌、腱、关节本体感觉和皮肤精细触觉传到延髓。 2.脊髓丘脑束:将来自对侧半躯干、肢体的痛觉、温觉、粗触觉和压觉冲动上传到脑。 下行传导束: 将脑部的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 1 皮质脊髓侧束:来自对侧大脑皮质,至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同侧肢体骨骼肌。 2 皮质脊髓前束:来自同侧大脑皮质,至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双侧躯干骨骼肌。

  20. 脊髓白质纤维束排列的位置关系

  21. 脊髓的功能 传导功能 是连接脑与脊髓的桥梁。 反射功能 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腱反射 浅反射:腹壁反射 屈肌反射: 内脏反射 排尿反射 排便反射

  22. 脊髓损伤后的一些表现 脊髓全横断 截 瘫 脊髓前角受损 运动障碍,如小儿麻痹 脊髓半边横断 (布朗-色跨综合症) Brown-sequard syndrome 可以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23. 脑(一) 本次讲授内容 概述 小脑 脑干的外形

  24. 脑的分部 端脑 Telencephalon 间脑 Diencephalon 小脑Cerebellum 中脑midbrain 脑桥pons 延髓ablongata medulla 脑干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

  25. 脑的侧面观

  26. 脑的前面观 脑的后面观

  27. 脑的下面观 脑的上面观

  28. 小脑 Cerebellum • 位 置 外 形 • 内 部 结 构 • 功 能

  29. 小脑的位置 Locations 颅后窝 上方-端脑枕叶 前下-脑 干

  30. 脑的后面观 脑的底面观

  31. 小脑的外形 Appearance 小脑半球 小脑蚓 小脑上面观

  32. 小脑的外形 Appearance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蚓(下面) 小结、蚓垂、蚓椎体、蚓结节 绒球 小脑下面观

  33. 小脑的外形 Appearance 裂、分叶、分部 原裂 水平裂 后外侧裂

  34. 前叶 后叶 绒球小结叶 小脑上面观

  35. 小脑下面观

  36. 绒球小结叶——原小脑(维持平衡) 蚓部 中间部 外侧部— 前叶 后叶 旧小脑(调节肌紧张) 小脑体 新小脑(协调随意运动)

  37. 脑干的外形

  38. 脑桥上缘 脑桥延髓沟 脑干在腹侧面的分界标志 中脑 脑桥 延髓 与后十对脑神经与之相连

  39. 锥体 橄榄 舌下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锥体交叉 副神经 第1颈神经 脑干腹侧面 延髓:

  40. 大脑脚 基底沟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滑车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脚间窝 前庭蜗神经 脑干腹侧面 脑桥: 中脑:

  41. 中脑上界 中脑 滑车神经 脑桥 髓纹 延髓 脑干背侧面

  42. 正中沟 小脑上脚 菱形窝 小脑中脚 界沟 小脑下脚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楔束结节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脑干背侧面 延髓和脑桥:

  43. 上丘 下丘 滑车神经 脑干背侧面 中脑:

  44. 实验课注意的内容 • 脊髓的外形 • 小脑:结合书P331、332图找到所有理论课所讲结构 • 小脑:分叶、分部 • 脑干外形:将P307,P308图中结构全部找到

More Related